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国营厂工人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梁图图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1013 KB   上传时间:2025-11-27 13:42:30

  “不止是清北,我听说,其他地方的大学也要恢复招生。”何霜霜向来消息灵通,此时和关月荷在图书馆的小角落里说着最近打听到的消息。

  依然还是走“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方式进行招生,报名要求和第一届招生的几乎一样。

  关月荷正庆幸,想着招生的学校变多,那就意味着丁学文被推荐的可能性更大些,但下一秒就被何霜霜泼了冷水。

  “不说分到公社了,单是分到县城的名额就没多少。你说,报名的门槛这么低,会不会有人把名额占了下来,或者,分给自家的亲戚?”

  不是每个单位都能像卓越服装厂那样做到公平公开的。

  关月荷叹了声气,“你说得也是。”

  这么好的机会,很难保证没人不会动歪心思。

  关月荷还是给丁学文写了信寄过去,让他看看多关注当地县里的消息。

  除了这个,她也没法做更多了。

  但她很快就没心思去关注这方面的消息了,要忙着准备考试,考完之后,他们都要去做教材的校对工作。

  期间,他们还被组织去扫雪开路,去收拾学校里的空教室和空宿舍,以待明年新生到来。

  一直到除夕的前两天,这个学期的所有任务才结束。

  舍友们被安排去京市的军区过年,她则是回家去。

  外头风雪一阵阵地往人身上扑,关月荷没逞强继续骑车,等到了公交车,就扛着自行车坐车回家。

  回去时她还一直嘀咕呢。

  要命啦,今年什么都没囤,她可怎么办好啊?

  回家一看,煤球、酸菜坛子整齐地堆在她的杂物间里,地窖间里装了两筐大白菜和白萝卜。

  心里大定,就差去买些肉了!

  “月荷!你看谁回来了?!”林思甜兴奋地喊着。

  许成才也在喊:“关月荷!快出来!”

  关月荷眼睛一亮,小跑出去。

  呀!

第46章 发小小聚

  胡同口银杏树下, 一个穿着旧棉袄、浑身被裹得严实的男同志正被一群大爷大妈们围住问话,林思甜和许成才站在他两边,想给他开路突围都没办法。

  林思甜正着急, 忽然看到人群外的关月荷, 赶忙用力挥手道:“月荷!快来救我们!”

  关月荷站在原地嘿嘿笑了几声, 这才上前去,左手一个大爷, 右手一个大妈,把人扯开,挪出了一条道。

  “学文,你妈带家里人去你姥姥家里喝喜酒去了。要不先去我家里坐着?”

  关月荷想也不想就道:“快走快走, 去我家。”

  出来跑得太快,她忘了披上外套,激动过后, 被风一吹,浑身冷飕飕的。

  “对对对,先去月荷家里。”许成才接过丁学文手里的包裹, 沉甸甸的, 林思甜在旁边吱吱喳喳地给丁学文边引路边说这段时间胡同里的八卦。

  丁学文被发小们带着往二号院走, 虽然他离开了三年多,但发小们的信件没断过,胡同里哪家有什么事都往信上写, 让他不至于对银杏胡同有陌生感。

  再跟着来到关月荷的家里,客厅里放了个小炉子, 铝壶里的水烧开后正在咕噜咕噜地响。屋里比外头暖多了,沙发上散着关月荷的书本、笔记和外套。

  “哎呀!我的烤红薯!”关月荷一进屋才想起来自己不仅是忘了披外套,还忘了灶肚里的烤红薯, 可别给烧成炭了。

  “你们随便坐,我去给你们拿红薯。”

  剩下的三人也不客气,丁学文在短暂的局促之后,又很快被发小们的热情给感染,身心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林思甜,你把她的书本收拾下。学文哥,帮忙搬下桌子。”许成才放好包裹就开始使唤人干活,顺便朝厨房里的关月荷道:“你这锁边功夫也太烂了,桌布都开线了。”

  关月荷拿两根棍子把烤红薯一一夹出来放竹篮里等凉,“就你话多,烤红薯别吃了。”

  很快,四个人围着火炉坐下,其他三人捧着碗,关月荷捧着去年评上先进得来的搪瓷杯,都在一小口一小口地抿冲开的红糖水。然后在一边嘶嘶的,一边忍着烫继续剥烤红薯。

  身体终于全部暖和了过来,林思甜这才问丁学文要回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就是啊,提前说了,咱们去接你。”

  丁学文笑道:“本来应该昨天到的,半路刚上下大雪,火车上的人下车去铲雪,耽搁到今天才到。”

  也是凑巧今天是星期天,他们才有空在家。

  “那你回来得正好,明天就是除夕了。”林思甜小声道:“我和许成才听说月荷回来,想找她明早去黑市买东西来着。你也去,给我们望风。”

  “好。”

  “对了,还没问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丁学文看见发小们眼睛里的期待,盼着他能带来回城的好消息,但可惜没有。

  “公社打算引进半机械化插秧机,公社派了我和另外两位同志回京市了解插秧机的情况,正好给我们放探亲假。”①

  下乡知青的头一年没有假期,之后要请假回城探亲,还得开到介绍信才能回来。

  但探亲来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要不是这次被安排任务能报销车费,丁学文其实是不打算回来的。

