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酥糖的七零小日子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林芷筠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347 KB   上传时间:2025-08-05 11:45:34

  棠棠兄妹俩听到苏会民的话,神色变得激动起来,“那说明这个橡子确实是能吃的,咱们明天再看看到底能不能做成粮食!”

  ……

  下了一夜的雨,哪里都是湿漉漉的,棠棠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地上的水坑,昨天浑浊的黄浆现在变得没那么黄了,能看出来底部隐约沉淀着一层粉末状的东西,棠棠把上面的水倒掉,又重新往里加清水。

  接着浸第二遍、第三遍……

  棠棠来来回回跑了几趟,从井里绞水浸橡子粉,到第七遍时,水还是有些浑浊,泛着淡淡的黄,手握着辘轳把手都磨得火辣辣的变红了。

  苏觉胜凑过来闻了闻,忽然说,“好像不那么苦了?而且味道也不像刚开始那么难闻了。”

  听到他这样说,棠棠也凑近掬起一捧橡子水尝了尝,眼睛一亮,“看来泡水是有用的!”

  兄妹俩都来了劲,轮流换着绞水,换到第十五遍时,那个水已经一点苦涩味都闻不出来了。

  昨天在磨橡子浆液的时候,棠棠已经用纱布把一些外壳杂质都给过滤出去了,底部沉淀的这层粉末细腻洁白的,瞧着还有点像白面的质地。

  “棠棠,这能吃吗?”苏觉胜用木勺挖了挖底部的粉末。

  她脸色浮现一抹喜色,“应该可以吃!这个估计就是从橡子里面提出来的淀粉了,但这个怎么吃呢……有了。”

  既然藕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这个从橡子提起出来的淀粉估计也能像藕粉那样吃。

  棠棠进屋拿了两个干净的粗瓷碗,各舀一勺橡子粉,然后一边倒开水一边搅和,滚水撞在碗壁上腾起白雾,橡子粉遇热瞬间凝成半透明的糊状,反复搅动之后,慢慢变得粘稠。

  棠棠舀起一羹匙橡子糊糊尝了尝,刚冲好的橡子糊糊入口先是绵密细腻的触感,不像藕粉似的自带清甜,有股独属于山野的苦涩味,但还能接受,咀嚼的时候能感受到轻微的颗粒感,像是未完全磨碎的糙米。

  “棠棠,这玩意真的能吃唉!”觉胜激动道,虽然不是很好吃,但他还是扒拉着把一整碗橡子糊糊都吃光了,“平时我喝稀饭都要喝两碗,但这一碗橡子糊糊下去,我就感觉八分饱了,这个橡子糊糊真顶饱啊!”

  棠棠也喝完了一碗橡子糊糊。

  这个橡子出粉率还挺高的,棠棠估摸着他们应该磨了十斤左右的橡子,这缸底的淀粉估摸着有三斤左右,出粉率能达到30%左右。

  晚上喻娟芳把这个橡子粉做熟了,跟下午他们吃的糊糊口感完全不一样,口感吃起来跟吃豆腐似的,质地清爽软嫩,虽然有点苦涩但没到不能接受的程度,而且只用了一斤淀粉,就熬出来了六七斤的橡子豆腐,比黄豆做豆腐的出产量还多,这已经顶得上正常时期一户五口之家一天的口粮了。

  喻娟芳也很激动,本来两个孩子瞎捣鼓,她也没放在心上,竟然真的把这个橡子豆腐给捣鼓出来了。

  如果这个橡子豆腐能推广开来,那就有很多人都不用饿死了。

  ……

  晚上七点左右,大伙都吃过晚饭后,大队长苏保才把大伙都召集到了村小学的操场开会。

  大概是这段时间都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大人小孩每天都只能喝两碗野菜稀汤,大家都蔫蔫的,打不起精神来。

  损失已经造成不可挽回,苏保才叫大家来主要是安排后续的耕种问题,“都往前凑凑!这次假粮种事件,各个村庄都损失严重,公社那边的意思是咱们榆槐村生产大队只种了一半的假粮种,损失较轻,所以救济粮不会优先考虑咱们生产队。”

  开会就是为了说这!底下有人就不满了,“合着咱们没把麦田全给种了那假粮种还有错了不成?那公粮不是咱们交的?那公粮交完了到咱们手里还剩下多少?”

