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户女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两朵小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3 KB   上传时间:2025-10-11 13:28:14

  “今儿人多,姑母给的那钗贵重,若是丢了可得心疼。”宝珠翻了翻首饰匣,倒将那绿松石镶蝶金钗戴上了,这钗先前丢过一回,横不能再丢一次吧。

第35章

  宝瑢为阿姐马首是瞻,听她说想想也觉得有理,本打算戴姑母给的钗,也怕人多眼杂丢了去,干脆换了旁的来戴。

  官家痴迷蹴鞠,连后妃都常下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头百姓少皆以蹴鞠为乐,汴京还有专教蹴鞠的地方,踢的好甚至还有专门的去处。

  许多大户会组织蹴鞠赛,让自家养的队伍去踢,以此收取票钱或是看客的赏钱。

  今儿马车不好赁,二人干脆赁了轿,赁轿的价儿都比寻常贵些。

  琼林苑在新郑门大街,到地方时天色还早,未免尘土飞扬,正有人往街上撒水。许是知晓今儿皇上驾临,此处的百姓比寻常时候都多。

  园内早搭过了彩棚,比起去年看的端阳节竞渡要隆重许多,宝瑢一路走一路感叹,今儿巡逻的官差也比那时候多,走过几步就能看到巡逻的官差。

  今年琼林苑蹴鞠赛官家亲自来看,先前已经赛过几场,现下场上余下的两只队伍便是留下的。

  宝珠看清场上人倒是愣了片刻,国子监的学子是一队,还有一队竟又是裴巡使领的队。

  宝珠还记得上回端阳节竞渡,不成想裴巡使涉猎挺广泛。

  上回竞渡一个头名一个第二,不知今日哪个能拔得头筹,早知道问一问阿婆,好在外头也下几注了,说不得还能赢些彩头。

  官家未至,比赛也没开始,两支队伍都换了衣裳正下场,董家表兄那一队是绿色圆领窄袖袍,裴巡使那一队则是身着红色圆领窄袖袍。

  今儿赛的是单门蹴鞠,门板中央覆了彩网,网上有洞谓之“风流眼”,球进洞便得一筹。

  两支队伍各拿了球先热身,如今不少人爱看白打蹴鞠,同杂技一样花样繁多,叫宝珠觉得还是两支队伍对抗瞧着才过瘾。

  宝瑢拉着宝珠离得近些占位子,那边董家表兄已经看到二人了,球在肩上膝上飞出花样,又传给同窗这才冲二人招手。

  宝珠宝瑢回了礼,董家表兄这才又进了队伍,不知是谁将蹴鞠传到他那儿,只见他一记转乾坤接下球,又将球踢进门内。

  对面有人接过球,两下传到裴巡使那儿,“大人!先杀杀他们气势!”

  裴巡使干净利落避开人,轻松将球踢进,踢罢才顺着董恒之眼神看见宝珠,笑着朝她点了点头算作打招呼。

  本朝人以蹴鞠为乐,琼林苑常有蹴鞠赛,听说汴京世家贵女也常来玩乐,今儿官家亲临,来观赛的就更多了,男女皆有,沿着蹴鞠的场子围了一圈。

  楼台高阁之上依旧是世家贵族才能上去的地方的,暖阁里悉心养的花也摆出来了,从宫内出来的内侍与礼教司仪在对园子里的女使女官们做最后的教导。

  官家威严,万万不敢出错。

  场上火药味甚浓,只听有鼓乐之声传来,又伴击鞭鸣响,做活儿的停了手里活儿,聊天的也歇了,园内众人皆神情严肃。

  不多时皇家仪仗进了琼林苑,只看中央那辇架精雕细琢,后有宫人执黄罗盖伞,虽非什么皇家大典,但礼制仍在,此番出行,随行宫人无数。

  并非重要场合,故而无需跪拜,宝珠宝瑢学着旁人的样子,低头躬身作揖以示尊重。

  离得有些远,并不曾窥见天颜,等教坊司的奏过乐,又有舞伎表演,各样表演结束,才由皇帝近侍击鼓为号。

  乐师们鼓点随之跟上,紧密的鼓点好似落在人心上,便是围观的人也跟着提起心来。

  上午赛完,直接分胜负,若是胜者,不单能拿下彩头,说不定有幸得以被官家召唤。

  场上气氛霎时紧张起来,等开罢球,那球便少有落地的时候。脚上蹴踏传,两队你争我夺,肩、背、足、膝起力,身姿矫健,什么旱地拾葱、双肩背月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只看的人惊叫连连。

