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户女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两朵小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3 KB   上传时间:2025-10-11 13:28:14

  “先前同那卖椰子的商人说了,明年只带椰粉交易,如今郑家与了我许多银钱,我那摊上不我再卖椰饮,如此倒是交易不起来了,还不知明年那椰粉的商人来了,该与人家作何解释呢?”

  “椰粉?”

  “听说南地人在椰子成熟之际,吃喝不完,当地人便磨了椰粉,只不过那些行商向来只肯做利润高的买卖,见椰粉利润小,自然不肯买卖。”

  来人眼睛一亮,似乎知晓如何去寻原料了,只跑一趟南方罢了。若能抢先一步将那椰粉买回来,可就是成千上百的利润,他自认寻得了门路,一颗心跳到喉咙口,只当是宝珠无意说漏了嘴,闲话不肯再论,急匆匆便走了。

  宝珠同每个来问的都说了差不多的话,这些饮子铺的商人只当自己窥破了机密,个个捂紧了嘴,请人往南地去收椰粉。

  郑家那椰饮也只卖了两个月,他那黑心店定的价更高。身椰饮名头已经打出去了,店又修的豪华,宝珠摊上不给卖,人便只能去他店里头买。

  只换了好盏来盛,那所谓金风玉露卖出八百文,雾里藏青也值六百文的高价儿,这一来稍微普通些的人家再吃不起,只有那些高官大户豪门望族才有钱去吃。

  郑家饮子铺虽提了价儿,可生意没见少,甄家食摊先前赚的,与他一比更是不值一提。

  临到八月汴京竟忽然涌出不少卖椰饮的,郑家香饮铺的没人敢仿,但多出许多新口味,甚酒酿的、薄荷青瓜西瓜一类的椰乳层出不穷。

  那郑家才卖了两个月自然嫌钱没赚够。

  郑管事寻到甄家食摊来质问宝珠,宝珠作一副可怜的模样,

  “可不敢瞒着管事的,那原料早早便卖给郑家了,再说这等赚钱的主意,我怎会平白送给人家?再说,若真有旁人来买方子原料,也不至于到今时今日城里才多出许多椰饮。”

  “早在我摆摊时,各家饮子铺饮子摊都买过,想是过了这么久也尝出里面添了什么东西,听说那椰子在南地遍地都是,汴京城这么大,南来北往的许多,未尝就没有南地商贩,尝过这椰饮便想到了。”

  郑家管事一想也觉得有理,最主要的是打量着宝珠不敢哄骗他,横竖这两个月不光回了本,还赚了些,往后这生意也有利润,寻不着宝珠错处,他也没法子再做纠缠。

  叫宝珠没料想的是,这时节竟多出不少商人运来南边的椰粉来卖,一时间这椰饮成了连大街小巷再穷苦的人家都喝得起的饮子了,只买上几两便能冲出香浓清甜的椰汁,何必花大价儿去饮子铺买那贵的吓人的饮子。

