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惯例
关月荷这趟出门没用上市公安局的名号。
罗桂芳听说关月荷单位给定的是硬卧, 就拿单位开的介绍信也去买了两张硬卧票。一上车,关月荷在车厢里转一圈,顺利把她们三个都给换到了一个隔间里。
同个隔间的另外三人都是独自出门的女同志, 个个谨慎得不得了,压根没人找她们问东问西, 估计人家还怕她们三个是坏人团伙呢。
到了海市,关月荷又绕一大圈,把她们给送到宝宁学校。
开学报道这事儿,她熟得不能再熟了。
虽然比规定的报道时间早到了几天,但规矩也不是死的。关月荷找学校里的学生问路,带着宝宁去找了辅导员, 提前入住了宿舍。
“这就好了?”罗桂芳觉得从出门那天, 一切顺利得不得了, 之前担心的事情一件也没发生。
除了刚下火车时, 有人推销自家房子可以出租,非要去拉宝宁的手, 被关月荷一巴掌拍下去,那人手背上就红了一片,后面就没人凑上来了。
关月荷认真回想了下,确定没落下什么关键事, 就说自己也要忙工作去了。
“要不吃顿饭再过去?来的时候我看到了, 学校大门外面有家国营饭店……”
总不能让人折腾一趟还一点表示都没有。
关月荷一看时间,摆摆手拒绝了, 也不给她们挽留的机会, 背上自己的包,快步下楼。等罗桂芳追到宿舍楼下,关月荷已经走远了。
“月荷这人就是热心肠。”罗桂芳一边忙活给整个宿舍搞卫生一边道。
宝宁点头, 羡慕道:“月荷姐真厉害,什么都会。”
胡同里大孩子小孩子怕干坏事最怕被她逮到揍一顿,但也最服气她。
热心肠、厉害的关月荷同志总算到了海市机电一局的招待所。
她这趟到海市,为的还是汽车合资项目这事儿。
不说长远的,起码三五年内,她都得一直围着汽车合资项目转。
这回过来,见到了之前一起参与谈判的老同志,还见到了几个新面孔。
但在这儿见到赵攸同是最让她感到意外的。
赵攸同前几年被公派出国留学,她上次去五星汽车厂的时候,没听到章新碧和郭旭升提到他,以为他还没回国呢。
“半年前就回国了,服从分配来了海市工作。”
怪不得五星汽车厂没他的消息,要是他回了厂里,厂领导肯定要给他解决个人问题,银杏胡同的大爷大妈肯定也要掺和几脚。
赵技术员也挺不容易,从东北调到了京市,现在又调来海市。
“去哪儿工作都一样,我就是一块砖。”
赵攸同在这儿见到她却是没觉得意外。他之前看过合资项目的资料,知道她也参与海市汽车合资的谈判工作。
赵攸同只觉得感慨,笑道:“几年不见,关同志还是老样子。”
干什么都是干劲十足。
算起来,他们这是第一次一起共事。
赵攸同笑了下,忽然想起来当初关月荷说过的一句话:志同道合的人,早晚能成朋友。
“咱们这怎么也算是志同道合了吧?”
“何止啊?咱们现在是一个战壕里的同志!”
“关同志,你俩认识?”
关月荷回道:“是啊,赵同志之前在五星汽车厂工作过。”
“你们五星汽车厂技术人才真多啊。”
一块儿共事三天,晚上空闲时间,关月荷还和其他人去听赵攸同出国留学的分享。
后面两天,关月荷则是去海市外贸局开会,只在回京市的那天能挪出两个小时去百货大楼买礼物。
赵攸同有些遗憾,“看来只能等下次再请你吃饭了。”
“好啊,我可就记下这顿饭了。”
关月荷还晃了晃手里一盒给小孩子的玩具,“谢谢了啊。”
—
出差对关月荷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回到家,江桂英问她这次出差有什么新鲜事时,关月荷想了一圈,能想到的新鲜事就是在海市遇见赵攸同了。
“赵技术员调去海市了?”方大妈可惜道:“年初的时候大家说起他,还琢磨着给他介绍对象呢。”
“那您得和邻居们说说,不用操心了,赵技术员说他国庆要参加联谊会,准备早日把个人问题给解决了,不麻烦领导和热心群众们了。”
关月荷怀疑他是在五星汽车厂时被介绍怕了,不如参加联谊会还靠谱点。
“那咱们厂不损失大了?培养好的人才就这么走了?”关沧海不服气,觉得自己厂亏大了。
江桂英白了他一眼,“你看你这觉悟,这国家培养好的人才,当然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了。”
关月荷立刻道:“老关同志,你看看你,再看看江桂英同志,要向榜样看齐啊!”
