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在脱衣服的过程中,手心里一直攥着钥匙吗?还是说他先将钥匙放回到工作服的兜里,在脱掉工作服之后又将钥匙拿了出来?
按照现场找到的物证来看,是行凶者将钥匙带走了。
但既然他已经特意将工作服留在储藏间了,为什么还要多做一个拿走钥匙的动作?用意又是什么,代表何种形式?
戚沨的思路走到这里,撑着床褥坐起身,这才将手机拿起来。
是漫画主编叶晋辉连续发来了十几条微信:“还没睡吧?我知道我不该打搅你,但这个事情还是你比较有经验,我就想来问问。要是你不方便也没关系。是这么个事,我们之前不是把那个代笔签了吗,笔名叫‘抽丝’。他最近提供了一个新故事的提纲,我个人还是很满意的,但是我们开会的结果不理想,其他编辑都觉得不够猛,无论是地点、角色也都不够有力、猎奇。可是在我看来,他和你之前的风格还是比较贴的。不过我也得承认,你的风格虽然走的也不是猎奇风,更现实一点,但在挖掘人性上还是很有力量的。但是这个‘抽丝’真的很有潜力,只是在犯罪动机解释上欠缺那么一点……”
戚沨耐心看完叶晋辉的话,大概明白了前因后果。
她勾勒故事的着重点在于真实,因她接触的都是真实的案件,而非天马行空。而“抽丝”没有接触真实案件的基础,自然要多靠脑洞。
有一些新人在策划故事的时候都会犯同样一种错误,就是“犯罪动机”模糊不定。
然而现实却是,一个人要犯罪,即便他是董承宇那样的精神分裂,也会有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动机,而不是连自己都解释不清楚为什么。
更进一步说,在他个人看来,这个明确的动机是非常有力的,是除了当下这种手段再也想不到更好方式的选择,也是被极端情绪的结果。
戚沨正在打字,打算用最少的话来回复叶晋辉,就在这时叶晋辉又连续发了几条,先是道歉,说现在已经解除合同了,知道她当警察很忙,还跑来问这种问题,然后他又进一步强调“抽丝”的才华。
戚沨叹了口气,将打到一半的字删掉,只说了一句:“提纲方便给我看吗?”
叶晋辉发了一个感叹号,又发了两个表情,接着就传来提纲。
【这是一个爱而不得,被嫉妒心促使的杀人故事。】
【一对新人正在请客吃饭。新郎官中间消失了一段时间,原本是去准备惊喜,没想到被发现时,他却躺在血泊之中,身中数刀。】
【嫌疑人有三:新娘子的爱慕者、和新郎官争吵过的酒店员工,以及和新郎官竞争用一个岗位的同事。】
是巧合吗?
戚沨拧着眉停顿片刻,随即快速打字:“只是一个提纲,没有细节,很难提炼出细节,有没有更具体的?”
叶晋辉见戚沨给了回应,而非推脱,很快发过来几张图稿:“你先看看他的笔触,就这几张图我个人认为已经体现出大量细节,跟真的一样!”
而戚沨在点开图片的时候,思路正在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如果真的是同一件事,那叶晋辉绝对不是案件的参与者或知情者,不然这样贴脸开大就太愚蠢了。
而那个“抽丝”必然知道一些事,或是认识行凶者,只是他没想到叶晋辉会将这些内容直接发给警察看。
戚沨的目光落在手稿上,很快就清晰辨认出角色定位,哪个是新郎官,哪个是爱慕者。
但就漫画角度来看,这两人和现实中的李成辛、乔垒没有丝毫相似之处,这里面也没有提到新郎官的职业是狱警,反而一直在强调爱慕者是外科医生的身份。
而那个和新郎官吵过架的酒店员工也出镜了,一眼看过去就是草草几笔处理的NPC角色,作为一个烟雾弹角色,很容易就会让读者怀疑他。
但看多了悬疑故事的人都知道,这种表面上过于明显的定位,往往都不是真凶。
戚沨又点开下一张,这张正中间刚好画了一个打火机。
她目光一定,将图片放大。
这个打火机上有一个抽象图案的Logo,虽说和李成辛那个并不一样,但是怎么会这么巧,不仅案情相符,就连物证也一致。
直到点开最后一张图,一整张页面只有一个格子,画的是一个储藏室,门打开着,储藏室的地面上堆放了几件杂物,上面的横杆上挂着一个衣架,而衣架上挂着一套染血的工作服……
这已经不是巧合了。
戚沨闭了闭眼,又深吸一口气,再次若无其事地打字问:“就这几张图来看,有亮点,但有一种不连贯的感觉。这个作者是不是先想到一些精彩的瞬间,然后记录下来,再去填补中间的东西?我认为故事要看的还是整体逻辑性,而不只是某个瞬间。瞬间再精彩,脑洞再大,也不足以作为支撑整个故事的顶梁柱。”
叶晋辉回复道:“欸,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认可。我也和他说过要先有大骨架再填肉,但现在他都是先给肉,骨架都是被我催出来的,能感觉出他有点力不从心,有点卡,所以给出来的东西都有一种匆忙交差的感觉。但他也说了,不是在应付我,是真的还没想清楚。”
哦,这么看来“抽丝”也不是案件参与者,但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渠道拿到的案件细节?
