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城和她一道离开。
两人上了车,开了暖气。蒋青岚缩在副驾驶上直打哆嗦:“是不是又降温了,怎么这么冷啊。”
“后头还有几波冷空气。”许城淡说,人往发热的椅背上靠了靠,看了眼外头,乘船的行人立在船栏边,一个个蜷缩成团,像南极暴风雪里的企鹅。
“今年的低温该不会破纪录吧。”
“有可能。”许城仍看着外边。
看着看着,他目光缓缓下落,落到车外后视镜上。镜子里,后边五六米开外,那个男人给姜皙拉开车门,悉心帮她扶着拐杖。姜皙坐进了他的车里。
副驾驶位。
“我手都要麻了。”蒋青岚把手伸去空调口,吹着热气,试图暖一暖手。
许城不怕冷,但手也冰掉了。刚在外头吹了许久,嗓子也不太舒服。
蒋青岚给手吹着热风,忽说:“你喜欢那种类型的?”
许城:“嗯?”
“刚站你旁边那女孩,你一直在看她。”其实没有一直,也就一两眼的事儿,但蒋青岚直觉——他心里一直在看。且她莫名觉得,他有些反常的紧绷。
许城随口:“嗯,是我喜欢的那型。”
蒋青岚原以为他至少遮掩一下。
“看着挺温柔的。”她蹦出一句。
“是吧。”许城居然笑了下,“我觉着也像。”
蒋青岚登时想打他,但又有什么资格呢,佯作忿忿道:“真没想到,你也是会盯着美女看的俗人。”
她这样说,是希望许城能澄清这个事实,又或解释一番他并非俗气。但……
“对,我特别俗。”许城扭头看她,“谁不喜欢看美女呢,是吧?”
蒋青岚看着他那张俊朗的脸,却觉此刻的他,生出一丝距离感。
其实蒋青岚没见他看过什么美女。难道这刚好就是他喜欢的?又或者,他出于职业习惯,对残疾身份比较留心?偏他这人不想说的事,话里就没几句真的,也套不出来,叫人捉摸不透他到底怎么想。
船已抵岸。前方的车辆却不知怎的卡住了,迟迟不发动。
反而是隔壁车道,车一辆接一辆地走。
许城手指敲着方向盘,眼神落在后视镜上,看着姜皙所在的那辆车启动,朝这边开过来,越来越近。
经过的一瞬,他终究没忍住,抬了眼眸。隔着两层车窗玻璃,姜皙的侧脸一晃而过。
她没有看他。
第36章
易柏宇原想送姜皙到家, 但临时接了个线人的电话,只得先离开。
姜皙搬到了梧桐江边的老房街区,在一栋面对江水的筒子楼里租了房。三楼, 靠近楼梯间。虽不如一楼方便,但月租能便宜一百五。开门就对着江水, 风景不错。
夏天应该会很凉快,可如今冬季, 屋子里潮湿得像泡在冷水里。
她原以为姜添会难以接受新环境。以往每次搬家, 他会疯狂吵闹, 头几天一到夜里就站在门口,死活要回家。需要姜皙不断安抚, 耐心给他讲好几天的道理。但这次姜添没有大闹, 他很不高兴地抱着他的小海豚,不停抗议,自己生闷气。
姜皙想, 搬来誉城这大半年,更加系统且稳定的治疗是起作用的, 不论是南泽精神疗养院的医生, 还是蓝屋子星星之家的老师同学们。
想到姜添,姜皙有些自责。这些年为躲避伤害, 四处漂泊, 没能尽早给他更好的环境,耽误了他许久。
姜皙早年勉强挣的钱,维持着姐弟俩的基本生活, 后来又加上姜添的各类药物及治疗,也就所剩无几。这几年挣得多了些,但投入到姜添身上的也多了。
偶有余钱, 姜皙也陆陆续续匿名捐给了公益组织。
她本身对物质就没有太多需求。
从主干道上下了车,离家还有段距离。路上没什么人,姜皙走得很慢。姜添跟在她身边,歪着头数路边的大树。
数着数着,姜添突然说:“许城哥哥。”
姜皙一愣,条件反射看四周。
姜添偏着脸:“船上。”
姜皙说:“你还记得他?”
