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西汉庖厨养娃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万重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5 KB   上传时间:2025-10-26 13:09:32

  这火腿正是田啬夫猎猪那次,用两条后腿做的,有日子了,片出来,只见肉红脂亮,呈雪花状。

  炒笋也不加多了调料,以免抢味,吃的就是一个鲜。

  “这春笋火腿好吃极了,又鲜又下饭。”

  季凤把菜盖在饭上,吃了两碗,不防

  打了个饱嗝儿。

  “小珠第一次吃火腿!好吃的!”

  季珠吃的两眼亮亮的,才知这火腿是这样的滋味,咸香味美。

  好些笋,足够她们明日吃上两餐新鲜的,剩的那些,便片成片,晒成笋脯来储存。

第85章

  寒食节禁烟火三日后,便是清明。

  此时的清明还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中期,气温回暖,百姓们会有一些向大自然的春祭活动,保佑草虫退散、春耕顺利。

  但还未形成向祖先祭祀、扫墓踏青这样的习俗。

  只因田氏正是去年清明节气这日,在沔水翻了漕船,丢了性命的。

  季胥便沽了春酒,买了枣脯、桑葚等果品,篮子盛好,用锄头串了负在肩上,携两个妹妹去祭奠田氏,顺便将坟修整一番。

  当初沔水翻船,连尸首也未捞着的消息,是官府传回来的。

  陈家的便找了邻里,那会是邓家的有一副热心肠应了,便是如今也帮着买豆腐皮的那家,两家帮着成了孤儿的妹妹们,在坟山给收拾了一块地,立了个衣冠冢。

  说是田氏这样才不会成了孤魂野鬼,她的魂儿还能找回来,看看她的女孩,而妹妹们日后也能有个祭奠阿母的去处。

  坟山也是牛脾山的一座小山头,因其树木稀疏,乡里的死了人都往这处立坟,故叫作坟山。

  一路走去,能看见馒头似的坟包,有的长草了,有的还是新土。

  季凤走在前头,手拿柴刀斩了那些绊腿的杂草荆棘,季珠在中间过路,季胥肩荷锄头在后。

  两个妹妹都是熟门熟路的,因从前思念阿母,常来坟山。

  后来季胥回来了,又时常的过来,告诉阿母家里挣了钱、越过越好的喜讯,顺便会收拾坟包上的草,因此这坟并不是久不打理的模样。

  只是前阵子姊妹为了安全未曾外出,应上草盛的雨水节气,冒出些长到脚踝的草,这样的根扎的不深,拿锄头锄了,很快就能收拾出来。

  季胥从底下往上锄,将那草丢到一旁,渐渐整理出泥地面。

  季凤在前面摆果品,只见那木头的碑上,刻写着“季家妇,田氏之墓”。

  “阿母,家来看看了,阿姊如今可出息了,开了豆腐肆,家里不仅养鸡,连牛、驴都有了,瓦房小院儿,连井都打上啦,

  悄悄的告诉阿母,前阵子我们没来看你,是因从前略卖阿姊的贼人现身了,不过,她可算被官府捉拿归案了。”

  说起这事,季凤是切齿含恨的,正因此贼人,阿姊才离家为奴,受苦受难,阿母到死都未能见一见她找了两年多的大女,

  “听说,她的头颅被割了下来,阿母在那边,可以安息了。”

  “对了阿母,阿姊送我与妹妹去开蒙了,阿姊说这样便能智能通达,书馆的杨先生,夸小珠的字写的好,说她天分好呢。”

  说了又低头向季珠,“小珠,来了这会子,你也和阿母说说话呀。”

  季珠总是含着脸摇头,只是季胥看的见,她眼圈红红的,便道:

  “小珠给阿母背几句新学的古文罢?”

  季珠点点头,嗓音稚嫩的背起了《急就篇》: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请道其章。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周千秋……”

  季凤侧着头,面有骄傲的看着妹妹背古文,一旁锄草的季胥,也停了下来,倚锄欣慰的看着这幕。

  只是地下葬着亲人,总有遗憾,心想,要是田氏还在就好了。

  从坟山往家去时,遇着了巡逻的尤游徼。

  “游徼巡逻哪。”季胥招呼道。

  只见尤游徼带着个脸生的青年男子,介绍道:

  “这是咱们乡继任我的新游徼,姓张的,孝顺里人氏。”

  季胥与那新任的游徼打过招呼,因问:

  “尤游徼高升了?”

  说起这事,尤鲁豪情壮志的,道:

  “我卸任了,邑兄即要举孝廉去往吴县,诣见郡守,我必追随他的,我们兄弟此去,势必闯出番天地!”

