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房子,有了扎根的地儿,人才能有更多的心力去工作、生活。房子,就是一个小家变大家的开始。
江桂英有别的想法,和他们打商量问:“要是咱们胡同有人想换楼房,你们换不?”
她想着,小闺女分房后换到了这边,大闺女以后也住附近,她都看得着,以后她们结婚有孩子了,要忙上班就忙上班去,她还能帮忙把孩子带回来一起管。
小闺女的暂且不说,就大闺女的,谷满年家里人都在机械厂家属院,离服装厂的家属院不近,听说谷满年大哥的俩孩子都还小,他妈以后肯定没办法过来帮他。
谷满年看向关月华,眼神询问:你觉得呢?
关月华听得皱眉,她要是有机会分楼房,绝对不可能留在大杂院里住着。
“现在想还早着,等房子到手了再说吧。”
江桂英想说,这哪早了?就是得提前和人商量,不然找不着好的房子换。
但见大闺女态度敷衍,就猜到大闺女不乐意换到胡同里来住了。
于是换房这事,大家没再提起来。
正要准备中午的饭菜,小姑关慧君带着丈夫孩子到来。
“哟!稀客啊!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关家的门朝哪开了。”江桂英见了小姑就没了好脸色。要不是闺女带对象上门,她肯定要赶人了。
关慧君却是亲热地走上前抱住江桂英的手臂,“二嫂,你这话说的。”
“哎呀,一进胡同就听说月华带了对象回来。和月华站一块儿看着就般配,小伙子是哪个单位的?”
一听是卓越服装厂的,就哟了声,开玩笑道:“不会是月荷给介绍的吧?月荷真是好妹妹,还知道给姐姐介绍优秀的男同志呢。怪不得能被推荐去上大学。哎,月荷呢?”
关月荷早躲到门外去了,小姑那些好话让她听得起鸡皮疙瘩。
照小姑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子,现在话说得越好听,待会开口要帮忙的事就越难。
小姑家的三个孩子,大表哥已经结婚了,今天没来,陪着媳妇儿回娘家去了。还有两个小的,一个男孩十五、一个女孩八岁,关月荷和大表哥年纪相差不大,见面还能说几句,和这两个小的,不知道能说什么。
于是就让关爱国带他们和伟伟静静出去玩。
屋里的大人们且还有得扯皮呢。
这不,刚把家里的人夸了一轮,小姑终于把上门的目的亮出来了。
“月荷不是要上大学去了吗?我问过了,像月荷这样工龄不满五年的,上学期间不能领工资,但每个月有十六块钱的补助。”
不等其他人说话,关慧君就赶紧继续道:“你们看,月荷去上学得三年,工作空在那儿不也是便宜了别人?不如把工作让宏伟暂时顶岗,等月荷回来了,再把工作还回去。这样,宏伟每个月领了工资,给你拿一半,这样月荷在学校也能过好点,是不是?”
关沧海的脸黑了下来,“什么乱七八糟的,别说了!月荷,你先回去。”
“二哥,月荷都自己分家出去,也是一家之主了,什么事也不能全让你帮着做决定不是?”
关沧海:“有我在这儿,谁也甭想拿了她工作!”
“什么拿啊?!我都说了,暂时借三年。反正月荷是要去上大学,宏伟六月份一毕业,没工作就得下乡去,月荷的工作借给他三年,我们也好有时间帮宏伟找工作不是?”
江桂英看小姑子更不顺眼了,看不上她二儿子,现在又来惦记她小闺女的工作,真是平时给她好脸让她飘得不知东南西北了!
“暂时借工作”这种鬼话,关月荷从小不知道听过多少例子,工作和房子一样,借出去了还能收回来的,寥寥无几。
小姑说得再好听,关月荷都不可能答应。
从门外探个脑袋进去,“我们厂长说了,我的岗位是保留不动的,等我毕业回厂里,上学的三年会算工龄,工作不能转给别人。”
“你这话说的,你和宏伟是表姐弟,咱们一家人,怎么是别人呢?”
关月荷却认真道:“别说是表弟了,亲弟在工作面前,也是外人。”
就算这份工作可以暂时借出去,就算关爱国即将毕业没工作,她也不会借。工作和房子是多重要的东西,全是她自己争取来的,谁也别想占半分。
再说了,借东西有一就会有二,现在借了工作出去,以后是不是还得找她借房子?她又不是闲得慌,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事。
不知道什么时候偷跑回来的关爱国小声道:“我可没打你工作的主意啊,干嘛迁怒我……”
“说完没有?说完了我说两句。”一直没开口的关月华突然道。
关慧君还想说,但关月华没给她机会,“都说了不借不借不借!你聋了还是脑子没了?谁和你一家人?你这么大方,先给关月荷借两百买自行车。”
关月荷补充道:“再给一百买收音机。最好能多给点,我屋里还缺家具。”
说完,手心朝上,等着拿钱。
谷满年看着关月华的眼睛都瞪圆了。
第39章 补偿
“干嘛还要留他们说话啊?都说了不借工作了!”关爱国和俩姐姐、未来姐夫一起被赶出门, 不满地嘀咕撇嘴。
小姑都找上门想抢工作了,这是还能沟通的?
当舅舅舅妈、表姐怎么了?又不是亲爹妈,凭什么还得给外甥、表弟解决工作问题?
关月荷耸耸肩, 长辈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原则, 她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任何人的原则, 反正谁来都一样:不借,在我家门口上吊也不管用。
关月华却似笑非笑地看向关爱国, 把关爱国看得寒毛直竖,“大姐,我没干啥吧?”