老关不服气地哼了声,转头就去逗背对关月荷坐着的林听,“咱不听她的,反正就是咱们汽车厂亏了。”
扁着嘴的林听一视同仁,谁也不搭理,只顾着低头玩手指,活脱脱一个委屈包。
关月荷戳了戳她的肉脸,拿出个玩具在她面前晃。林听抬头看了一眼,又挪着身体,背对她坐,全身上下,连头发丝都在表达一个态度:我生气了!
关月荷回来时,还没走到胡同口就一眼看到了林听,伸手要去抱,林听立刻瘪嘴,把脑袋埋姥姥怀里,一帮大爷大妈笑她小小人儿脾气还不小。
从见到她回来,到进屋半小时了,林听依然在生气。
“还闹别扭呢,你多哄哄就好了。”这娃有时候看着犟,但很好哄,属于是吃软不吃硬。
关月荷也没怎么哄,拆了包从海市带回来的糕点,故意大声地问:“谁要吃啊?”
在家的几人都人手一块糕点,林听终于急了,转身过来朝关月荷又是伸手又是张嘴的。
关月荷乐了,林听这点随她,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吃饱了才有力气生气。
林听吃饱了也就忘了气,关月荷再给她拿玩具出来,她立刻抱着不放。
“你买的?”林忆苦回来就见到林听抱着个小汽车模型啃,好在模型材料够结实,没被啃出牙印来。
“赵攸同给林听送的。”关月荷顺嘴提了下赵攸同现在在海市工作,然后连着林听一起抱住了林忆苦。
她可不做偏心事,出差几天,大的小的都惦记。
关月荷给家里其他人都带了礼物,自然也不会落下他的。
给他带的,是一块上海牌机械表,售货员说这款是最受男同志欢迎的,她咬咬牙就买了。
他原来戴的那块手表已经用了十几年,是他进部队三年后买下的,一直没坏,也舍不得换。
直到半个月前,训练时没注意,手表不小心被磕到,彻底罢了工。他就拿了她原来的旧手表凑合用。
林忆苦盯着手腕上的新手表,心情大好。
“我就猜你这次出差肯定给我带新手表回来。”
“那你可真是神机妙算。”关月荷白了他一眼,家里又不是没钱,买块新手表也不至于就揭不开锅,知道他手表坏了,她就找人换了手表票,让他自己去挑一块新的。
结果,一直到她要出差了,他还没去买。
林忆苦得意地笑了笑,“神机妙算谈不上。”
只不过是知道她出差前去取了钱,足足带了五百多出门。
“是不是很贵?”林忆苦明知故问。
“再贵的手表,林忆苦同志也配得。”
林忆苦被她的糖衣炮弹轰炸得嘴角一直往上翘,得寸进尺地让她说实话。
关月荷认真看了他一眼,立刻实诚道:“加上换票的钱,足足花了四百多,买完我就后悔了,剩下的钱差点不够买给林听买玩具。”
林忆苦嘴角抽了抽,立刻转移话题问她给林听买了什么玩具。
关月荷哼了声,真给他说实话了又不乐意,老老实实接受糖衣炮弹轰炸不就得了?
但是,一分钱一分货。
林忆苦戴这块表特别合适,还很好看。吃一顿夜宵的功夫,关月荷好几次被他的手腕吸引目光。
她是个实诚人,觉得好看,就直接说了出来,夸得林忆苦根本压不住嘴角。
得了新手表的林忆苦晚上格外热情。
关月荷满脑子都想着:太好了,不用找思甜打听偏方了。
以后也不用操心领计生用品了。
隔天,全家都知道关月荷出一趟差,居然给林忆苦带回了一块值四百多的手表。
林思甜一回来就听说了这事儿。
再看看自己手里收到的礼物,酸溜溜地对林忆苦道:“让我也看看四百多的手表长什么样。”
“借你戴两下?”林忆苦逗她道。
气得林思甜把林听架在他脖子上,指挥林听去抓他耳朵。
得到了新手表的林忆苦,今年依然收到了一片关月荷认为是长得最好看的银杏叶子。
赠银杏叶的行为不知不觉地在一年又一年里,成了他们默认的惯例。
林忆苦把它们一一夹到了个专门的本子里,和她的那些信件都锁在一个柜子里。
—
关爱国选在国庆第一天结婚领证,并在汽车厂食堂摆喜酒,家里的请帖也给丁学文寄去了一份,关月荷特意给他打电话提醒:“记得问知秋来不来。”
见丁学文迟迟没回话,关月荷挑眉,“你俩不会掰了吧?”
没掰,电话被迫中断了,丁学文后面又给回了电话,关月荷才松了一口气。
丁学文觉得好笑,她那语气,像是怕自家猪肉砸手里卖不出去。
“不至于,猪肉稀罕,不可能卖不出去。”关月荷哈哈笑,“但是你是真可能找不到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