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柳素琴这个例子,陈家明成功入手的几间商铺也都交给李亮打理,他只负责收钱就好。
还别说,陈家明后来讨好老丈人的过程中,名下这几间商铺给他刷了不少好感。
何父何母思想老派古板,最不满意陈家明的工作和学历,要是再有沉迷炒股的嫌疑,那就直接可以三振出局了,好在他回头是岸,通过不俗的相貌、个人收入、优渥家境和稳健踏实的理财观念等诸多优势,顺利打动挑剔的老丈人,成功抱得美人归。
交情是处出来的,陈家明这两年跟李亮合作愉快,慢慢也成为还算不错的朋友,同一个圈子的还有柳素琴他们,于情于理,结婚请帖也不能漏下对方。
不过李亮今天还挺忙,开席前不久才骑着摩托车赶过来,柳素琴之前并没有在人群中看到他。
对于他一来就扔下的炸弹,柳素琴也反应平平,先喝了小半碗汤顺顺气,才不紧不慢的开口,“你说的是全生哥之前住的那一片,可那里不是每年都要传一次拆迁?我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她记性还不错,买那个地段的时候李亮就说过,他们早前传出过拆迁的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以至于价格要比其他老破小贵不少。
柳素琴也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思入手,赌对了就是血赚,没赌对也不亏,反正房价迟早还会涨上去。
入手后,几乎每年年初都要听一波小道消息,头两年他们还挺激动,各种期待加暗爽,觉得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要轮到自己了。
可惜年年说拆迁,年年没下文。
狼来了这种事情说多了,是会产生逆反心理的,柳素琴现在就觉得,他们自家住的房子,都比那间老破小拆迁的可能性更高。
不仅是她,林南江和林全生也对这个消息没反应,一个淡定的喝茶,一个忙着给媳妇夹菜。
李亮对此也不气馁,挤眉弄眼的提醒他们,“以往也就年初传一会儿谣言,可现在都五月份还没消停,也没人出来澄清,你们不觉得情形不对吗?”
要不是在婚宴上人多口杂的,他真想告诉他们,凭他从业多年的经验和丰富人脉,这次有七八成的概率能落实。
迎着几人半信半疑的眼神,李亮最后只能含糊不清的说,“反正我有预感,很快就要尘埃落定了,你们这两个月记得关注通知。”
在他的一再强调下,柳素琴他们也表现出了一些期待和欢喜,林全生更是搭着他的肩膀嘱咐道,“亮哥,你是我们当中消息最灵通的,真有确切的消息,可别忘了通知我们呀。”
“那必须的,咱们是一伙的,我得了消息肯定第一时间拉上你们。”
李亮说到做到,月底某天下午,他就骑着摩托车、满头大汗的跑来摄影店找柳素琴了,也不说什么废话,喘着气就开始爆大料,“阿琴,正式文件下来了!就贴在街道办,听说工作人员也还在那边没走,我们也赶紧过去吧,有什么疑问正好当面请教他们……对了,南江和全生上哪了,我刚经过店里没看到他俩。”
柳素琴心想他是高兴傻了,下午三点,林南江他们早打烊回家休息了啊。
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对方的激动,自己这会儿心脏也嘭嘭直跳、仿佛要跳出胸腔呢。
不过,柳素琴如今已经不需要靠拆迁来改变命运了,她的激动中就比李亮多了一分理智,让她能够思路清晰的提醒对方,“不知道工作人员什么时候离开,亮哥咱们分头行动吧,你先去现场了解详细情况,我回家喊上南江和全生哥,大家最后在街道办碰头,怎么样?”
