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户女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两朵小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3 KB   上传时间:2025-10-11 13:28:14

  只看隔壁那位裴大人从柜子一侧出来,宝瑢看看他,又看看阿姐,一时竟有些糊涂,混乱问道,

  “阿……阿姐,你你你房里整的藏了个……人?”

  宝瑢依旧是一脸警惕,老鸡护崽似的将宝珠护在身后,只听徐娘子又要从外头送糕饼进来,宝珠赶紧朝她使了个眼色,

  “真的没什么事儿,你先去将阿娘引走,回头我再同你解释。”

  宝瑢脸上狐疑更甚,“若真没什么事儿,怎的叫人躲起来。”

  偏孙家一事又说不得,宝珠急智,“裴家阿婆前些时候叫我帮她买的东西,上月生病没送去,醒了又一直忘了拿去,碰巧裴大人才刚从门口过,便叫他进来拿去给裴阿婆。”

  宝瑢将两人看了个遍,也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到底是听宝珠的,出去喊阿娘到她房里帮忙铺被去了。

  看院里没人,宝珠紧着开了门,又朝裴大人道歉,今儿实在对不住他。

  裴大人扯了扯自己那一方衣袍,心里有些心虚,面上倒是正经,“横竖是一家人,瑢姐儿瞧见也没什么。”

  宝珠心里有鬼,怕他被家里人瞧见,只一心将他往门外送。早知道不用叫他躲,宝瑢毕竟是自家人,随意几句就能打发了,如今叫人躲了反倒要叫宝瑢胡乱猜测,想到一会儿要被宝瑢缠着问,宝珠一时有些头疼。

  果不其然小妹缠着她问到半夜,宝珠仍是那一套说辞,到末了宝瑢也嫌没趣翻身睡了。

  那孙家原想在二郎殿试上做文章,只是当初给二郎考试做保的乃是国子监祭酒与翰林院学士,如今叫他们翻了自己的话,无异于打自己的脸,任孙家是再大的官也难办。

  二郎原想殿试告状,叫宝珠拦下来了,“孙家作恶多端,倒台是早晚的事儿,你只看他如今只敢叫人在门口堵着,却不敢真的对咱们怎么样,便能知道在汴京任是孙家也不敢轻举妄动,你何苦用自己的前程去赌。”

  二哥读书至今,是想做个能给百姓办成事的好官。大殿之上无论告不告得成,殿试生出此等事端,二郎必定是前程尽毁,说不得还要牵连甄家老小。

  殿试卷子仍需弥封,排出次第后才能交于官家亲阅。由考官一审复审排出名次,内监唱了名,点到名的才能进垫面圣。

  二郎最是抢眼,只因他年纪最小的,官家看过他作的答卷,又调他省闱答卷来看,文章张弛有度,策论作的是利民为先。

  与他问话,对答间亦是不卑不亢从容自若。

  官家多问了几句,当场便点了探花

  。正所谓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二郎满打满算今年才十九,官家原要点他去翰林院。

  二哥竟说想去治水,官家没骂他不识抬举,反笑着真指去都水监治理黄河。年年若遇大雨,黄河便要泛滥成灾,两岸百姓流离失所是常事,连天子脚下都深受其害,任谁都觉得这是一块烫手山芋。

  如今有人主动来揽,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官家勉励一番,自此甄家二郎在他这儿也算得上号了。

  二郎归家甄家众人就听他说了,一家子喜不自胜,但报榜的衙兵可不管,来甄家报信前已在街里大肆宣扬了一通,新科探花郎年纪轻轻金榜题名,只这一圈便得了许多好处。

  等在外头说罢一圈,这才来甄家道贺,这差事百司衙兵抢着做,甄家大大方方散了喜钱,又将人迎到家中,道贺的人一茬接一茬,甄家茶水也倒了一盏接一盏。

  原先摆流水席面没什么,如今二郎点了官却不好再这般出风头,只是甄家想低调也不能,新科探花出自甄家在街头巷尾人尽皆知,这传颂的多还是汴京百姓,只因新科进士之中,出身平头百姓的少有。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先时孙家打压无人与甄家来往,现下甄家二郎自家有本事,在官家跟前儿有了号,那些人不想得罪孙家的门户也渐渐有了自己的考量,更遑论那些知晓了些许风声的人家,更不将孙家放在眼里。

