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474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叶帆还在讲。

  “陈清鳝鱼甲天下,这口号你听说过吗?”

  “听过,城里饭店常有人点。”

  “这就是我们青农宣传的一个方向,给消费者一种陈清最会养鳝鱼甲鱼,最会吃鳝鱼甲鱼的印象,如此一来,慕名者非要点这道菜,便带动我们水产的大量销售。”

  “不怕别人伪冒么,顾客能知道是不是陈清来的?”

  “这讲起来就很复杂,简单说,青农的鱼种是精心研究的,保证味道在标准线以上,至少跟其他地方有差别,其次就是品牌意识,青云农业销售的陈清鳝甲最正宗,你若不是从我们这里买的,就不能证明真假。

  一般顾客不在乎,真真假假就算了,若是有名的食客非要证明,饭店和菜市场就得亮明跟青农的合作证据,这样一来,便能保证青农产品占据很大一部分市场,而这部分市场,一定是陈清最好的出产,剩下的若是卖不上同等标准,综合起来也不算亏。

  一直以来,青农都希望能把一些特产做成地理标志,简单说就是把产品跟产地紧密联合起来,一起推向市场,不仅能增加产品销量,还能抬高价格。”

  吴金明一拍桌子,惊叫道:“这个我懂,你们玉阑的毛尖,道口的烧鸡,灵宝的苹果,还有西峡的猕猴桃,吹得轰天响,好像你们那里出产的就格外高人一等。”

  叶帆微微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就像某湖的大闸蟹难道真就天下一绝,莫可替代?其实不然,但广告做到位,让人提起大闸蟹便要想到某湖,以至于贴上这个标签蟹价倍增,后来便可不靠蟹就能赚钱。

  吴金明又道:“这个我也学不了,不是一家一户能做到的。”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不是说过么,大有大招,小有小招,你让别人知道老吴的蔬菜就是好,肯买愿买,就已经是大收获,若是带动亲戚一起种植,扩大产量还有名号,便能一定程度跟人议价,再上一层楼。”

  叶帆叹道:“当然,传统农业做到这地步就是极限,再要提高收益,只能想其他路子。”

  “什么路子?”

  “你不是替赖绍代收过农产嘛,该能想到他收去做什么,千家万户,每家都提供一点利润,累积起来,可想而知。”

  吴金明陷入沉思,旋即苦着脸摇头:“我确实想过,但风险太大,像水果这样的时令东西,脆弱得很,在我手里多一天,就损失一天。要是开厂做成果酒饮料啥的,需要本钱就更多,一旦赔了,全家人都得搭进去。”

  叶帆低声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种菜卖菜介于两者之间,说到底只是赚个辛苦钱而已,越是生产资料受限,前途越是黯淡。”

  “这是什么意思?”吴金明纳闷道。

  “没什么,有感而发。”

  叶帆露出笑容,道:“许多东西我光从嘴里跟你讲,没法形成具体概念,一个水果什么样,到底得你去见过尝过才能理解,老哥若是真觉得种菜遇到瓶颈,想要有所突破,不妨去陈清学习学习。既有农业,也有食品加工,不敢说一定能帮到你,开开眼界也好,说不定就有领悟,想出办法。”

  吴金明迟疑道:“要钱嘛?”

  “若只是参观的话,不要钱,住,我给你安排宿舍,吃,委屈你跟食堂。”叶帆开心道,“不过,要是想学点什么,做点什么,青云就要签协议了,跟盖棚种菜一样,收费但保证你能顺顺当当起步,不是蒙头砸进去。”

第694章 还是阔气一点

  “叶帆做得不错,再教一教练一练,可以大用。”

  青云公司总裁办公室,罗学云翻阅各部门定期交上来的工作报告,对叶帆负责的农机外勤成果表示赞许。

  人离乡贱,尤其是去乡下,想做成事并不容易,但叶帆不仅打入乡亲内部,在复杂天气和泥地中,给农业机械使用积累宝贵经验,还极大宣传青云农业,麦种菜种销量增长可观不说,当地的报纸也不吝惜夸奖之语,说什么青云真心为农人着想之类的。

  据可靠消息,当地相关单位准备了许多惠而不费的表彰,肯定青农援助的意义。

  青云虽然是家企业,没有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说法,但要做高级管理还真不能不懂基层业务,一则技术人员向来鄙视外行领导内行,若是什么都不懂,很容易叫不动下属,一些磕磕绊绊你还找不出原因,更有甚者,用各种门道糊弄你。