李亮总说自己见过太多这种场面,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但是当自己真正成为其中一员,那点理论知识全都不见了,整个人像是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第一时间跑来找柳素琴他们,也是出于本能的寻找同伴,人多力量大。
这会儿听着柳素琴冷静且条理清晰的安排,他也像是受到了感染,跟着定了定心神,“好,我们分头行动……对了,我出来太急,都忘记带纸笔了,你这里有吗?我怕自己听完就忘,用笔写下来稳妥些。”
不等柳素琴说话,在旁边听了一耳朵的李红已经噔噔噔跑回自己工位,找出一个还没使用过的本子和笔,一股脑儿塞李亮怀里,“亮哥,你快去那什么街道办吧,亲眼确认最要紧,素琴,你也赶紧回去叫人啊,哎呀,咋这么磨蹭,我都替你们着急。”
李红想着她要是遇上这种好事,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跑现场去了,这两人居然还能在门口商量一大堆,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在她的疯狂催促下,李亮风风火火的骑摩托离开了,柳素琴却还是不紧不慢的回办公桌收拾包包和钥匙,这才顶着好友恨铁不成钢的眼神,脚步轻快的开车离开。
先回家把林南江从床上薅起来,两口子又一起去林全生家敲门。
今天天气好,不冷不热的,李小青午睡起来,就和李母一起推着孩子去逛公园了,林全生一个人在家休息,两人在外面等了两分钟,才看到顶着鸡窝头开门的林全生,柳素琴三言两语介绍了现在的情况,并提议道,“就我们三个人的话,直接坐你的摩托车过去吧?开车估计不好停车,街道办肯定人山人海的。”
她语气过于轻松平淡,林全生愣了两秒,大脑才开始接受信息,嘴巴渐渐张成一个鸡蛋,“什么,拆迁通知出来了?你们怎么能这么冷静,快去现场看通知啊。不对,等等,我回去拿钥匙,还要换身衣服……”
他刚从床上爬起来,还穿着一件洗变形了的老头衫,总不好这个模样出去见人,林全生反应过来,慌慌忙忙回卧室换衣服。
终于不是自己一个人手足无措了,林南江苦苦压制的嘴角这才咧到耳后根,扬声打趣道,“你最好再洗把脸,冷静冷静。”
林全生听劝的洗了把冷水脸,也没冷静多少,一出门就把车钥匙交出来,“待会你们谁来骑车?我这会儿手还是抖的。”
柳素琴心想她倒是不手抖,但自己敢骑,他们敢坐吗?
看来林全生也跟李亮一样乐疯了,好在林南江没被他们传染。
那天参加完陈家明的婚礼回家,柳素琴就和林南江关起门来分析了一下现状,得出的结论就是那套房子拆不拆,都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能拆是锦上添花,就当运气好中了一笔彩票,不能其实也没太大损失,照样吃吃喝喝、也不影响他们寒暑假带孩子出去度假,总之保持平常心态。
林南江谨记媳妇的叮嘱,这会儿再惊喜,也没失了分寸,带着媳妇和好兄弟,稳稳当当把车骑到了街道办。
林全生在这边住过两年,也跟街道办打过交道,林南江却是第一次来,本来并不知道具体位置,但远远的拐进这条街,就看到一处位置人山人海,依然还有源源不断人往哪里涌,不用问也知道就是那里。
找了一处位置停车,还能听到周围人眉飞色舞讨论拆迁话题,这下更稳当了,三人受现场情绪影响,兴冲冲往人最多的地方挤,正好跟往外挤的李亮对上视线,他远远的招手叫他们别白费工夫了。
过了一会儿,李亮擦着汗来到三人跟前,“工作人员不在里面,那墙上就贴了确认拆迁的公告,具体情况要下周一来这里开会才能知道。”
“就这?”匆匆赶来柳素琴他们都有种裤子都脱了却没了下文的失望。
李亮安慰道,“正式文件下来,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我们就耐心等下周一的动员会,也没几天了。”
林南江和林全生闻言搓了搓手,压低声音问,“难道我们什么都不用做,直接等着开会?”
他们可没少听陈大爷张大妈他们说起当年拆迁的故事,什么连夜盖房子啊,不行搭个铁皮棚子也能多赔好多钱,还有疯狂往户口本上加名字,相亲没两天就拉着人姑娘去领证等等,听得他们热血沸腾,现在自己也赶上这种好事,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
“什么都不用做。”李亮泼完这盆冷水,才把几人拉到一个安静的角落,耐心解释,“城里房屋拆迁跟农村不一样,农村宅基地是属于一家子的,只要在户口本上的人都能得到一笔赔偿,俗称人头费,另外农村房子是自建的,自然是他们想加盖就加盖咯,可咱们这种楼房,还能怎么加盖?”
