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完立刻挂电话,不给丁学文反驳的机会。
一旁的林思甜闻言,也乐得嘎嘎笑。
第176章 关媒婆
国庆当天, 林思甜他们几个总算见到了传说中的叶知秋同志。
丁学文给林思甜、许成才、秦子兰一一介绍,转到林忆苦那儿,叶知秋笑道:“师姐的爱人, 在学校食堂里见过几次。”
次次都是看到他带一网兜的饭盒过来,有一次她和班上的同学过去打招呼, 被热情的师姐各分了一勺辣酱,辣得她直冒眼泪。
剩下的陈立中和关月荷就更不用介绍了,都是老熟人。
兜兜转转,他们这几个人都是互相认识的。
正好,八个大人加上他们的小孩,挤一挤就能凑个圆桌。
叶知秋本来就擅长和人打交道, 饭菜还没上桌, 就已经和其他人聊熟了。
反而是丁学文话少, 只忙着给叶知秋添茶水、拿花生瓜子和水果。
这要不知道情况, 说不定还以为叶知秋才是林思甜他们几个的发小呢。
“师姐,你闺女呢?”叶知秋见丁学文给妞妞姐弟俩拿 零花钱让他们去外头买北冰洋汽水, 才想起来关月荷也生了个小闺女。
“她爷爷奶奶抱走了。”找老同事们显摆去了,估计在比谁家的娃胖乎。
刚想喊林忆苦去找娃,才想起来她老爹刚刚来找了林忆苦和谷满年帮忙,这俩人现在都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关月荷起身去长辈堆里找林听, 果然听到方大妈正和汽车厂工会的文主任夸林听吃得多还不闹腾。
文主任稀罕道:“多好啊, 知道挑着爸妈好看的地方长,又没随她爸的闹腾劲儿, 倒是像思甜小时候。”
真要随了忆苦小时候, 哎哟喂……文主任都要替老同事发愁。
小胖妞正抓着一块梨啃,见关月荷走过来要抱她,大笑着扭身体想躲开, 以为妈妈在和她玩捉迷藏呢。
方大妈哎哟了声,赶忙搂紧她,笑着说这小皮猴真不禁夸,一闹腾起来,没点力气都抱不住。
关月荷直接逮住林听,一抱起来,林听就安分了,似乎是知道自己在爸妈手里翻腾不出花来。
关月荷刚和文主任打了个招呼,准备带林听走,就被旁边桌的张二嫂给喊住了。
张二嫂冲丁学文那方向抬了抬下巴,“月荷,丁老四旁边那女同志,是他对象不?”
同桌的其他邻居也都看了过去。
“都不用问,我一看就猜到肯定是。”许大嫂肯定道。
“女同志是哪个单位的?谁给介绍的?”一连串的问题立刻冒了出来。
银杏胡同里不少邻居想给丁学文介绍对象,但丁学文次次都不应,想找江桂英和方大妈帮忙搭线,她们也拒绝。
谁知道,人家不声不响地就找到了个对象。
丁学文的几个兄嫂倒是什么都没问,看着不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剥花生的动作已经停了下来,竖着耳朵正等着关月荷的解答。
“他离得也不远,你们过去问他本人不更快?”
关月荷拒绝帮朋友回答私事,转身就走,顺便给林听举了两下高,乐得林听一路鹅鹅鹅地笑过去,然后被塞进了一个陌生阿姨的怀里。
叶知秋起身掂了两下林听,对丁学文说的“林听是个小胖妞”终于有了实感,真敦实啊,小手小脚摸起来特别好玩,肉乎乎的。
才稀罕了没多久,就被丁学文给抱了过去,说待会别给她尿一身。
关月荷他们哈哈笑,丁学文这都积攒出经验了。
“对了,”关月荷示意他看前面邻居们坐的那几桌,“大家好奇你是不是谈了对象,刚刚还想问我来着。”
丁学文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自己大哥大嫂看过来,但他们很快就挪开了视线。
“他们真想知道,早晚都能打听出来。”
也是,银杏胡同里的大爷大妈,打听消息的本事大着呢。
丁学文没打算给叶知秋介绍家里兄弟和以前的邻居,而是和她温声道:“过段时间,我们再去江大妈、方大妈家里做客。”
“好。”叶知秋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在确定关系前,丁学文就和叶知秋坦白了家里的情况,知道他家里虽然兄弟多,但关系不好,已经分了家没了来往,以后也不打算再走动。
邻居们也识趣地没这个时候来八卦,正好听到外面的热闹声,知道是接亲的队伍回来了。空着的桌子也被新娘家里亲友给坐满。
关月荷这才看到了林忆苦和谷满年,还有条小尾巴谷雨跟着跑进跑出地凑热闹。
林思甜靠到了关月荷身上,感慨道:“鼻涕虫关爱国都结婚成家了。”
有了参照,才恍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谁说不是呢?