  官家御赐琼林宴,新科进士皆着朝服赴宴,同年进士自有一番情意,宴罢相互换了名帖道贺赠礼。

  三月上旬补授做官的子弟也有考试,这考试便简单许多,三人取一,宋家郎君也就此补了官,到江南一富县做县丞,沅娘带着才将会爬的小哥儿也一道去了。

  二郎同年之中不乏比那孙家门户还高的望族,他与人交往向来诚挚,谈古论今总有话说,即便没中进士也是交友广阔,更遑论如今风头无两,想同他打交道的更多。

  一来二去竟都知道他与孙家不对付,有那看不惯孙家行事张狂的,同他交好更是没甚顾忌,私下里将听来的小道消息无论真假都要与他说上一说。

  譬如吏部那位侍郎查到的消息早传了个遍,知晓此事的都只等着看孙家何时倒台。官家清明,纵容家人欺压百姓草菅人命,任他为官再清明有本事也要吃挂落,更何况若真是那清正廉洁的好官,也断不会纵容家人犯事。

  许是孙家自顾不暇,甄家食店门口的那些地痞流氓,一时之间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宝珠与大哥看了几日,确定再没人来找茬便重新开了门,如今二哥的风头还在,那孙家即便敢找事也要看看状况。

  只可惜一个多月没开张,一月租钱打了水漂且不说,先前造势发出去的餐券也白费了,平白亏损许多。

  不过既然二哥现在风头正盛,干脆叫二哥替自家食店做了一篇文章,将里面吃食夸的天上有地上无。

  这文章在士子之中流传颇为广泛,一来二去,汴京百姓都能读出几句来。

  因先前关张关的不明不白,发出去的那些彩纸餐券只要拿来仍是有效,宝珠与大哥将铺子重新规整一番,又去了信到许州叫蒋实回来。

  等店重新开门,客人比先前还要多,一窝蜂似的涌进来,没座位也不走,宝珠趁着二哥这口热灶卖起了探花角子,只说这是新科探花从小到大最爱吃的。

  凭这一时兴头吸引来的食客终究不是久长之计,想做的长久更重要的还是味道。

  五月里孙家事发,一时间踩孙家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那位孙大人孙老伯爷以及孙家子侄凡涉案者皆判了秋后问斩,牵连不深的家眷判了流放。

  孙家家资尽数充缴国库,据说单是银两古玩便拉了几十船,那孙府更是豪奢,仅一个不得承袭的伯府,宅院违制强征了百姓屋宅占下一条街道,寻常更是铺张至极。

  孙家倒台,因不少案子都与孙家方便,连府君都吃了挂落。姑苏少了一家祸害,家家放炮鸣鞭朝着汴京方向磕头。

  樊楼来请甄父回去做掌勺大厨,甄父想想便拒了,甄家食店生意不错,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他现下正在帮忙。

  徐娘子的牙帖也重新还给她了,她手里不少老客,打算再攒些银钱专替人做买进卖出的生意。

  蒋实到食店以后,甄父清闲一些,如今孙家倒了,他便想回姑苏一趟,毕竟是根基所在,屋宅许久没人居住只怕霉坏了,此番回去正要收拾一番。待回来他打算专门替人作席面,原先在酒楼攒下不少客,不怕赚不到银钱。