  二则基层生态复杂,人际关系也更明晃晃,该有的勾心斗角不会因为个人职位高低和薪金福利厚薄有差距,对每个级别的员工来讲,他所能看到的就是他的一切,在这里面摸爬滚打久了,哪怕升到高级管理,亦能游刃有余。

  当然最重要的是,新人不从头开始做事,一步步立功凸显能力,就算领导想提拔,也找不到理由,有些蛋糕是能做大的,有些东西注定有限,只能你争我抢。

  青云公司**再快,宝座也就那么几个,等前面的人坐住,后来人再想坐,只能让前面的人坐不稳,如此一来,每个人的上升,不光要有说你行的人始终给予支持,让你的功劳呈现出来,还得你自己突破重围,不断向大家证明你行。

  叶帆、范兴宗、辛治、许谦和……相比较袁晓成延请的跳槽主管、因资历升到上面的前辈,罗学云更青睐这些频繁涌出的年轻人,事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打天下和坐天下的很可能不是一批人。

  青云微小时声名不显,来的都是亲朋好友,水平良莠不齐,然而等公司做大,能提供的条件更丰厚,再来者要么具备学历,要么具备学力,无论技术还是管理,这些后来者的确更专业,再加上不断向上的进取之心,新老之间的矛盾就很明显。

  但没办法,若要走得更远,必须得吸纳新鲜血液,且让新鲜血液逐渐走到能施展才华的位置,否则青云就要一潭死水,进取无能。毕竟,学盛学平这些前辈再如何想跟上趟,终究是越来越看不懂技术列表,看不懂财务数据,说不好普通话,学不会外语。

  聆听旨意的田秀禾自然能听出话外音,无非是让自己这个做领导的,中肯评价职工成绩,然后给予恰当的履历填写和职务调动,封别人的口,少说些酸话。

  然并卵,掩耳盗铃罢了,作为进入青云就在总办公室呆了两年,大家伙公认将来要成为青云中流砥柱的培训职工,所谓储备干部的存在,陈帆余秋秋辛治几批人明显是不能埋没的,特别叶帆还是叶岗人,跟罗学鹊恋爱结婚,属于青云正统,没道理要逊色同届。

  只是越这样,罗学云越想让叶帆把根基打牢,一步一步向上走,到后面完全取代前辈时,谁都说不出反驳的理由。

  有时候,田秀禾也不得不苦笑,既希望青云越来越好,那意味着我们作为一份子,能分到的好处越来越多,可又不想太好,一旦好的过分,他们这些前辈就落伍,得给人家腾位置,哪怕年纪上相差不了多少。

  “钟乐想让叶帆先当好农机农技服务部的负责人,把整个业务生态搭建好,然后担任技术生产中心副总监,等将来生产中心合二为一,再跟着上升,最终脱离副手位置独当一面。”

  话是这么说着,语气未免有些酸溜溜,叶帆非但光明前途铺就,还要跟师父钟乐一起,横冲直撞,连他都干掉。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眼下跟着钟乐做好技术生产中心最重要,青农要调整传统农业和科技农业的侧重,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田秀禾点头表示明白,随后聊起项励志的事。

  “小伙子跟部门提离职了,要离开陈清,卢鹏想知道你的意见,批准还是挽留。”

  项励志属于卢鹏圈子的人,前途无量的大学生,在卢鹏打出名头之后,跟着同学们过来,一则是青农研究经费还是很舍得掏钱,仪器设备也好,办公条件也罢,远非校园可比,二则出手大方,青农没有梧桐树,引凤凰自然得许以重利,不光身份地位上尊敬,薪水奖金也是哗啦啦不抠门。

  虽然陈清是个小地方,但青农工作环境还不错,未来前途也看着有模有样,项励志的师兄弟们还是留下不少,毕竟对个人而言,什么大公司小公司,只是名头差别而已,如果待遇跟得上,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有去谈心么?工作原因还是生活原因。”罗学云平静道。

  “生活。”田秀禾回答得稍微犹豫,但他把这件事说到罗学云面前,不就是因为项励志想离职跟幺妹有关么,藏着掖着有屁用。“应该是跟幺妹有关,他没想在陈清呆一辈子,更没想过在陈清找对象。”

  “所以他就是想多跟卢鹏搞出些成果,攒些家底,然后奔向光明未来?”

