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西汉庖厨养娃_分节阅读_第204节
小说作者:万重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5 KB   上传时间:2025-10-26 13:09:32

  “站住,我虽不吃,也不能将我那份给了旁人,你给我打满。”

  得了一碗,等季胥走远了,迅速的拿了进来,哧溜的吃个碗底朝天。

  因送的都是经放的干果饵饼,哪经的住天天吃的干巴,要吃现成的,汤汤水水的,还是得这小蹄子做的。

  啧,好吃。

  季胥分完了朝食,才出去时,只见这里又进来三个染上瘟疫的五陵百姓。

  其中有一个年纪大,病势很重了,还是抬进来的,住到了旺儿的隔壁。

  “又来人了,每天都来人。”

  “还有个小不点呢!”

  有一个又比旺儿还小,还不满两岁,被她阿母抱进来的,好在病势算轻,住在外头,人家问她叫什么。

  “小豆丁。”

  她阿母道,还在嚼东西喂给她吃,她的疵疹要比小豆丁更多,这里待久了的忙道:

  “不能这样喂,这里的太医说了,疫气以口鼻之气相传。”

  “一日比一日多,全长安的百姓最终都要挤到这来了不成!”

  季胥到太医署去取辟疫药时,那里正好在集会,商议应对瘟疫爆发的对策,为首的太医令气的拍案道。

  “我们只管诊治,哪里管的了他们去了哪里,怎么染上的呢。”一个小太医道。

  太医令顾宏将他骂了,再问他们的对策,有的说:

  “将咱们的辟疫药方张贴在各处都亭,他们看了,抓了药吃,也就减小染疫的风险了。”

  也有的说:

  “再添一则,早晚焚烧白术熏房屋,自然也能有助他们辟疫了。”

  太医令顾宏一语不发,底下太医们暗暗猜测,是因他的发妻也染上了瘟疫,他才这么的阴晴不定,着急上火。

  “白术已经涨到七两银子一斤了,辟疫药方里的桑白皮、栀子两味药,听说也是水涨船高,百姓们反倒更信马道姑的偏方。”

  “是谁在说话?”

  太医令顾宏道,堂内的太医们都回头看了。

  只见是个女娘,不大的年纪,形貌却是自然坦荡的,被这么多人看着,眼里也不怯。

  “你是谁?”太医令顾宏道。

  有太医认了出来,说:

  “是给瘟疫署做一日三餐的市厨,你不去灶下,到这里来做什么,没看我们忙着,去!取药到外头等着。”

  “小女子,你到前面来,把你的话接着说给我们听听。”

  顾宏发话了,他们这才让了路,供她进来。

  “你接着说,为什么五陵的百姓情愿信偏方。”

  顾宏道,季胥便说了:

  “因药材贵,偏方便宜,且东西更易得,灞桥的马道姑说了好些法子,在市井中很是被信服,比如出门前在人中那抹点胡麻油,每日吞服大豆十四粒、赤小豆七粒,我们那许多人就这样做的。”

  田氏也在其中,还带着全家这么做。

  “很多深信了这般做了,疫气就不能入体了,照样的出门与人说话,分食东西。”

  这话一出,底下笑了一片,

  “无稽之谈。”

  “胡麻油,大豆赤小豆?这全是哄人的。”

  “愚笨之人才会信以为真。”

  只有太医令顾宏黑了脸,这些太医,分为两部分,归属少府的,则是替帝室号脉问诊;归属太常的,则是替百官看病。没有任何一个太医是为市井百姓瞧病的。

  “照你这么说,就算辟疫药方张贴了,也是无用之举了?那我们也不必白忙了。”

  有太医道,季胥说:

  “还是该贴的,能用的起药的,自然会用药,不过胥想请教各位太医大人,辟疫,除了用药,日常生活中还应当怎么做?”

  太医们七嘴八舌的卖弄了起来:

  “每日黎明,洒扫庭除,内外整洁。”

  “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洞通气。”

  “不共一具用食,不共一器洗手。”

  “每日弃灰,饭后注意走动。”

  “春夏湿霉之季,四壁宜用石灰刷新,杜绝湿毒之患。”

  “蚊蝇最易传病,故食物必须遮盖,肉中有朱点,发酸发臭而不食。”

  ……

  “听君一言,胥受教了,只是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日常应当做到这些,嗯,我想,若是能将这些汇编成一份简明易懂的《卫生志》,传播到各处,也许能少一些染疫的人。”

  听了季胥的话,这样的口气,他们也不像最初似的排斥她了,反觉得才识得到了欣赏,有些沾沾自喜,当真讨论起这法子究竟可不可行起来。

  太医令顾宏最先道:

  “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照你说的,许多百姓不能识字,他们如何能读懂这份《卫生志》?”