  “静一静,静一静。”

  “虽然说救济粮不会优先考虑到咱们生产大队,但咱们在假粮种事件也损失严重,公社那边特意批给了咱们二十斤红薯秧苗,显苗,你明天早上带两个人去公社拉回来。”苏保才把这事交给了副队长丰显苗。

  众人对这二十斤红薯苗兴致缺缺,还不如每人分两斤红薯实在呢。

  说完红薯秧苗的事后,苏保才说起了这次开会的正事,把后面一茬茬的活给安排好,手工拔出田间的麦苗,翻土,沤肥,消毒,锄草还有做好抗旱准备等,小麦不能连季播种,村东头的水浇地种红薯,村西头的坡地种大豆,剩下的育点白菜苗,赶霜降前还能收一茬。

  “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没有就散会了!”

  “保才叔,我有话要说。”人群中棠棠举起了手,声音清甜绵软,“大家现在粮食都不宽裕,裤腰带勒紧了一截又一截,估计晚上就喝了两碗稀汤就赶来开会了,这开了这一会的会,想必大家都饿了,我娘给大家做了宵夜,各位叔叔婶婶可以吃吃看!”

  棠棠这话一说全场都炸了,这年头家家户户粮食有多紧,竟然还有人主动把自己家里的粮食拿出来给大家吃?

  虽然大伙确实是饿,但也不好意思吃别人家的粮食,毕竟这年头粮食就是命。

  棠棠看大家都不拿,就开口解释道,“这是用山里捡来的橡子做的,不要钱!我们家除了一些调料都没出,大家不用不好意思!”

  大伙的目光落在棠棠手上的木盆里,里边是一大盆被切成一块块的类似灰豆腐的东西,还加了酱油和一些切碎的野葱。

  “橡子?不就是那种又苦又涩的硬壳果子吗?那玩意……能吃?”有人持怀疑态度。

  棠棠把那盆橡子豆腐给端到了苏保才的面前,“保才叔,您先吃一块吧。”

  苏保才拿起了一块,“棠棠,这是什么?”

  “保才叔,这是橡子豆腐。”棠棠解释道。

  “橡子?”苏保才疑惑,他怎么都想不到那山里又苦又涩的野果子是怎么变成棠棠手里那盆看起来像豆腐一样的东西的,但他还是把手里的橡子豆腐给塞进了嘴里。

  其他人看到苏保才吃了,也跟着把手里的橡子豆腐给塞进嘴里,怎么说呢,有股苦味涩味,但影响不大,而且这豆腐口感格外韧,牙齿得稍微用点力才能咬断,越嚼就越能感觉到淀粉的黏性,混着没完全磨碎的橡子颗粒,在嘴里沙沙作响,倒有点像是在嚼没煮熟的糙米。

  有人晚上只喝了稀得不能再稀的汤,肚子早就咕噜咕噜叫了,这一块橡子豆腐吞下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饥饿的感觉都缓解了不少,看起来这个东西像是能管饱的!

  有人吃了一块还想要第二块的,棠棠也不藏私,有多少都分给大家了,瞬间一大堆村民都挤了上来,想要尝尝这橡子豆腐是什么滋味。

  “是粮食,这就是粮食啊!”

  “好吃、真好吃。”有人红了眼眶,家里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吃过干的了。

  “妮子,你刚才说,这是用山里捡到的橡子做的?”

  苏觉胜把一筐橡子摆在大家面前,“就是这个山里捡到的橡子。”

  棠棠给大家科普橡子豆腐的做法,“在山里捡到的橡子,用石臼把外面的硬壳砸烂了,拿回去家里磨成橡子浆液,用纱布过筛一遍,浸泡一夜之后第二天换新的水,清洗十五遍之后,底部沉淀的就是橡子粉了,这个粉不仅可以用来做成橡子豆腐,还能用来做窝窝头,摊薄饼,煮橡子糊糊,十斤橡子能磨出三斤的橡子粉,一斤橡子粉就能做出来六七斤的橡子豆腐!”

