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562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第807章 取长补短

  南下的火车哐当哐当,奏出狂野的节奏,卫周跟兄弟相对而坐,小桌板上摆满零食,陈清桶装泡面和青云冰红茶最为显眼,亮丽的配色喜气洋洋,少有人能忽视。

  卫周摊开报纸,借着车窗的天光,仔细阅读报纸上的内容,忍不住长叹一声。

  “出什么事了?”

  弟弟卫秦讶然问道,在他印象中,大哥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汉,风吹不动雨刮不倒,缘何会有如此复杂的叹息,包含深深的惆怅、无奈和软弱?

  要知道,旁人别说做成亿万身家,就是百万身家,都决计不肯亲自来挤硬座车厢,只为看一看真实的市场情况,而大哥不仅肯,还津津乐道,从来不说累,不说苦。一份报纸有这样的威力?

  这份报纸是经行玉阑站短暂停留时,从站台上推车售卖零食小吃的贩子手中顺带买的,绝不是什么区域大报,能有什么爆炸新闻。

  “四年前,我从闽江北上,看到内地的火车没有碗装泡面,开始了第二次创业,鼎新集团的基业遂覆盖两岸三地,而后康师父泡面大受顾客欢迎,可谓占尽天时,那种欣欣向荣,未来无限的场景犹在眼前。

  短短三四年后,陈清方便面推出精致纸碗,配合内赠卤蛋这样歹毒的手段,借着冰红茶果粒橙热销的东风,忽然吹遍大江南北,鼎新辉煌之路,莫不是要中道崩阻?”

  卫周的声音有些哀伤,即便是嘈杂的火车车厢上,都能感受到那股不寻常,卫秦赶忙劝慰。

  “康师父已经推出冰红茶,与方便面互为犄角,足够立足食品市场,神州很大,容得下群雄逐鹿,大哥何必杞人忧天?”

  他倒不是武断下结论,而是走访市场实际得来的数据,神州一州堪比欧罗巴一洲,既能容得下行销大江南北,全国知名的过江龙,也能存得住区域横行,不高不低的地头蛇,甚至一些小地方,由于习惯的影响,就认家乡的牌子。

  若说青云食品做起来,其他公司就混不下去,他都不好说是夸张,简直无稽之谈,就连两可乐这样世界级饮料巨头,软饮料中称王称霸的品牌,都只是在可乐一类显出额外的优势,甚至碳酸汽水都不能独霸,何况青云食品一个后起之秀。

  “胸无大志!”卫周不顾自己的弟弟已经三十多岁,批评起来照样严厉凶狠,“只有品牌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多的,才能吃到最好的,不争全国,不赢青云,后面只有捡残羹剩饭的份,辛苦大半辈子就是为了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吗?”

  卫秦讪讪,虽说外人谈及鼎新,都是卫家四兄弟,周秦汉唐个个好样的,事实上自家人知自家事,没有大哥带头撑在前面,他们就是一盘散沙,根本不可能把家业做大。

  “青食配方没什么稀奇的,可这原料和工艺的猫腻,确实摸不透啊,吃起来就是有一种额外的清香,面油蔬菜混合,汤浓味美,顾客都当是道菜,正儿八经端上餐桌,对我们的方便面只当作零食,这上面的差距,实在没办法。

  从全局来说,相较青云食品,咱们更应该关注同一食品吧,大哥,他们也开始推出茶饮料,而且比我们更快,绿茶冰红茶花茶全品类压上,俨然两条腿一起走路,不能不防。”

  同一食品在宝岛已经是有实力的食品企业,来内地投资是为了扩大市场,鼎新在宝岛远不如人家,是为了寻求突破才来的内地,做方便面也是想弯道超车,早前没有经验,为了做好,卫家兄弟天天吃自家产的方便面,只为推出市场欢迎的产品。

  闻听弟弟这样说话,卫周更是生气。

  “你不仅胸无大志,还胸无点墨,同一再强,跟我们一样都是客军,人家青云食品正儿八经的本土企业,上下游全是臂助,盯着同一竞争,只会让青食白捡便宜,你能不能动动脑子?

