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364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杨水武忽然问道:“王哥,你们乡是怎么开始种花木的,怎么做到现在这样大,家家都种?”

  “诶呦,这个问题说起来就长了,老蒲家人讲咱们乡唐朝就开始种桂花,明清做得越来越大,刚开始只是种桂花,后来梅花菊花栀子花都种,建国以后种果苗,等青云农业过来建基地,又种绿化苗木。”

  王鹏感慨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能做什么营生,一看祖上,二看家乡。

  像俺们村的孩子,三四岁就知道动铲子剪花枝,六七岁就会看叶子认品种,十二三岁就知道苗木害什么病,该怎么治,等到十七八九种养的本事就已经有不小的基础,再磨一磨带一带,盘盘估价算账的门道,差不多就能顶住家业。

  若再有两三个聪明的孩娃,引进新品种,找到新生意,就这样兄弟带兄弟,一家带一家,全都做起来,当然父传子婆传媳也就混个温饱,孩娃聪明还是痴傻谁都不能保证,真要做大做强,还得是青云农业这种云集天下英才的模式。

  俺们传几十年的经验,人家学个三五年就能头头是道,各种方法一堆一堆,还有专门的人研究,从全世界寻找资料,最关键是有钱,敢扩大生产,敢促成产业,把咱们凝成绳子一起干。

  蒲集这样的乡全国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可要真发展成产业,做出名头,没有青云这样的贵人不行。”

  他看向杨水武,笑道:“你们也别心急,万事都有个开始,果苗种进土里开花结果需要时间,慢慢来。

  想当年罗总种蔬菜不也被村里人嘲笑是不务正业,离经叛道嘛?可现在呢,田集都成蔬菜之乡,我们去田集都不说去田集,说去青云农业,这就叫有志者事竟成。”

  杨水武听得心神摇动。

  随着家里决定种梨,青云和罗学云的故事他耳朵都能听出茧子,但每个人说出来都是不一样的风味,二弟语气平静,带着冷静的分析,帮勤兄弟激动,全是热烈的感激,到王鹏嘴里,是浓浓的鼓舞,成了一个例子和榜样。

  转回彭家冲的时候,杨远路过陈清,专门去寻小儿子,将王鹏的话跟他讲了一遍。

  “王老板是行家,他这么说确实有道理,两万棵都到盛果期,年产五六万吨,一下子上来销售压力不小,循序渐进是个好办法,平摊下来大家都能喘口气。”

  杨水文道:“具体的生产计划要跟大家一起商量,按每家提供的耕地、资金作为股本,按劳力结算工钱,等同队办企业,通过分红换取合作者对先后投入的认可,经营模式也往企业上靠,就能有更多人把精力投入到梨树产业。

  这个方案大家应该能认同,若是不愿意,就各种各地,有什么事守望相助,如此一来,每个人家庭情况不一样,也会让很多人冷静退出,自动到第二批第三批。

  爹,种植上的事还能问技术员,管理上的事可要你一肩担,千万不要钻死胡同,有什么事顺其自然,就算亏了,以我的工资也能慢慢还。”

  “说苕话,我一个生产队长连这点事都想不明白?”杨远道,“出门在外不比在家,做什么都要花钱,你两个钱留着花销,剩下的攒好留着娶媳妇。”

  “包吃包住,用不了多少。”杨水文道,“反而是家里,办起事来处处花钱,处处为难。”

  父子俩的拉扯吸引袁晓成注意,问过才知道这就是彭家冲种梨带头人,大大方方走过去,跟老队长握手说话。

  杨远得知他就是食品厂的头,激动不已,连连道谢。

  “青云应该做的。”

  送走杨远后,袁晓成调来杨水文的资料表,翻看他的履历,助理石琇经办,不免多说了两句。

  “厂里阅览室的登记册上,杨水文的借阅量能排前十,看得不是诗歌小说,而是经济管理工业生产这类书籍,我去阅览室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当时还没注意,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是他。”

  “哦?”袁晓成奇道,“他初中没毕业,阅读专业书籍会不会吃力?这样还能保持高借阅量,莫非只是图个新鲜?”

  “应该不是。”石琇道,“杨水文能升班组长,不光是他操作麻利,很少出错,最特殊点在于他能带动一条流水线,他在线上使用大字报提示注意安全,以及高声提醒形成条件反射,让他的班组效率很高,连续两年获得生产先进的表扬。”

  “这么看还是个人才?”