这下柳素琴也傻眼了,“连人头费也没有吗,那我们能得到啥?”
“我刚找街道办的朋友问了下,他们知道的更多一些,说是这次拆迁力度挺大的,赔偿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安置房,要看周一给出的具体赔偿方案,有些一赔一,有些一赔一点五或者一赔二,打个比方,如果是一赔一点五,那我家七十平的房子,就能得到一百零五的新房,另外还有一笔现金补偿,也是按照他们评估出来的房价,乘以我们的实际面积。”
柳素琴抓住重点,“这个评估是参照商业楼盘的价格吗?”
“对,商业楼盘和二手房都算在一起,平均一下,搞不好我们这个区的房价能有三四千一平呢,按照三千一平算,那我家就是二十一万的现金。”当初几万块买的老破小,现在一拆迁,就能得到高出几倍的现金,以及一套面积更大的新房,还要啥自行车?
李亮越想越美滋滋,林全生更是一拍大腿,激动的问,“补偿的新房也是小区房吗?”
“对呀。”李亮不仅给出肯定的答案,还告诉柳素琴和林南江另一个好消息,“我挤进去看了公告,按照标注出来的范围,阿琴你前年在街角买的那个小铺面也算在里面?”
“真的吗?”柳素琴和林南江简直喜出望外,“那铺面也是一样的赔偿吗?”
“大差不差,不过拆了商铺,补偿给你们也会是商铺或者写字楼。”
接下来,李亮又叮嘱了周一过来开会的注意事项,就匆匆道别,回去跟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了。
柳素琴他们也差不多了,可以忍住不打电话告诉老家的人,但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亲友,是忍不了一点的。
之后几天,他们两家茶余饭后讨论的都是拆迁方案,祈祷着主办方大方点,最好是一赔二,一赔三,就这样日期夜盼的,终于等到了周一。
这期间,柳素琴他们还是趁公告栏前没那么人围观的时候,过来亲眼看了具体的通知,里面详细写了上午八点半开会,由于街道办场地有限,一家只要出一个代表就好。
但柳素琴林南江和林全生李小青两对夫妻都同时出门了。
要不是怕给他们添麻烦,钱菊香他们也想跟着去围观呢。
四人还不到七点就整整齐齐出发,街道办也一如既往的人山人海,他们还是在人群中看到了李亮和阿敏两口子的身影。
几人相视一笑,下车走近后,柳素琴才发现李亮家更厉害,居然把小孩子也带来了,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连仔仔也来了?”
李亮解释道,“我舅家的表弟结婚,我妈回去喝喜酒,还没这么快回来,最近都是我跟阿敏抽空接送他上学,但今天出门早,幼儿园还没这么快开门,干脆把他一起带过来了。”
他们去年换了大房子,李母也兑现承诺,当时就收拾行李过来带孙子了。
稍显遗憾的是李亮和阿峰都没能成功跟他们当上邻居,当然也都住得不远,李亮新家去林南江粉面店,走小巷子抄近路,更是五分钟就能到。
所以他们搬过来后,孩子也转学到了芳芳所在的幼儿园。
柳素琴当时便问道,“既然这样,怎么不把仔仔送我家去?到了上学的时间,我爸妈正好送他俩一起去幼儿园呀。”
阿敏笑道,“幼儿园而已,请一天半天假的不打紧,仔仔想跟我们一起,就一块带他来了。”
李小青也凑过来问,“你家孩子是不是快要上小学了?”
阿敏温和摇头,“不是喔,还要再等一年。”
大家聊聊孩子和工作,等待会议开始的过程也变得轻松起来,工作人员布置好场地,通知各家代表有序入场时,柳素琴和林南江也并肩往里走。
房产证是柳素琴的名字,林南江本来也要跟李小青和阿慧她们一起在外面等结果的,还是柳素琴提醒他,他们家有两套房,相当于两个名额,于是夫妻俩一起进去开会了。
这场会开了两个小时,要讲的内容并不多,只是让居民们透彻理解补偿方案有些难度。
不过柳素琴他们有了李亮之前的详细讲解,倒是一下就明白了,结果还挺惊喜,虽然房子补偿只有一点三倍,但官方评估出来的房价却是三千八百一平,到手的现金就比他们预计的多出了好几万!
