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武本是流民,只有一个贱名‘石头’,没有大名,亲人死绝,就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逃亡流浪。
后被林柊所救,加入了林家军,从最底层的小兵逐渐脱颖而出,得到了林柊的看重培养,并亲自取名‘林武’,赐了林姓。
林武逐渐成长为林柊最信任的神武大将军,在林柊入京之后,林家军的真正掌舵者就换成了林武。
所以如今林武站出来说出这样的承诺,就证明他的确有那个能力在二月份的时候解决镇北侯,收复北地。
林柊对林武的这句‘收复北地’很满意,这个天下是他的,北地被镇北侯占据着,镇北侯才是那个乱臣贼子,所以他攻打镇北侯叫做收复北地,是正当行为。
当林柊要对镇北侯动真格的之后,镇北侯再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
不过一个半月,镇北侯的大军就节节败退,被围剿,兵败溃逃,镇北侯更是被打得丢盔弃甲,穿着小兵的衣服狼狈的混在逃兵之中逃跑。
曾经被镇北侯无比器重的小舅子兼军师王锦云更是直接被狼狈逃走的镇北侯抛弃了,王锦云被俘虏。
被俘虏之后的王锦云可不是什么铁骨铮铮的硬汉,他没有为镇北侯这个姐夫效死的意思,不等林武派人审讯他,他就主动出卖镇北侯的家眷和粮仓所在之地,以求被饶得一命。
镇北侯的家眷全部被抓,不过镇北侯本人却没抓到,这让林武觉得有些缺憾。
虽然镇北侯的军队已经完蛋了,后勤粮仓也落入他们手中,就连家眷都没能保住,镇北侯如今可以说是孤身一人,穷途末路。
就算镇北侯没死,也跟死了没什么区别了,对林柊造不成丝毫的威胁。
但林武却觉得,马上就是自家主公的登基大典了,少了一个镇北侯被献俘,就感觉这献俘环节好像缺了一块似的。
毕竟其他势力的首领都被抓了,到时候也都会一起绑了当俘虏献上去,怎么能少了最后一个收拾掉的镇北侯呢?
林武命人掘地三尺的抓捕镇北侯。
还是王锦云主动提出镇北侯可能会逃往的地点,毕竟王锦云才是最了解镇北侯的那个人,他最清楚镇北侯如果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之后会找谁求助,会去哪里了。
林武半信半疑的派人去守株待兔,然后果然抓到了伪装成行商的镇北侯。
此次平叛,收复北地,十分圆满了。
林武班师回朝。
而此时林柊已经对皇帝图穷匕见了,他亲自带兵进入皇帝的寝宫内,与皇帝进行了一番自由自愿的谈话:“你觉得端水侯这个爵位怎么样?”
因为看见林柊带着大队将士冲进自己寝宫吓得两股战战的皇帝:“?”
端水侯是什么鬼?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脑子不太转得动的皇帝呐呐的道:“好,很好。”他也不敢说不好啊。
林柊见皇帝说好,顿时笑了起来:“你最喜欢玩弄平衡之术,朝廷也好,后宫也罢,就连自己的儿子之间的势力都要平衡,简直就是最擅长一碗水端平的人了,朕册封你为端水侯,也是很贴切了。”
皇帝的脸色顿时就绿了,在他看来就是林柊这个乱臣贼子当着他的面儿自称为‘朕’,还说要封他为‘端水侯’这个羞辱人的封号,要不是旁边的那些将士们的刀剑寒光太刺眼,他高低得跟林柊表示一下抗议。
但现在他表示,利刃的寒光太刺眼了,他只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是挺贴切的,多、多谢陛下。”
皇帝……不,现在该称呼他为端水侯了。
端水侯十分能伸能屈的低头叩拜林柊,表示承认了他的新帝地位。
林柊对端水侯的识时务非常满意,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吟吟的说道:“那么接下来你交给端水侯了。”
毕竟他不是造反,而是前朝末帝深感自己无德无能坐这至尊之位,又感念忠义王林柊的救驾之恩以及贤能才德,所以主动请求忠义王林柊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文武百官,勉为其难的接下他禅让的皇位。
忠义王林柊不愧他的忠义之名,宁死不受这皇位,全靠末帝跪下再三恳求,忠义王又拒绝了一次,第三次末帝以死相逼,才让忠义王含泪的接受了末帝的禅让。
末帝与新朝新帝执手相望泪眼,感情甚笃,让人望之感慨万千。
改朝换代,新朝建立,名曰大夏。
大夏皇朝的开国之君林柊的登基大典即将举办,整个京城都为此事忙碌了起来。
司源依旧住在忠义王府里,他作为新帝之父,自然是最清闲也最尊贵的人,无人敢来打搅他。
林柊即将动手登基之前,也跟司源通过气了,所以他是知道外面的热闹动静是在筹办林柊的登基大典。
司源有些好奇林柊的具体被禅让过程是怎样的,便叫来方圆询问情况。
方圆睁眼说瞎话:“是陛下的贤能才德感动了端水侯,端水侯作为前朝末帝,虽然无才无能,但还有几分自知之明,知道为这江山挑选一个贤明之主……”