  “是不是人才,既看过去也看未来,既看他自己怎么样,还看别人怎么用他。”

  “你这话倒有学云的意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藏。”袁晓成笑呵呵道,“明年调他去果品厂带线,若是能做出局面,青云不吝惜给他机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梨子开花结果需要时间,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通过大量的经验和试产,农技员很清楚树木需要什么营养,施以什么肥料,但人不一样。

  摆在前面的第一条难关就是,你不知道他的天赋在哪,换句话说,你不知道他能结出梨子还是苹果,作为用人者就只能试,把显眼的挑出往上摆,把不合适的往下挪,至于是发挥光彩还是被埋没,既看才能,也看运气。

  金子的确会发光,但是泥土石头都能盖住,烂泥确实糊不上墙,却能当很好的肥料,似罗家人跟着罗学云,只要有一点长处都能发扬,似杨水文纵使满身金光,也得想办法先露出来。

  幸运的是青云还在旺盛发展,需要人,也有很多机会给他们展示,最终大浪淘沙去芜存菁,很多人能挣到自己想要的。

  ……

  “气象万千啊。”

  松王山林场的陈荃沿着大路步行,盘旋兜转来到上罗坡,但见道路两旁间杂绿树,坡上各种鲜花青草,隐隐有世外桃源之感,油然生出感慨。

  “都说罗学云傻,窝在山沟沟不去城里,我看真得叫那些蠢货过来瞧瞧,这田园风光,现代村庄,哪一点比城里差?”

  护林员吴向东环顾四周,频频点头。

  房子都是新建的,整齐划一的小别墅,无论一层两层皆是红瓦白墙,坡上收拾得很干净,柴草堆在打谷场,垃圾有垃圾桶,各家间隙都零星种着花草树木,中间大池塘清澈干净,倒映天光屋影美丽非常。

  村人或是扛着锄头匆匆离去,或是带着儿孙门前嬉闹,猫猫狗狗奔来跑去,一片自然悠远的宁静村庄。

  吴向东不懂得什么诗句,却能感受到某种难以形容的美妙意境,啧啧叹道:“要是我们村都能建成这样,那日子美得不敢想象。”

  说到这话,陈荃眉头皱起来,不禁长长一叹。

  “走吧。”

  俩人来到罗学云家门口,就见一头威猛的黄狗匍匐在门前,见到两人到来,眼睛似乎亮了,缓缓起身往屋里走去。

  “大黄这么多年一点都没老,真是奇了,我看它居然有种听到狼嚎的感觉,后背发凉。”

  早前吴向东来过罗学云家,知道他家大狗的灵性,所以不怎么畏惧,只是土狗虽然能活十年二十年,可是五六年过去,非但没有疲态,反而如日中天,有虎狼之威,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大黄进屋后没多久,罗学云走出来。

  “陈场长,吴兄弟,进来坐。”

  见他满脸欢笑,陈荃松了口气,回以微笑。

  “打扰罗总清静,真是不好意思,一点心意给孩子们尝尝。”

  罗学云不看**,就能猜出无非是奶粉补品一类的东西,给他送礼没什么好送的,还要被拒绝,给孩子不收也得收。

  “坐。”

  冲杯倒茶,简简单单的操作让两人紧张不已,毕竟是来求人的,别说是干净楼房,就是茅草屋都不敢大大咧咧。

  “林场这两年发展,很困难是么?”

  罗学云开门见山,让陈荃长出口气,他还担心怎么引起话题,没想到罗学云主动提及,省却一番东拉西扯。

  “省里接连发文强调保护森林资源,对林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林场的日子越发难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让吃山,下面的工人和家属怎么办?我也是没办法,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短时间还可以,望不到头让人灰心呐。”

  罗学云笑道:“瞧你这话说的,以前我们可都很羡慕林场,拿工资硬邦邦,还有钢枪时不时能打猎物,再加上林子里山货不少……是真的日子苦,还是不称心如意就觉得苦?”

  陈荃微微尴尬。

  “以前大家都穷,林场能拿工资有些许副业,只是稍微好些,要真说小日子舒舒坦坦,我可不敢夸海口,林场不是由奢入俭难,而是都有家小要养。”

  “之前说的林下经济,种菜养殖的计划,实行起来有困难?”

  “这正是我来找罗总的原因,上头的意思分清主次,抚育森林是主业,捡捡山果打打猎,打猎现在也不让了,还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奔着发财去了,林场还怎么管下去,怎么不辞工好好挣钱?

  我们是想干的,可没支持就没资金,后续销路也是愁人,万一再有点闲言碎语,真就前功尽弃,损失惨重。”

  “所以,你是想要资金,还是想要渠道,抑或是上头的支持?”

