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唐国公府三公子。”
桐桐:“……”李渊是唐国公!他的第三子?李玄霸?
她顿时就无语住了,怎么就李玄霸了!李玄霸的名字真的很霸气,她特喜欢!但跟他是不匹配的!
也不是说白瞎了这个名字的意思……其实,还是有点白瞎的!
不过,怎么就李玄霸了呢?
林药郎叹了一声:“郎君只怕出身不凡……”否则,不能与唐国公家得公子论朋友。
桐桐:“……”我俩何止朋友!我俩现在的爹还是嫡亲的表兄弟。
这个关系怎么论呢?
这得从一个叫独孤信的人说起!此人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牛的岳父。他当过三朝的国丈!
此人的大女儿嫁给了北周明帝,他是北周朝的国丈。
可隋不是取代北周么?人家独孤信有个忠心的下属兼挚友,这人叫杨忠。杨忠当时是北周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
独孤信觉得杨家家族前途不可限量,于是,就把他的七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忠的儿子,杨坚。
杨坚建立了隋朝,他是隋朝的国丈。
而在此之前,独孤信跟一个叫李虎的关系不错,两人在西魏时期,同为‘八柱国’之一!于是,独孤信把四女儿嫁给了李虎的儿子李昺。而李昺和独孤氏生了一个儿子叫做李渊!李渊建立大唐,追封亲生母亲为元贞皇后。所以,独孤信也是大唐的国丈。
他给女儿们选了三个女婿,都成了帝王。
这么一算就清楚了,独孤信是杨勇和李渊共同的外祖父,这两人是姨表兄弟。
那么到了杨青鸟和李玄霸这里,算是第四代。
这玩意……不符合优生优育的条件呐。
林药郎长叹一声:“……听闻唐国公荒诞……酒色皆沾!近日弹劾颇多!不过,唐国公自幼便得先帝与太后喜爱,多有偏宠,想来该是无碍……”
桐桐:“……”她只能谎称:“玩伴而已!三公子身子不好,少出门交际!偶尔一面,偶有来往……而已!”
林药郎不爱听她鬼扯,转身背着药箱上了牛车,走了。
人才走,桐桐就赶紧出去,站在院子里眺望。不大功夫,果然看见数骑慢行前来。打头的少年眉宇间一颗鲜红的朱砂印。
她就:“……”这是李玄霸?
四爷:“……”这就是李玄霸!比书上写的好看多了。书上说此人面如病鬼,枯瘦如柴……这模样好看吗?
英雄不都是美的!别幻想了。
桐桐扬起笑脸,“李兄,许久未见!当年偶尔相遇,萍水相逢,你我一见如故,只可惜时短日长,匆匆一别……”
“已有三载!”四爷接了她的话,“当日在五台山初见,而今亦是历历在目。”原身很少出门,更何况无仆从跟的时候就更少了。
三年前五台山,确实有落单的时候。早年,隋文帝下令给五台山台顶建寺庙,东南西北中五台各建一寺庙,建成之后,朝拜之人络绎不绝。
桐桐心领神会:“望海寺、普济寺、法雷寺、灵应寺、演教寺……”说着,就豪爽的把了四爷的手臂,与他同行。顺便也号脉,看他身子如何。
结果一搭脉就知道了,确实是体弱,胎里带的。
她看清了四爷的眉心,知道是他自己闹鬼,就故意高声问:“不过……李兄,你这眉间……昔日可当真没有……”
四爷也高声的说起了‘离奇事’。
于是,外面带来的仆从把两人的怎么认识的,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就都听到心里去了。
两人还没来得及说到正题,便有客人上门:宇文承趾来了。
四爷:“……”宇文家要拿杨青鸟说事,处处发通缉令,处处不见真行动。你就这么大喇喇的跟宇文家得人交往,倒不是担心你露馅,就是……这么愚弄人,是最容易招恨的。
桐桐‘嘘’了他一声,马上就变成了桀骜又冷面的模样,不疾不徐的迎出去,压着声音:“宇文公子,今日有客,怠慢了。”
“哦?”宇文承趾一看仆从的衣衫,就笑问:“可是唐国公家仆?”