  “在我老家,这种事情一般会由德高望重的乡三老来宣教,大家也就能信服了,我想这法子在五陵也适用,各乡请乡三老敲锣宣教,市井之地,便找灞桥的马道姑将这些细则说给各人,

  久而久之,也就人尽皆知了,这不仅是对于这次瘟疫,也是对我们长久有益的一件事。”

  “马道姑?不成不成,那分明是个江湖骗子,和那样的人来往,岂不毁了咱们太医署的名声?”

  “就是啊。”

  “你们倒说说,我们太医之中谁的话能比马道姑更令百姓们信服?”

  顾宏的话将他们问住了,底下变得鸦雀无声,听了顾宏说道:

  “我看这法子可行,《卫生志》若能帮百姓养成好习惯,才是更为长久的辟疫之计。”

  太医令顾宏说是要将这法子与中郎将商议,上奏施行,这里在分哪个太医做哪件事,编写誊抄、去灞桥找马道姑……

  是他们内部的划分,季胥取了药便出去了,只见庄盖邑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皂服马靴,倚在门壁那里,嘴角好像有笑意,做了个拊掌的手势。

  “中郎将!中郎将!里面请!”

  里头太医令唤他,两人短短看了一眼,有些重逢之意便传达了,他向里,季胥向外去了。

  后来,收容所当真减缓了人数的增长,连里头住久了的人都察觉了,分羹时纳罕道:

  “这两日怎么没人来了?”

  “外头的瘟疫止住了?”

  有的后进来的,还说起外头流传的《卫生志》,

  “一金女娘,那卫生志上也有你的名号呢。”

  “我的名号?”

  这日季胥去取药,遇见了太医令顾宏,他夸道:

  “女娘真是个见微知著,心细如发的人。”

  还将这编写好的卫生志,拿了一卷给季胥,说:

  “这也有你的功劳,中郎将与我商量,将你的名号,与太医署一起标注在上面了。”

  话说这《卫生志》,马道姑得了银钱,和小吏在一些市井之地走街串巷的,一面敲锣,一面讲了细则,一连数日都是如此。

  田氏听说了,使唤丫头到书肆去买一卷如今卖的正火的《卫生志》。

  金豆买回来了说:

  “连太学生们,官员家的小僮,也买这书来看呢,据说是百官朝会的时候,大将军提到了这书,因此不仅在咱们市井小巷,连文武百官那里也是出名的,这是最后一卷了,被我买了回来。”

  “哪里是我女儿的名号?”田氏心急道。

  季珠拿起来认了,逐字指给她看,

  “一金女娘,这是阿姊的名号!”

  田氏这脸上别提多有光采了,只可惜外头闹瘟疫,她不能出去跟人家嚼舌头。

  况且更多人懂得了疫气相传的道理,这特殊的时候,越少的人扎堆磕牙了。

第186章

  “一金女娘,听说卫生志是你的法子呀!难怪少了许多人进来。”

  “这可是好事一件哪!”

  “也许咱们也快出去了!”

  每日收容进来的人越发少,这里头的百姓,言语间透露着轻快,心情愉悦了许多。

  直到九月,他们心却重了。

  原本住在外头的,因病势加重,被挪到了里头;而病重的,则死了。

  季胥到里头分羹,这里也不像从前似的斗嘴,越发死气沉沉的。

  胡掌柜就是病势加重的一个,住到了最里面,不像从前那样,还能端坐在那吃风干的果脯,要一碗说是不吃,但过后碗又空了的甜豆花。

  如今她早上那碗羹,到中午还是原样的放在那,早已经凉了,她则闭目躺在里头,脸上、脖子上,已经出现坏疽了,招了苍蝇在她身上爬。

  住在旺儿边上的那个老人家,今天咽了气,被两个羽林郎抬了出去。

  各人透过木栅门看着,眼里有了哀伤,

  “这是今天的第三个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2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4/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西汉庖厨养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