  吴县是会稽郡的治所,郡守常居吴县,田啬夫此去,成则为博士弟子,不成则退回原处当差,尤鲁这一卸任,足见是极其信服他兄长的。

  季胥听说了笑道:“那我先祝你们兄弟二人龙腾虎跃了。”

  归家便张罗了些吃食,都是干粮,烙的胡麻饼,有二十张,还煮了二十个鸡子,分别用两块麻布包好,提去了公田处。

  草舍不见人,等了一会子,田啬夫肩荷铁臿,挖完灌渠回来了。

  她站的田陇,脚边就有哗哗的水音,是河水流入灌渠,灌溉稻田的声音,她道:

  “听说你明日一早便启程去吴县了,这些干粮你们带着路上吃,时间不够,只做了些胡麻饼,蒸的鸡子。”

  灵水县离吴县有五百多里,她问过尤游徼,他们此番为公务出行,一路能换骑邮舍的下等马匹,日行百余里,估计三日工夫能到。

  途中会有亭舍或邮舍接待过夜,但白日赶路期间的吃喝,都得自给自足。

  因此她备了这些分量,时间急,不追求味美,只能以填肚子为主。

  “多谢,这样的足够了。”

  庄盖邑与尤鲁两个没有这样周到细致的心,不过路上哪里有卖粱饭的,打打尖,若遇不上吃食的买卖,便空着肚子,晚上到亭舍再吃喝。

  有这些,倒不必空肚子了,他们两个大男人饭量大,这些必能吃了的。

  “你再站一会儿。”

  庄盖邑说罢进了草舍,返身出来时,干粮放好了,手中拿着一块黄褐色的布帛,

  “这是大汉的舆图,你拿着,或可用的上。”

  庄盖邑此番远行,县廷是备了舆图的,他夜里挑了卮灯,照着绘了一份,这份给她。

  季胥喜欢的接了,只见她展开来,两眼有神采,

  “这样的舆图,市里的书肆可是买不着的,多谢你了。”

  因家里两个读蒙学的,她倒也想去书肆买些舆图、地理志的木札什么的,给两个妹妹看看,让她们知道自家在哪、国家多大、再说说外头的景貌给她们听。

  不过县里最多能买着会稽郡的舆图,再大范围的就没有了,毕竟大多百姓守着土地,去趟县里便是出远门了,若遇着官府征调劳役,那也用不着自己查看舆图,因此这些多是作为藏书,大家士族传阅的。

  季胥得了,可比得了宝贝,指着灵水县的标志道:

  “我们如今在这儿。”

  庄盖邑低了视线看去,只见她指尖轻移,是五百余里的距离,说:

  “你将去这儿,吴县,若能得郡守举孝廉,将去到这儿。”

  这次换指了更遥远的地方,都城长安,舆图上短短一段,是三千里远,只听她道:

  “我先预祝你成为博士弟子,官拜中郎将!”

  这次离开,庄盖邑送她出公田,沉默的影子落在她肩上,她想起件事,问道:

  “乔家,与吴粱兄妹那对贼人,有何干系?因我家与乔家,有生意往来,我赁了他家一间小肆,也卖他们家豆腐,这心里总是不安。”

  她记得吴粱曾在乔家角门下车,告发后竟被囫囵放出来,因此担心乔家与其有牵连,事后却不曾听田啬夫说起。

  庄盖邑道:“不曾有干系,不过是障眼法,受她行贿的官员已被处置了,你还能照旧做他家的买卖。”

  未提起潘县丞并乔家,和那吴粱的牵扯。

  季胥单纯只是从前的苦主,潘、乔二者的刀尖不会指向她,反而知道内情越多,越难在潘县丞,此时该称为潘县令的辖区内讨生活。

  将来有他落马的一日,再详说也不迟。

  次日,季胥姊妹自外归来,亭门大开,看门的亭父见了她们道:

  “车后头那个小女娘,是本固里的凤女罢?

  方才有邮人来,送了一封你的信牍,正好我拿给你。”

  只见这时候的信,是书写在木牍上的,上面再盖一块被称之为“检”的木头。

  这两

  块木头之间的齿牙是相同的,外圈会有绳索沿着齿槽,将它们捆缚住。

  再封上泥,泥上盖印,一旦被拆开偷看,是有痕迹可查的,这样便起到了类似后世信封的作用。

  “信牍?还是给我的?亭父可是弄错了?”

  季凤一时摸不着头脑,她从未出过县,会有谁给她写信牍,她并不认识这样的人。

  季胥也同样的不解,暂先替她接来,问道:

  “亭父可知这信牍是打哪邮来的?”

  亭父道:“远着咧,我听那陈邮人说,是幽州来的。

  还有这包东西,是跟这信牍一并来的。”

  只见一块不起眼的麻布包着,解开来,是两身苎麻襦衣,料子虽次,但比着身量,竟都是凤、珠二人的尺寸。

  季胥拿来,日头下对着针脚细细打量,竟分外眼熟,像是田氏的针线!因她的收线很特殊,当初还教过季胥,她所以记得。

  心内陡然一阵激跳,手上还摸到个细小的疙瘩,是有东西缝在衣服里头。

  “阿姊,里头有东西!”

  季凤拿着另件,也在袖口那处的夹层摸着了小疙瘩。

  她们忙的回了家,也不及卸车饮牛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西汉庖厨养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