  “就是这玩意?”指着苏觉胜手里的橡子问。

  “对!”

  “说起来我前两天还看见棠棠和觉胜两个娃娃在村口的石臼那里不知道捣鼓什么,难道当时就在捣鼓这个橡子?”

  这下子虽然还没散会,但人群的人瞬间坐不住了!

  棠棠已经把完整的橡子豆腐给说了出来,这橡子又不要钱,就算不成功也就是费一点时间功夫,万一试成功了……家里就用不着顿顿稀汤勒紧裤腰带过活了!

  “晚上不许上山,危险!”苏保才喝住了大伙,“要上山就明早再上!”

  苏保才说明天才能上山,这凌晨三四点也是明天了,于是乎这天还没亮,就开始窸窸窣窣的有人背着竹筐上山捡橡子,这打谷山上的橡树到处可见,橡子一年一年堆得满山都是,谁愿意去捡就捡去吧,捡回来之后用石臼凿烂了外壳,磨成浆液,再泡水,基本上按照棠棠说的办法,都能做出来橡子粉!

  用来做窝窝头,摊薄饼,煮橡子糊糊,虽然不至于多好吃,还有股苦涩味,但的的确确能管饱!而且比什么草根树皮的滋味可好多了,这可把大伙给激动坏了!

  ……

  苏觉胜和棠棠按照上次的印象找到了朱老汉一家。

  棠棠敲门时,朱老汉一家正熬了野菜糊糊,锅里只下了一点很少的豆片,大部分是青绿色的野菜和稀汤。

  “恩人,是两位恩人,快进屋里来坐!”

  苏觉胜把车座上绑着的橡子给解下来,“老伯,你们这边的山里有种这个橡子吗?”

  朱老汉仔细辨认了一下,“有、这个硬壳*野果山里不少,但这个东西咬起来不好剥壳,而且又苦又涩的,大伙都更愿意去挖野草树根,愿意捡这个橡子的人不多。”

  棠棠脸上露出笑容来,她从麻袋里取出昨晚几个用橡子面蒸的窝窝头,“您尝尝这个!”

  “这、这可使不得……”

  “吃吧,老伯,您就吃吧!”棠棠不由分说的把窝窝头给塞进了他的手里,再往朱青、毛毛、老婆婆手里都塞了一个橡子面窝窝头。

  这几个窝窝头是喻娟芳蒸的,里边还加了一点盐和土豆丝,拿在手里有点硬,比平时的苞谷窝头重些,吃起来是很韧的口感,还有种没磨碎的糙米颗粒感。

  朱老汉家里已经多久没吃过干粮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窝窝头,但他硬是吃得热泪盈眶,“好吃,真好吃啊。”

  老汉十几岁的孙子朱青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人长得又高又瘦,跟条细竹竿似的,他已经吞咽完了一个橡子面窝窝头,再看棠棠手里的窝窝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咽了咽口水。

  “朱青哥哥,你再吃一个吧。”棠棠估摸着他年纪应该比自己大一点。

  饥饿的本能战胜了羞怯,朱青的喉咙随着吞咽剧烈滚动,他接过棠棠递过来的窝窝头,红着眼睛就往嘴里塞。

  “您吃的这个窝窝头是用山里捡的橡子做的。”

  “啥?橡子做的?”朱老汉瞪大了眼睛,他把嘴里的窝窝头给咽下肚子里,“是咱们山里的那个野果?”

  棠棠点了点头,“嗯,捡回来把橡子壳凿烂了,磨成浆液,再泡上几遍水,沉淀下来的就是橡子淀粉了,一点粮食都不用往里添!”

  “您看,就是这个橡子,这个是用橡子磨出来的粉,你们村里有断粮的人家,都能上山把这个橡子捡回来磨成粉,用来做窝窝头,摊薄饼,煮橡子糊糊,十斤橡子能磨出三斤的橡子粉,一斤橡子粉就能做出来六七斤的橡子豆腐。”棠棠把山里捡的橡子和晒干的橡子粉递给朱老汉。

  这橡子粉的颜色比普通玉米淀粉、小麦粉的颜色要深一些,里面还有一些细碎的橡子颗粒。

  朱老汉嘴唇翕动,他红了眼眶,过了好一会,他才哽咽道,“棠棠姑娘,我现在去把咱们村里断粮的人家都叫过来,你能当着大伙的面重新讲一遍这个橡子粉是怎么做的吗?”