  宋家郎君与沅娘也要往江南任职,如今三家都通了往来,甄父便与他们一起乘船往南去了。

  汛期将至,二郎也要走马上任,徐娘子给做了许多衣裳鞋袜,千叮万嘱自不必提。一家人从来没分开过,这会子阿爹跟二哥都走了,家里竟有些冷清。

  裴大人这几月应是忙着孙家的事儿,甚少见他踪影,若非有他襄助,自家还不知作何下场。宝珠才从食店回来,鬼使神差绕到裴家门前看了一眼,里面裴阿婆睡下了,灯火已熄昏暗一片,想来今儿裴大人又没回来。

  正想着转头就看人站在她身后,一时叫他吓得心跳漏了几拍。

  -----------------------

  作者有话说:*源自元代王冕《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

第49章

  裴砚清连月盘查审问,等将案子尽数移到大理寺才勉强闲下来,连月不眠不休,整个人也是疲惫的下一刻就要倒下,远远见宝珠在门口张望,倦意散去几分。

  等张望的人回了头他这才后知后觉朗声开口,

  “是来找我?”

  才问完就看她吓了一跳。

  早在孙家倒台之后,宝珠便与家里人说起正是裴大人相助,甄家知道此事冒的风险极大,即便那孙家家资充缴国库,若叫官家知晓背后事有人为,难免要恼怒叫人当了刀使。

  譬如吏部那位侍郎,他虽检举孙家有功,可官家不会让他升任,这一番谋算成空,官家另点了人去吏部。

  “大人事多,这些时日一直等不到人,今儿才算碰上。”宝珠叫人先等等,她回去取了匣子来。这匣子约摸两个手掌大小,里头装满了金页子。

  这是甄家凑出来的大半身家。

  “原早该带礼上门,只是一直没见着大人。”先前不敢叫家里人知晓,她那点身家送去人家未必能看得上,如今事毕以后才凑出这些银钱换成金叶子来送。

  分量不轻,但比起裴大人帮的这桩事来说还是显得礼薄。

  裴砚清看眼前人眸子晶亮,两手捧着匣子喋喋不休,眉间三分郁气尽散,连笑容都比原先明亮许多。

  那匣子他没接,“你阿娘帮我许多,这事儿本就是你出的主意,我不过从中说了几句话罢了,孙家事毕,官家对我也愈发看重,真要谢也该我说谢才是。”

  看宝珠还要再说,他只道,“这匣子若收下,倒显得对官家不忠。”

  院里裴阿婆声音响起,照顾她的婆子点了灯,朝门口问了一句是不是大人回来了。

  夜色倒是恰好挡住了拉扯间二人泛红的脸,宝珠慌的收回匣子,想着还是叫阿娘回头再来送罢。

  “既然大人不肯收,往后常去我家食店吃饭,大人若来不用付钱,必定好生招待。”

  直看着他点头宝珠这才罢休,许是这些时日一直在找他这才多有上心。心里生出

  的几分异样转瞬又叫自己压了下去,只当是胡思乱想。

  裴砚清将人送到拐角,宝珠时不时侧头看一眼近在咫尺的人,心里怪异更甚。

  夜里想着裴大人,宝珠又一番辗转反侧。当初求他帮忙,他怎的没问甄家与孙家有什么旧怨,应下这事儿时也十分干脆,铁锅烙饼似的翻了一夜,第二日去店里眼上挂着两圈青黑。

  如今心里没了事儿,宝珠只管专心操持起食店的生意来,因先前发的彩纸餐券作用还在,那些先前没用掉的食客便趁着能用赶紧过来吃。

  今儿是端阳节,街上人极多,来来往往多是去瓦子看戏听书,宝珠忙于店里生意,已许久不曾去凑过热闹了。

  店门口今儿摆了一张长桌,正与食客分雄黄酒与粽子,粽子剥开以后切成小块,用竹签子插了,边上是店里的新雇工,原先是焌糟娘子,人唤柳嫂子,得罪了客人叫酒楼赶了出来,宝珠看她手脚麻利便雇来做工。

