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潮人海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余姗姗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825 KB   上传时间:2025-11-25 16:03:12

  “你不也这么怀疑么。不过要是再没进展,老傅就要落下心病了。他总觉得要是就这样结案,对死者没法交代。欸,你打给我就是为了这事儿?”

  “我记得你提过一嘴福利院的名字,再跟你确认一下。”戚沨声音很轻,也很坚定。

  “xi yue啊,和你说过了。”

  “哪个xi哪个yue。”

  “希望的希,喜悦的悦。”

第31章 “你是说他跑都没跑?”……

  这边, 贾强的尸体被运送到法医实验室之后,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安排认尸。

  贾强的母亲早已过世, 前些年父亲返回老家后又再婚, 又生了一个孩子。

  听说贾强遇害, 父亲虽然震惊、伤心, 却无法立刻赶来, 就将认尸的事委托给贾强的前妻。

  整个认尸环节相对其他案子更为平静,显然贾强的前妻对他已经没有情感羁绊。

  除了刚见到尸体时的错愕, 前妻全程都很麻木,甚至是茫然、恍神,仿佛就是突然听到一个熟人遇害的消息一般, 有点反应不过来,不明白怎么好端端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停尸房温度阴冷, 离开后, 民警给一直在打冷战的贾强前妻倒了杯温水,她一口气喝了半杯, 这才缓过来说:“没想到他会是这种死法。”

  民警问:“你知道董承宇这个人吗?”

  贾强前妻想了一下,摇头:“完全没有印象,我肯定没听过这个名字。”

  民警又问知不知道贾强生前和谁结过仇, 因为什么事而结仇?

  “我和他的婚姻只持续了两年,他很多事我都不知道。不过我好像听他父亲提过一次, 说是和十几年前的老邻居有点恩怨, 不过对方叫什么我不知道。再说那家人早就搬走了。”

  民警又问起贾强生前的猥|亵罪, 他前妻听了先是吓一跳,隔了几秒又说:“其实也不意外……”

  她回忆道,贾强以前曾有个正式工作, 虽然不算勤奋、努力,但也没做过什么违纪出格的事。直到后来有一个刚入职的实习生举报他职场性骚扰,贾强才因此丢了工作。

  当时他们还没离婚,贾强对前妻再三保证说绝无此事,是那个女实习生污蔑他。作为妻子,他们当时还是共同体,她便选择相信贾强。

  然而选择相信并不等于真的相信,怀疑的种子就那样种下了。

  再后来他们夫妻感情破裂,贾强一直没有再找新工作,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她便要求离婚。

  贾强起初还不愿意,但前妻知道他对她其实没有多少感情,主要还是因为太抠门。

  于是为了尽早摆脱这段婚姻,离婚冷静期期间,她便主动提出不要房子,只拿走夫妻共同存款的一半,也就是五万块钱,其余的东西包括家电全都留给贾强,贾强这才答应。

  “我记得从民政局出来那天,我问他,现在都离婚了,是不是可以说真话了,他到底有没有非礼那个女实习生?他支支吾吾地说了句,就算是,也不关我的事,我们都离婚了。就因为这句话,我肯定那件事不是污蔑。他这个人啊,从不主动跟人起冲突,因为他知道自己打不过。可是占人小便宜的事儿他真没少干。我以前还不太相信他能有本事跟人结仇,而且还是这种要杀人的程度,但现在……还真是低估了。”

  同一天下午,董承欣也接到支队的通知。

  赶来时,她脸上有着明显的惊慌,再三追问是不是搞错了。

  直到负责接待的许知砚提到死者是贾强,董承欣一下子安静下来,仿佛瞬间理清了来龙去脉。

  过了好一会儿,董承欣问:“贾强还活着吗?”

  许知砚说:“已经确认死亡。我们是在贾强家里当场抓捕嫌疑人,也就是董承宇。”

  董承欣沉默了许久,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许知砚问:“你最近见过董承宇吗?”

  董承欣恍惚着抬起头:“见了。爸妈去世以后,我哥就经常来看我。如果有外卖订单在我工作的地方附近,他还会顺道给我送饭。”

  “那他前段时间有没有跟你提起过贾强?”

  董承欣茫然地回忆片刻:“都过去那么久了,怎么会突然提起他。”

  董承欣又问:“真的是我哥吗?我能见见他吗?”