  “可以啊!”

  这个小村全名叫陡坡子村,比不得其他人口多的大村,约莫二十来户人家,只能算是一个小生产队,属山外边的另一个生产大队管辖,整个村子都很贫穷,穿着十分破烂,只能勉强遮住羞丑,每个人脸色都是蜡黄的,眼睛凹陷。

  此刻几乎是全村人都聚到了村口的位置,听棠棠讲橡子面的做法。

  棠棠按着村长的吩咐站到了一块大石板上,手里举着个喇叭,详细给大家讲了这个捡回来的橡子如何凿去外壳,磨浆,沉淀的,她把自己和觉胜带来的橡子和橡子面拿给大家看,带过来的十几个窝窝头,给朱老汉一家分了七八个,还有剩下的几个,她让大伙都掰一块尝尝是什么味道。

  “是粮食啊,真的是粮食!”

  “好吃,真好吃,我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吃过这样好吃的干粮了。”

  棠棠这边还在分着窝窝头,就看见有个包着头巾的老婆婆突然径直朝她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棠棠跟她旁边的觉胜哥哥对视了一眼,都不明白她的意图,神情疑惑。

  “老婆婆,你是有什么疑惑吗?”

  只见下一秒,那老婆婆就朝棠棠的面前跪了下来,“活菩萨,活菩萨啊,老天总算开眼了,不愿意见咱们整个村的人都活活饿死,所以让活菩萨来拯救我们了!”

  这个村子常年闭塞,其他人听到陈婆婆这话,都觉得十分有道理,纷纷跪下了要给棠棠他们磕头。

  “欸!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棠棠见状,忙手忙脚乱地把陈婆婆扶起来,“我实在是受不起这样的大礼,你们再不起来我就要给大家跪下了……”

  最后还是生产队长把大家叫了起来,“快起来!现在是新社会,不兴下跪那一套!”

  “《救荒本草上》写,橡实,荒年可代粮取子换水,浸十五次,淘去涩味,蒸极熟食之,可以济饥。”一缕阳光透过老杨树的枝叶照在了她的身上,看到村民们脸上的茫然和迷惑,棠棠脸上浮现一抹笑容,“这些都是从书上看到的,等度过了这次的饥荒,家里有能力的,就把孩子送去学校继续读书吧,咱们的日子都会越过越好的!”

  ……

  讲解完橡子面的制作方法后,棠棠把剩下的橡子和橡子面都送给了朱老汉一家。

  从陡坡子村回来,棠棠和苏觉胜的脚步都轻松了不少,起码有很多人不会因为断粮饿死了。

  兄妹俩远远的就看到了徘徊在他们家门口的张阿秀,棠棠一路小跑上前,“阿秀姐。”

  张阿秀这次没带孩子一块过来,“棠棠,我们村的人听说你们村能把山里的橡子果给变成粮食,想请你和觉胜一块过去,给大伙讲讲这个橡子面是怎么做的,你愿意吗?”

  棠棠眼睛亮晶晶的,她激地的点了点头,“愿意,当然愿意!”

  第二天一早,棠棠和苏觉胜就去了下山村给村民讲解橡子面的制作方法。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连附近村子的人都知道了这橡子能做成干粮,都纷纷过来榆槐村生产大队学习。

  橡子面的事情先是在几个村子里流通,到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传到公社上边,就连县里也震动了,后来更是连省报都专门写了一则新闻刊登出来,棠棠兄妹俩从报纸上看到他们俩的名字都惊呆了。

  在县里的表彰大会上,县领导专门给棠棠和苏觉胜兄妹俩颁发了奖状,奖金,奖品,令人惊喜的是,奖品里边除了钢笔和尺子外,还有一张珍贵的自行车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酥糖的七零小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