  为什么陈清面格外与众不同,因为青农在研究优产高质的田黄麦,得到一流专家认可,口感远超一般,旗下还有蔬菜、肉类、调料事业部、粮油产品,是一个整体,一个大集团,无论谁有突破,都能带动相关产品质量提升。

  外面还有优选超市这样的渠道替他开拓市场,这才是心腹大患,懂不懂?人家各个事业部是真正的互为犄角,一旦起势,就是庞大的食品集团,带着巨大的优势,明白吗?想想三国,蜀吴联盟才能抵抗曹魏。”

  卫秦不敢争论,等大哥势头降下去,小心翼翼道:

  “大哥,我是这样想的,虽说咱们都是客军,可同一才是青云心腹大患,首当其冲的对手,他在岛内有饲料、面粉、乳品、饮料、罐头、油脂、冷冻调理食品,甚至还有便利商店这种青云都未涉足的零售终端,我们有啥,只有油脂,不得不来内地寻找新出路。

  只要我们不跟青云针锋相对,人家再嚣张都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康师父上面,再怎么都会觉得同一更具危险,我是罗学云也会担忧高清把多元化经营如数复刻到内地,跟青云集团形成针锋相对的竞争格局。

  往远了讲,青食只是本土品牌比较厉害显眼的,跟舶来品牌未见得有什么优势,这不是刚刚得罪达能,合作不成反结仇吗?面对这些跨国食品的竞争,青食还能算得上曹操吗?估计连窦建德王世充都比不上。

  最关键的是……”

  卫周沉默良久,哼道:“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

  “哥,要是没有同一食品,咱们跟青食放对就算了,起码在方便食品上有直接竞争,不算失策,可既然有同一食品,我们闹得欢,岂不是让他渔翁得利,到时候让他赢了,我们不是马前卒,替人冲锋陷阵,什么都捞不着?必被人耻笑啊。”

  卫周没料到弟弟还有这样的角度,细细琢磨,不能说没有道理,谁都知道群雄逐鹿要忌惮最强者,万不可自相残杀,被最强者捡便宜,可话说回来,合纵连横古已有之,合众弱以攻一强的难度堪比登天,连孙权都忍不住背刺,何况直接的竞争对手,谁能保证他跟你有默契?

  “老二呐,青食的产品太成熟了,从生产制造到宣传营销,不是我们两家能比的,还占着天时地利,若是不能胸怀全局,必然要屈居人下,甚至发展不起来。”

  他将报纸递过去,说道:“现在人和也拦不住了。”

  卫秦接过报纸,认真翻阅。

  头版就是玉高学子丁平勇夺地区状元,被青华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录取,言辞中的喜气似乎要透过报纸,感染每一个读报者。

  这种感受卫秦倒是能共鸣,岛内也有青华大学,哪家孩子要能考入,非但个人,连带全家的前途都不用忧愁,而玉阑偏僻之地,一直努力脱贫,至今仍有许多县乡在列,教育自然有差距,每年能出青燕者,不过一二,再怎么庆贺都不为过。

  话说回来,若不是近些年玉阑大力宣传毛尖,青云集团异军突起,联合营造山水茶都,零食之乡的地方品牌,恐怕少有人知道玉阑这个地方,更不知道这内陆的山水之地,竟也有万国租界。

  读完报纸,卫秦明白大哥为什么叹息,这个名叫丁平的学子,本来会因为家庭贫困早早辍学,完全是碰到青云集团主导的公益项目才得以坚持学业,被最高学府录取。

  丁平原原本本讲述自己的故事,关于家庭贫困的篇幅很多,也很沉重,但就是苦的地方着墨多,青云公益捐建小学教学楼,给予奖助学金的时候,才显出那样轰隆的震撼,及至双方协商进入青食打暑假工,三方合力助他去最好的高中念书,就有一种苦尽甘来的幸福感。

  旁边还有关于青云公益的介绍,言说这是青云集团成立的非营利机构,旨在关爱关心农村地区的老人孩子,包括奖助学金、捐建教学楼、捐赠图书和电教资料、组织各类团队下乡,检查身体、宣传健康生活、修整房屋等等。

  旗下还有青云学校,帮助城乡孩子和青云职工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主要资金来源于青云集团、各子公司还有职工们的捐赠,重点提到罗学云,说明这个项目是他一手创立并坚持运营下来,前前后后捐赠大量资金。

  青云公益自成立以来,陆续将新教学楼和奖助学金推行至全地区,初步覆盖非常贫困的村和家庭,随着青云捐赠资金的提升,将会延伸到更多地方,争取走向全国。

  卫秦无话可说。

  以他的经验,这份地方报纸只是开端,后面肯定有一整套的宣传流程,围绕青云达能的口水仗已经验证这点,青云绝对不是丝毫不懂舆论战,任由达能欺负的愣头青,伴随这则报道,青云的负面新闻必将大幅减少。

  质疑罗学云财富数量,有没有资格登上富豪榜的人,看到一座座青云教学楼的照片上面,显眼的感谢罗学云秦月夫妇,还怎么叫嚣?