  “最好都能有。”

  到这份上,陈荃就不含糊了。

  “林场跟田集同在一县,罗总发展陈清不该忘了咱们。”

  罗学云微笑:“但你们不一样。”

第553章 借东风

  无论是国营林场、集体林场还是私人林场,都更应该算作企业,特别是松王山这种大型林场,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看似跟田集丰集做邻居,平素有什么事还能搭把手,但本质上截然不同。

  是以陈荃明明该算作拉投资的,计划书摆出来,投入产出跟他讲清楚,以期得到认可,却非要装成困难求帮助,自然让罗学云不怎么愉快,感觉他心眼不对。

  “去年你来青农,我叫人查过林业方面的资料,林场工作会议之后,国家对林场发展尤其是国营林场支持很大,场长责任制,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制,可以说为林场发展扫平障碍。

  现在市场上物资短缺,林场无论是做初级产品,还是粗加工都足够解决职工工资问题,即便入不敷出,还有拨款,我觉得陈场长找我是多此一举。”

  “诶呦,罗总你有所不知。”陈荃忙道,“松王山三个林区十八个林点,光人工林都有五万亩地,却只有一个小径木加工厂和毛竹能挣点钱,现在要造林育林搞森林经营,防火防虫改善生态环境,我们非但束手束脚,担子还重,日子不好过的。”

  “先前的回复已经说得很清楚,无论是种植蔬菜草药食用菌,还是养殖鹿兔野猪,还是生产门窗地板等家具,松王山可选择的路很多,即便让青云农业做,也无非就是这些道道,把产业建起来,职工稳定收入,肯定会越来越好。”

  罗学云沉声道:“你找我有什么用?上头支持我要不来,资金贷款你去找银行,销售渠道你也得先把产品做出来,不能纹丝未动,东西啥样都不知道,就保底收购吧?谁有这个本事?”

  陈荃被怼得哑口无言,只得目视吴向东,让他打感情牌。

  “咳咳,学云兄弟,场长也很为难。”吴向东道,“就像生产队一样,种了几十年的地,最多会些竹编草编,做做桌椅板凳,榨油烧砖,再干其他的不会也不敢啊。

  种树伐树我们是能手,种植养殖做手艺真比不上青云农业,你就把松王山林场当成松王山乡,把工人当成农民,手把手教一教带一带,我们渡过难关承你的情。”

  罗学云笑了。

  “田黄菜种鸡苗鸭苗兔苗都有卖的,你们组织个学习队,到青农驻点窝了个把月就大差不差,真要有病虫害的问题,一个电话打来青农技术员也愿意服务。”

  吴向东没法,只能看向陈荃。

  陈荃深吸口气:“罗总,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松王山就是想借青云农业的东风,请你们出钱出力帮忙把林场的产业做起来,万事开头难,第一炮若是没轰响后面就更难。”

  软饭硬吃?说得这么大声!

  “那我也跟陈场长说亮话,贫困的农户更需要帮助,他们着急的是吃饱穿暖,你们担忧的是能不能继续过舒坦日子,总要有个轻重缓急,对吧?”

  “救急不救穷!你们跟农户打交道我了解过,很慢,一带二,二带三,答应了反悔,反悔了又答应,反复浪费时间,但我们不一样,众志成城,力往一处使,以罗总的本事,会少投资林场的钱?”

  “少不少另说,但麻烦,力到底往哪处使会让人头痛,跟林场合作是开先例,容易磕磕绊绊,青云想走大路。”

  陈荃明白罗学云的意思,农户散而多,除却一些小毛病,整体来说比较好相处,青云很容易占得优势,林场却不一样,小而精,还有级别,投资进去容易打水漂。

  “罗总要我怎么做才肯帮忙?”

  “我需要知道,陈场长为什么非我不可。”

  “很简单,我想让林场职工腰包都是鼓的,走在路上腰杆挺直,光靠我个人,没有做成的信心,也太乱太慢,若是有罗总帮忙,非但多个项目可以同时开工,还能保障产品销路。

  更关键的是,罗总一定能给松王山想出一个金点子,从吃木头上别过来,也能吃饱吃好,毕竟十年树木才有成,造林育林会让我们很长时间不能恢复以前的木材产量。”

  罗学云轻笑一声。

  “你把我想的太神,我没那么大本事。”

  陈荃摇头。

  “山水茶都,零食之乡,罗总都能对玉阑陈清发展规划,小小的林场自然不在话下,这对青云来说也是好处,有些更适合在林子种的养的东西,松王山当仁不让。”

  松王山面积很大,人造林天然林,山峰矮坡清泉石涧,应有尽有,若是潜心打造,往大了说能做成旅游胜地,山林野营感受自然风光,电视剧集拍摄场景,乃至于封片林子做个猎场,往小了说也能成为种植养殖基地,经营山林特产。

  木炭、蜂蜜、竹制品、茶叶、梅花鹿、长毛兔等等,有钱有人很好做起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3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4/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