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的基建已经修得比较到位了,楼盘修起来周边已经比较成熟。
但浦东,过两年再说吧。
没见汤臣都还没开始搞建筑用地么。
程浩道:“你是为了拉萧应一把让他记人情?”
“一半一半吧,不过我主要就是为了这六十亩地。市价七五折,光这里就25%的利润了。而且萧氏只要把这块地皮修来开盘卖了,回收的资金就能填大半窟窿了。毕竟他们进场早!那以后还能继续合作的。”
“但他拉你入场,就是借你的名气给自己拉大旗作虎皮。不然,他在深圳开盘,买房者能信她不烂尾?看着吧,肯定什么宣传都会把你、把咱们公司拉上。”
“为了25%的利润啊!现在看只是少了5000万。但修成房子卖,估计能有两三个亿。”
当然比不上萧应的利润,他卖一半土地给她,自己的土地成本差不多就为零了。
程澜挂了电话,看某人就躺在自己腿上不挪窝了,伸手拨弄了几下他的头发。
高煜伸了一只手圈住她的腰,“那程家村的房子卖完了?”
“没有,有十二户跟钉子户似的就是不肯卖。前几天还打电话想转手卖给我。六叔公说他们在亲朋那里借了不少钱来月供,怕他们跑了把债扔给家里,随时都有人到村子里来闹。就让七伯把他们哄回去。”
高煜失笑,“哄得回去?”
“说帮他们想办法啊,他老人家也从香港回去了。这不是村里除了他们如今都是半百万富翁了么。他们一寻思,一户出五千,也就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了。他们还能落一套海景房。他们这会儿应该也不敢想赚几十万的好事了。”
“人家凭什么给他们出啊,以为还是吃大锅饭那会儿啊?”
“他们可以天天上门耍无赖啊,毕竟里头很多是沾亲带故的。五千对于赚到手的四五十万也就是九牛一毛。这些人以为人不要脸就天下无敌了。不然能说得出一套几十万卖给我的话么?而且六叔公是个很要面子的人,肯定不想他们出去丢程家村的脸。说帮他们想办法,那肯定会想的。”
高煜道:“那六叔公想的什么办法?”
“六叔公打算用村里人不种的土地或者村里的小卖部安置他们。当然,只让他们干活,不让他们管钱。村里其他人,年轻的九月都准备要带着孩子到北京团结湖小区入住、落户。只留下老人留守了。肯定缺壮劳力啊!”
“他们不全都是村里最懒、最贪的那批人,能答应?”
“反正人已经哄回去了,出了村子就有债主等着,不出村子还有村里护着。估计六叔公会跟债主去谈,从他们的工钱里扣一半逐月还钱。但之前承诺的利息估计是一分都没有了。这会儿能拿回本钱就不错了,这些人也是自己贪心想高利息。可前提是他们在村里认真劳作。出村子肯定不成的!”
六叔公确实好面子,肯定不会想程家村这个先富带动后富的典范被人抹黑。
虽然只有十二户人家贪心没卖房子,但一颗耗子屎,也能坏了一锅汤。
所以他老人家回来发挥余热,把这十二户看管起来,挣钱还债。
当然,如果这十二户的叔啊、侄啊那里,他们能想法子弄到钱,他也不会插手。
至于每月供房的钱,她觉得六叔公肯定听懂她的言外之意了。
她不好明说嘛。
只说东京那边的国家用基本福利养着那些睡大街的人能吃饱饭,然后他们打工+收房租,按月还房贷。
她还说华国没有先例,她也不知道国家会怎么办。
如今,肯定是先还亲朋的钱,那些人基本都是周边村子的。
而欠银行的钱,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停了。因为好多人买到的就是烂尾楼。
买到烂尾楼还要供房,这没道理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都没做到。
银行本来也有责任,没有严格管控那些购房资金的使用。
法不责众,先从众吧。
六叔公不让七伯插手这件事。
他说他就是个退休的老头子,他知道什么啊?
有什么不合规范的地方,那就是他年纪大了,固执己见。
至于说一户给凑五千这种好事,做梦呢?