  质疑罗学云没有战略眼光,坐失青食远大未来的人,也要心里犯嘀咕,达能控股青食之后,是否还会允许青食投入公益,而且是持续的投入。若达能不能,就决不能说罗学云目光短浅,不懂得好坏,他只是要守护心中的乌托邦,不希望青食成为赚钱的工具,失去本心。

  到这时候,青食是不是国产品牌,还重要吗?本来就站不住脚的理论,更将无处可藏。

  这意味着他们借助达能之事推波助澜,想让青食陷入舆论漩涡,进而影响市场开拓进度的打算,彻底失败,最起码达能现在抛出的料,份量不够。

  大哥的忧愁叹息便知缘由,青云食品非但没被风波挫伤,反而要高歌猛进,以顾客的青睐,愈发扩大市场份额。

  “这也算好事吧。”卫秦说道,“我们就不用想有的没的,专心康师父的发展就是。”

  “错!”卫周毅然决然道,“反而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若不想成为二流品牌,占得一席之地,要不退反进。”

  “怎么做?”

  “取长补短,弯道超车。”

  到江城下榻酒店,卫周说出他的策略。

  “上市融资刻不容缓,康师父要在各城市广建生产基地,并把销售渠道铺开,以此促成鼎新上市成功,获得充足的资金。”

  任何投资者购买股票都是认可会上涨,而支撑股价上涨的基础就是公司经营长期看好,比如业务扩张,利润提升等等,适当修饰是保证成功的必要条件。

  “然后呢?”

  卫周深吸口气:“借助资金优势,我们也做多元化,方便面、饮料、快餐、调料,甚至便利店、餐饮、地产,既然方便面一项不占优势,那就多比几项,把堡垒建多些,城墙垒厚些。”

  “你开悟了,大哥!”卫秦惊喜万分,“神州发展前景无限,干嘛要在方便面和饮料上死磕,每样都做一点,加起来就是很大一块,谁都不能小瞧咱们。”

  “对,既然要学青云,就不能是简单拙劣的模仿,而是要取其精髓,真正实现集团作战,他们做的我要做,他们不做的我也要做。青云捐建教学楼,鼎新就捐希望小学,扶贫、助学,抗洪、救灾,我们一样不少。”卫周掷地有声。

  恰如俩人所料,报道丁平只是开胃菜,很快就像连续剧似的,挨个登场。

  青云公益负责人秦远山接受采访,言说他们的目标就是将助学助农的活动,伴随青云的产品,走到每一个需要的村落,每一个需要的学校。

  青云和清兰则携手宣布,共同捐赠三千万元,一部分注入青云助学专项,希望能帮助更多孩子在明亮的教室安心上课,一部分捐给陈清,建立一所高等院校。

  陶英代表清兰发言,表示玉阑也是他们的故乡,会持续不断地回馈家乡,将家乡建得更好。

  报道一出,舆论哗然,争相讨论青云清兰此举的意义,赞扬声如浪潮,闭嘴者亦众多,没谁再敢说清兰没有达能好,青云食品什么都不用做,躺骂躺赢。

第808章 风起云涌

  黄岗。

  曹国宏站在台子上,对着话筒慷慨激昂地演讲,下面是一群群家庭代表,还有不少瞧热闹的孩子跑来跑去。

  “过苦日子的年头,一个比一个叫得欢,吆喝着爹妈要是供你念书,哪怕中专都能回来当老师,再念高点还能当干部,现在倒好,日子舒服了,吃穿得劲了,一个二个就忘了当初自己怎么吹牛皮的。

  我不敢说咱黄岗是地区最好的村,可要论生活条件,排前头数一数二没放卫星吧?哪家孩娃从早到晚要干活不能上学,你说出一个,我扇自己巴掌,村小的教学楼、操场、体育室,可都是跟县里看齐。

  你们这些做家长的,为人父母的,非但不珍惜这一切来之不易,更忘了给自家孩子筹划一个好前程,就指着孩子晃晃悠悠上完初中,进厂打工吗?不能跟人家丁平同学好好学习,也读青华燕大!”