  得知此事宝珠心里也很是畅快,如今那些饮子铺都卖椰饮,更没人关注是哪里露出来的口风了。

  秋风送爽,小食摊的饮子风波暂且告一段落,虽赚得不如先前多,横竖这一倒手宝珠自家没亏,六百贯钱换成银锭,如今开铺子的租钱是攒够了,只等寻个合适的时机将食店开起来。

  临到解试,二哥这几日都住在董家,那学究布下课业,每日都亲自与二人讲解。

  汴京今年的房租都涨了许多,临到考试贡院附近的房子有价无市,自那椰饮不得卖以后,宝珠也迅速放弃这一茬,转头开始研究起状元餐。

  等配好了给这些学子们的饭菜,这才特地请那些能说会道的闲汉小伙儿,去贡院一带推销她的状元餐。

  这回食盒只做三层,菜有肉蛋菜蔬饭,做两荤一素一汤并小菜,再赠一份提神醒脑的薄荷青瓜饮,饭菜看着就清新健康。

  大哥留在家里做这状元餐,码头的摊子这时节生意差些,刘四儿一人暂且顾的过来。

第42章

  餐做好了便由王大哥定点送上门,吃罢他再一并上门将食盒带走。

  八月初五贡院锁院,这是前朝科举便有的法子,不光如此,考试还有糊名誊录之法,到今朝仍延续下来,官家以选拔人才为重中之重,即便是考官想从中做些名堂,也无可奈何。

  因要解试,汴京人声都少些,临近考前,宝珠那状元餐里的薄荷青瓜饮子也换成了温饮。

  大哥做下的饭菜常给二哥与董家表兄送去,临到考试吃喝需得万分小心,不图补身子,只想着吃些吃惯的家常菜式。寻常少有吃什么鲍参翅肚的,若想着补身子乍去吃那些大补之物,说不得还得亏了身子,断不可因小失大。

  回头吃坏了肚子,十几载寒窗到临了出了岔子,经年累月的辛苦便都要白费,嘴上三年一瞬而逝,实际上又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

  临下场前二哥回来讨衣裳鞋袜,徐娘子将要用的东西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未免叫二哥心里有压力,只徐娘子一人将人送去贡院外头,其余人都在家等着。

  从前在家里读书时,书院先生常夸二哥少年天才,有过目不忘之能,先生说一回他便能举一反三,那时二哥读书也认真,却没有如今这般废寝忘食,闲时也爱与同窗蹴鞠射箭游园踏春。自到汴京来,少见二哥玩乐,读书累了宁肯劈两担柴禾。

  贡院应试的考生不过得方寸之地,一日一场,连考三日。

  那般狭窄的环境,吃喝拉撒都要在里头,又要连待三天,幸而如今天凉快下来,若暑气未消,别说考试,只怕人在里头闷的人都要昏过去。

  二哥考试全家都严阵以待,连中秋没心思过,只做了些月饼分发与相熟的人,自家兴致缺缺的尝了几口,吃罢更是觉得没甚滋味儿。

  这三日极为漫长,徐娘子歇了手头的活,宝珠与大哥每日也无心摆摊,回去的一日比一日早,只觉得心定不下。

  甄阿婆干脆请了文曲星来家,日日烧香参拜,个个都盼着二哥一举得中。

  等到考完这日,一家子都在贡院门口迎人,门口围满了等这些学子出来的亲眷。甄家几个孩子生的都算高大,一眼望去便看见了人,只看二哥眼下青黑胡子拉碴,与先前白净俊朗的模样截然不同。

  宝珠宝瑢一个递肉烧饼一个递热牛乳花生饮子,看到家里人,二哥才精神起来,结果饼子就着牛乳三两口吃下,等回去收拾过,一家人又去清风楼吃了一顿好的。

  今年因二哥秋闱,中秋也没大过,这一顿只做是团圆饭,一家人倒是做了不少月饼,除开送与别人的,还余下一些专留给二哥的,他爱吃自家烤的月饼。

  即便考完二哥也是丝毫不敢放松懈怠,董家姑父来请甄家去聚了一回,二哥只与家人松快了这二日,便又捧着书继续苦读起来。

  除了读书闲时便坐在院里劈柴,宝瑢拉他去瓦子瞧百戏听说书,二哥跟着去了两回,不甚感兴趣,倒是在大哥那儿帮忙看摊时常盯着码头上的人来人往。

  等看过人又去研究那河道,研究罢河道又去看水利一类的书籍,今年风调雨顺,南地也没听说有旱涝灾害。

  等待放榜这些日子,考试的生员多数仍住在汴京,秋闱以后了了一桩大事,许多士子便有些松懈起来,虽日日捧着书,心里却记挂着放榜。

  等桂花那浓郁的香气飘遍了汴京,放榜的消息也传遍大街小巷,宝珠顾不得摊子,

  急急叫崔大妈帮着看摊,大哥消息比她还快,宝珠匆匆赶回家去告诉二哥时,才看大哥已经家来了。

  不多时,徐氏也急急从外头赶回来,

  “听说是放榜了!”

  一家子顾不得赁车,急急往外冲去,甄阿婆也想跟着一道,叫宝珠拦下了。“人多可别挤着,待看得了名次,我立马回来说!”