  许知砚观察着董承欣的表现,试图从她这些茫然、无措、不确定的情绪中分辨出真假。

  因之前在李蕙娜的案子里吃了先入为主的亏,这次许知砚尤为谨慎,即便董承欣是女性,看上去比李蕙娜还要柔弱无害,她也不敢再轻易下判断。

  事实上,董承欣虽然属于轻度弱智,却并非普通人理解的那种“傻子”。

  她的智商表现接近70,性格方面意志力比较薄弱,认知能力略微不足,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也会比正常人欠缺,但是生活自理是完全没有问题。

  自从来到支队,董承欣还没见到董承宇,一时间无法接受事实,还沉浸在应该是警方搞错人,只是同名同姓的“误解”中。

  直到许知砚拿出董承宇的照片给她辨认,董承欣逐渐红了眼眶,说:“怎么会这样,他为什么要去找贾强……”

  许知砚一下子抓住了董承欣的“语病”。

  通常情况下,当家属得知嫌疑人杀人,在过于震惊意外的前提下,会说“他怎么会杀人”这样的话。重点就在于不相信亲人会成为杀人凶手。

  而董承欣的表达,说明了董承欣并不意外董承宇的杀人行为,只是不明白他怎么会突然杀死贾强。

  再结合前面的表述,如果都属实,起码说明这对兄妹近来的生活比较平和,妹妹在福利院工作,哥哥努力送外卖,兄妹关系和睦。

  难道找贾强只是突发奇想,事先没有任何契机刺激他?

  不,这不合理。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但董承宇出于某些顾虑没有告诉董承欣,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

  许知砚接着问:“我们查到十一年前的举报记录,那很可能和董承宇的杀人动机有关,所以我们想跟你了解一下。你愿意说吗?”

  董承欣低下头,小声说:“有些事我已经记不太清了。我哥说,我记性差,时间久了会忘事儿,就叫我把重要的东西都记下来。那个本子我放在住的地方,没有带来。”

  许知砚将语速减慢:“没关系,你现在记得什么,可以先告诉我。稍后我让同事去你住的地方,再对照你记下来的内容做补充,好不好?”

  就在董承欣接受第一次询问的时候,贾强的尸体正在尸检。

  “死者颈部肌肉断裂,创口为11cmx3.5cm,呈水平状。创口边缘整齐,两边创角均为锐角,周围没有软组织损伤。”

  尸体面部、口唇黏膜、手指和脚趾的甲床均苍白无血色。除了颈部的创面之外,身体其余部位没有发现伤口。

  尸体的心脏、肺部、肝脾等都呈现出失血状,胃里找到大量还没有消化的食物,包括米饭、蔬菜和肉。

  最终死因,颈部动脉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由菜刀砍击而成。

  尸检结束,戚沨换了身衣服,直奔实验室的办公室。

  没想到刚进门,就见到恭候多时的江进。

  江进倒是自觉,面前的纸杯里装的是速溶咖啡,还冒着热气,手里正在翻看一本法医工具书,看得津津有味。

  见到戚沨,江进笑了:“你一进门,我就闻到味儿了。尸检去了吧?”

  “狗鼻子。”戚沨给自己倒了杯温水,一口气喝光,又续了一杯,折回到桌边,坐下说,“你不去处理郝玫的案子,还有功夫闲逛。”

  江进答非所问:“谁的尸检,是不是董承欣的哥哥杀的那个。”

  戚沨没回答,只是双手环胸。

  江进说:“直觉告诉我,这两个案子有关联。”

  “就因为希悦福利院?太武断了。”

  “我这叫大胆想象。下一步就是小心求证。”

  戚沨没接话,只是挑眉示意。

  江进笑道:“好吧,我承认,郝玫的案子遇到瓶颈了。按照我们现在的思路去找线索,很难有突破。我只能另辟蹊径,总不好一直耗下去。不过具体该怎么走还没想好,就先过来看看,万一能找到灵感呢。”

  安静了几秒,戚沨拉开手边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份刚建立的档案。

  江进翻开一看,正是“新鲜出炉”的案发现场照片。

  第一张拍摄的是小区里的花坛,就在尸体的头部下方形成了一块血泊,档案里标注了尺寸,大概是60cmx35cm。

  再往下翻,楼道的墙壁上,大概距离台阶一米高的位置拍到了血手印。而这一路上,均有发现滴落状血迹和点状血迹。

  戚沨说:“第二现场有目击证人,亲眼见到是贾强自己从单元门走出来,然后摔倒在花坛里。而这一路的血迹和血手印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这个案子的关键问题,在于第一现场。怎么样,想到什么?”

