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挺好的,有亲戚在,能帮衬一些。”
“那是,因为我身体不好,多亏有亲戚照顾呢。”
闻言,邱三叔多看她几眼,她脖子上戴着围巾,遮住了大半张脸,只能看到漂亮精致的眉眼。不过光是露出的这上半边脸,就漂亮得实在招人,也不怪那些人过来时,见到她总要盯着她多看几眼。
第93章
顾溪一口气买了六十斤肉, 在这年代,算是大手笔。
就算是逢年过节的,也很少有人单独买这么多。
不过邱三叔除了怀疑她能不能拿得动外, 对她买这么多肉的事也没什么意见,将肉切好后, 还贴心地帮她用油纸包起来, 放到她带来的布袋里。
这年头没有购物袋, 顾溪所用的布袋是用灰色的粗布缝制的, 主打一个耐用、结实,将肉放到里头, 没人能看到里面是什么东西。
布袋的容量很大, 她将所有肉装到一个布袋, 塞到背篓。
今天她带过来的是大背篓, 也是特地过来看看有没有肉, 有的话就买多点存着。
发现旁边的大筐里还有一些剔干净肉的猪骨、牛骨等, 顾溪又说:“三叔, 我买这么多肉,能不能搭点骨头给我?”
邱三叔爽快地说:“不如你再多搭两块钱,我将这些骨头都送给你?”
顾溪同样爽快地应下, 为了买肉, 今天她将家里所有的肉票都带来了,刚好用得差不多。
付完买肉的钱和票, 顾溪将背篓背起, 一只手提起装骨头的袋子。
她提得很轻松,不过在邱三叔面前没有表现出来,故意动作顿了下,方才将之提起。
邱三叔瞅了瞅她, 围巾遮着她的半边脸,实在看不出她背这么多东西吃不吃力,不过看她走得慢吞吞的,估计对她的负担还是很重。
这个女同志只是长得瘦弱了点,其实胆子挺大的,要是胆子不大,也不敢时常摸到黑市买肉。
**
这次的收获颇丰,买到很多肉,让顾溪的心情很好。
回到卖吃食的棚子,乔慧正坐在那里,有一下没一下地吃着已经凉了的蜂糖糕,一双眼睛习惯性地观察集市上的人,像是在感悟平凡的人间烟火。
她穿着保暖的羊绒大衣,脖子同样围着围巾,故意拉高围巾,遮挡住大半边脸,不希望让人看到自己的脸。
看到顾溪拎着东西过来,乔慧想要帮忙提东西,被顾溪避开了。
“你买了什么?”乔慧问道,发现不仅背篓满了,手里还提着东西,她并没有多想,以为买了肉外,顾溪还买了其他的东西。
正常人都不会想到,这一个背篓里的全是肉。
顾溪没多说,坐下来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向摊主要了一碗热果酿,热乎乎地吃下肚子,觉得身体都暖和几分。
她说道:“乔慧,你还要逛吗?不逛咱们就回去吧。”
乔慧摇头,“东西都买得差不多,再多就带不回去。”她的力气小,就算有自行车,也没办法驮这么多东西回去。
不过出来购物心情挺好的,虽然是冬天,遍地白茫茫的,一路上骑着自行车,和朋友聊天,这种难得的经历让她很喜欢。
等顾溪吃完东西,两人便回去了。
她们先去取自行车,将东西绑到自行车的后座拉回去。
见顾溪不仅在车后座绑个大背篓,车前用来当车篮的小背篓也放了不少东西,还有车把手、车前杠都挂着东西……
乔慧眼角不禁抽了抽,到底买了多少东西啊?
她对顾溪的力气再次有了个清晰的认知,看她在自行车上绑这么多东西,还能轻松地骑着自行车,丝毫不受影响,不禁有些羡慕。
回到家,顾溪站在门口处,对进隔壁门的乔慧说:“等会儿我给你送肉!对了,你要骨头吗?我也买了些骨头。”
“那就给我一点,用来煲汤打火锅挺好的。”
“行。”
和乔慧道别,顾溪扶着自行车进家门。
屋子里的三人听到声音出来,看到顾溪回来了,忙过来帮忙。
徐愿生帮忙解下车后座的大背篓,抱下时手一沉,腰都弯了下去,吃惊地说:“大姐,这里头是啥东西?咋这么沉?”
徐怀生也帮忙搬车篮里的东西。
顾团团干不了活,在旁边围着她们转,嘴里叽叽喳喳地说着,给她们提供情绪价值。
顾溪笑眯眯地说:“里头都是肉呢。”
“肉?”
徐愿生姐妹俩都看过来,又看向背篓,这里头都装满了。
徐怀生问:“大姐,这里头都是肉?”
“是啊。”顾溪说着,将卡在车前杠的一袋子骨头也解下来,“这一袋是猪骨和牛骨,咱们今天煲汤喝。”
几人一起将自行车的东西一一取下来,放到灶房的案板上。
这次顾溪买的东西真的非常多,杂七杂八的,看得徐愿生三个姑娘眼花缭乱。
顾溪取出一袋花生糖和糖酥,递给顾团团,说道:“团团,给你们买的花生糖,不过小朋友不能吃太多,会蛀牙的。”
顾团团手里抱着花生糖,甜甜地朝她笑,感谢姑姑。
接着顾溪将今天买的肉一一取出来,拿刀切割肉。
徐愿生过去帮忙,看到这么多肉,震惊道:“大姐,你咋买这么多肉?没事吧?”