  “说实在话,可能不止他一个,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讲,在陈清工作半辈子甚至留在陈清,并不是容易决定的事,以这两年在玉阑各学校的招聘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来青云的都是玉阑附近几地区的学生,而其他人则是明确表示想在江城分厂工作。”

  “理解,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罗学云沉吟片刻,道:“周天叫二姐带孩子回坡上一趟吧,她们姐妹之间好好谈谈,最后再说怎么办。”

  “好。”田秀禾痛快离去,

  若是之前,罗学云说不得要头痛一番,担心幺妹受到伤害,但现在完全没有了,时间太久了,不光对项励志是个折磨,对他们这些家人同样也是。

  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对爱情来讲,这是最残忍的。然而旁观者同样会觉得执迷不悟愚蠢至极,不管是情情爱爱,还是做人做事,钻牛角尖和撞南墙不回头都会惹人愤怒,讲道理很重要。

  罗学云反而头痛项励志离去的其他因素,就像田秀禾说的,对于外来者而言,陈清或者玉阑,可能不是很有吸引力的城市,来者当作过客,随时打算离去。

  他之所以要办青云学校,不光是为了给职工贴补,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主要原因还是教育资源不足,作为偏远贫穷之地的陈清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学校老师,要想孩子接受不逊色大城市水平的教育,只能自己贴补。

  有本事就多补些,惠及更多人,没本事就少弄些,搞个教职工子女班,总之要融入校园,不能搞二三十学生的私塾,那样太另类。

  当然,这情况绝不是一城一地的问题,而是大江南北的普遍困难,所以国家才大力呼吁社会力量办学,做强教育,普及教育,没办法家底太薄,要用钱的地方又多,只能想尽办法补课,慢慢追上来。

  于是乎罗学云反省自身,极为懊恼,格局还是太小,陈清现在固然不怎么样,没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但这种情况就不能改变吗?绝不是。

  公路修通,铁路设站,然后望高铁盼机场,再能办一大学,早期就是农业、食品、动物相关专业,可以是**学分校区,逐渐加大投资,培育起来后更名独立,到那时,既有全国知名企业青云公司,还有区域知名大学,天榜人才吸引不来,地榜人榜难道还不能聚集一大堆么!

  还是得阔气一点,有效仿雷布斯给母校捐款十三亿的气概。

  罗学云苦笑,扮猪久了,很容易沾惹猪的习气,吃起肉来没有山大王那股凶悍,当然,刨根问底的话,还是因为两辈子都是穷人,没怎么富过,不了解那股子挥金如土的感觉,也不习惯真正气吞山河的大手笔。

  青云的问题不是**太快,反而是太慢太小,以至于袁晓成田秀禾跟自己,都不够格局。

  将各路文件看完,该做的批示写明,罗学云才顾及私事,将陈晨寄来的包裹打开。

  一封信和一沓文稿。

  认出我了?不愧是记者,敏锐性还是拉满,他虽然没有刻意掩饰修真世界作者身份,可能把青云真人跟罗学云联系起来的,陈晨还是第一个,更关键的是此君立刻抓住机会,以讨教名义送上手稿。

  罗学云惊讶于修真世界的影响力,居然这么快就传到玉阑来,要知道雷云武侠杂志到底只是个本地发行的杂志,尚未在江城以外设点,购买并不容易。

  细想的话,这也并不能证明修真世界真就质量拔群,以这个手稿而言,陈晨不光是电影月刊迷,还是武侠迷,更是能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记者,这样会钻营的人是不好当标本的,但用在其他方面,肯定能放异彩。

  比如雷云电影月刊,确实需要对娱乐新闻敏感,且脸皮厚,能采访到关键人物,获得关键信息的人选。

  揭开陈晨创作的手稿,饶是罗学云都忍不住赞叹,不愧是玩笔杆子的,文采水平刚刚的,许多字词他都没见过,只是绰约听过名字,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又不是佶屈聱牙大伙看不懂的掉书袋,于是那种清新淡雅不油腻的格调明白呈现读者眼前。

  “厉害啊。”

  从稿子看,陈晨保留一丝文雅风味,让读者辨认出这是有笔力的文字工作者出品,行文中却极力模仿修真世界的白,直抒胸臆,剧情冲刷,用神秘感新鲜感刺激读者阅读下去,不知不觉就过去半天。

  毫无疑问,这本架构设定跟修真世界近乎重合的《当代武圣》,值得雷云武侠杂志刊载,修真世界能吸引多少读者,它就可以吸引多少,只是摸着手稿,看着陈晨端正的笔迹,想象其著作和誊抄的辛苦,罗学云便有种打开潘多拉魔盒的负罪感。

