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592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这就是你对张远径调回来很不满意的原因吗?”

  “不排除哦,青云集团越来越庞大,若是每个人都想着缩在大本营,不愿意出差驻外,开拓业务,青云哪里还有未来?于他个人,又凭什么一跃而上,冲到众人前头。”

  “千金市马骨吧,毕竟是第一批愿意去香江,又愿意去欧洲的,功劳不多,苦劳很足,人家正常提出工作调动,能不答应不讲理吗?若照你想的压一压,其他人会不会觉得是挑毛拣刺,还肯踊跃驻外?

  他们要是不肯踊跃驻外,一方面在总部狂卷争根夺肥,一方面分公司自成一体水泼不进,就是你愿意看到的结果吗?到那时不是因小失大。”

  袁晓成啧啧道:“瞧,双标了不是,对亲姊妹,对家乡人,你感情深,关心多,希望他们亲人团聚,家庭和睦,对外人却赤裸裸鼓励他们勇于开拓,怎么不关心人家出国驻外回家难,见不到亲人,听不到乡音呢?”

  罗学云坦然道:“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管不了所有,顾不得更多,只能关心一些具体的,在我眼前的人。”

  袁晓成在愕然中结束这个逐渐歪楼的话题,怪腔怪调道:“发达就是好,说话做事毫无顾忌,还被人夸真性情不作假。”

  “不然嘞,你以为人微言轻这个词怎么来的。”罗学云道,“说不定将来有很多奇言异论挂着我的名字,声称我曾经说过。”

  “我要见到,会替你戳穿。”袁晓成说道,“商书纪来了。”

  京九线是三横五纵铁路干线的五纵之一,陈清能在这条路上设有站点,等同加入交通大动脉之中,无论客运货运都将是质的飞跃,人力物力的流动就是经济发展的旋律,陈清地方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启动仪式相当隆重,每个发言人都忍不住表达美好的期望,小小的站点好像家里很不容易得来的孩子,一出生就寄托全家的期望,重担准备好,随时上肩。

  看到众人的笑脸,罗学云有点绷不住,海运的低廉成本固然是港口城市迅速发展,领先兄弟的主要原因,可交通便利绝不是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大家伙这样殷殷切切,就没想过火车站点千千万,真红火者没一半吗?

  果然,商赟参加完仪式,开始走访站点附近在建或者已经建好的商铺旅馆,找机会跟罗学云说悄悄话。

  “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可陈清站启动,我却并没有多少信心。学云同志,你说陈清的未来会因此变得更好吗?”

  “铁路建站只是基础之一,想要陈清好,还得付出更多,不过,县里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总是会向着变好的方向前进。”

  “滑头,跟我还拐弯抹角,青云集团是陈清的名片,你们搞得好不好,间接决定陈清的将来。”

  “这可让我受宠若惊,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青云努力起到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可陈清要好,得所有人共同进步。”

  商赟沉声道:“谁不想都进步,不争气呀,耳提面命,三令五申,抵不住浮皮潦草,一犯再犯。”

  “这种事免不了的,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还真是妙语,可惜善与不善,无法提前看出,不能治未病,防未然,真等过而改之,代价已经造成。”

  罗学云思忖片刻,应道:“如果大多数人都能看出问题,那就是到了要治的时候,此时下药不晚,如果大多数人都不觉得有问题,也谈不上未病未然,毕竟是否有病,无法公断,就像扁鹊大哥二哥的高明医术,只有扁鹊认同,而扁鹊这样的人很少,再比扁鹊差一点也没关系,都算得上良医。”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商赟概括,“你觉得自己是神医还是良医呢?”

  “我甚至都不是医生,青云一些问题总是势头不小,通过各种渠道传进我耳朵,才知道不对味,要想办法调整,因而不少波折。但是,只要我有调整的决心,就是亡羊补牢时犹未晚。”

  “你对青云甚是宽容啊。”

  “因为我知道,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无法管好青云集团,还知道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是半路出家做经营,得有尝试学习的机会。”

  “怪不得青云集团独树一帜,我越看你越觉得深邃厉害,不能等闲视之。”商赟道,“陈清站你看了,还有什么建议吗?”