那个行凶者是一个思维非常缜密,又有动手能力,心态非常平稳的人,和叶晋辉所述的“抽丝”没有半点相同。
“抽丝”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偷”创意,连改都不改。
但这种没有改动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是他没有能力改,毕竟李成辛案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难以替代的“精心设计”。
就目前来看,“抽丝”的拿来主义只是片面的信息,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没有接触到最核心的动机——一个得罪人的狱警在他最值得开心的日子,遭到“警告”。
而行凶者最大的挑衅的是,那天到场祝贺的有一半都是同一个圈子的人,竟然没有做到预防罪案的发生,就让人这样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一定会严重影响警队的公信力。
可故事到了“抽丝”笔下,却成了庸俗、狗血的情杀,是一个外科医生为了阻止爱慕的女人嫁给他人而酿出的惨剧。
戚沨心思一定,继续引导叶晋辉:“我的看法和你们开会讨论的结果差不多,动机方面的确薄弱了,是不是一定要定性为情杀呢?有没有可能再从别的角度挖掘一下?”
“欸,连你都这样说,看来真的是问题很大。”叶晋辉是个非常主观的人,但他有个优点,就是愿意听取旁观者的看法,而且有慕强心态。
原来叶晋辉就一直在猜测戚沨的背景职业,对于她的思路十分佩服,后来得知“副支”光环加身,就更加坚定“专业意见还是要问专业人士”的看法。别的编辑说得再多,也不如戚沨一句中肯的看法来得可靠坚实。
叶晋辉问:“那这个动机,你有没有什么建议?就你的经验来看。我这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所以然。”
戚沨没接招儿:“这我也不好说,毕竟是他的故事。如果是别人强加给他的建议,他接受了但心里不认同,也会影响最终质量。我想还是要由他发自内心的想法为主。”
“是,倒是这个理。”叶晋辉附和道,“我刚看过的第一感觉,就觉得下手这么狠啊,得是多大的仇恨啊?杀父之仇也不过如此吧?结果闹了半天,就这……”
显然叶晋辉也觉得因为一段没有得到过的情而去杀人,很难令人信服。
戚沨说:“其实情杀案也有手段凶残的,但归根结底,情杀只是引子,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过其他事。不止引发了凶手的嫉妒心,还摧毁了他的自尊,令他认为忍气吞声太过羞耻,而杀死对方就是唯一能洗刷屈辱的方式,所以就豁出去了。也就是说,就这个故事而言,动机环节还不够丰富。”
最令人唏嘘的案件是什么?
是你不认同凶手的残忍和杀人行为,却能明白凶手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违法犯罪上你无法和凶手共情,但在人情上,你却能表示理解。
要么忍,要么爆发,有些时候人走到绝境,就只剩下这两条路,你选择走哪一边,有没有觉悟为你的选择买单?
就犯罪现场和犯罪心理来看,伤害李成辛的凶手,显然并不属于这类情况。
他走的绝对不是绝境,还有一种游刃有余玩“猫鼠游戏”的感觉。
叶晋辉被戚沨引导了一通,再三感谢之后结束了对话。
而戚沨已经彻底醒了,大脑也处在兴奋状态,又一次点开那几张手稿翻来覆去地看。
……
同一时间,另一边宋家的别墅。
从外面看,一楼二楼均已熄灯,唯有庭院和门廊的灯还亮着。
而此时别墅的地下室里,宋铭正在工作台前奋笔疾书,台子上点了一盏小灯,灯光柔和。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抬起头揉了揉脖子,又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在台子上按了几个按钮,地下室一角很快亮起两盏顶灯。
宋铭拿着水杯慢吞吞走过去,一动不动地盯着那面墙壁。
而墙壁上赫然是一整副思维导图,每一个定点都安了一个彩色图钉,图钉和图钉之间有不同颜色的线连着。
图钉上还贴着名字:新郎官(职业狱警)、新娘子(职业医生)、爱慕者(外科医生)、酒店员工、神秘人、同事ABCD……
宋铭一手拿着水杯,另一手从兜里摸出手机,点开一个窗口,上面的信息写道:“客户已经看过故事设计,也做了AI场景还原,他们很满意。不过现在他们还想要下集,要新加入一个女性角色,是个侦探。他们给了一些素材和人设轮廓,你参考一下?”