  店里不卖粽子,只是将粽子分与食客好招揽生意,一个粽子分做五六块,在门口等候的食客,若有要尝的便尝上一口。

  店内食客满盈,有客进来蒋实便一番指引,待有食客起身便去外头叫号,有他一张油嘴,食客皆有序落座。

  或有方桌未曾坐满,知会一声拼个桌,也甚少有人不愿意,肯拼桌的店里都赠小菜一碟。或是咸蛋一个。甄家咸蛋腌的好,宝珠又用麻酱腌了许多鸡蛋,这两样最受欢迎,偏甄家不卖,只在店里赠送。

  等的久了有的送,肯拼桌也送,店里一时因这些微末小利竟没人生出事来。

  瓦子里头的摊贩、说书先生、唱戏班子常订饭食,靠北边几个学馆也常有人订饭,刘四儿在码头的摊子也雇了个人,帮着做活与跑腿,宝珠叫他留意两个老实本分的,食店外送的许多,总叫跑腿不划算。

  宝珠早先想做外送生意,只是如今她一个人想做起来不大容易,大哥又无暇分心,去酒楼商谈也要有本钱底气。

  正倚着柜台思量,就见裴大人进来了,蒋实认得他,喊的宝珠回过神来,只是看店里桌凳皆满,一时有些不好意思,店里没座儿且不说,门口候位置的食客也将凳子都占光了。昨儿才说往后来吃饭都要好生招待,现下人来了连个位置都没有。

  见裴大人没有走的意思,宝珠只得将柜台后头的矮凳,搬出来叫他先坐,又问想吃什么。

  “店里如今炒粉炒饭卖的最好,大哥炒菜的手艺也不错,只是阿娘说明儿要请你来家吃饭,大人暂且留着肚子明儿吃更好的。”

  宝珠看他已经施施然坐到矮凳上,他人高大,宝珠站着看他只觉得他鼻梁甚高,缩着身子坐在凳上的模样叫她有些忍俊不禁。

  取了杯盏将铺子里现下最受欢迎的金桔蜜水倒了一盏与他,裴砚清接过三两口喝尽,正经危坐思量一番,“店里事多,你且先忙吧,今儿便不叨扰了。”

  如此转了一圈人又走了。

  隔日阿娘将裴阿婆与裴大人请来,去酒楼叫了几个好菜,又叫大郎做些拿手的吃食,两家一起吃了这一回饭。裴阿婆并不知其中缘由,只与甄阿婆相谈甚欢。

  那匣子裴大人终归没收,徐娘子见他不收,便也不肯收他租钱。

  自这以后裴大人倒常来食店里,有座儿便叫些吃食,没座儿转一圈叫宝珠倒一盏饮子,喝罢转一圈人就走了,开始宝珠还有些奇怪,到后来便没什么感觉,只觉得见着他的次数越来越多。

  甄父从姑苏回来已入秋了,苏州食店里叫人砸个稀烂,院里也是一派乱象,连门都叫人拆了,种下的桂树连根刨起,实在乱的不像话,那孙家倒台以后,邻里帮着修了门窗防止有流氓乞丐进去占住。

  他此番回去只简单的收拾修缮了一番,街头巷尾的邻居听说他回来了,都来问他们去了哪里,食店还开不开。

  甄家在汴京立住脚,回来也难,一家人叹了口气,如今在汴京还算安定,又不缺银钱,姑苏的店自然舍不得卖。

  “往后一年回去一趟,等明年有空闲,回去将店里都修整一番,租出去也是个进项。”

  今年夏季雨水不算多,最忙的一阵过后二哥也得了假,趁着二郎休假回家,一家人都在,大郎郑重其事的将阿婆爹娘喊到一起,与阿秀一道给三人磕了头,

  “我想与阿秀成婚。”

  这是喜事,二人磕罢头,相视一眼一起红了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户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