四爷就不能躲着了,李渊跟宇文士及有来往……其实,李渊的处境,他当然会跟各式各样的人交朋友,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
这个宇文士及是宇文述的次子,是宇文化及的弟弟,是眼前这个宇文承趾的亲叔叔。要是论起来,这可是世交!
于是,四爷出来了,笑的温厚儒雅:“世兄,有礼了!”
第1487章 隋唐风云(13)一更
在此处相遇, 可真是意外的很呐!
宇文承趾拉了李三郎的手臂,与他把臂而立:“出门时,恰遇贵府之人登门递拜帖给二叔……”
“正是!弟与二兄今日刚到,二兄容小弟出门散淡半日。”
才到, 就递了拜帖给宇文府, 宇文承趾大声而笑,越发的亲热起来:“能在此处得见三郎, 意外!着实意外。”
正拿不准这姓林的来处, 这是……遇到知根底的人了。
想用这林家小子,就得细查其底细。只知他与他叔父在都城, 他叔父乃是太医令弟子, 按说是家世清白。可为何叔侄寒破至此, 早前却不登他叔父的门,这却当真不得而知。
况且,要去原籍详查此人, 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在这之前,总是无法完全信任。
桐桐以招待贵客为由,亲自去备酒去了。
宇文承趾一副好奇的样子:“三郎与林郎君相识?”
“乃数年前旧识!”
“哦?你二人如何能相识?”门第悬殊若此!
四爷一副惊讶的样子:“世兄不知他出身门第?”
正要打听他到底是何来历。
四爷犹豫了一瞬,而后才一副赤诚的样子‘如实以告’:“……世兄可知周武帝谋士况严先生?”
宇文承趾:“……”周武帝的谋士?不曾听闻。
一墙之隔的桐桐:“……”哪有什么谋士?况严, 诓言而已!
周武帝乃是北周的皇帝宇文邕, 此人乃是南北朝时一代英主。只可惜三十六岁就病逝了!而后他的儿子宇文赟继位。
宇文赟在他父亲活着的时候装的可好了,当真是温顺又乖巧。可他爹一死,再无人能管, 残暴荒淫不足以形容其作为。
宇文邕在世的时候, 给宇文赟选了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嫡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谁知宇文赟一做皇帝, 就开始荒诞。荒诞到他册立了五位皇后, 五位皇后并立。
而且, 他活着的时候就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宇文阐,他自己则自称是天元皇帝。而这个宇文阐并不是杨丽华生的,而是他一直宠爱的姬妾所生。这个姬妾叫朱满月,此女是家中获罪的罪奴,在宫中只是尚服宫女。
宇文赟常常无故责备杨丽华,甚至于要赐死杨丽华,逼她自尽。是杨丽华的母亲,独孤伽罗进宫求情,跪在宇文赟身前叩首,直到头破血流,宇文赟这才饶了杨丽华一命。
在宇文赟死后,近臣假传旨意,说是他下旨杨坚辅佐幼帝,而后,杨坚才唱了一出禅位的戏码。从宇文阐中得了皇位,自此,北周灭,隋朝建!
四爷现在杜撰了一个谋士,还是周武帝的谋士……周武帝时期的老人几乎都死完了,而谋士多为隐秘事,无从证明是真,也无从证明是假。
但他现在是李渊的次子,他奶奶出身独孤家,有些话从他这样的世家名门嘴里说出来,那就是可信的。
他信誓旦旦说,存在这么一个人,宇文承趾真不敢说没有!投到门下之人众多,这是说不好的。
因此,在四爷说了这个之后,宇文承趾只‘嗯’了一声,再未提其他。他也从不觉得李家三郎会在这个事情上撒谎,毕竟北周一朝,皇族乃是宇文。
桐桐心说四爷大胆,在这个事情上撒谎。宇文承趾的父亲是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父亲是宇文述,宇文述的父亲是宇文盛,而宇文盛与宇文邕是兄弟,被宇文邕册封为越国公。
而今,宇文述还活着呢,他可是当事人宇文邕的侄子。
桐桐慢慢的温酒,给他腾出可对方说话的时间。
就听四爷又问宇文承趾:“可知周武帝毁法之事?”