司源心里自动翻译一下:前朝末帝被逼把皇位禅让给林柊,林柊还恶趣味的给末帝封了一个端水侯的爵位,明晃晃的嘲讽末帝曾经端水平衡势力的行为。
司源觉得满口瞎话的方圆没意思,就没好气的说道:“行了行了,你这说辞糊弄糊弄外人还行,糊弄我就算了。”
方圆嘿嘿一笑,然后压低了声音小声道:“主公直接带了一支军队进入了端水侯的寝宫,端水侯也很识趣,主动提出禅让的,三让三辞的流程也走过了,北地也成功收复,镇北侯也被林武大将军抓回来了,主公该正式登基了。”
司源这就舒服了:“这么直说就对了嘛,还把我这个老爹当外人了不成?就算他林柊统一全世界了,我也是他爹,有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居然还拿糊弄外人的说辞来糊弄他?!
方圆挠头憨厚一笑,这份憨厚的笑容里竟然被司源看出了一丝狡黠。
司源虚点他一下,笑骂道:“好你个方胖子,在我面前完这些把戏!”
第222章 我才不当忠仆呢!
方圆年幼时与林柊结识, 没少跟着林柊一起往林家跑,还跟林柊一起跟着司源学过不少东西,所以司源说是方圆的老师也不为过, 方圆也算是司源看着长大的。
所以方圆在司源面前还是比较放得开的。
司源对方圆这半个学生也是另眼相待, 所以他想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方圆叫来问问具体情况。
可见司源和林柊对方圆的看重和信任。
而方圆看起来是个憨乎乎的胖子,但实际上心眼并不少,也有属于自己的原则和坚持, 懂得分寸和进退,自然很讨人喜欢。
林柊的登基大典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举办。
司源作为太上皇,自然也是要出席的。
看着那盛大的登基大典,看着那匍匐在林柊脚下的其他势力首领和前朝皇室,司源只有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感。
在登基大典结束之后, 司源跟着林柊一起入住了皇宫。
林柊为开国皇帝, 司源被尊为太上皇。
司源挑选了一个适合养老环境舒适的宫殿住下, 林柊十分关心的每天来向他请安, 询问他住得是否习惯,做足了孝子的姿态。
司源知道林柊这有做戏的成分,毕竟封建皇朝统治天下,若是以忠治天下,这就对造反改朝换代的开国之君不太友好了, 毕竟你忠君的话为什么要改朝换代呢?
这种自打嘴巴子的事情不好做, 那么皇帝就只能以孝治天下了。
毕竟孝顺长辈总是没错的,是美德。
林柊作为皇帝, 又只有一个老父亲, 自然要拉着司源做足了这场父慈子孝的戏码。
司源也不介意,林柊一直都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他是知道的,毕竟没人能在他面前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司源能感觉得出来。
只是林柊以前的孝顺多半是放在心底,体现在有什么好东西都往司源手里送,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都尊重司源的建议,并不是在意晨昏定省这种繁文缛节的人。
但如今却晨昏定省日日不落,显然是刚登基要做出一副大孝子的形象给外人看的。
司源也很配合,在林柊来请安时就顺便跟他聊了聊,教导一下林柊成为皇帝之后该怎么站在皇帝的角度去处理政务,看待世界。
身份不同了,所站的角度也不同了,处理事情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了。
譬如成事之后,曾经追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总要封赏吧?该怎么封赏才能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又不至于居功自傲,这也是一门学问。
林柊很聪慧,自己也摸索出了一套行事方法,但司源教导他的却是这么多世界以来司源总结出来的最合适的方法,对林柊相当有参考意义。
林柊是个并不忌惮功高震主的功臣的君主,毕竟论军功,就连他的神武大将军林武都不及林柊自己,最开始林家军就是林柊亲自训练出来的,造反之初也是林柊亲自带兵打仗的。
手握兵权的开国君主,就是这么的豪横,他的威望在新朝达到了巅峰,根本不可能有谁能够功高震主。
那些追随他的功臣们在大夏建国之后,有人开始被荣华富贵给腐化得飘了,犯下了过错,但林柊也绝不会徇私不管,该处罚就处罚,在他这里没有功过相抵的说法。
林柊爱惜着每一位忠心耿耿追随他的臣子,他希望在他们犯下小错时严厉处罚,让他们长个教训,不要小错积累成大错,让日后他不得不含泪忍痛彻底处置了他们。
林柊也没有玩什么帝王心思你慢慢猜的把戏,他在处罚了犯错的臣子之后,就把人留下来推心置腹的说道:“爱卿可是觉得朕太过小题大做了?”
