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令说,城内两处粮仓,加起来大约有一百多万石粮,具体数目还需要清点,待清点结束,便随时都能调动。
她的粮。
金灿灿,白花花的粮。
两百多万石呢!
“就知道你会在这里。”
裴照野的声音忽而响在她身后。
骊珠回头,见他从她右肩上方靠了过来,偏过头,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瞧着她。
“见了粮食两眼放光,简直跟老鼠一样。”
骊珠嗔怒:“你敢说我像老鼠?”
“不敢,还是我比较像。”
“……你怎么像了?”
年轻匪首垂下目光,朝她裙裾下方露出的一截鞋面望去。
“你说呢?”他笑吟吟问。
“……”
骊珠立刻将脚缩回了裙摆下。
见她摸了半天粟稻,摸得满手是灰,裴照野带着她去外面的河边洗手。
“你真要借粮给绛州赈灾?”
骊珠嗯了一声:“你觉得不好吗?”
上次她便听裴照野与顾秉安闲聊时提起,说雁山那些起义军已经初具规模,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聚集起了五千人。
按这个速度,恐怕这个冬天还没结束,他们就能拉起上万人的队伍。
虽然都是些乌合之众,但这上万人一旦起势,就如同蝗虫,很快便会冲击绛州,还有与绛州接壤的鹤州、云州两地。
裴照野替她洗了手,用帕子替她擦干。
“没什么不好的,我觉得很好,你想做就去做。”
骊珠却有些迟疑了。
“可是……”骊珠想起今晨玄英对她说的那些话,“如果我下令赈灾,会不会……有收买人心的嫌疑?”
裴照野掀起眼帘。
这么快就意识到了?
之前不还一无所察吗?
他状似意外:
“怎么会,雁山起义军要是真成了规模,再加上绛州本地的薛氏一族,万一联手,岂不成了大患?你只是为了南雍的江山社稷着想而已,怎么会是收买人心?”
裴照野这话说在了骊珠的心坎上,她紧紧握住他的手。
“对啊!我就是这么想的!可是……”
骊珠忧心忡忡地从怀里取出一个东西,小声道:
“今日我说我要来粮仓,崔使君便把他的官印给我了,意思是要调多少粮,我自己做主,不必请示他。”
她捧着这枚能够统辖一郡的印信,怀中揣着能调令三千守备军的铜虎符,却好像拿到了烫手山芋一样不安。
“怎么办?”骊珠昂着一张白净小脸,不自觉地吞了吞口水,“我父皇要是以为我想造反怎么办?”
她从来就没想过这种事。
但现在好像就莫名其妙的……具备了这么做的所有条件。
裴照野定定看着她。
“如果真的这样,你会为了向你父皇表忠心,放弃伊陵,放弃雁山,将这些事全都抛在脑后,回雒阳继续当你父皇的小公主吗?”
“当然不会!”
骊珠回答得毫不犹豫。
她要是放弃,只有一个下场,就是变成亡国公主,然后给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哦,不对。
这一世裴照野肯定不会入雒阳做官。
可能在变成亡国公主之前,她会先被沈负送去北地和亲,嫁给乌桓单于。
骊珠坐在河边的矮石上,发丝被水面上的寒风扯得凌乱,但她却在沉思中无暇顾及。
太傅自幼教导她忠君爱国,她当然不想变成旁人眼中的乱臣贼子。
可有的事,必须去做。
哪怕声名狼藉也要去做。
老天既然给了她重生一次的机会,她承了这份天命,便不能看着南雍在一次沦陷在北人的铁蹄下。
万语千言涌上心头,骊珠目光炯炯,汇成掷地有声的一句:
“我,绝不要嫁给五十岁老头!”
骊珠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
她的名声重要,父皇也很重要,但想让她因为这个就去嫁五十岁老头,绝不可能!
……先做再说吧!
裴照野眉头轻蹙,眼珠幽黑。
哪儿冒出来的老头?
娶她?
什么玩意儿。
傍晚天色渐渐黯淡。
伊陵郡境内,大街小巷议论今日案件的同时,骊珠已经乘着红叶寨派来的小船,与玄英等人一同朝山上寨子而去。
走时还是满山红叶灿如霞光,再回来时却恰逢伊陵初雪。
鹅毛大的雪花,飘飘扬扬,落满山涧。
沿途岗哨挂上了红灯笼添喜气,寨子内众人亦是忙着杀鸡宰牛,搬运酒坛。
好热闹。
和宫中宴饮完全不一样的气氛。
甚至席上还有一群汉子角抵助兴。
冬日寒风阵阵,这些年轻精壮汉子们却半点不畏寒,在风雪中拳拳到肉的缠斗,扭打,击打声惊心动魄。
玄英是宫中礼官,见如此野蛮的画面,眉头紧拧。
陆誉喝了两碗酒,兴致渐浓,竟也除了上衣,与寨中壮汉较量起来。
骊珠看得目不转睛。
“……好看吗?”
阴恻恻的声音几乎贴着她耳廓响起。
骊珠扭头看他,眉眼含笑:
“好看啊,我的陆誉已经连胜你们十人了,怎么不好看?多给我争气。”
“……”
正要起身的裴照野被骊珠拽住腰间革带。
“你不行,你受伤还没大好,不可以去。”
“没好一样能赢他。”他不屑。
骊珠定定看他一会儿,忍不住笑:
“我知道你会赢,可是我会担心啊。”
夜雪簌簌落在案上酒盏中,裴照野蠢蠢欲动的好胜心被她这一句压了回去,目光却忍不住频频投向她。
寨子里悬着大片大片的红灯笼。
灯光映在她瓷白细腻的脖颈上,泛着一层光晕,像一尊小巧精致的神像。
“公主——”
丹朱抱着一大坛酒而来,脚步已有些不稳,面色更是红如猪肝。
“多谢公主救命之恩!我丹朱……嗯……算了!都在酒里!”
说完便抱着酒坛给骊珠倒了一盏,余下的全都咕咚咕咚灌进自己肚子里了。
骊珠惊讶地眨眨眼。
她还第一次见女子喝酒如此爽快,不愧是丹朱。
裴照野伸手去拿她的酒盏:
“她是酒疯子,别管她,不爱喝就不喝。”
“那怎么行,”骊珠护着酒盏不让他拿,“这是丹朱给我倒的,就喝一盏。”
她在宫中也并非滴酒不沾。
虽说喝的只是果子酿的甜酒,但也是能喝几盏的。
丹朱这边刚刚敬完,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凑上前来。
既是诚心诚意想谢她这几次解了红叶寨的困局,又是想趁此机会,偷偷凑近瞧上公主几眼。
果然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