时间过去了很多年,但关月荷觉得自己还年轻。“小关”这个称呼很有迷惑性,虽然“小关”后面的词一直变,从小关同志变成小关同学、小关科长再变成现在的小关处长……
而身边的来来往往,总有那么几个人,从未离开。这才让时间走得格外地慢。
难得关月荷也感性一回,还没开始举杯,就被打断了。
“二姐,二姐夫。”关爱国过来敬酒时嬉皮笑脸的,关月荷看了眼他胸前的红花,心想着今天是大喜日子,放他一马。
—
吃过午饭,丁学文最先说要走,他还得和叶知秋一块儿去百货大楼买礼品,明天要去叶知秋家里做客。
刚刚说起这事时,全是陈立中在传授经验。
许成才的丈母娘是带他的师父,林忆苦的丈母娘是亲妈的老姐妹,买什么最好,他们心里有数。
也就陈立中的经验稍微有点借鉴价值。
他俩前脚刚走,丁老二两口子立刻追了上去,而丁老大和丁老三和他们的媳妇儿都没动静。
关月荷站原地看了一会儿,见他们只说了几句话,这才转头。
晚上是在三号院里吃饭,家里人到得齐,屋里摆了两张桌子才能坐得下。
要是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家里说不定要多摆一张桌,专门给小孩们坐。
江桂英想起来问关月荷:“坐丁老四旁边那个女同志就是他对象吧?长得真标志,一看就是文化人。”
关月荷立刻放下筷子,“您看看我像不像文化人?”
“像。”江桂英敷衍了点头,又继续问:“那女同志也是电视台的?”
关月荷这才想起来,她没和家里人提过叶知秋,“是我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师妹,在外贸总公司上班。”
“是你介绍的?”
“不是,他们自己谈上的。”
“那也是巧了。”
过了两天,关月荷就从胡大妈嘴里听到了一个胡同里最新的八卦消息:丁老四谈了个在外贸总公司上班的对象,是月荷大学的师妹,月荷给介绍的。
“我?”关月荷怀疑地指了指自己。
“咱胡同也没第二个叫月荷的啊。”胡大妈套近乎道:“你看咱们这邻里邻居的,以后我们家刚强找对象,你也给介绍一个。”
关月荷看了眼胡大妈的孙子,一个才上三年级的邋遢鬼,每天弄一身脏兮兮才回来。
等他到年纪能谈对象了,那起码得十年后。
甭管关月荷和家里人怎么对外解释,银杏胡同的邻居们认定了一件事:丁学文能找到这么好的对象,就是关月荷给介绍的。
甚至还有人把陈立中给扯了出来,非说这也是关月荷给介绍的。
“关媒婆”这个称号算是被按实了。
这称号响亮得都传到煤矿厂家属院去了。
李雪莲哈哈笑着道:“以后我也找你给我们家那两娃介绍对象。”
关月荷见澄清不了,也就大方认了这个称号,开玩笑道:“行啊,他们想找什么样的就提前和我说,包给他们找到合适的。”
给孩子找对象的事情暂时可以放一边,李雪莲更想知道另一件事。
“听说你被选进考察团了?”
“八字才有了一撇吧。”她的名字和个人资料在前天被报了上去,这事儿不用藏着掖着,过几天就会在公告栏里贴出名单。
这趟是去日本做考察,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去考察汽车公司,正好她在负责汽车合资项目工作,现在又自学了日语。
关月荷这会儿特别感激李雪莲,要不是李雪莲说要学日语,她都没想到跟着学。
“你这话说的……”李雪莲摆摆手,“没有我,你早晚也会学上。我可不好意思厚脸皮认了这功劳。”
“我脸皮厚,是我我就认了。”
李雪莲差点被她一本正经的玩笑话给笑岔气,顺便配合道:“你有这脸皮,学什么语言都会学好的。”
关月荷不否认,毕竟也不是谁都好意思在学校里就扯嗓子练口语的。
说起来,她还得给大学时的舍友们送上感谢。
半个月后,春梅就收到了关月荷的感谢信,读完,就和爱人笑道:“她这是在说我们面皮厚呢。”
春梅爱人笑了,自从谈对象后,他就常从春梅口里听说“月荷”这个名字。他工作之余穿的衣服都是卓越牌运动服,春梅说,要多多支持卓越服装厂。
他之前以为,是因为月荷同学在卓越服装厂工作过,她才这么支持。
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郑厂长。
他从来没去过京市,但已经“认识”不少在京市的朋友了。
—
一号院的邻居们发现关月荷晚上的学习时间延长了,还都只练日语这一门语言。
“你咋知道这是日语?”胡大妈问信誓旦旦的元宝。
“我就是知道。”元宝听了两年多,虽然不能听出关月荷念的是什么意思,但听多了,就是能分出几门语言。
金俊伟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晚上睡觉前,和周红旗商量道:“要不咱们也送元宝去上少年宫学一门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