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561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而这种对垒若是引发潮流,什么报纸都来凑热闹,就跟光明顶上张无忌力战群雄似的,败,当即为敌所伤所擒,胜,稍后被赵敏渔翁得利,皆非良策。

  先让他们吵,我们暗中旁观,给一些报纸提供弹药,让他们代理争锋,每有不足,还可从容思考,查漏补缺,每有进益,也是为我们争得名声,直至双方力竭,再来发声明收场,为风波画上句号。”

  袁晓成瞠目结舌,老半天说不出话,而后憋出一句。

  “你小说看得挺深刻。”

  罗学云轻笑两声,道:“回去之后,范兴宗升为运营副总,在江分搬迁完成后回总部,这件事由他跟进,借助江城相关报纸,好好搅一搅浑水。”

  青食团队当天收拾行囊返程,他则去寻陶莹,开门见山道:“看来泛亚娱乐需要涉足报纸,好有犀利的喉舌,能于此刻帮我叫两句冤。”

  “会的。”陶莹道,“等天下出版和青春娱乐上市完成,泛亚娱乐也会挥舞钞票买买买,加深传媒理所应当。”

  “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天下出版一边握着大量武侠漫画经典,一边引进霓虹漫画销售,在业界极为看好,上市流程将会很顺,青春娱乐稍差,我已经让他们广签艺人,快速捧出几名标杆。”

  “辛苦。”

  “也是为自己的股份做事呐。”陶莹爽朗一笑,问道:“青食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弗兰克不就是想让青食成为众矢之的,高处不胜寒嘛,那就如他所愿,让清兰发公告,说看好青食长期发展潜力,绝不愿一亿贱卖,至于弗兰克嘲讽清兰对食品行业没有助益,就戳他心窝,骂它也是做玻璃瓶起家,靠收购进入食品行业,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这可真是风口浪尖,不停歇喽。”

  “青食也该经历狂风骤雨,它可以慢慢发育到强壮,却不可能发育到霸主,不打败对手,踩在对手的尸骨上,如何走向世界,走到达能的水准?”

  “有志气。”

  罗学云哼了一声道:“清兰可以物色些本地的零售超市,控股或者参股都行,若有相当不错的食品公司也可以入手,狂言既然放出去,没道理只是空炮。”

  陶莹讶然道:“清兰是怎么了?不再做青云的保姆,自己出来秀风头?”

  罗学云恶狠狠道:“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是这样吗?在你心中,青云与清兰孰重。”陶莹一针见血。

  罗学云顾左右而言他:“赚来的钱总要再投资,物质食品和精神食粮难道不是很有前景的领域吗?还有经验铺垫,适合清兰。”

  …………

  香江有家唱片公司被收购之后移师燕京,在内地开启签约歌手发唱片的潮流,九四年发行专辑校园民谣1合集,创造校园民谣浪潮,同桌的你就是合集中的一首歌曲,以至于互联网时期,有人调侃华语乐坛只有芭乐(民歌、民谣,节奏缓慢的抒情歌,非常市场化,受听众追捧)。

  这家唱片发行的第一张内地唱片在歌词里写道:香江,香江,怎样那么香……让我去那花花世界吧,给我盖上大红章。

  对一些人来说,米国梦的吸引力虽强,但却太遥远太恍惚,隔着大洋彼岸,没有亲近感,而东方之珠的繁华就隔着一个口岸,听一样的歌,看一样的电影,生一样的面孔,喝一样的水,天然亲近。于是乎,迫切期待回归,去看红磡体育场,去看花花世界。

  若有什么新闻,从欧米传来,还有翻译的壁障,语言不通的误解,但香江就没有这份忧虑,可以无障碍阅读,甚至摘录原段的夸张之语也不怕读者不懂。

  是以,当达能入股青食失败的消息传回来,给刚黯淡不久的富豪榜单一事再添燃料,围绕青云食品究竟有没有这么厉害,罗学云到底是不是失智的讨论甚嚣尘上。

  报纸竞相报道,各路人马都开始分析,青云集团和青云食品的公开电话没停歇过,每天都占线,都有人询问是真是假,有真性情者,夸赞青云有骨气,不向洋人屈膝,有气贯脑者,臭骂罗学云有眼无珠,不配当青云董事长。

  罗学云家宅的电话也不得安宁,似宋载铭易宗阳这种山巅上的人,都好奇究竟内里,也是醉了。

  “别说只是估值,就算货真价实十六七亿,也当不得您关心呐,神州之大,还不俯拾皆是?”