  懂文字的行家里手,若要调整写作方向,只消稍稍研究一番,便可大有长进有模有样,这种情况下两本书先后刊载,若是引来轰动效果,还不立刻人人追捧,都来跟风,对小说文坛岂不是大地震?修真世界的鼻祖身份,岂不是要成为万恶之源。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自己不搞,也会有其他人突破,无非是早几年晚几年而已,何况武侠小说本身在文坛中就不怎么受喜欢,更直白通俗的“新武侠”何谈败坏?若是修真世界、当代武圣将来能影视化,电视剧电影都有观众喜欢,自然也是一代经典毋庸置疑。

  想到这里,罗学云便放平心态,认真品读陈晨手稿,并做批注给出相应建议,随后写封长信随原稿回寄,信中邀请陈晨去雷云文化供职,部门任他挑选,起步就是副主管,还给他画了一个大饼,就是让他亲手完成自己作品的运营,包括连载、出版、漫画、影视等等。

  这是对陈晨认出他身份,还敢大胆攀附的奖励,勇敢者先享受世界。

  陈晨收到回信的速度很快,瞧见罗学云认可他的作品,还说要给最高的价格连载,当即欣喜若狂,一蹦三尺高。

  他并不是个纯粹的小说创作爱好者,亦不执迷于作家称号,只是期望更优渥的生活,罗学云这样的大老板就是他的榜样,当代武圣被认可,意味着他要改变命运,真正踏上另一条路。

  与此同时,罗学云还邀请他担任雷云文化部门副主管,许诺对当代武圣重点运营,打造他的身份,就更没话说,几乎是铺平光明大道,只等他抬脚上道。

  当即熬了一夜,将批注的问题改正,及至此时,兴奋之情消退,他看着誊写的手稿,眉头紧皱。

  好像写的也没那么精彩,跟修真世界都有差距,遑论四大名捕,罗学云凭什么要给予这么好的条件?天上掉馅饼嘛!

第695章 千金市马骨

  陈晨带着修改后的手稿前来拜访,行动言语毕恭毕敬,俨然以弟子自居,罗学云见此情状,亦不由得感慨,名利二字重逾千钧哪怕文化人都不能免俗,想当初此君挎着相机过来采访,落落大方何等阳光。

  “我还是喜欢当初陈兄弟过来采访时的仪态,淡定自信,精神焕发,青云不是龙潭虎穴,不必这么小心翼翼。”

  “在小说写作方面,你是前辈,我是末学后进,带着处女作请前辈指教,自然得尊敬些,这叫尊师重道。”陈晨微笑道,“若是当代武圣能经罗总的手连载出版,那就是我实打实的贵人,更应该尊重。”

  罗学云不置可否,问道:“你考虑得怎么样,愿不愿意屈尊去雷云文化上班?”

  “感谢罗总厚爱。”陈晨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听罗总诚心评价,当代武圣的质量究竟如何,跟雷云武侠杂志刊载的小说相比,是否真的具备……隆而重之的资格。”

  “你在疑虑什么?”

  “受宠若惊。我有自知之明,武圣从故事创意和行文结构上,都是模仿修真世界,加了些我自己的东西,但不多,本来是想能赚稿费就行,可罗总许诺的待遇太优厚,优厚到我担不起,心里忐忑,不得不跟你当面问个明白。”

  助理给两人泡了茶,是青云新推出的云极道茶,若论根源,实则跟张山茶、五云山毛尖一脉相承,但在宣传上另辟蹊径,甚至故意撇清茶的来源,着重宣传名山、道韵的联系,某某祖师手植,后山煮茶修道的故事,亦在筹备中。

  作为后来者,罗学云向来不惮于营销宣传的使用,酒香不怕巷子深?扯淡,巷子里五花八门全是卖东西的,各种气味充斥,别说酒香,屎臭都传不出来,就跟中文互联网一样,被海量信息污染,想找些实在东西,比浪淘沙还难。

  敢作敢当,陈晨既然问到,他也不屑遮遮掩掩。

  “云极茶,近来可曾听闻?”

  “听过,说是观山产的,都是法师亲手种的,制来售卖希望换钱修补山殿。”陈晨以为罗学云在展示茶的珍贵,很配合地回答。“产量不多,所以价格很高,想买到并不容易,只有少部分人喝到,托罗总的福,见到庐山真面目。”

  “味道怎么样,跟市场上其他毛尖比,有明显的品质差距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4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4/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