“我和你二姐可以说小姑,二哥也可以说, 唯独你和大哥不该说。”关月华道:“不说小姑现在做的事多讨人嫌,但以前小姑来家里,你和大哥没少得小姑偷偷给好东西, 你们当时不也很高兴小姑的偏心?如果现在换做你是你二姐,即将上大学、工作岗位空下来,小姑很可能就不会来说这些话。”
关爱国愣在原地, 仿佛一下子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脸色一下子白了下来。
而二姐已经迈进了二号院, 根本没因为听到的话而回头。
关月华说完,招呼谷满年跟上,朝胡同口外头走去。
“我们家也没你以为的和睦, 是不是很意外?”
关月华只顾朝前走,把他之前的误会一一纠正过来。“月荷说得没错, 我和她关系确实不咋样。家里工作岗位就这么多了,顾得上这个顾不上那个……”
“嗐,哪家不是这样过来的?”谷满年道:“我要不是运气好, 刚好考进服装厂,我家里也没法给我变出份工作来。”
“至于兄弟姐妹,关系好就多往来,关系不好的,以后少见面就是了。”
他们这代人的父母,年轻时候正赶上国家效仿老大哥,生育多的妇女被评“光荣母亲”、“英雄母亲”。以前,孩子多是好事。不像现在,才开始提倡晚结婚、少生孩子。
他周围的人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家里孩子多,父母没法个个管得上,大孩子带小孩子,经常因为吃的吵闹。
吃穿多点少点还是小事,等到孩子长大都需要一份工作时,家里才开始爆发大矛盾。
因为一份工作导致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事,那可太多了。
关月华停住,认真道:“所以,以后我不管是男孩女孩,就只会要两个孩子。你觉得呢?”
啊?两个孩子?
月华连他们以后生几个都想好了?!
男孩可以啊,女孩更是好啊!
谷满年紧紧抿嘴,但笑意完全藏不住,把激动的尖叫压到了心里,“哈……两个孩子好啊,以后咱们的工作刚好够给俩孩子分,还能响应组织号召。”
“两个女孩也行?”关月华开完笑似的问:“你们家不会也必须要个儿子传宗接代吧?”
“嗐!我们家也没什么好传的。我妈说老谷家断不断后和她没关系,我爸说反正他早晚要死,也管不住以后还有没有子孙,断在哪代都一样。”
关月华笑出了声。
—
中午吃饭时,小姑一家早已经走了。
听说,小姑在走之前哭嚎了挺久,说是舍不得让二儿子下乡去,不然也不会找上门来想借工作。
但没人接茬,嚎着嚎着,只吸引来了三号院的邻居看热闹,人也没脸继续待着,就走了。
走之前还放了话,说以后甭管有好事坏事,再不会踏兄弟的家门。
这话不知道真假,小姑放过的“狠话”还少吗?月初说完,月尾可能又来家里了。甚至能把之前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又论起亲戚情分来。
谷满年留下吃了饭,走之前,关沧海还是没忍住劝他搞个精神点的发型,现在这个油汪汪的发型不好看。
“好的好的,爹,啊不是,叔,我回去就给剪了。”
关沧海被他一声“爹”喊得脸黑了下来,关月荷嘎嘎地笑:这个未来姐夫傻不愣登,以后等着被她姐削吧。
下午没别的事了,关月荷就喊上林思甜出门看电影。
在出胡同前,就被二大妈给喊住了,提醒她们千万别往黑市里去。
关月荷没这个打算,但很好奇,春节期间的黑市怎么就严起来了?
“还不是那些人贩子!”二大妈对着孙家屋子的狠狠地呸了一声,道:“周长顺是个倒爷,在黑市认识了不少兄弟,人贩子就是他在黑市里认识的。那些人贩子倒卖物资和孩子,听说还牵扯到了运输公司的司机……反正啊,现在黑市被盯得紧,谁进去被抓了谁就等着改造去吧。这可是宋公安回来叮嘱我们的,不能去!”
关月荷心想,她就一小会儿没在家,居然就错过了这么个大消息。
关月荷和林思甜都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更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就能什么都不顾的。出门时连小道都不带绕的。
电影票是五星汽车厂发的,林思甜在培训班里表现不错,医务室的主任个人专门奖励她两张电影票,让她和对象看电影去。
林思甜没有对象,所以便宜了关月荷这个发小。
俩人轮流骑车往电影院赶,在电影开始前半小时赶到。
“月荷、思甜!”许三嫂站在售票窗口后面打招呼。
许三嫂是电影院的售票员,许老三则是放映员。这夫妻俩天天一块儿上下班,估计是除了洗澡上厕所没待一块儿,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二十小时都是待一块儿的。
就连春节调班轮值都要安排到一起。
许三嫂和她们闲聊了一会儿,见后头不少人赶来,忙道:“你们先进去占座位,晚了就没凳子了。”
春节放假,来看电影的还真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刚结婚的小夫妻或者是还在谈对象的年轻同志。
也有带小孩来的,吱吱喳喳吵个不停,有的父母还会管教,有的父母完全不管,被人提醒了,还会骂别人多管闲事。
放映的影片也是以前看过的,但大家每次看都觉得新鲜。
要是后面的人不踢她凳子,关月荷会觉得更开心。
回头警告第一次,身后的男同志嬉皮笑脸的,半点不知道悔改。
关月荷没有“事不过三”原则,在后面的人第二次踢凳子时,关月荷起身一把把人从凳子上推倒。
咚地一声屁股着地的男同志震惊地看着关月荷,似乎还没反应过来自己是怎么被推倒的。
“再踢一脚,我打断你的腿!”关月荷说完,又坐回去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