  “但是。”宋载铭很认真的语气,说道:“纯粹民营的,食品行业的,品牌知名的,国际认可的,只有青云食品一家,标杆的意义重大,你明白吗?”

  只要限定词加的足够多,阿猫阿狗都能得第一,罗学云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是坚决保证,一定把青食做好,不让牌子黯淡无光。

第806章 口水仗

  “达能集团毕竟是国际知名食品企业,于资金技术和全球市场上很有优势,青云食品不跟他们合作,是否会阻碍未来发展的前景?”宋载铭问道。

  “宋主任,有句话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相比较达能,我们更信任清兰,达能执着于控股权,一旦跟他们合作,青食有失去控制的风险,将来如何经营,能否经营得很好,不全由我们掌控,综合考虑下来,我们决定沿着既定路线,哪怕走慢点,但是心里踏实。”

  “清兰在香江名声匪浅,陶氏家族还上了香江华人榜,你们双方有没有考虑过推动青云食品香江上市,以获得更多资金,推动青食跃入快车道?”

  罗学云眉头微皱,将听筒换个耳朵,说道:“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青食盈利率不错,还有青云清兰背后支持,对上市融资的渴求并不迫切,上市之后不由自主,对经营方针和运营策略都有极大影响。”

  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上市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造富,如果不是为了快速扩张,上市所需的披露信息、严格监管、股价波动、股权稀释,都将是企业经营者不愿意面对的麻烦,无数双眼睛拿着放大镜寻找漏洞,要求这要求那,可不好过,青食没必要着急赶趟。

  宋载铭又道:“青云农业是好典型好榜样,我希望青云食品也能不逊色,若是资金充裕,岂不是能加快发展速度,应对达能的恶意?”

  罗学云道:“市场上真刀真枪较量,青食不怕,背地冷箭中伤,青食也能接下,我不想强求青云做不懂的操作,那更容易跌入别人的陷阱,香江是国际都市,若青食在那上市,达能想要对付青食,就不止是说两句酸话,真正有可能让青食伤筋动骨。”

  “我很高兴你在面临如此复杂的情况,还能保持冷静淡然的思考,好好干,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

  “一定。”

  无论青云还是清兰,都不需要通过青食造富,推动它上市除了耗费人力物力,没什么好处,青食情况本就复杂,再增加复杂属性,简直厕所里点灯——找死,更不利于罗学云按照自己想法经营青食,论起麻烦程度,将会比引入达能还糟糕。

  真说青食或者青农缺乏海一般的充足弹药,推动青云创业旗下的餐饮品牌上市回血,才是更好的选择,相比较食品制造业,餐饮容易炒作,一个特殊的经营模式,一个新奇的品牌形象,再编个好故事,投资者就能如狂蜂浪蝶吸引而来。

  “刘明理需要更多帮手。”罗学云喃喃自语,本来一堆新项目就复杂,青食还要退还一批零碎,刘明理未必撑得住,得向青食看齐,一王三相多将提高配置。

  …………

  范兴宗依计行事,发动关系在报纸上跟人打口水仗,与网络论坛看帖回帖不一样,报纸上争论是真正意义上的隔空对战,若不是点名道姓,注明我对如下人的观点反驳,甚至都不能成为旗帜鲜明的对战方,只是吵闹而已。

  弗兰克牵动的舆论攻势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就是鼓吹青云食品市场份额高,实力强,得到食品巨头认证,必成心腹大患,友商们快快群起攻之,前头的拦,后头的扒,别让它成了气候,压缩你们的市场。