  “欸,我不是来找灵感的么,怎么变成突击考试了。”江进嘴里说着,手上动作却没停,一张张翻看着,眼睛也是片刻不离。

  直到翻到第一案发现场的照片。

  一阵沉默,江进终于抬眼:“先说说你的判断。”

  戚沨看了他一眼,从中检出一张俯拍照片。照片里的血迹呈星芒喷射状,边缘变形不规则,四周发散的星芒痕迹又多又密。

  戚沨说:“死者是因动脉破裂,失血过多而死。动脉破裂之后,血管压力会促使血液向上、向前或是向下喷射,形成这种血迹喷射的图形。所以这张照片应该排在序列第一。如果喷射血源距离地面较远,星芒状的血迹图形就会相对减少,这说明贾强中刀时距离地面很近。我们之前做过一个实验,分别在地砖、地板、水泥地、针织地毯、墙壁多种平面上做了喷溅演示,再根据距离和阻挡物做调整。还针对静脉血和动脉血比较过结果。根据那次记录,基本上可以得出贾强中刀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他应该是趴跪姿势,被人从背后压制,侧身挣扎的时候,菜刀正砍在他的右边颈部靠后的位置。所以创面是由下而上,稍有倾斜的横切面。”

  江进边听边点头,随即接道:“可如果是动脉出血,现场应该会更为凌乱,血迹更多才对。这个现场算是比较‘干净’了。”

  “因为那一刀砍得并不深,没有立刻造成大量血迹的喷溅。”戚沨又拿出另外几张照片,“贾强的血喷溅在地上,他着急逃跑,踩到血迹,一手扶着楼道的墙,另一手捂住颈部刀口。因为一直在失血,意识逐渐模糊,再加上酒精作用,以及他当下的精神状态非常慌张,楼梯又老旧有缺损,令他从三楼下到一楼的过程摔倒过三次。这三个地方均留下血泊。”

  “动脉出血还能跑这么远,看来的确不深。如果不是这么折腾,当场就采取急救措施,兴许还有救。”江进接茬儿。

  戚沨说:“在那样的情况下,贾强只会担心董承宇再给他一刀,他连手机都顾不上打,只能用这种方式跑出去求救。”

  就因为这条逃生路,从三楼到一楼,再到花坛,留下了一长串七拐八歪的血迹路径。

  从案发到尸检还不到半天时间,来不及更深入详细地还原案发经过。

  戚沨将现在已经确定的部分和盘托出,又喝了一杯水,便开始等江进“查缺补漏”。

  江进手边的咖啡也喝了一半,又翻了翻照片,提出第一个疑问:“为什么凶手只砍了一刀?”

  问题一出,戚沨的眉宇不由自主地往中间聚拢。

  江进一下子就找到重点,他这种直觉一直都是她欠缺的。

  江进最擅长的就是大胆假设,而她更相信科学验证,只有无法撼动的证据才能重组还原最真实最客观的现场,才不会在法庭上被律师的巧舌如簧驳倒,甚至推翻,成了无效的废纸。

  而江进这种让人汗毛直立的脑洞,则是在她坚定不移信奉的程序正义上,一笔非常亮眼的提示。

  上一次还是因为江进在电话里说,怀疑郝玫自残和她太想念儿子张晓以及生育有关。

  她的第一感觉就是荒谬。

  可又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认同。

  江进又问:“嫌疑人和死者有仇吗?”

  戚沨回答:“就目前所知,嫌疑人的妹妹董承欣,在十一年前疑似遭到死者的强|奸,但因为证据不足没有立案。”

  “过了十年,当哥哥的还惦记着给妹妹讨说法,兄妹感情一定很好。但问题是,如果只是想讨说法,应该不会动刀,要赔偿或是要对方亲口承认还比较实际。如果事先就想过用暴力解决,那嫌疑人应该会自己携带凶器到现场,而不是就地取材。也许是在这个过程中没谈拢,嫌疑人临时起意、冲动犯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潮人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