  贡院墙下挤满了看榜的士子百姓,有靠里头些的正挨个唱名,甄家几人实在挤不进去,只得竖起耳朵听,现下正念到乙等,前面甄家几人都没听着。

  那人念到五十几人也没听着二郎的名字,徐氏怕他伤心,拍了拍二郎的肩背,“考试的人不知凡几,榜上的只七十余人,便是真没考上,阿娘也有钱继续供你读。”

  倒是听到沅临表姐相公的名字,乙等六十一名。

  大郎实在等不过,凭着一身硬邦邦的肉使劲儿往里头挤,他生的高也不需挤到最里头,待看清了榜,眼都瞪大郎几分,声音更是颤抖,

  “一……一甲!第……第第第六人!中了中了!”

  此话一出,一群人将他围住,“第六?”

  姑母也正愁挤不进去,听见大郎的声音,立时与甄家人汇合,几人也顾不得大郎被一群人虎视眈眈的盯着,只叫他再看看董家表兄排名几何。

  “董家表弟乙等第四十六人!”

  人群都将他挤得喘不上气儿,汴京富商最喜榜下捉婿,还当是他中举,一个个撸起袖子眼毛绿光似要将他拆吞入腹。

  甄董两家听得名次,已是松了口气,宝珠宝瑢随意指着一方喊了一声“这人竟是甲等第二!”

  一群人又乌泱泱涌去她指的地方,大哥这才趁乱挤出来,徐娘子与甄姑母趁人多先引着二哥与董家表兄走了。

  宋家只遣了个下人来看榜,便是不请人来看,宋评事也较他们先一步得到了消息。晓得董家小郎君中举,差了人来报喜,又从甄家姑母这儿得知甄家二郎竟是一甲第六,那跑腿的小厮将消息报与宋评事,宋评事倒是好一番感叹。

  原先只当甄家是破落户,上回宋太太满月酒时想请甄家来吃,叫老太太好一顿排喧,两家毕竟是拐着弯的亲戚,董甄两家小辈出息,他也多出几分交好的心思。

  宋家郎君虽中了举,可终究名次有些落后,宋评事已替他谋好了路,若春闱未中,便托人举去外地先做个小官,待考评优秀再寻时机调回京里。

  徐娘子几人回家时,院里竟坐满了人,皆是听得甄家二郎高中。有穿红挂绿来报喜的,也有街坊四邻来道贺的,更有领着自家子孙来沾些文气的。

  徐娘子笑意盈盈散了喜钱,又说过几日置办流水席面,请大家伙到时赏脸来吃。

  方才看榜时心里激动,现下回来竟有些鼻酸,二哥辛苦她是最看在眼里的。甄家二郎一路不曾说话,等回来才呆愣着问宝珠,“大哥方才没眼花吧,莫不是也有个与我同名同姓也叫甄从俨的士子?”

  宝珠怕二哥发痴,鞠了冷水往他脸上泼,“大哥已看过上头是你的名字,生辰八字籍贯都是你,双亲也是爹娘名字,哪里会错?你再看那些来道喜的小子,还有这些街坊四邻,若是若是错了,人家哪里会来。”

  正在说着就听外头敲锣的声音响起,来的也不知是哪个衙门的人,腰间挂着红布,亮着嗓子与甄家众人说二郎中举,此番名次几何。

  他是一路走一路敲打着过来的,后头跟了许多才听得消息的人,徐氏抓出一盒子铜板来散,有家里儿孙考试的,抢了打算穿红绳挂着好蹭些文气。

  二哥到这时才彻底放下心来,甄家几人连着歇了三日。

  这几日来道贺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樊楼掌柜的晓得甄家二郎中举,当即便允了他半旬假。徐娘子说要办流水席面,甄父便在家中掌勺,鸡鸭鱼肉都舍得,买来的菜蔬更是轮车拉,流水席面也叫他做出了花,原先不擅长的北地菜,学了许久现下也手到擒来。

  流水席面摆了整三日,期间不少豪绅富商送来金银珠宝,甄家自然不收,只好声好气将人送出去。也有那商贾想与甄家结亲,徐娘子万不敢在这时候说什么亲事。又有人说要请甄二郎赴席,徐娘子只得借口明年春闱紧张,二郎还需得在家温习便将人请走了。