苦口婆心劝了多少次,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还以为只有他们自己是聪明人。
第982章
真正聪明的是早早入局、赚了大钱全身而退的。
让他们不动脑子跟着做都学不会!
十一个蠢货!
还好,程家村93.3%的人家已经彻底脱贫致富了。
别说小康,大同恐怕都实现了。
户均北京一套全款房+上海浦东一套全款房。
靠收租子都够一家子的基本生活费了。
勤快又品行好的,还能到程澜那里揽点保洁、摘菜的活儿做做。
还有一些,只把年轻的一家三口送到京沪,其他的人继续留在家做农活。
反正,过日子是没问题了。
那十一户人没办法,村里设了瞭望口、消息树盯防他们呢。
老人们把当年帮我党放风、传递消息的本事都拿出来了。
而且如今还有电话、有高音喇叭。
他们恐怕侥幸跑出去,还没到县城,怕是就被债主骑摩托追上了。
另外,村里青壮、孩子大举向北京、上海迁居。
哪怕留下这十一户和村里的老人,田里的活是做不完的。
六叔公让七伯招了那些土地不够种的地方的人来干活,准备发展茉莉花种植基地、开办农家乐、乡村超市也要继续搞。
老爷子打算拿空出来的村庄、土地实验一下他搞‘小华西村’的想法。
这些人也是盯防这十一户的重要力量,他们只听六叔公招呼。
反正赚钱了,给提供了土地和住房的人家交租。
没赚钱,这钱六叔公他自己掏。
现在不分红了,大家都富了嘛,村里就不再扶贫了。
赚的钱,六叔公许诺前十年拿三成分给这十一户去还债。如果表现得好的话。
这就有点可观了!
总要恩威并施才能管得住人。
那十一户跑出去,也是没有什么谋生的本事。一合计,还真不如乖乖待在家里呢。
如今都乖乖的听指挥干活了。
六叔公说这次要把他们的懒病都治一治。
他指挥,七伯给他跑腿。
七伯还让岩姐给他操刀,写了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设想蓝图。
然后交到镇上,进行了一番画大饼的阐述。
镇领导觉得试试无妨,没准这也是程澜给出的主意。
要是农家乐、茉莉花种植基地的路子走通了,也是个好门路。
程澜想到程郜一家四口回去,立即就落人六叔公手里干活、连村子都出不了也是好笑。
六叔公说他如今又过上了每天驱赶人干活的日子。
而且,还没当支书时那么多的束缚。
村里老人们如今也都动力十足的,说是要发挥余热。
这些人都习惯了干到干不动为止,也喜欢农村的生活方式。
真让他们去城里享福,还不习惯呢。
暑期嘛,悦悦的英语课就是在在录像机上看带来的、漂亮国教育幼童的动画片。
录像机上午归程程用,下午归悦悦用,这是分派好了的。
程程听说是动画片,便也跟着看。
屏幕下头直接没有翻译,就是他也现在也不识字。
“妈妈,我听不懂。”程程看向程澜,要她给翻译一下。
“是英语,你现在听不懂正常。姐姐也不是完全能听懂,这就是练习个语感。”
这么每天看漂亮国专门用于幼儿启蒙的、生活化的动画片,其实也相当于是有一个英语语境了。
程程便在沙发上躺下了,闭着眼睛听。
程澜想着他上午看了四集动画片,便也由得他躺着。
小家伙没来收缴她的电脑,给她按下去关上已经很好了。
实际上就连她也是拿这当个背景音,在看着自己的电脑。
只有悦悦在认真的看和听。
可能真的是因为是在英语语境长到将近两岁的缘故,她学英语比旁的小朋友要轻松一些。
结果程程老实了一会儿,就把脚伸过来道:“妈妈,保存!”
他有一次胡乱关机把程澜还没保存的资料弄没了,被打了一顿,印象很深刻。
程澜赶紧自己的把电脑关上。她不是在写论文,只是看资料。
她刚把电脑拿开,程程就大喇喇的把脚伸到她腿上了。
程澜便挠他的脚底板。
他缩回脚,在沙发上来了个乾坤大挪移。把头挪到妈妈腿上,把脚换去沙发扶手上跷着。
“妈妈,我不喜欢暑假,好热啊!”室外活动时间都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