  可现在见到发小们,又觉得折腾一个来回也很值得。

  关月荷三人有些失望,还以为丁学文回来后就留下了呢。

  想到她寄出的信,丁学文可能还没收到,关月荷就把自己得知的大学又要招生的消息说了。

  “我回来前正好收到你的来信。”丁学文却道:“我们所在的县城只有二十个名额,分到我们公社只有两个名额。去年,修水库时有两位同志为了抢救物资、救人牺牲,公社把这两个名额给了他们的子女。”

  所以,他觉得可惜,但还能接受。

  “没事,又不是只有今年有招生,以后还会有的。”许成才转移话题,问他在大队当老师如何。

  说到这儿,丁学文脸上的笑意深了许多,“还不错,我这工作算是很轻松的了。下乡后日子也没那么难,我在的公社粮食产量不错,只要不躲懒,每天挣够公分,休息的时候和社员们上山下河,吃饱肚子没问题。”

  也就开头的第一年比较难,人生地不熟,带去的家当还少,日子过得苦兮兮的。但有发小们寄物资,又有同行的朋友帮衬,日子也慢慢顺当了。

  比起他之前在家里的日子,如今在乡下过的可以算得上是好日子了。

  “哦对了,我还有个同学,他这次也回来了,要是有时间,我介绍你们和他认识。”

  “啊,我知道,叫陈立中是不是?!你在信上经常提到,他现在养猪养得怎么样了?”林思甜好奇。

  “很不错,大队长夸他是全公社第一养猪手。”

  “哇!”三个没见识的一致发出惊叹。

  过了一会儿,关月荷突发奇想,哈哈地笑:“你应该介绍陈大爷给他认识啊!”

  丁学文愣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关月荷说的陈大爷是理发店的陈大爷,忍不住笑了起来,“还好你提醒我了,回东北前是得带他去找陈大爷剪个头发。”

  四个人说说笑笑的,时间一下子就晃到了中午,关月荷不经意地瞥到手表,才发现到饭点了,就道:“今天在我家里吃饭,过来帮忙。”

  于是又忙活了起来。

  “江大妈囤得真多,你吃得完吗?”林思甜看了眼杂物间里的酸菜坛子,挑了个最近的开。

  “你要是早两天回来,就能赶上凿冰洞捞鱼了,你爹有个朋友还问你怎么不去了……哦对了,我回家拿条鱼过来。”

  许成才眼瞅着自己帮不上忙,就道:“我出去买点东西。”

  等林思甜拿鱼过来,丁学文才要接过去,见了林思甜身后的人,赶忙问好:“江大妈。”

  江桂英装了一大盆腌好的鱼过来,见着丁学文,有些感慨,没盯着他额头上新增的大疤看,“回来了。”

  “是,回来过年。”

  “妈!哇,这么多鱼!你们今年凿的是鱼塘啊?”关月荷一开口,就把门口的伤感气氛给冲散了。

  江桂英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让她赶紧找个空盆装着,家里的盆不够用,她还得带回去。

  “大白菜白萝卜和煤球,我都看着买的,早知道你这么迟才放假我就少买点了,下次回不来就挂个信……对了,你二哥二嫂元旦来家里,我让他们在你这客厅搭了床住的。他们给你带了半袋子苹果,放地窖里了。”

  “什么?!”关月荷赶忙把铲子交给林思甜,“我没看到地窖里有一袋苹果啊!”

  急匆匆地跑去地窖看,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两个大竹筐背后的袋子,她拎起来掂了掂,确实是好大一袋!

  当即拿了几个上去。

  等她又回到家里,她妈已经回隔壁院了,掌勺的人已经换成了丁学文。

  “真不错,厨艺都练这么好了。”关月荷切了两个苹果四个人分,悠闲地站在一旁边吃边看。

  做饭期间,时不时有人过来看突然回来的丁学文,尤其是三号院的邻居。

  就许大嫂看了之后还迟迟没要走的意思,许成才直接道:“大嫂,我今天不回家吃饭,我的那份就省了。您也回去做饭吧。”

  “我家粮食少,可不够请许大嫂您吃饭的。”关月荷立刻跟上话。

  许大嫂咬着后槽牙挤出笑来,“我也准备回家做饭了,那你们忙。”

  等人一走,林思甜就哼了一声,对关月荷道:“许成才他大嫂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许大哥分到的年礼要送她娘家,上个星期开始就盯着许成才分的年礼了。她肯定以为许成才把东西都拿来你这儿了。”

  “话说,许成才,你是把分到的年礼送你师傅家了还是送你对象家了?”

  关月荷和丁学文立刻看向许成才,惊讶道:“你都谈上对象了?”

  “没有!”许成才倒是十分坦诚,“都送去我师傅家了。”

  “那也应该的啊。你能当上小组长,得感谢你师傅。”

  许成才继续道:“我和我师傅说了,到七月份,我正式工满三年,也有分房资格了。能赶上厂里下一批分房,我托她给我介绍对象,工作一满三年就打结婚证,这样能分个大点的房子。”

  “不错,想得长远!”

  “那你就是我们四个人里最早结婚的了!”林思甜激动道,很快又捂住嘴,放低声音,“小点声,不能说出去。”

  其他人默契地点头,在厨房里捂着嘴笑。

  这顿小聚的饭等了三年多,正好赶上他们都越来越好的时候,虽然只有一荤一素,但也格外的香。

  吃完饭没一会儿,丁大妈就找上门来了。

  人还没见着影,哭声就先到了。

  “老四啊!下乡三年你一封信也不往家里寄,回来也不进家,你真是戳我的心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6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3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国营厂工人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