  宝珠宝瑢开始还不不好意思喊,只看周围一些穿着打扮讲究的姑娘都在助威,这才跟宝瑢一起扯着嗓子喊。

  蹴鞠不似竞渡,离远些也能看个大概,蹴鞠得离近些才能瞧见人家技巧,故而不论大小官员或是其家眷,皆围在场外观看。

  宝珠正看着,只见裴巡使在的那一队已得了一筹。

  不多时国子监那一队也追上来了,两边咬的很紧,半个时辰过罢,巡使司的队伍只比国子监胜两筹。比到现在,两边筹数咬的紧了,哪一支队伍赢回一筹都要惹出一阵喝彩。

  校正喊了停,歇两柱香再继续。

  两边队伍都有修整,两柱香的功夫也不过眨眼。

  这一场比赛看的更是痛快,才觉得能翻一筹又叫压了下去,巡使司与国子监的学子们都使出浑身解数想压下对方。

  连高阁之上都时不时响起一两声喝彩。

  漏刻将尽,校正敲了锣,还剩下一炷香的功夫,国子监的几位学子已赶了上来,两边现下正是平手。

  宝瑢看的入神,宝珠心里却犯起了嘀咕,那巡使司的官差们看似用尽全力,但她总觉得是收了点手。

  只余一炷香的功夫,看赛的人个个都屏息凝神,稍有人喧哗,便叫周围人瞪了一眼,食指竖起叫人噤声,生怕这吵闹影响到赛局。

  一时间场上只余紧密的鼓点和力竭的呼喝声。

  香炉内香要燃尽,校正举起了锣正待敲响。

  只看那场上裴巡使由下属托了一把,远处球飞速传来,裴巡使借力蹬到半空,身如飞燕将球击进风流眼,速度太快,那门洞上的彩网簌簌。只安静一息场上瞬间响起欢呼,无论先时给哪一支队伍鼓劲儿,都叫最后这一下惊到了。

  裴巡使不经意朝高阁之上看了一眼,又混入一群人之中,与大家一起击掌庆贺。

  不多时便有内监来请,裴砚清恭恭敬敬作揖问过好,这才跟去面圣。

  自拿下最后一筹,宝珠目光一直在他身上,面上若有所思,那边裴巡使似乎注意到她的视线,抬头看了过来,脸上露出格外坦荡的笑意。

  那边董家表兄也在人群之中,似想脱身却叫同窗拉住说个

  不停,个个都在懊悔今儿这一场差之毫厘,若是方才得胜,能面圣的说不得就是他们了。

  若是能在官家面前露个脸,待到秋闱中举明年殿试,自然能的官家青眼。

  宝珠宝瑢见赛完了,便打算在园内逛一逛,不少官家小姐凑了投壶来顽,宝珠怕冲撞了人,绕路准备出去。

  今儿蹴鞠的队伍好认,董家表兄才从队伍里脱身正打算寻她们呢。

  宝珠见着董家表兄,也想着打声招呼再家去。

  两边碰了头,董家表兄输了比赛,倒没过多懊悔,只笑道,“学艺不精,叫二位妹妹笑话了。”

  宝珠摆手,他今儿虽不是主力,但几次传的球都出彩,“能在官家眼下露脸,是极得脸的事儿,今儿也只是差些运气罢了。”

  正待说什么,却见一人朝这边来。裴巡使远远朝宝珠宝瑢笑着打了招呼,再朝董家表兄作揖,“小兄弟有些本事。”

  董恒之见宝珠与他相熟,面上露出几分警惕。

  “裴巡使租了家里房子!”宝珠解释道。

  董恒之一脸恍然,原来是邻居,先前的警惕压下,亦对这裴巡使拱手,“大人才是有本事的人。”

  裴巡使笑着指了指宝珠头上的钗,“这回可没再丢了。”

  宝珠顺势摸了摸髻上的钗,叫他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哪里会天天丢。”

  园子里人多眼杂,不好多说什么,宝珠告了罪,只说家里还有事,先走一步,宝瑢嗅到几分不同寻常的气息,随阿姐拉着她一起,头都没回地走了。

  晚间徐氏回来说起隔壁裴大人调任,这几个月出公差不在汴京,劳她帮忙看顾裴家祖母。

  徐氏忍不住夸道,“真是有本事的小郎君呢,为人处事也妥帖,怪道年纪轻轻就能升迁。”

  虽人家没说是升迁,但徐娘子已经认定这一准是升官了。

  “今儿琼林苑蹴鞠赛,裴大人得了头名,皇上亲自召见,许是见他有些本事,给他升了官做。”宝珠也这般猜道。

  裴家祖母身子骨不错,又有近身伺候的婆子,说来也算不上什么帮忙。可这位大人礼数向来周全,送来的礼重的叫人咋舌,推拒不过徐氏便想着等他走了再还回去。

  宝珠从灶间出来,正巧碰上他要回去,将人送出门时好奇问了一句,“你在场上藏拙,好将比赛拖的胶着,是故意的?”

