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和静静失望地啊了一声。人小不记事,只以为自己是第一次吃过猪肉馅的饺子。一听没有下次了,碗里的饺子变得更加珍贵起来,没再像刚刚那样狼吞虎咽,而是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品尝。
关爱国笑侄子侄女小脑袋瓜想得少,“后天回老家喝喜酒也能吃肉啊!”
伟伟眼睛一亮,是啊,二叔结婚,肯定有肉吃。
何止?!明天发元旦的福利,关月荷这次提前知道了每个工人都能分到一大块肉,早就等着了。
就是不知道一大块肉到底是多大块。
今晚这顿饭比过年吃的年夜饭还丰盛,剩下没下锅的饺子,关月荷分到了一碗带回去,明天继续吃。
但吃了饭,大家正好问关月荷上学的事儿。
开饭前人多,关沧海都忍着疑惑没问,“这个英语专业……学洋文没关系吧?”
“没事儿。”关建国倒是知道一点,“机械厂有人就是被推荐去学的这专业,说这专业好。爹您想想,像咱们厂的那些从国外买回来的机器,说明书都是英文写的,要是咱维修的工人懂洋文,那不好修了?省得次次都要从外头找专家来翻译。”
连关月荷都没想到英语专业还有这用处,听得眼睛都发亮了。
但是……她们卓越服装厂没有从国外买机器啊!缝纫机都是国产的,根本用不着翻译!
关家其他人:是啊!在服装厂用不着啊!
关月华打破沉默,道:“能去上大学就是好事,好好学,认真学,不能浪费这个宝贵的机会!”
说完,眼睛就忍不住红了起来。
“不说了,我睡觉去了。”
第35章 先进工人
70年结束前的最后一天, 各单位纷纷召开职工大会。会议主要内容有:对本单位一年里的工作成果进行汇报,给表现突出的职工颁发奖状。
有人评上了先进,有人拿到了劳模奖章。
也有评上集体奖的, 例如卓越服装厂的一车间, 一车间已经连续四年拿到先进集体奖了。
“小关!快快快, 喊到你名字了!”朱大姐兴奋地催促道。
不是每个车间、科室都能有人评上先进或是劳模的,名单提交上去后, 还得领导们投票决定最后颁给哪些同志。
他们厂办,去年就没人评上先进或者劳模。今年小关进了厂办,表现突出,给他们厂办争光了。
关月荷同手同脚地往台上走时, 心里想着,厂办可真是个特别旺她的好地方!
“关月荷同志,恭喜!再接再厉!”
“是!”关月荷站得板板正正, 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从厂长手里接过了奖状和一个印着“卓越服装厂先进工人”的搪瓷杯。
以前没想着争先进,但现在觉得, 一个搪瓷杯不够用, 她要争取再拿一个先进工人的搪瓷杯, 一个放家里最显眼的位置,一个放办公位的正中间。
厂长郑行敏欣慰地拍拍她手臂,当年瘦瘦小小的小姑娘都比她高半个头了, 还长得壮壮实实的,真好!
再挪步给下一位先进工人颁发奖状和奖品, 成就感愈加浓厚:这是当年带着俩孩子饿到只能喝水充饥的老大姐,现在干净体面,早看不出当年的窘迫了。
还没完全修建好的、简陋的礼堂, 凛冽的寒风不停地往里钻,但里头的工人热血澎湃,压根感受不到冷。掌声一次比一次轰动,口号喊得一次比一次响亮。
几乎是同一时间,五星汽车厂里,因为人数众多,掌声响亮得更是如同雷鸣。
关沧海凭借突出的剃头手艺、翻倍完成厂里下发的各项指标,又一次评上了厂里的先进工人。
值得高兴的是,关月华时隔一年,再次评上了先进。
关月华同志得到了厂领导指名道姓的表扬,不出意外,以后汽车厂的报幕员位置要被她占牢了。
父女俩都拿着奖状和厂里奖的英雄牌钢笔。关沧海的老朋友明大爷看了忍不住酸溜溜道:“老关,你今年真得意啊。”
从年头到年尾,明大爷就没少被关沧海拉住说自家又有什么好事了。
先是小闺女小小年纪就分到了房,接着又是大闺女被领导表扬了、过继给亲大哥的儿子要成家了,再接着又是小闺女徒手抓逃犯上了报纸并获得了上大学的名额,现在又和大闺女同被评为先进!
明大爷哼了声,问他:“说要请我喝两杯,这都多少两杯?你干脆给我买瓶酒送我家里来算了!”
关沧海赶忙道:“过两天!过两天请你,你准备个下酒菜。”
“休想再来骗我的下酒菜吃!”明大爷气得胡子被吹歪到另一边,转过头不搭理他了。
“我家月荷今年可能也评上先进了,拉磨的小毛驴也吃上了胡萝卜,嘿!老明,我得跟你喝两杯。”
明大爷更气了,直接起身背着手走得飞快。
不远处的关月华无奈地叹了声气,她老爹和明大爷凑一起,就是俩老小孩,幼稚得很。
“关月华同志,恭喜啊。”
关月华回头一看,是国庆汇演上和她搭档的男报幕员程鹏。
见关月华只是淡淡地点了下头,没有要和他说话的意思,程鹏主动道:“你元旦有没有约朋友?没有的话……”要不要去溜冰?