除此之外,还有李亮也没打听出来的补偿,说是只要第一批签字确认的,都有一万的签约奖励,柳素琴一套房加一个铺面,就是两万。
另外还有每月一千的过渡安置费,这笔安置费会发放到新房交付的两个月后,就是说动作再快,他们起码也能领一年左右安置费。
柳素琴美滋滋的算完账,就等着拆迁办安排上门量房了。
第119章 广撒网多捕鱼。
深市速度从不让人失望, 又一个周一,工作人员开始上门测量。
这回除了李亮千叮万嘱,张大妈也倾情分享了很多小技巧, 比如在家准备些香烟饮料,好好招待辛苦工作的测量人员, 说不定人家一个高兴, 就愿意给他们多算一点面积。
柳素琴对这种说话表示怀疑, 因为上辈子的经历,她对基层工作人员还是很信赖的, 心想人家肯定要按章程办事的,尤其是设计金钱,肯定不会这么随便。
但在当下社会,合群同样很重要,发现那条街的街坊邻居都在讨论该准备什么规格的香烟饮料招待测量人员时, 柳素琴也愉快的加入他们,就当花钱买个心安。
喜事当前,就算没啥用处, 柳素琴也愿意花点小钱, 让大家一起沾沾喜气。
在他们忙着兴奋的时候, 原来的租客也拿着房东给的补偿,陆续找到新房搬了过去。
商铺腾退相对要麻烦些, 租他们街尾铺面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也是做小吃生意, 两口子都是勤快爱干净的人, 在这边生意也稳定了,自然不太情愿搬迁,何况短期内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新铺面。
这夫妻俩倒也没故意拿乔, 趁机多要点补偿,恰恰相反,他们主动推掉了柳素琴给的补偿,只希望她能帮忙介绍个合适的铺面。
在夫妻俩眼里,自家这位女房东,年轻漂亮时尚,开着小轿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就算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这里的人脉关系也不是他们自己能比的,只要房东愿意给他们找铺面,那绝对比现在的只好不坏,那自家被迫搬迁反而是因祸得福了。
作为年近四十才背井离乡来深市做生意的小老百姓,两人这点长远眼光还是有的,也自认为这个条件并不过分。
可他们不知道,对如今的柳素琴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都是小事,她情愿多付两三个月的房租请他们搬迁,也不想接下这种请求。
帮别人找店面,看似只是举手之劳,实则费时费力,还可能分分钟背锅,以后但凡她介绍的铺面有什么不如意的,像是房东涨价,人流量不如别的地方等,她搞不好都要落一身埋怨。
没必要,实在没必要。
双方一度陷入僵局。
后来还是林南江解决的。他跟夫妻俩聊了聊,找了个时间带两人去看自己在城中村的摊位,表示他们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先来这边摆摊,赚钱的同时再慢慢找合适的店面。
如今的城中村夜宵街,比起林南江他们刚来那会儿,摊位增加了三四成,大家挤挤挨挨在一条街,后来的只能去最偏僻的小角落,但好处是人流量也比以前多,只要手艺不差,摊位再偏僻也依然能在这条街站稳脚跟。
而且这里依然不收摊位费,没有房租和水电,算下来比他们开小店的利润高多了。
夫妻俩顿时大喜过望,当天晚上就美滋滋跟着林南江去夜宵街摆摊了。
林南江和林全生这些年在城中村,不说混得如鱼得水,但是关照下新来的,给他们介绍周边几个摊主认识还是很容易的。
夫妻俩靠着他们的关系,也顺利融入了周围环境。
还别说,两人纵使有些自己的小算盘,也不是什么坏心眼,在吃苦耐劳这方面更是无可挑剔,刚开始出摊,舍不得买三轮车,这些天都是用木板车拉着设备去摆摊的,说是还要观望观望,过两个月稳定下来,就去买辆脚踏三轮车,可以说是非常节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