  其二就是攻击罗学云没得高见,小富且安,目光短浅,完全不明白光明之未来就在眼前,为一己私利算不清大账,总目的就是搅混水,让青食不舒服。

  前一点,范兴宗没什么好法子,没有达能的时候,那些仿制青食明星产品的同行,已经自发跟青食较量,无需弗兰克抹黑,后一点辩经,那就太简单了。

  什么达能许的空头支票,根本不能保证合资后能如他预料发展,只有傻小子才会被骗,反观罗学云从达能要求五十一控股权,便识破其险恶用心,就是想据为己有,日后经营中必将产生无穷麻烦,它也不会为青食发展好坏负责。

  什么杀头买卖有人干,亏本买卖无人理,达能集团再有钱也不是来开善堂的,远渡重洋过来寻找青食合作,必然有利可图,开出再高价格都会想方设法赚回去,从其买卖不在,仁义也不在的行事作风,可想而知答应合作之后,情况将会怎样陡转直下,那时还要反过来骂青食老职工拖后腿。

  各种言论争奇斗艳,自然把水搅得一池浑浊,青云站在岸边,便可袖手旁观,从容应战。

  就在范兴宗思考如何一锤定音,将一切纷扰扫除时,一则消息引起他的注意。

  “庆祝玉阑高中诞生地区状元,有望冲击青华燕大。”

  这是玉阑地区报纸,亦是声援青云集团和罗学云的一员,不论距离远近,他都要尽快看到最新,以确定舆情处理任务有没有做到位。

  玉阑高中前身在抗战时期便已建立,迁移至地区近五十年,越做越大,俨然地区最好的高中,前几年开始涌现青华燕大的苗子,陆续出过省状元,印证玉高之崛起。

  报纸上简略讲了这位地区状元的身份,勤勉好学,乐于助人,同学和睦自不必说,标配的品质,有一点吸引范兴宗注意,家庭贫困,接受采访时感谢青云集团的资助。

  “尸位素餐!”范兴宗忍不住斥骂,这么鲜活优秀的例子,正好用来刷新青云名声,品牌公关全都无动于衷,脑子怎么想的,有没有把罗学云的话放在心上,还有青云公益都不知道跟踪项目进度吗?还是真的淡泊名利,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他猛猛打电话,从青食公关到青云品牌,从杨朗到袁晓成,挨个通知,强烈要求他们行动起来。

  余秋秋作为青云集团的品牌形象和公共关系部负责人,自然要她牵头搞定这件事,说起来容易,让青云蹭一波热度,亮一亮光环,做起来难,不能太露骨,好像青云公益做这种回报家乡的事只为虚名似的。

  最关键不能让当事人“受伤”,若是炒作太过,让人反感,觉得接受青云奖助学金,就是为了某天替青云鼓吹,岂不是大大伤人自尊,不利于做好事的初衷。

  余秋秋兵分多路,分别联系报道的记者、此人的同学老师以及青云公益对接他的职工,做一个细致的了解,此时报考是估分报志愿,是以成绩出来之后,录取结果也将不远,若不能赶在尘埃落定之前做好准备,等同失败。

  青云公益不情不愿派出徐华,向余秋秋介绍情况。

  “我对丁平的印象很深,他是少有的青云奖助学金都拿,而且最高档的孩子。”

  奖学金代表学习成绩优秀,助学金代表家庭条件贫苦,档次越高则程度越深,余秋秋暗暗佩服,这说明丁平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成才,难度可想而知。

  “我第一次见他是在丁湾小学,那是一座比我太爷年纪都大的学校,里面所谓教学楼是用土坯、木头和小瓦建成的房舍,年久失修,盖瓦脱离,木椽子腐烂,土坯墙发裂,整体摇摇欲倒,天色稍黯淡就看不清书本。

  我当时是跟赵老爷子一起下乡,看校舍环境是否如资料描述的那样,如果确实非常严重,才能排到前面,新建教学楼,当时他就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对我们的到来波澜不惊,好像苦地里盛开的一朵花。

  青云楼建成的时候,丁湾小学的校长,也姓丁,彻底相信青云做公益不是面子工程,于是积极了解青云奖助学金的项目,然后拉着我们不让走,非要我们提前审核丁平,那一年他该上初一,但家里无力负担。

