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再整个大拌菜,炒个花生米。”
这些人完全习惯了在村里的生活。
突然有一个人道:“咱也不着急,那个。我听着信儿好像是说最近杀猪。”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心潮澎湃。
之前师爷给师父送过一次猪肉,那乡村土猪喷喷香。
据说杀猪菜更好吃。
要是吃上杀猪菜再配上酒,那得多好。
陈老挑了一下眉头,跟陈怀说:“这几天快下雪了,外头上冻,那就是天然大冰箱。整点肉也能存得住。”
其实陈老就算不叮嘱,陈怀也打算买半拉猪。
他们这人多,吃到过年,另外师兄们过年还来。
怕是半拉猪都不够,得买一头。
陈老道:“不知道杀几头。”上次杀二十头。最后就剩下两三头。
现在刘家村养猪好吃这个名头都传到了县里了,大伙儿都想买,而且村里也有钱了。
眼瞅要过年肯定比上一次买的多。
“那不知道。”陈怀问师父:“这次还给师兄他们留么?”
上次杀猪可给他们香够呛。
写信到末尾的时候总是拐弯抹角的让他们再给留猪肉。
陈老道:“不留。”
上次为了给他们留猪肉,他去腌火腿做排骨肠,累的不得了。
他一个当师父的,人到晚年没用徒弟们孝顺就罢了,还得给徒弟们效力,陈老不爽!
陈怀心宽体胖的,就听他师父的。
见师父这么说了,也没多想。
中午睡个觉,下午就准备干活了。
倒是陈老徒孙们有点想法,一个个趁着午休出去给师父打电话报信儿。
“师父,这边又要杀猪了。师爷说不告诉你们。”
“可别,上次那点猪肉咋做咋香,都没吃够。这次务必帮我买。乖徒弟,师父到时候给你二十辛苦费。”
“……”这种话,几乎在每一个陈老徒弟嘴里都说出类似的话。
陈老徒孙他们紧张兮兮的等着杀猪!
但是这个消息传完,连续过了几天都风平浪静的。都没信儿了,寻思打听打听吧。
弄的村里人也活了心,连连去问沈清月啥时候杀猪。
趁着现在还不冻手,杀猪正好。
等过段时间冻手了,想杀猪都不那么方便了。
沈清月答应了,没做声。猪圈那边的大猪可能是冬天不长膘的缘故,一只只全都二百多斤。
大的也才二百七八十。小的就二百一二十斤。
比上一次杀猪可瘦一百多斤呢。
大姐沈梅最近一直帮着县里装修,现在手里还有二百多户等着装呢。好多说来年开春要结婚,催的厉害。
大姐本来想帮几个月,现在还腾不出功夫了。
沈清月找沈梅问杀猪的事儿。
这东西术业有专攻,别看沈清月赚钱厉害,但杀猪养猪这一块,还得是大姐懂得多。
大姐当年为了养猪,养猪相关的书都看了七八本了。
沈梅道:“杀吧,再养也不涨膘。小猪先不抱了。”
三批小猪一百只,中间死了四只。现在小猪都一百斤左右了。
沈梅道:“等开春再抱回来一百只。”她人虽然帮工,但隔三差五也去猪圈看。现在猪多,栏舍挤,猪更不上膘了。
杀了也行。
沈清月道:“成,那我就去请杀猪匠了。”
杀猪匠一家听说沈清月家要杀猪,顿时来了精神:“杀多少只。”
“五十头。”
杀猪匠道:“那得两天。”那还得全家老小齐上阵呢。
沈清月道:“行。”
订了杀猪的日子,杀猪匠这次不要钱,就要一头猪。算下来价格差不多。
沈清月答应了。
回去之后沈清月还没宣传,全村就知道了,这下,一个个都往村外头跑,有的要告诉亲戚,有的去银行取钱。
热闹极了。
第219章 年前结婚
杀猪那日子。
天还没亮,就看村里不少人家都亮起了灯。
“多穿点,外头可冷了。”女人叮嘱自家男人。
“哎,咱都买啥?”
“有啥买啥,肉最少二十斤,再买点啥排骨啊,猪蹄子,猪尾巴,大猪头要是能抢到也买一个,上次人家买回去的都说可合适了。”
顿了顿,家里的女人又说:“这几天儿子总说腿疼,村里五婶子说,这是小孩长个呢。你多买点大骨头给咱儿子熬点汤。”
“行啊。”
女人把一卷子钱都塞给了男人。等自家爷们一出门。
冷气嗖嗖的往屋子里灌,她冲外头喊着:“再买点猪血。”
“知道了。”
……
等走到猪圈那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
大伙儿顺势的过去排队。
“咋来的这么早呢?”
“还不是担心买不到么,你来的也不晚啊。”
“哎,都别吱声。你看前面站的那个大高个不,人家是外村的。比咱本村来的还早。”
“哎呦,那不得半夜就在这等着了。”
大伙儿说话也没背着人。
大高个的人听到了他们说的这话。憨厚的回头道:“我半夜两点出来的。”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家伙为了买点猪肉可真拼啊。
半夜两点,那是最冷的时候了吧。
杀猪匠这次全家都来了。用上大锅烧水。
弄的这边都有了点雾气。
陈老带着一干徒弟徒孙都来了。
沈清月,沈梅,刘建军刘建党也都来了。
山上给沈清月帮工的外村人也来了一大半。天刚蒙蒙亮,这边已经黑压压的全是人了。
大花婶子跟村长帮着张罗和维持秩序。
大花婶子看见还有人带着五岁的小孩来。
大花婶子道:“你怎么把孩子给带来了。吓着怎么办?”
“吓到啥,咱村里的孩子没那么多讲究。这杀猪可不总看,多热闹啊。”
大花婶子道:“那你们可别往前凑,这猪要没绑住跑出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行。”
大花婶子还是不放心,走出去十米了,又回头提一嘴:“看好孩子啊。”
“知道了。”
弄的村里的人都回头笑:“哎呦,这大花婶还是稀罕小孩啊。”
“你儿子啥时候结婚啊,到时候抱个大孙子才开心呢。”
村里人说话荤素不忌。
大花婶子笑道:“可别,现在我可没时间带孩子。”
再说他那俩儿子都二十多岁了,在处物件上一个比一个笨。指望着他们找对象,还不如指望母猪上树。
很快猪开始哼哼叫。
杀猪匠他们已经开始抓猪宰杀了。
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活儿的。对这事儿已经驾轻就熟了。
一刀就毙命然后开始放猪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