但他的话没说完,关月华就回了:“我们元旦要回老家。溜冰就不去了,我上星期才和朋友去过。”
“啊,去过了啊。”程鹏想了好一会儿都想不到还能说些什么。他平时挺能说会道的,不然也不会被选上做报幕员。但次次一对上关月华同志的眼睛,他就总忍不住紧张。
厂里不少年轻男同志都说关月华同志不好接触,但他觉得还成啊,搭档做报幕员沟通工作时都是有商有量、语气温和的。
所以他才想争取一下,万一关月华同志就能看得上他呢?!
“语气温和”的关月华同志已经快消耗完耐心了,见老爹终于和他的老伙计们吹完牛皮了,赶紧过去找人。
职工大会开完了,还得去领年礼,去晚了还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去,她约了人,急着赶回去呢。
程鹏没好意思追上去,站在原地挠挠脑袋叹气。忽然肩膀被人拍了下,是和他住一个院儿的发小。
发小幸灾乐祸地嘲讽道:“我说了咱们厂厂花眼光高吧?你小子就别想了,领导的儿子追她她都没看上。”
程鹏皱了下眉,反驳道:“这不正好说明关月华同志根本不是眼光高吗?领导的儿子怎么了?都是工人阶级,他就比别人高贵了?”
发小被噎住,心里骂他以前读书把脑子读傻了。
关家有三个在汽车厂工作的工人,逢年过节领到的东西凑在一起就是老大一份。
关建国的自行车前后都载得满满当当,连关月华都抱了一网兜苹果在身前。
关沧海带着一整年的收获,领着儿子闺女,加入到下班工人大潮中。
不知道是谁起头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哼着哼着,每个人都铿锵有力地跟着唱了起来:“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变了样……”
唱完了这一首,关月华心情激昂了起来,现场做起了报幕员,“各位工人同志,咱们集合合唱一首《我们走在大路上》,我来起个头!”
“好!”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五星汽车厂大门外的这条光明路,愣是被汽车厂的工人变成了元旦汇演大舞台。
回家即将路过卓越服装厂时,关月华赶忙道:“爹,前面服装厂停一下,我有事找月荷,晚点再回去。”
关沧海刹住了车,回头看着一脸平静的大闺女,“这个点?你去服装厂找你妹?”
他那不可置信的语气,差点就把“大闺女你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写在脸上了。
服装厂和汽车厂正常都是下午五点下班,他小闺女,一下班就往家跑,这个点能在服装厂找着她就怪了。
“找月荷的朋友。爹你耳背了。”关月华面不改色纠正老爹的话。
“啊?我听漏了?”关沧海回想了下,觉得自己没听漏,但大闺女也不至于骗他。
“行,你早点回啊,天黑了在外头不安全……要不我还是等等你?”
“不用不用,您先回吧,我找人有要紧事说。”要不是程鹏问她,她都忘了和人说明天她全家回老家的事,怕今天没见到面,有人明天去溜冰场白等一天。
劝了好一会儿,关月华才把老爹劝得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跑去门卫室敲门,屋里烤火的门卫大爷问:“同志,找谁?”
“哦,找采购科的谷满年同志啊?你等着啊,我找人给你喊去。”找了保卫科的人跑一趟采购科,门卫大爷又回来边烤火边道:“我说小谷今天下班回家了怎么又回厂里加班,原来是等着对象来找啊。对了,你哪个单位的?”
“还不是对象呢大爷。”关月华倒是回了自己是五星汽车厂的工人。
“五星汽车厂啊?那你家住前面银杏胡同吧?那片全是你们厂的工人。”门卫大爷其实想说:你们厂工人的家属真是闲得慌,天天往他们厂跑,天天问他厂里什么时候招工。
没唠几句,谷满年已经跑出来了,高兴得直傻笑,“月华同志!”
门卫大爷忽然觉得这个场景有点熟悉,拍了下脑袋,记起来了!
嘿!这位女同志可不就是小关同志的姐姐?
—
关沧海独自回去路上越想越觉得担心,现在天黑得晚,女同志独自走路上可不安全。前不久才抓了个大逃犯呢,谁知道还有没有坏人躲着没冒出来?
“月荷!正好,你把东西拎回去,我去接你姐。”在胡同口遇上小闺女,关沧海决定还是得调头。
“对了,你姐说找你的朋友,你哪个朋友?”
关月荷正要伸手去拿后座的水果,一听到她爹的问题又收了回去。
“我的朋友,说了您也不认识。爹你拎东西回去吧,把车给我,我去接她。”
“不行,天黑不安全,我去接她,你在家待着。”
“行了吧,您一 把老骨头,真遇上坏人了能打得过谁啊?”关月荷上手把车前后座的东西全一股脑塞给了老爹,抢过自行车快走了两步,一个横扫腿就骑上了车子。
“说谁老骨头呢?小兔崽子!”
正跑出来准备接老爹和节礼的关爱国:啥坏事也没干,咋又骂我呢?
关月荷赶到厂门口时,谷满年还在傻笑,真是没眼看!
自行车的车铃被她拨了好几下,铃铃铃直响,吵得门卫大爷想出来骂人。
谷满年依依不舍地道别,专门叮嘱关月荷:“小关,慢点骑哈。”
慢点骑哈。
关月荷在心里学他的语调重复了这句话,忍不住在心里补上一声嫌弃:噫……
姐妹俩沉默了一会儿,关月荷突然夹着嗓子学舌:“姓谷的那个?下次他再找你,你就给推了。”
不等后座的人发怒,她就把自己逗出了鹅鹅鹅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