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欣历经许多难关,好不容易和一直保护她的哥哥重聚,还不到三年,又因为哥哥的急于保护而分开。
而当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因那个他们一直相信的朋友张魏而起时,她一定会第一时间跑去问本人。
罗斐的话就是催化剂。
可是当怀疑的种子埋下之后,目前没有工作且有大把时间胡思乱想的董承欣,一定会将过去发生的事拿出来逐一“比对”。
郝玫自残——张魏的确让她找过郝玫。
董承宇杀害贾强——他为什么要认定贾强骚扰过她?
这之后又发生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她的工作被停职。
她应该找过福利院,结果可想而知,以希悦福利院以往和张魏“狼狈为奸”的行为,不可能真是什么有恻隐之心的机构,更加不会对一个犯了错的“轻度弱智”手下留情。
走投无路之下,董承欣一定会想到张魏,可张魏却找了一些借口表示爱莫能助。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董承欣还能怎么做?
或许她还会想到,一直陪她找律师的张魏,为什么会在她停职之后声称太忙走不开。而在过去,无论张魏多忙,在这件事情上都会以他们兄妹为先。
张魏的行为在过去会被董承欣理解为是“爱情”,可经过这一连串的事件,加上罗斐的分析和记事本上的记录,董承欣已经逐渐明白,自己即将被张魏一脚踢开,连同她哥哥的案子也会因为张魏的口供而越来越糟。
于是董承欣就拿了把小刀给自己壮胆,又一次去找张魏。
或许是言辞中张魏说了一些话,令董承欣的情绪起伏极大,直接刺了过去。
组员们讨论到这里,夏正也接到辖区派出所的电话,说是已经找到董承欣了,她没跑,而是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民警拍了很久的门,她才开,人已经带回所里,对于自己犯的事供认不讳。
不过张魏在接到警察电话之后,却说不追究,希望警方放人,自然也提到董承欣的智商问题,说都怪他说话不注意措辞,才会令董承欣误解,不是董承欣的错。
夏正挂上电话,折回来将情况描述了一遍。
许知砚冷笑着:“可显得他大肚,其实是怕董承欣把事实说出来吧。”
夏正看向戚沨。
只听戚沨说:“之前你们不是还在头疼找不到题目发挥么,这送上门来的案子,还不接住?”
等董承宇案的材料送上去,刚好无缝衔接“董承欣伤人案”。
“可是……”夏正犹豫了一瞬,“董承欣真是有点可怜。”
“只是皮肉伤,可能司法鉴定连轻伤都评不上,最多就是拘留几天。”许知砚说,“再说就算是轻伤,只要张魏愿意不追究,咱们调解一下不就行了?现在的目的是为了揪住张魏。拘留期间董承欣可能会说出很多‘故事’。”
“说得对。正是因为董承欣的记性不好,她的记事本才有机会派上用场。也许能从中找到连她自己都都没意识到的张魏的犯罪证据。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小事化大’。当然,还要和董承宇案切割开。就目前的材料看,董承宇案的补侦可能性不高,检察应该一次就能过。”
夏正应道:“好,那我这就走程序,让派出所将人送过来。”
小会结束,戚沨安静片刻,就拨了一通电话给罗斐。
第一通电话被挂断了,一分钟后电话又打了回来。
罗斐说:“刚才在开会,现在没事了。怎么了?”
戚沨开门见山道:“董承欣已经被拘留了——刑事拘留。”
“怎么……”罗斐的惊讶货真价实,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不会又是因为张魏吧?”
“她给了张魏几刀,大部分都是轻微伤,但第一刀比较重,要经过司法鉴定才能下结论。不过听医院那边的口吻,刀口不长,深度在2cm左右,所以有可能会定性为轻伤。待会儿人就会送到支队,你有时间过来办理一下手续。”
这对罗斐来说无疑会令案件处理变得更复杂,虽然戚沨这边的态度是将两个案子切割,但罗斐既是董承宇的辩护律师,如今又多了一个董承欣。
再说董承欣也是董承宇案的相关证人之一,而且整个案子的起因就是因为她曾遭到贾强的强|奸。
罗斐安静了几秒,说道:“对了,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一件事。董承欣有很多记事本,最近常带在身上的是编号15,这次见她的时候我翻了翻,还复印了一份。一会儿我过来的时候,正好把复印件给你们。”
戚沨不由得笑了。
他们到底认识了十几年,罗斐的心思一动,她立刻就能接收到信号,自然也能想明白他整个考虑的心理过程。
在之前的微信里他完全不提记事本的事,这会儿知道董承欣要接受调查,却突然提起来。还不是因为他知道一旦警方介入,董承欣的私人物品就会被以“合法取证”的名义翻出来,警方会拿到所有记事本,而15号记事本他曾拿去复印的事或许也会流到戚沨耳中。
当然,罗斐还会说因为今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一下自己不住那么多,不小心忘了。
但戚沨根本不打算就这点瑕疵去追究理论,既然她心里已有答案,又何必非要他亲口承认。
戚沨只说:“好,那就辛苦你了。”
两人的电话刚挂断,夏正的微信就发了进来:“戚队,我刚才忘了问了。你说董承欣这事儿,下次审讯的时候要不要告诉董承宇?”
