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潮人海_分节阅读_第191节
小说作者:余姗姗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825 KB   上传时间:2025-11-25 16:03:12

  戚沨说:“最开始是你提醒我注意李成辛的安全。我猜那时候你就知道李成辛和徐奕儒的接触比较频繁了,对吗?”

  “是撞见过几次。最后一次气氛很诡异,两人好像才吵过一架。”

  事到如今,徐奕儒已经落网,高幸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我还没见过哪个犯人敢跟管教顶嘴,更不要说吵架了。反过来讲,能将李管教惹怒的犯人也就只有他。我的直觉告诉我,他们之间有一些超越管教和犯人的关系,而通常能吵到面红耳赤地步的,基本上都是因为某一方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还有一些因为情绪而引发的矛盾,比如背叛、蒙蔽、信任崩塌。”

  直到探监结束,高幸的话依然在戚沨脑海中回荡。

  事实上就在昨晚,戚沨离开支队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杂物柜的门,从最下面角落翻出一个许久都没有打开过的收纳箱。

  那里面装的都是和苗晴天有关的物品,大多是她送她的礼物和书。

  盒子里的每一件物品她都从头翻到尾,能拆的就拆,甚至连书的封面也反复用手去摸,看里面是不是藏了东西。

  最后,她从盒子最下面拿出一个中式红色首饰盒。

  打开盖子,里面躺着一枚圆形吊坠。

  吊坠有两个指甲盖那么大,戚沨记得那是苗晴天特意找人定做的,打开盖子,还可以看到放在里面的黄色护身符。

  苗晴天说,这个护身符可以保佑她一路升职,蒸蒸日上。

  不过身为警察,不好讲太多封建迷信,戚沨从没有戴过。

  而昨天晚上,也不知道是哪来的直觉、灵感,或者说是鬼使神差,或者说是因为罗斐而产生了诸多联想,令她又一次拿出吊坠。

  随即她找到小号的钳子和螺丝刀,将吊坠里面固定护身符的内圈卸了下来。

  黄色符纸掉了出来,她将叠了三四层的纸打开,看到的却不是鬼画符,而是四个数字:0713。

  毫无头绪的四个数,既不是她的生日,也不是苗晴天的,更不是罗斐的。

  心里突然用上一股直觉,这四个数字或许和徐奕儒有关。

  挺莫名其妙的对吗?可是连罗斐都能和徐奕儒扯上关系,苗晴天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只是戚沨想不通这四个数字的指向,更想不明白为什么苗晴天要将这组数字藏在送她的坠子里。

  -----------------------

  作者有话说:红包继续

第202章 “我感觉他知道凶手是谁……

  就这样, 带着四个数字的疑问,戚沨和高幸再一次对话。

  这次不是为了听到什么有用的关键,案件已经十分清晰明了, 除了那个一直藏头露尾躲在暗处的“隐形人”之外。

  她就只是想要谈一次,和一个站在局外,绝对客观的人, 且整件事丝毫不会影响他个人利益的人。

  而那个“隐形人”的身份,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

  只不过……只不过尚且需要实据。

  探视结束后戚沨没急着离开监狱, 而是先去了一趟狱侦科。

  狱侦科一早就接到消息, 得知李成辛和徐奕儒有血缘关系。虽然意外,但还是第一时间配合工作, 将李成辛留在狱侦科的私人物品整理出来一份单子,交给支队派来的痕检和民警。

  戚沨到狱侦科时, 几人正在核对单子上的物品。

  “戚队,这些就是你提过的书信。”

  戚沨接过手写信, 日期基本上都是五个月以前到徐奕儒出狱前一周的。

  看样子, 李成辛就是在那个时候发现了不对, 于是将后面的家书都扣了下来。

  “你们一起带回去, 物证清单上一定要写清楚。”

  “是。”

  戚沨开车离开监狱,脑海中还时不时闪现出那些手写信封皮上的字迹。

  只有“徐奕儒”三个字。

  可就是这三个字,多么的令人熟悉。

  那是罗斐的字。

  戚沨的目光逐渐冰冷下来, 看着通常的路况,脚下油门一踩,直接奔向另一条交流道,那是罗斐家的方向。

  由于李成辛和徐奕儒的DNA结果,李母也需要面临询问,才能判断她本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

  据负责询问的民警说, 李母原本因为李成辛的遇害已经操碎了心,一听到DNA的事,脸上布满心虚,眼神一直在躲闪。

  直到民警问起那些“家书”,李母说,是徐奕儒说他曾经助学过几个小孩子,都和李成辛差不多大。

  不过这些孩子成年后就各奔东西,不可能频繁来春城看他,就由其中一位来定期转达近况——信的内容大多也都是保平安的,偶尔也会聊一下现在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普通。

  当然,李母也问过,为什么不让一直留在春城的“孩子”去探监递信,徐奕儒的意思是,几个“孩子”现在都有出息了,本地这个当了律师,还是刑辩律师,总是跑监狱看他,容易引起误会,担心会影响他的前途。

  李母并不是一个心眼多的人,她很少过脑子去想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见一直传递“家书”也没引起什么麻烦,想着徐奕儒都关起来了也翻不出什么花来,时日一长,心里的疑惑也就彻底放下了。

  负责询问李母的是傅明裕管理的大队,电话打到戚沨手机上时,戚沨的车已经来到罗斐住的小区楼下。

  她将车停稳,叹了口气,说:“对于李成辛母亲的追究,你们看着办吧。”