  晚批准一年,丁平就会抛荒一年,晚批准两年,可能就不会再有上学的机会,丁校长说他是读书种子,非常喝书,一堂课顶人家好几堂,辍学了太可惜。

  在赵老爷子首肯下,他拿着奖助学金读了初中,本来青云助学项目只覆盖义务教育,可他成绩太好了,好到认识他的人都被感染,自发觉得他不考大学就是暴殄天物,于是又网开一面,资助他读高中。

  丁平是好孩子,为了给青云省费用,不愿去县高,只愿在他们乡的高中部读,还说一样有信心考好大学,那时候农高已经裁撤差不多,所谓高中部只有一个班而已,是校长努力争取保留的,谈不上师资,只是省钱罢了。

  后来就传到罗总耳朵,罗总出了一个主意,寒暑假他来青食打工,自己挣学费,再拿一部分助学金,学校也联系最好的玉高,后者了解情况后,亦免去部分费用,才使得他安安稳稳考大学。”

  真不容易啊,余秋秋油然感叹,这其中但凡有哪个环节出错,恐怕都会让本届地区状元易主,同时她也感受到青云公益的份量,结结实实通过资助,没让一位好学生荒废,有条件去追寻更好的人生。

  “你跟丁平打交道多吗?”

  “偶尔有书信来往,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那……那你觉得让他站出来接受采访,公开感谢青云集团,多说些好话,他会愿意吗?”

  徐华沉默不语,良久缓缓道:“秦总监很不愿意拿受资助的孩子说事,尤其是配合媒体的宣传,这会让很多人担惊受怕,损伤自尊,认为青云的资助不是学习好家庭贫困就行,而是有额外的条件。

  此刻的名声会妨碍长久的推行,他希望真正有需要的人,静悄悄拿到资助解困就好,不必显得异常,好像别人都是有条件自己上学,他是讨来求来的。”

  余秋秋眉毛上挑:“纵然助学金不好意思,奖学金该是值得骄傲的吧,难道也不能对人说?青云公益没少拿捐建教学楼说事,又不怕伤人了。”

  “你没在村里住过吧,有时候不管什么名义,只要有钱就是一种麻烦,尤其是大家都穷的时候,你却有额外的特长能赚到钱。

  奖学金的本质也是为了助学,让学习好的孩子能坚持下去,不是为了比较,至于捐建教学楼,宣传对象是学校,人家巴不得出名,好让社会人士知道他们的苦,肯多献爱心,每多一份爱心,哪怕只是一本书籍,都能帮到很多人。”

  徐华平静道:“虽然青云公益成型时间不久,至少也是钻研几年,大家伙都不是懵懂无知,只懂得蛮干傻干,所有步骤都是有思考的。”

  “抱歉,我的语气太重。”

  “不必,都是为青云。”

  余秋秋思忖片刻,道:“能不能请徐组长做个中间人,劝一劝丁平同学,青云会负担他大学的费用,并给予现金奖励,这些都可以不公开。”

  “合着我故事白讲了,你还是没认清丁平是什么样的人。”徐华摇头道,“以他的成绩和家庭条件,读大学照样是公费生,寒暑假依旧能勤工俭学,需要别人多献事吗?拿钱成什么,收钱办事,好事办坏。”

  余秋秋试探道:“那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晓什么情,动什么理?”

  “把今年关于青云的报道剪贴出来,让他知道青云的困境,包括罗总被人谩骂嘲讽,他站出来现身说法,一则青云真心大白天下,将会减少无端谩骂,二则青云公益也能广为人知,普及到更多人身上。”

  “你觉得青云公益没能铺遍全豫,是因为知道的人不多?”

  “呃……宣传出去,总是能让更多人看到,尤其是那些真正需要,且走投无路的人,若是知道有这么一条路,说不定就能改变人生,继而改变整个家的命运。”

  徐华展颜一笑,点头道:“差不多,你能想到这一层,说服丁平那孩子就有七八成把握。”

  余秋秋大惊:“才七八成?”

  “不少了,我还是看他在报纸上主动提到青云集团才敢说这么高,别觉得人家年纪小就好糊弄,人家能考到地区第一,你能吗?将来他的前途可比你光明。”

  “这倒是,要是考上青华燕大,那可是天之骄子,苦尽甘来,一切付出都值得。”

  “这就是青云公益的意义,定时间,我帮你约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5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1/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