戚沨毫不犹豫地回:“后面的审讯我不会再参与,你看着办。只要确定你的选择对想达到的目的有帮助,就尽管做。”
放下手机,戚沨的目光再次落在桌上那张纸。
上面写着以张魏为中心点的几个人名和“希悦福利院”。
她当时还在想,要从福利院资料和董承欣的记事本入手,如今“师出有名”,倒是可以快速推进了。
接着就是宋昕的咨询记录、张城对于张魏父子的背景揭露,还有福利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已经离职的何叶……
这一次,应该所有人都会畅所欲言吧?
第58章 “所以他到底做了什么?”……
不出所料的是, 张魏听说董承欣即将面临刑事拘留之后,完全不顾自己还有伤在身第一时间赶到支队。
当然,作为受害人, 张魏也要做一份笔录。
接待他的正是夏正。
另一边, 许知砚也正在对董承欣进行讯问。
因考虑到张魏的伤情, 夏正制作笔录的时间不长, 问了几个关键问题就让张魏回去养伤。
张魏不死心, 一直追问夏正能不能放了董承欣,他本人不想追究。
夏正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这个我们会考虑。你要知道, 她这次的事性质很严重,不是你说不追究就不追究的。如果这次放了,以后她再伤害别人, 谁负责?”
张魏解释说:“她不会的。这是她第一次伤人,而且是因为我们之间的私事, 她怎么可能会去伤害别人呢!董承欣是个善良的姑娘, 都是我说话分寸没把握好……”
这边,张魏尽可能地为董承欣说好话, 如果不知道内情,还真会以为他是满腔真心。
另一边,董承欣刚哭过一轮。
许知砚给她送了杯热水, 安慰了几句,说:“我们知道你这次伤人不是故意的, 一定有原因的对吧?你为了你哥哥的事压力很大, 工作又没了, 你心里很难受……”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董承欣的眼泪又落了下来,有一种连日来的委屈和焦虑被人一语道破, 终于被人理解的感觉。
许知砚只能耐着性子等她哭完。
董承欣哭得太过投入,到最后还开始打嗝儿,喝了一杯温水才好转,只是脑子都木了。
许知砚又问:“你为什么要刺伤张魏?”
同一时间,办公室里,戚沨正在翻看从董承欣外套口袋里翻出的记事本。
她跑回家以后就将门反锁躲了起来,记事本一直随身携带。
据去过她家的民警说,书架上还有一整排记事本,外观一模一样,只是标注着不同的编号。
而这些记事本也在董承欣的同意之下带了回来,小组成员正在整理。
戚沨手里的是15号,不过她没有从第一页开始看,而是根据日期标注精准地找出其中几页:董承宇杀害贾强那天、郝玫自残前一天、何叶接待郝玫的日子……
从董承宇杀害贾强开始,之后的每一天她都看得很仔细,直到最后一页。
董承欣的笔迹越发潦草。
这些字迹透露出那些不稳定的情绪,有焦虑、浮躁、痛苦、纠结、摇摆不定。
到了最后几页,有的笔画就像是飞了起来,还有几行字像是处于发泄而写,纸有揉过的痕迹,有的字上还有用力划过的痕迹,甚至还将纸划破了。
而被划过的字正是“骗子”。
这倒是有点出乎意料。
罗斐和董承欣只谈了那么一次,按照董承欣的智商和对事情的理解消化能力来看,应该不至于从怀疑一下子跃进到愤怒才对。
能埋下怀疑的种子就已经不容易了,可董承欣却在纸上明确写下“骗子”,说明已经完全认定张魏欺骗她的感情且害了董承宇的事实。
当然,在有了这层认知之后,她再拿刀去找张魏的行为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董承宇杀害贾强之前,并没有持械到现场,很显然他本意是去讲理。
而董承欣一开始就带了刀,即便没有明确想清楚是否要伤人,潜意识里也有要用这种方式“报复”张魏的意思。
那么基于这个前提,对董承欣的态度转变毫不知情的张魏,或许又说了一些自己没当回事,却对过于敏感的董承欣造成进一步刺激的话,加速了被刺伤的结果。
只是戚沨的思路刚走到这里,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是一组的组员:“戚队,罗律师到了。”
“好,这就来。”
几分钟后,戚沨拿着准备好的材料来到会客室,还没进门,就透过玻璃看到里面的“相谈甚欢”的两个男人。
可不正是罗斐和……江进么?
不了解情况的人若看到这一幕,还以为这两人是多要好的朋友。
戚沨推门进来时,江进的笑都没有收,露着一排牙齿,笑眯着眼,而罗斐虽然笑容比较淡,却也不是皮笑肉不笑,看上去也不是之前那么客套。
戚沨到底是了解两人的,一眼扫过去,就像是探测器一样,分别“甄别”这两种笑容的成分,心里果断得出结论。
江进:要作妖。
罗斐:故意放低身段。
但……为什么?
罗斐见到戚沨,第一句就是:“对了,复印件我带来了。”
他边说边从手边拿起董承欣记事本的复印件,戚沨坐下时顺手接过,又顺手将余下几页的复印件推到他面前:“辛苦了。这是后面的。”
罗斐收手的动作停顿了一瞬:“没想到你们动作这么快。”
江进瞄了过去:“有什么发现?”
“董承欣写了‘骗子’二字,上面还有胡乱划过的痕迹。”戚沨很快将自己在办公室思考的过程和结论道出,在江进消化时,又转向罗斐问,“你都是怎么和董承欣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