  “站点本身没什么问题,广场很大,候车厅很宽,可以说很长时间都不可能满负荷运行。”

  “除了本身就有问题?”

  “倒是有些想法。”罗学云直接道,“陈清站无非两点作用,货运和客运。

  对于前者,就是把陈清和周遭的农产品、食品或者其他产品运出,再运进来我们需要的原材料,那么县际交通一定要好,快速路,好服务,让辐射区域都知道通过这里最便利或者最便宜,总之肯定有比玉阑或者其他站点更好的优点。

  后者就是人来人往,本地人、外来职工、外来客商和外来旅客这几类,本地人是刚需,不用管,外来职工就要求当地有好企业,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外来客商则需要我们有好的产品,青云和同业当仁不让。

  当然,陈清要办的高等院校是其中重点,是专科还是本科,人员过千还是上万,单纯教学还是能提供实践基地、创业孵化,不夸张地说,这所院校对陈清的重要性不亚于青云集团,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过。”

  商赟明白罗学云的暗示,青云集团到底是企业,长了脚自己会跑,就像青云食品闹过的争端,不管是利润下滑难以为继,还是股东要求更好的地方,都难以拒绝,陈清着实熬不出多少货真价实的东西挽留,只是牵扯着人而已。

  可人会变,董朋学能变成商赟,罗学云就可能变成钟乐或者范兴宗。

  但院校跑不了,陈清握住主导权,只要不垮,能维持住生源,建成良好循环,那可真能惠及方方面面,且长长久久。

  “院校的事已经定了,玉阑大学陈清校区,地区会帮扶一点资源,大头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好处就是专科院校起步,等综合实力上来,可以无缝升级本科。”

  “挺好的,想来很长时间内玉阑大学都不会有其他校区,陈清等同主校区和总部,等将来有能力在玉阑建其他校区,那必定是陈清校区发展得非常好,有余力,这样的话,伸以援手多一个校区没什么不好,还能扩大招生。”

  商赟罕见露出一丝得意:“这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光靠陈清办不起来,挂别的学校名字,好大学看不上咱们,普通学校给不起资源,还不如各让一步,反正有番号就能招兵买马,不在乎是陈清还是玉阑。”

  “玉大正统在陈清未尝不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罗学云义正辞然,惹得商赟大笑,很是开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陈清的资源禀赋也就那样,光靠自己很难翻起风浪,这么些年就青云集团一家出名,再没能搞出一个哪怕只跟青云农业旗鼓相当的企业,可见青云的成功主要在你,次要才是我们。”

  “书纪多说点,我有点爱听了。”

  “哈哈,还是年轻人好,有活力,跟学云聊天,我都感觉松快几分。”商赟笑道,“周围的几个兄弟县,我真心想团结起来,一起进步和兴盛,可是既缺线又缺项目。”

  “这个确实困难,地理条件摆在这里,搞不了大工业,而农业食品青云已经尽力在做,投资了很多农业生产基地、养殖场畜牧场还有食品加工厂。”

  “我清楚嘞,凤桥黑猪、油茶和麻鸭,李坪羊肉和梨园还有三崆奶牛,不光玉阑知名,到省城都小有名气,可农业食品产值增值相对较低,容纳就业情况一般。”

  “您有话直说吧。”

  “这几年清河投资和青山公司在陈清、玉阑做了不少产业扶持,我看范围挺广,建筑、餐饮、制造、文化都掺和一脚,也做得有声有色,干嘛局限在两地,不能延伸出去?”

  “也是钱和项目的问题,迈不了太大步子,您知道的,没有清兰投资,青食大概率跟青农一个样,远不如现在飞速。”

  商赟意味深长道:“真是这样吗?”

  “比真金还真。”罗学云答道。

  “你向来关心家乡,站的格局比较高,对于这种情况,你一定考虑过解法,对吧?”