所谓的毁法,是说当时的寺庙占据的土地和人口太多了,他们不用给朝廷纳税。如此以来,朝廷的赋税和兵源就受到了影响,削弱的是国力。
于是,宇文邕主张毁法,数次辩经,目的在于禁毁佛道二教。最终,定下三教次序,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最次之。
宇文承趾又点头,此事当然知道。
“况严先生本是鲜卑丘林氏……”
宇文承趾点头,宇文家亦是鲜卑血统。
“北魏时,改汉姓为林……”北魏推行汉化,其中就有更换汉姓!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内迁关中,与关中地区的汉人结合,早就胡汉不分了。上哪寻根硕源去,“在毁法一事上,他与北周武帝意见相左,数次劝谏未被采纳,于是便携妻带子隐居于南山。”
说着,就重重一叹,“可惜世事无常,独子早亡故,留独孙,独孙未满双十便又故去,徒留一襁褓曾孙,便是林郎君。”
宇文承趾:“……”便是当年显赫,为鲜卑贵族,可数代不出人才,也不过是家道中落。不过曾祖在周武帝身边侍奉,那必是有过人之处的。
就听这李家三郎又说:“许是因着子息艰难,后嗣难续,老先生便常自责,深信起了佛道。林郎君受曾祖影响,常拜佛寺道观。而今来洛阳,居所亦选比邻寺庙。”
原来如此!
桐桐听到这里,就端着温酒进来了:“……曾祖已仙逝,这些过往真假已难寻!自从老人家仙逝,便再无亲眷。四处游历,病于路途。幸而偶遇一林姓郎中,救我一命。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他无依,我无靠,又同为林姓!便联宗于一家,自此叔侄相称,相依为命。而今,叔父侍奉恩师于身侧,我亦非无牵无挂……倒当真是不得自由了。”
四爷就接了话:“家父早年曾见过林老先生,过往自然为真!林兄呀,这般自谦,难免对先人不尊。”
桐桐胆小不语,只给宇文承趾斟酒。
宇文承趾信了,桐桐打岔,问起了:“当日山中事,可追查出结果了?”
四爷不知说的是什么,宇文承趾少不得又说了他跟桐桐的渊源。
然后四爷:“……”他面无异色,只问说:“莫不是杨玄感余孽?”
杨玄感造反,他是杨素的儿子,跟随他造反的高门大户的子弟就有四十多人。而后,杨玄感被宇文述给击败,杨玄感让他的弟弟杨积善把他杀死:“……事情败了,被俘虏也不过是被人折辱,那倒不如你杀了我,捧着我的人头献给朝廷……”说不定还能换你一命。
杨积善便杀了杨玄感,而后自杀。可他自杀未死,追兵追来,便把他和杨玄感的头一块送到了隋炀帝的面前。
人死过一次,再不敢死了。于是,杨积善就求饶命,隋炀帝便说:“你若不敢死,那便是枭鸟!”
枭,是一种不孝、恶毒的鸟。这种鸟长大之后,会把哺育它的鸟吃掉。
说文解字里给‘枭’的注释就是:不孝鸟也。
于是,杨积善被斩首。一同被杀的还有杨家的其他人,数十人尽数杀尽。
而杨玄感更是被暴尸三天,再把尸身砍成一块一块的,焚烧成灰。
饶是如此,还不解恨。隋炀帝又下旨,将杨玄感更为枭姓!
因杨玄感一事,高门贵姓之家皆有子弟被斩杀,有些死在战场上,有些被俘之后获罪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