  “你倒是很聪明。”裴大人转身,“蹴鞠赛输赢重要,好看更重要。”

  “练蹴鞠苦累,精通更难,你竟能兼顾?”宝珠实在有些佩服他,年纪轻轻登科及第,还能将蹴鞠练得这样好。

  “临时抱佛脚,私下学了几个月罢了,算不得精通。既想要出头,只能勤练,倒不觉得有什么苦。”

  裴巡使答的认真,想到什么,又叹了口气,“寒窗苦读十几载,殿试有几分运气,官家指了我去巡使司,不成想再升迁竟是靠蹴鞠。”

第36章

  裴砚清笑,也算运气好,见了两回皇帝,一回赐官一回升官,若说第一回是叫官家看到他,这回便算是彻底走到官家眼前。

  高阁之上,官家金口调他去皇城司,若此番事儿办的漂亮,那新任指挥使一职便是他的。

  此番路远事艰,但既打定主意想出头,又走到了官家跟前,推拒于他而言是万万不能的,既已应下,对于未知之事就更没什么好惧怕的。

  天下读书人如过江之鲫,即便进士及第也不算鱼跃龙门,世家大族所能得到的与普通人而言,甚至究其一生也无超越,若不能得官家青眼,又无家族势力,或许一辈子也只能在汴京城做个末流小官。

  既想出头,便得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

  裴砚清看着眼前人一脸探究的模样,倒朝她笑了笑,眼里是毫不遮掩的蓬勃野心。

  宝珠她只是好奇,晓得果真是如自己猜的一样,心里倒是有些钦佩,这位大人缜密周全,若能出头,前途必定不可估量。

  裴巡使不知哪一日离开的汴京,连裴阿婆都不知道他调任何处,更不知这一趟是去哪里办差,只大概知晓是官家钦点的差事。

  二月里汴京也染上些许春意,杨柳枝头抽出嫩芽,汴京码头也解了禁,一时间码头又恢复了冬天前的热闹景象。

  先时看甄家食摊不不顺眼,时常阴阳怪气的卖馎饦的摊子彻底歇了业。

  因年里人多常有不知深浅的食客去吃馎饦。年后街里人少些,他那摊子上就更没有什么生意了,只将正月摆完,便灰溜溜将摊子转手了。

  街道司的几位大人常来吃饭,不远卖烧饼的婶子也对他多有看顾,倒没什么人敢来找茬。

  正月里街上人多,甄家生意一直好,又有炸串加成,一日少说也得赚下四五贯钱,多时能有六七贯也是有的,推车边缘已经叫火烤的焦了,趁着这两日闲一些,收了摊赶去木匠铺子请工匠换了板。

  晚上回去看过账簿儿,整个正月买鸭杂羊杂加上肉菜拢共花出去六十二贯,总收一百五十余贯,刨开人力跟一些杂七杂八的成本赋税一类,还有个摊费杂费六贯,拢共净赚得七十余贯!

  七七八八总得算下来,那摊费也就不算什么了。虽也是因为过年人多,这银钱赚起来比在码头时简单不少。

  徐氏因非官牙,正月里没旁的收入,只说成一单做一单生意,不过正月得闲来看房赁房的人多,刨去交到牙行的钱,也拿到了十八贯。甄父酒楼正月里发了果子点心,又有两坛酒楼的酒,初一上工也发了节费,七七八八折算成钱加起来正月里拢共有三十余贯。

  单是一个庖厨的工钱便有三十余贯,那年里这樊楼赚得多少银钱,宝珠简直想都不敢想,从前甄家两个食店加起来,一月总营收也不过三百多贯罢了。

  不过兄妹俩年里的摊子营收竟比甄父高出几番,也叫宝珠对摆摊赚得的钱有了实感。

  大哥只晓得每日生意好,不晓得竟赚了这么多,宝珠喊他一起去将钱去兑成了整银他还惊了一阵,来汴京不过大半年,他那儿竟已经攒下百余贯了。

  原先觉得摊费贵,现下才觉得不过尔尔,这内城外城差别不小,正月里赚这一个月,抵得上码头忙二三个月了。

  宝珠与大哥一人取了两贯钱来入了公账,正月里甄家开销大,但公中还有不少钱,徐氏给几个孩子做衣裳用的都是私房,年里多的是吃喝家用上头的花销。

  徐氏向来不用他们上交银钱,若是哪个赚得了银钱自个儿便多交些,赚不得银钱便不交,譬如宝瑢这月与玉娘子学画,须得专心钻研还不够,自然没功夫再去画画卖,她不交也没人说什么。宝珠知道她学画贴出去不少钱,私下又给她几贯,寻常想买些什么物件儿不至于舍不得。

  阿秀与徐娘子签了租契,只不过一间仓房改作的小间,一月房租七百钱,阿秀自个儿往公中又添了一贯做花销。这一来身上只余几个碎铜板,没钱也不惧什么,白天在顾娘子处学活儿能有的吃喝,晚上回来在甄家也会与她饭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户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