第849章 只能因地制宜

  场面一时有些冷淡,罗学云思来想去,反复斟酌措辞。

  “领导,有些话说起来不好听,可事实摆在这里,就算我再怎么粉饰,改变不了客观实际。”

  闻听此言,商赟的脸色渐渐严肃,沉声道:“讲。”

  “这里是我的家乡,家乡跟家人一样,生于斯长于斯,都是一辈子割舍不了的,哪怕远走他乡,永不再回,户口本籍贯一栏三代不改,多少年再提起都是……”

  “差不多行了,越说越煽情,又不是感恩大会。”

  “这叫叠甲,旨在声明我单纯表达个人看法,没有指责批评的意思,来源于游戏术语。”

  “新玩意一套一套的,我都听不懂,直接讲通俗易懂的。”

  罗学云微笑道:“陈清乃至玉阑的资源禀赋,经济结构,支持引导、人才观念等等情况,说起来您比我懂,这个家是您当着,操心着,先天资质摆在这里,后天条件多有限制,站在您的角度都无计可施,我纵缝缝补补又能有什么锦囊妙计呢?

  青云集团专注农业食品是只能如此,不得不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如此才有更高的成功概率,就拿陈清大学,哦不,应该是玉阑大学的规划,最好的思路不是重复人家走到烂的路,而是另辟蹊径,弯道超车。

  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至不济也得是土木建筑,开设这些专业给学生打好基础,将来毕业就是香饽饽,大家抢着要,可事实玉阑大学能上马的还是农学食品,最多加些物流供应链、市场营销广告作为特色。

  因为外界不认玉大的含金量,玉大也不能给学生找来好的就业机会,哪怕砸锅卖铁加强师资构建体系,都无济于事,学生上学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就业,为了养家糊口,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就是不行。

  不顾实际,蒙头就上,只会变成空中楼阁,农业食品就业机会更多,人家也更相信你的培养能力,比如说搞个什么茶专业,理论实践全部拉满,往外吹嘘特色专业,全国前几,外界会不会信?能做到可信,在青云之流的企业实习过,得到很高评价,上学过程就有相关成果。

  但别的专业呢,怎么跟别人竞争,说服企业相信?竞争不了,学生出不了头,无法回馈母校,玉大就更难获得资源,最后变成穷人家养孩子似的,一代代将就,祈求哪一代突然祖坟冒青烟,孩子出息,带着全家鸡犬升天。”

  商赟轻叹一声:“唉。”

  “我不是没尝试过投资,可成绩最好的不过柔风纸业、刚毅刀具寥寥几家,还都是费了好大力气,说难听点,同样的成本去江城花城,能做出两个三个,成功的把握也会更大。好像赛跑,有人穿鞋,路是塑胶跑道平平坦坦,咱们打赤脚就算了,还是山路十八弯。”

  “所以你一年到头频繁往南方跑,还在外地常住,就是认了,不把玉阑当作重心?”

  “我认不认无关紧要。”罗学云坦然道,“之于陈清一地,青云及其产业链足够深耕细作,甚至将来争一争百强县,再奢求更多,我怕是有心无力。”

  他看向商赟,笑道:“领导是不是要高升了,已经开始通盘考虑,布局谋盘。”

  “也是托陈清的福,不仅有青云带动的产业生态,改组新建大量工厂公司,还涌现明天罐头、温正堂老字号、红星文具这些优秀企业。”商赟语气矜持,但是笑容掩藏不住。

  照这话的意思,他很可能去地区担任经济方面的职务,副专员或者发展主任,先把级别上一上,过几年就能换到其他地方当主官。

  罗学云思忖片刻,道:“困难虽多,倒也不是绝路,只是目标不好定得太高,脚踏实地一些,譬如一县一支柱,着重经营一到两个强势产业,培育出一到两个全国知名公司,从而反哺和带动产业发展,还是非常踏实可行的。

  至于上限在哪,就得看造化,不能指望到处都是青云食品,说白了,就算有很多清兰公司过来,都不一定能复制青食的成功,甚至我自己,错过从前的时间点,从现在开始,再走一遍青云食品的路,做成的把握都极大缩小。

  你看以前陈清火腿肠卖的多好,能跟方便面搭配销售,也能家居做菜使用,妥妥一名片,结果双惠和春都俩龙头大战,市场呼啦啦萎缩,恨不得倒闭。”