大姐是去黑市买肉,她很担心大姐会碰到公安。
“没事,我现在不是好好在这里吗?”顾溪低头切割肉,“这是过年要吃的肉,等会儿送点给乔慧,还有我哥和嫂子那边也送一些。这些可是要吃到元宵节后的,大年初一到元宵节这段时间,镇上的集市不开,听说供销社也没什么肉卖……”
听到这话,徐愿生又不觉得今天买的肉多了。
这得要吃上大半个月,三家分一分,只怕还不够。
顾溪的力气大,将肉切得很漂亮,切成一条条的,将给乔慧和顾远扬家的肉都分出来,用篮子装着。
当然,剩下的留着自己吃。
切好肉后,顾溪去洗干净手,提着分好的肉去隔壁家。
乔慧正在整理今天在集市买的东西,见到她,给她倒了杯红枣茶,热气腾腾的枣茶带着丝丝的甜味儿,很让人喜欢。
看到顾溪送过来的肉,乔慧吃惊道:“这么多?”
“当然啦,今天买的肉多嘛,就多给你们一些。”顾溪说道,“这可是要吃到过完元宵的。”
乔慧没问她是在哪里买的,只问有多少斤肉,要给她钱和票,顾溪没有要,让她收下便是,然后直接走了。
稍晚一些,乔慧提了个篮子过来,里头是海货和肉干,都是难得的好东西,说是住在沿海的亲戚寄过来的,给他们尝尝。
“真是谢谢了!”顾溪没有推辞,欢喜地说,“我挺喜欢海味的,可惜住在内陆,很少能吃到,而且咱们这边卖得也贵,甚至都没有卖。”
乔慧笑道:“你要是喜欢,等过完年,我再让亲戚寄多点过来。”
“好啊,到时候我给钱。”
乔慧道:“你要是给钱,那我也要给刚才的肉钱了。”
顾溪:“……”
旁边的徐愿生姐妹俩忍不住捂嘴笑。
她们知道顾溪和乔慧的交情很好,两人是朋友,而且都是大方的,自家有什么好东西,都会送份过来,也不说钱什么的。
她们很高兴,大姐能在这边交到好朋友。
-
傍晚,沈明峥下班回家,看到顾溪今天去镇上买回来的东西,眼皮不禁跳了跳。
“没累着吧?”他关心地问。
“没呢。”顾溪朝他笑,精神满满的,全都是丰收的喜悦。
吃过晚饭后,他们送顾团团回家,顺便给顾远扬他们送肉。
自从顾团团放假后,完全成了顾溪家的孩子,除了晚上回家睡外,其他时候都在这边,都是每天吃完晚饭后,顾溪再送她回家。
顾远扬夫妻俩因为工作忙,都是直接吃食堂,要是下班得早,顾溪会叫他们过来一起吃顿饭,导致他们家已经很久没开火了。
顾溪牵着小姑娘的手,沈明峥手里拎着盖着布的篮子,三人走在家属院里,就像一家三口似的。
家属院里见到他们的人都热情地打招呼。
自从得知顾溪成为“作家”,会写文章赚钱后,家属院里的人对她更热情,热情中还有点敬畏,不敢随便说些不好的话。
至少当面是不敢的。
“文化人”的光环在这边还是挺有威慑力的,主要也是因为大多数军属的文化水平不高,对那些会写文章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敬畏。
天色已经暗下来,顾远扬夫妻俩今天都在家。
“哥,嫂子,吃饭了吗?”
顾溪和他们打招呼,沈明峥将带过来的篮子递过去给他们。
顾远扬看到这一篮子的肉,有些吃惊,问道:“你们这是找后勤那边定的肉?”
虽然逢年过节可以找后勤那边定肉,但数量是有限的,早去早得,晚去没得。眼看就要过年,这会儿想要找后勤定肉的人大把,可惜名额早就超了,后勤那边也没办法给他们提供这么多肉,顾远扬去得晚,就没有定到肉。
沈明峥看顾溪一眼,淡淡地嗯一声,由他误会。
其实是顾溪有在黑市买肉的门路,懒得和大伙儿一起去后勤那边争抢名额。
季雅倒是有些明白,笑了笑没说话,拉着顾溪坐下,问她今年过年是不是在这边过年,还是回京市。
现在距离过年也没几天,他们还没动作,估计是在这边过年。
“今年我们在部队过年,明峥的假期太短,不够回京市。”顾溪说道,“等明年的假期够,我们再回去。”然后又问,“嫂子,你们今年也是在这边过年?”
“是的。”季雅道,“我的工作忙,请不了太多假,而且我娘家在这边的市区,挺近的,等年初三时,我们会带团团去见她外婆,她外婆一直盼着想见她。”
季雅娘家是在市区,回去也方便,不花什么时间。
听说在她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季雅和她妈。后来季雅十岁时,她妈在媒人的介绍下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