  大伙面面相觑,碎嘴的张平率先叫起屈来。

  “宏叔,俺们知道你眼红人家丁湾出一个状元,全村老少都沾光,可也得是那块料啊,张黄叶这片岗子从有人开始,连个秀才都没出过,咋去跟人家比。

  俺们不是不教孩子念书,大学毕业当干部,大专毕业高工资,谁心里不羡慕,可娃读不进去,跟筛子兜水似的,学的还没忘的多,你叫我咋办?绑椅子上,还是焊书桌里。”

  张平没有阴阳怪气,同样引起大伙哄闹,还补充说明证据,什么上课坐不住,下课就冲操场,作业不想写,光想出去玩,喊声此起彼伏,小礼堂转眼变菜市场。

  曹国宏猛敲桌子,高声道:“要重视,要重视啊,家里不出大学生,人家就当俺们土老帽,乡巴佬,有钱也是土气的暴发户,新世纪,知识才是力量!我宣布,村里出钱,对每年考入重点大学的家庭予以奖励,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奖励、登文明榜。”

  他一连串说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却没得到热烈的回应,张平见大家都沉默,再度接话。

  “宏叔不会以为丁平是为了赚奖学金才考的好大学吧?人家是文曲星下凡,天生那块料,有没有奖学金都一样。再说,你就算想搞激励,标准也实际一点,上来就是重点大学,猴年马月能达到。”

  二一一工程要到年末启动,九八五要九八年五月提出,本科一批二批招生要到世纪初大学扩招才分,但比较什么时候都存在,九品中正制创立以前,三公九卿郡守县令谁更有含金量,大家也是清楚的。

  所以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之间,名声在外的重点与低调内敛的重点之间,群众心里有数,曹国宏上来就冲最高难度,张平觉得起不到激励作用。

  “志存高远啊,乡亲们。”曹国宏痛心疾首,“不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对得起黄岗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变化吗?”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降低要求,从普通本科开始有奖,但跟重点之间会拉开差距。

  如此,才说服乡亲们对孩子的教育多上点心,争取考好大学,替家里替村子争光。

  对大人们有没有效不知道,孩子们欢喜不得了,刚上一年级的月月回来就跟罗学云保证,要考青华燕大,戴大红花,名字写在村里的黑板上。

  “有志气。”罗学云也不打破,顺势道:“那你可得少玩些,多在学习上花功夫。”

  “嗯,我要给村子争光!”月月振臂高呼。

  秦月笑道:“等你读高中还记得这目标就好。”

  “那我写在墙上,天天看一遍。”

  被天真打败,秦月无话可说,罗学云道:“不必担心,真考不好就去香江读大学,再到海外念硕士,回来就是海归人才,照样有面子。”

  “可真行,这就想好门路了。”

  “未虑胜先虑败嘛,你说这话不也是知道难度,有条件该使就使。”

  抽奖抽到香濠一日游,对某些人是惊奇的奖励,对某些人则是无味的鸡肋,看或不看,事实就在那里。

  丁平考上青华这件事原本该是一条时闻,大家伙听过就忘,最多感慨两句文曲星下凡,祖坟冒青烟,可跟青云公益联系起来,田集人就不能淡定,尤其丁平如此艰难的家庭,却能绽放成才,更让田集人羞愧,自觉得条件那么好,青云学校都在镇上,还比不上人家十分之一,岂能不羞愧?

  所以九年义务教育要普及,高等教育也要宣传,别脱贫致富只是腰包有钱,精神文明一点没涨,必须吹起好学之风。

  罗学云乐见其成,念书上学虽未必能改变人的品行,使其向善,但也比困在家里,只受父母兄弟影响好,方寸之地委实折磨人,见的多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有可能完整。

  然而这份高兴未能持续多久,很快一通长途,令他泛起忧愁。

  李晓晴来电,告诉他鼎新正谋求香江上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5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2/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