  商赟闭上眼睛,久久不语。

  罗学云继续道:“有了支柱产业,就算有立身之本,虽然一说玉阑好像就是卖毛尖茶的,很寒酸,但是有名声总比没名声好。大江南北若都知道玉阑毛尖,可是好事,最起码以出品正宗玉阑毛尖为噱头的企业就有更多路走。

  比如争取A股指标,上市后以此为根基成立集团,往小说可以深化茶产业布局,加强产研销链路,往大说涉足姿本市场,投资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物流运输,甚至工业制造,这种情况下,地区想搞顺风农用车厂也不用辛辛苦苦化缘,只是……”

  “知易行难。”商赟低声道,“仅仅一个上市指标对玉阑来说,就是千难万难。”

  罗学云用一种奇怪的语调,道:“事在人为,若是您一听良策就头发晕,心叹气,难道我不是一样吗?这种情况下,凭什么要我担负更多呢。”

  “是啊,若不能以身作则,只顾要求别人,未免太不实事求是。”

  “我没这个意思,只是希望大家做事将心比心,明白都有难处。”

  “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商赟坚决道,“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罗学云赞同道:“正是如此,不忽视困难,也不畏惧困难,就说茶叶公司,若真想拿到上市指标,不是没办法,可以营造声势嘛,跟青云农业联动,说是战略合作伙伴,就能蹭青云的光,再举办天下品茶大会,各种宣传玉阑毛尖,不信带动不了销量。

  及至此时,茶叶公司不光玉阑掌上明珠,省里都得高看一眼,争取一个指标很难嘛?甚至奔着香江股市都未必不可。”

  商赟终于露出笑容:“我原本真觉得无路可走,听你这么一说,反倒目标清晰了,全是思路。既然如此,青云集团怎么没上市呢?传闻省里支持青云农业,香江看好青云食品,AH两股任由挑选,吵得沸沸扬扬。”

  “上市是一柄双刃剑,很容易偏离导向,使企业风气变化,从原本脚踏实地生产经营的实业,转向以钱生钱,玩弄手段的金融公司。

  譬如香江股市,看重企业利润增长率,财报就成上市公司头上悬着的利剑,会绑架战略决策,影响正常经营,与此同时还有大量流程,增加公司负担,对于种菜卖菜起家的青云来说,一旦踏进去,很容易变形,这并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上市公司老总分为两种,一种真是募集资金经营发展的,不想企业变成工具,于是便有各种各样的手段,如AB股、投票权不同、一致行动人协议等等,保证控制权在自己手上,另一种说白了就是为了发财,瞅准机会就减持,你要喜欢,企业卖给你都行。

  青云必不可能成为后者,使辛苦经营的声名一朝散尽,可前者同样稀巴烂,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某种程度上也将变成工具,扎根农业食品,踏踏实实生产就会变得碍眼,需要追寻明白的业务增长和利润扩大。

  “相当清醒啊,怪不得青云一直以来都不犯大错,素以大方可靠值得信赖著名,职工和顾客都竖大拇指。”

  “将心比心,不忘初心。”

  “好一个不忘初心,青农总部安在乡下着实能理解了。”商赟笑道,“还有什么指教吗?”

  “不敢当。”罗学云谦虚道,“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因地制宜,以农业食品为主,纺织服装、生活用品、文化旅游为辅,有余力再搞搞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之类的。

  其实要能做强,像青云食品一样有竞争力,说句不好听的,卖厕纸都能发财,若是只想,只要,不说根本没那样的条件,就算有,也很难成功。

  我曾觉得罗家祖辈真是贪生怕死,为了活着躲进山沟沟里,害得子孙后辈干啥啥不方便,哪怕就是赖在城郊种田,离城更近不也更多机会嘛,即便穷得外出打工,也少付车费,少花时间。

  后来我就想通了,祖辈选择这里大概真有迫不得已的地方,不是他们不想赖在城郊,可能就是赖在城郊会活不下去,根本顾不了那么多。

  作为子孙后辈,再愤怒不满,已经发生的情况造成的事实,也改变不了,骂再多句祖宗也不会回应,反倒还会被长辈认作不孝,岂不是自找麻烦?要么发个恨,活出人样,无需复活远祖,我将超越远祖,要么两手一摊爱咋咋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5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2/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