“许城哥哥,看,摩天轮。”
姜皙没说话。
姜添又说:“许城哥哥,喜欢,摩天轮。”
姜皙说:“他不喜欢。”
“他说,喜欢。”
姜皙:“他骗你的。”
姜添两只手习惯性地悬在胸前,晃了晃,很固执:“喜欢。许城哥哥说,喜欢,姐姐。”
姜皙:“我说了,他骗你的。”
“喜欢!”姜添突然大叫一声。
姜皙不吭声了,隔两秒,打了个手语:「不喜欢。骗你的。」
姜添也哼哧比划:「喜欢!就是喜欢!」
姜皙不回了。
姜添气鼓鼓地走了几步,才平息下来,又开始数他的树去了。
次日,姜皙把姜添送去蓝屋子学校后,把家里收拾了一遍,整理桌子时看到桌上一堆药。
她虽提前出院,但许城早把药费付完,药也都开了。
她不浪费,全拿回来,按时吃着。肺炎好起来慢。不过再过几天,也差不多了。至于许城留在她家里的钱,一共五千六。她不想跟他拉扯,没去还,以他的名义全捐了。
她收拾完家里,身子暖和了些,又把手机壳、手机膜装进旅行包里,出了门。她生病这些日子,荒废了好久。
想着周末逛商场的人多,姜皙在商业区附近的地铁通道找了个摊位。小桌子小板凳丢了,这下是真的“地摊”。
蹲守一下午,贴膜的客人寥寥无几。但手机壳很受欢迎,一下午卖出三四十个。刨除成本,挣了五六百。她这段时间在家养病设计制作的快卖空了。
到了黄昏,姜皙刚准备收摊去接姜添。
蓝屋子那边打来电话,说姜添今天玩得很开心,认识了新朋友,能不能在那边住一晚上。姜皙说可以,麻烦老师照顾了。
她正好抽空去趟假肢公司,接待员将她的假肢退给她,说实在没法修了。
姜皙这支假肢是几年前在其他城市买的小杂牌,陆续修过好些次,确实要退休了。
她粗粗看了下如今的新产品,被动辄上万的价格劝退,还是最次的呢。
大城市虽挣得多些,可也什么都贵得离谱啊。
她思索着怎么解决这一困境,上了公交。天色已晚,车上没什么乘客,众人都是一副木然而疲惫的面孔。
公交新闻里仍播放着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袁立彪落网案,记者身后是检察院大楼,许城和同事押送犯人的身影一闪而过。他穿着件短夹克,人高腿长。
人在远景里,一晃而过,但她竟一眼认出了他来。
姜皙迅速移开眼神。
下了公交,巷子里路灯坏了,市政一直没人修。她走过一两次夜路,大致记清了地形,但还是得很小心才能避免摔倒。
这一路走得相当谨慎,都出汗了。
好不容易到了筒子楼,她拄着拐,一级级台阶爬上三楼,气还没喘顺,就见许城一身黑色大衣,站在两三米开外的位置,手指间夹着半截烟。
他脚边的铁簸箕里已是一堆烟蒂。
他看着她,眼睛在黑夜中格外冷静。一见到她,他将手里的半截烟迅速扔进簸箕。
江风吹得姜皙出了微汗的后背一阵冰凉。
她知道他这些天都在附近,但她以为她在医院说得够清楚了,他不会再露面,至少短期内。
她撑着拐杖,移开身上的旅行包,有些费力地掏出钥匙,开了家门。刚要关上,许城大步过来,摁住门框。
姜皙使劲。
但许城抵着门,劝她:“如果你想我弄出大动静,把周围你的新邻居都吸引过来……”
姜皙迟疑一秒,转头进了屋。
门松开了。
许城把放在走廊靠栏杆的几个纸盒子分两趟拖进屋,动静不小。
姜皙远远地站在角落里,背靠柜子,看着他。有个纸袋里装着一件崭新的很厚的羽绒。他发现她只有一件羽绒服,且不厚了。另一个袋子装着她落在地下通道的小桌子小椅子,被他给捡来了。
他拖完第二波物件,直起身子,不料个子太高,后脑勺“咚”地撞上了悬在屋子中央的白炽灯泡。
许城摸着脑勺,回头看了那灯泡一眼,没搭理。
那灯泡却荡来荡去,照得他高大的黑影子在狭小的四方墙壁上挪来闪去的,到处乱窜。
姜皙立在灯影明暗来回交接的地方,沉默不言。他的影子在她脸上晃。
许城利索地将那几个近大腿高的盒子拆开,竟是三个一模一样的电热油汀。他去掉防震泡沫,揭开塑料袋罩子,屋子本就小,他跟他带来的东西把空间塞得满满当当,更显逼仄。
来来回回,视线难免相交。姜皙眼神漠然,不惧看他,许城却有那么几次避开了她的眼神。
现下进行的事,有种仿佛两人很熟稔的意味,但谁都不讲话。好在他始终忙碌,发出窸窣响动,让气氛不那么诡异。
许城简单打量了一下她的新住处,家具简单,却整洁干净。桌上铺着藕粉色的桌布,窗上挂着新新的墨绿色窗帘,沙发上盖着鹅黄色的小被。其实很温馨。换个住处了,她还有心换了个色系。
他往两个小卧室里一边推了个电热油汀,留一个在客厅。
他环顾四周,找了找插座的位置,有个刚好在姜皙站的地方。
许城把油汀拖过去,人蹲在她脚边,插好插头,又盯着操作盘看了会儿,试着调整档位和热度,没注意他大衣的下摆扫在地上,又扫在姜皙的脚背上。
姜皙垂眸,他侧脸认真,专注地做着手上的事。多年前,也是这样的侧脸,眉眼深邃,鼻梁高挺,从眉骨到薄唇到下巴的线条都透着用心,给她脚上贴大号创可贴。
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