  这里面的尺度不好拿捏,从事情的严重性上来说,李母的违法情节不轻,但她一直被蒙蔽,且没有证据证明她明知故犯,那么就可以酌情从轻处理。

  这里面最大的区别就在“毫不知情”四个字上,故意犯罪和因为“无知”而犯罪,最终面临的结果就会天差地别。特别是如果原因合理,那么极有可能不会追究法律责任。

  可李成辛需要负的责任显然就要严重得多。

  即便李成辛之前不知情,那么从五个月前开始呢?很明显他那时候已经洞悉一切,却还是选择隐瞒,只是对徐奕儒暗中观察。

  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构成“包庇”。

  而现在要进一步推进案件,进一步解开谜底,就是要问出哪一本书才是母本。

  知道这件事的人,除了徐奕儒就是罗斐。

  挂上电话,戚沨又缓了缓,直到心思彻底定下来,这才开门下车。

  罗斐家正在面临警方搜查,门口拦着警戒线。

  见到来人是戚沨,民警很快让行。

  戚沨换上鞋套、手套,一进门就奔向书房。

  这套房子她不是第一次来,虽然没有在这里住过,却对于布局有些印象。

  她记得罗斐家并没有保险柜。

  当然,她也知道这样想有点无厘头,可是既然苗晴天选择留四个数字给她,那就一定有明确指向才对。

  苗晴天送她坠子的时候已经瘫痪了,脖子以下均不能动,这就意味着如果她要藏起来一些秘密,是不可能定期去检查的。

  那么……

  戚沨站在书房里发呆,直到林东在门上敲了敲,将她惊醒。

  “戚副支。”林东走上前。

  上一次林东来这里,还是因为苗晴天在家中遇害,没想到这才几个月,罗斐就被捕了。

  戚沨一时找不到头绪,只是凭本能驱使才走这一遭,见到林东便问:“罗斐家的事你比较客观,你告诉我,你的最直观感受。”

  林东对上戚沨的目光,没有丝毫迟疑:“我认为苗晴天的遇害和整件事……哦,我指的是你们正在处理的连环案,有密切关系。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疑问,苗晴天都瘫痪五年了,能和谁结仇,不惜要上门杀人?这里面就两个原因,一个是苗晴天过去的仇家,还有一个就是针对罗斐。其实我个人一直倾向认为,要从苗晴天的人生轨迹里寻找这个嫌疑人。但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事……”

  “是什么?”戚沨问。

  “你看,通常来说最在乎的家人被害了,身为家属一定会定期打电话到警局催问,这种心情大家都能体会,我们也安抚了不少,还需要跟每一个家属去解释程序的步骤。”

  处理故意杀人案的犯罪现场不仅有一套非常系统化的流程,而且非常严谨。大原则就是“先疑后证”。

  也就是说,如果假设一个非正常死亡的案件背后最少有一个犯罪嫌疑人,那么接下来该怎么调查,朝哪个方向调查,从什么角度去证明这一点?

  现场的封锁和勘验,对尸体的解剖,还要寻找目击者,社会关系排查,大量走访,这些看上去简简单单的描述,对刑侦而言却意味着大量工作和大量时间。最快也要几天,慢的话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有可能。

  林东接着说:“罗斐是刑辩律师,他当然知道这个流程。所以他一开始没有问我们,给我们一个空间,我认为也是合理的。但是这都几个月过去了……我记得你说过,罗斐和他姐姐感情很深。我也看到他家里那些照顾瘫痪病人才购买的设备,基本上都是外国进口的,还专门请了护工住在家里。”

  这的确很反常。

  戚沨问:“那如果找出一个让他不闻不问的理由,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什么?”

  林东似乎欲言又止,但迟疑了几秒还是开口:“我感觉他知道凶手是谁,或者说他猜到是谁。”

  听到这话,戚沨只是挑了下眉。

  林东见状,说道:“你一点都不惊讶。”

  戚沨这才说:“因为有些证据已经透露出迹象,罗斐是知情的。”

  林东跟着分析:“连感情那么深的姐姐遭遇不测,他都能不去追究,一定是因为更深层次的牵扯。而那层牵扯和为苗晴天讨公道,这两者的分量已经在他心里做过取舍。”

  戚沨没接话,不得不承认林东的话句句说到她心里。

  苗晴天的死太过突然,当时罗斐的反应她也看到了,那绝对是晴天霹雳,演不出来。可是如今再回想起来,罗斐在接受现实之后的种种表现似乎太过于“平静”,那些心里的悲痛完全没有外化。

  按理说,在一些案件中检方的一点漏洞,都会被他揪住不放,怎么放到自己身上,却这样轻易“接受”?

  而唯一的解释是,他没有将心力放在追究嫌疑人上,是因为他要将力气花在如何说服自己接受这一切上。

  那么嫌疑人到底是谁,会让他如此妥协?

  徐奕儒的脸就在这一刻出现在戚沨的脑海中,随之而来的还有李成辛母亲提到的“助学”。

  戚沨醒过神,问:“你们在这里搜证这么久,有没有发现保险柜一类的东西?”

  林东摇头:“没有。”

  没有?

  难道说0713指向的是其他东西?那会是什么呢?

  苗晴天如果要藏东西,会藏在哪里?

  戚沨又问:“那你们调查苗晴天案件的时候,有没有查过她的银行账户,有没有在银行租过保险箱?”

  “也没有,我肯定。”林东说,“对于一个瘫痪五年的患者来说,再多存款,再名贵的首饰都不重要。没有什么比健康更珍贵。”

  “不,还是有的。”戚沨道。

  林东不由得好奇问:“是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1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潮人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