  宋家做东道的席面,即便心里也清楚宋评事不过是看他中举这才来交好,甄二郎仍是去了,一则董家姑父亲自来请,二则三人一同中举有同年之谊,宋家官人又是沅临表姐相公,他在学里与二人也多有关照,若日后有幸入仕,说不得还要相互扶持。

  孤家寡人便是再有能力也长久不了。

  自这以后除了府官一同宴请举子的席面,还有一些同年相邀,其余二郎都一一拒了,他心里清楚,若明年春闱未中,他依旧会泯然众人。

  若不能在殿试之上得官家亲眼,似他这般普通人,便是进士出身也难有仕途可言。

  今年汴京第一场雪落的较往年更早一些,随着天冷秋闱的热度也渐渐冷了下去,二哥现下不止专心读书,也常出去晃悠。

  自放榜以后,越来越多的举子赶赴汴京只等明年春闱。

  春闱由礼部主持,应考的皆为事各州府的举子,本就是万中挑一的人杰,放到一处考试。又是一遍筛选,若能过得这一关,到那大殿之上,成为天子门生,自有一番锦绣前程。

  甄家日子眼看着过了起来,几个孩子个个都好,年下到有不少街坊四邻拐弯抹角来说亲,首当其冲的便是甄家大郎。

  他再过个年已二十二了,本朝虽说男十八女十六便能成婚,但无论儿女,早早订下亲事的多,到了年纪急着成亲的却少。

  一家人早瞧出大哥对阿秀有意,来说和的人家徐娘子都婉拒了,她想着寻个机会问问阿秀,若是能成,家里喜事可就成双了。

  宝珠她如今手里已攒下七百两银子,大哥能出二百两,便想着趁年下租个地段好些的小铺面,若将铺子开起来,大哥灶下手艺占一股,二人便做七三分。

  -----------------------

  作者有话说:一键感谢大家的灌溉~[撒花][撒花][撒花]

第43章

  原有些犹豫,甄家姑母知道后叫宝珠,不必犹豫只管去赁,“不过一间食店,哪里就护不住,你姑父年后要升光禄寺丞,往后好歹说话有些地位,若是有人蓄意寻衅,你姑父也有同年如今在汴京做官,不必怕什么?”

  甄姑母向来温声细气,提到此事面上多出几分强硬姿态,

  “上回郑家那饮子铺强买你这椰饮方子,若早叫我知晓定不会轻易放过。”

  郑家强买了宝珠的椰饮房子,原先宝珠怕生事端,没有告与姑母知晓后,姑母见她摊上不再卖椰饮,这才来问是怎么个事儿。知晓后与几个相交的太太一说罢,才晓得郑家饮子铺,不过是后妃娘家隔了多远的一房亲戚,每年朝郑家送去许多银钱,这才求得一些庇护。

  晓得宝珠吃了亏,甄家姑母亲去寻了那郑管事。郑管事不晓得一个小摊贩竟与董家太太相熟,郑管事一番讨饶,末了又补了二百两银子亲自送上门来。宝珠倒没想同他撕破脸,毕竟往后还要在汴京城里做生意,若生闹出事来人家记了仇,做生意也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她自家也不好。

  有姑母那一番话宝珠心里更是定下许多,若是能将食店重新开起来,那摊子可以雇人看着,现下刘四儿已十分娴熟了,码头的摊子可以由他管着。

  州桥这处,崔大妈做活儿虽熟练,处事却有些欠缺,原先只做跑腿的那王大哥晓得宝珠要请人看摊子,自个儿上门自荐,这王大为人不错,卖那些糖蒜小菜也练出了胆儿,宝珠也没有立时应下,只叫他先在摊上试几

  日。

  见没出什么差错,这才答应下来。

  摊上食材份量都是定好的,倒不怕他们贪墨,承蒙宝珠照应,他们家里日子都好过起来,现下更没有为了蝇头小利自毁前程的道理。

  徐娘子手里暂且没有合适的铺子,问过其他房牙,又亲自踅摸一遍,这才寻到了两间合适的,徐娘子眼光准,这两间铺子一间在曹门大街,一间在汴河大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户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