【女侦探F:是参加婚宴的宾客之一,第一个赶到案发现场,组织大家营救,并保护现场不受破坏,最终及时保住了狱警的性命。也是第一个发现行凶者逃跑路线的人,向警方提供线索。那么如果你是女侦探,下一步你会怎么做?】
-----------------------
作者有话说:红包继续
第137章 “你和斐哥……你们为……
“这是一个双重人格的故事, 怎么样?凶手骨子里就是个变态,依靠杀人寻找刺激和乐趣,而他掩饰这一切的最好手段就是演戏。他在生活里是个大家眼里都认为的‘好人’, 一个很普通很正常的男人。对了,他可能还是一个话剧或舞台剧演员……他是个体验派,他在舞台上的表现非常逼真, 这都依赖于他的实践。没有警察会将视线投向镁光灯下,不是有个通缉犯演了几十部电视剧才被抓吗?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
这是宋铭的原话。
宋铭经过半个晚上的苦思冥想, 淘汰掉十几种方案, 最终定了这一条,并将信息回复到手机上。
手机对面的朋友问:“那这个和女侦探F有什么关系?”
宋铭接道:“就是因为他演技太好了, 平日里排练工作又忙,所以就连女朋友F都没有怀疑到他身上啊。F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直在追查的凶手就是自己的枕边人。所以就算F掌握了一些线索, 也会在调查的过程中断开,她只是觉得奇怪, 根本想不到是谁做了手脚……”
朋友那边将宋铭的话记录下来, 只说:“我先发给客户看看, 能不能用等他回复。”
宋铭没有追问。
直到中午过后, 宋铭睡醒了,喝了别睡,就站在厨房里发呆。
他又一次拿起手机, 盯着睡前半夜和朋友的对话,随即找到戚沨的窗口:“沨姐,我能和你见一面吗?就喝杯咖啡。我有点事想请教你。”
戚沨原本约了宋昕做心理咨询,刚好中午才接到宋昕助理打来的电话,说下午的预约可能要推迟一个小时。
戚沨回道:“好,我现在在这个地址, 你方便吗?”
戚沨将心理咨询室附近的连锁咖啡厅定位发了过去,宋铭立刻来了精神:“离我不远,我这就来!”
宋铭急着出门,只是草草洗漱,头发翘起来几撮也没时间打理,只压了一顶鸭舌帽。
不到半小时,宋铭就抵达咖啡厅,戚沨手边的咖啡已经喝了大半,午餐也吃完了。
“吃饭了吗?”戚沨问。
宋铭坐下摇头:“还没。”
“先叫餐吧,我应该有一个小时时间。”
宋铭扫了码,快速点了简餐,随口问:“你怎么在这边,来办事儿?”
“嗯,约了个朋友谈点事。”戚沨说,“你要跟我聊什么?”
“哦,是这样的。”宋铭身体前倾,眼睛发亮,“现在我这里有一个故事创意,有一个女性角色她是一名私家侦探。因为某种原因她介入了一件命案,还在现场发现了杀手的一些线索,正在追查。这个女侦探的定位非常聪明、果敢、逻辑能力强,也懂犯罪心理学,就像姐你这样。但是这个杀手也不弱。就是我想营造出一种势均力敌、王不见王、猫鼠游戏的感觉,如果一方降智就会拉低我这个故事的level。我之前的想法是,这个凶手其实就是女侦探的男朋友,所以女侦探根本没有怀疑到他身上……”
宋铭一股脑往外掏创意,戚沨始终没什么表情,直到简餐端上来,宋铭咬了一大口才停下描述,口齿不清地说:“差不多就这样,但我现在有点卡,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戚沨喝了口已经凉了的咖啡,第一个问题就是:“背景是在哪里?”
“国内,类似春城这样的城市。”
“嗯,首先如果是国内,女侦探的设定就不太合理。即便是警察,也只有直接参与案件调查的警务人员才有资格出入案发现场,公安机关不可能让民间的私家侦探越界。私家侦探这个职业本身就不合法,因为它涉及到侵犯隐私。”
“是这样,我们这个故事暂时不用考虑那么多现实因素,就当它是个架空。”
戚沨点了下头,算是接受这套说辞,又道:“你刚才说女侦探就像我这样,我可以很明确地回答你,如果是我,我不会在沉迷破案的过程中还去谈个恋爱。”
宋铭一下子卡壳了:“为什么不会?”
“听你的描述,这个女侦探对于案件调查十分着迷,对吗?人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才会闪光,我相信你刚才总结的几点要素,放在其他职业里,她都很难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