“微臣不敢。”的确是这么觉得的臣子连忙跪下。
林柊叹气道:“朕希望我们君臣能善始善终,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忘了曾经被贪官污吏欺压的痛苦了吗?不要成为你曾经最厌恶的那种人。朕这个时候对你严格处罚,是希望你引以为鉴,不再犯错。若是朕纵容包庇你,你迟早胆子会越来越大,犯的错也越来越大,朕对你的包容也会逐渐消散,直到朕忍无可忍的那一日,朕与爱卿的君臣之义绝矣!”
林柊这么摊开了说,刚因一点小错就被处罚心中有点怨言的臣子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痛哭不止:“是微臣辜负了陛下的厚爱!微臣绝不敢再犯,日后微臣也会好好约束家眷,不会让陛下为难的!”
林柊与这个臣子的一番话传了出去,曾经跟林柊一起打天下感情深厚的那些臣子们全都绷紧了神经,也努力约束家族子弟,绝不给林柊添麻烦。
他们也知道,在林柊这位陛下这里,没有所谓的功过相抵,靠功劳保命的说法,犯了错就会罚。
至于曾经的功劳,难道林柊没有以高官显爵以酬之吗?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就是林柊坚定的信条,并且对众臣多次强调,还以实际行动来表示。
林柊这个皇帝的态度坚决了,那么自然就少有人敢去试探他这位开国之君的刀剑利否。
司源在将这个世界的天地法则参悟完之后,见林柊建立的大夏朝也步入正轨,林柊也娶了皇后生了太子,后继有人,一切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也就打算放心的脱离这个小世界了。
于是司源故意让自己的身体表现出生病的状态,怎么治都没治好,逐渐病入膏肓,让林柊做好心理准备,才正式脱离这个世界。
在司源临终之前,年到中年的林柊握着他的手哭得像个孩子,明明他年幼时都没在司源面前这样哭过。
林柊扑在司源的床边哽咽着小声说道:“爹,我知道你不是父亲,可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亲爹!”
此时正是司源神魂即将脱离的前一瞬,他清楚的听见了林柊这近乎蚊呐呓语的一段话。
司源一愣,很快脑海中浮现出往日林柊在自己面前对他的称呼。
似乎林柊每次当面称呼他的时候都是喊‘爹’,从未喊过‘父亲’,而少有几次称呼‘父亲’的时候,都是在指他九岁以前的那个父亲。
所以从那么早开始,林柊就察觉到,九岁那年跑回来带他逃走的爹,已经不是曾经的林父了么?
司源还以为林柊是因为年幼没接受过多少好的教育,又被原主教得格外愚孝听话,才很好忽悠,没想到这小崽子竟然那么早就察觉到了不对劲,还不动声色的继续认他当爹。
司源差点垂死病中惊坐起了,毕竟这些年他对林柊感应到的情绪,始终都是尊敬仰慕崇拜等正面情绪的,九岁那年司源初见林柊时,的确从林柊身上感应到了惊慌不安等情绪,但那个时候他觉得他们正处于四处逃亡的境地,孩子会惊慌不安很正常,也没多想。
现在回想起来,想必那个时候林柊是在为‘爹不是亲爹’而感到惊慌不安吧。
不过很快司源也就想开了,林柊的情绪是不可能骗过他的感知的,就算林柊已经知道他不是亲爹,但这么多年来对他的孝顺和敬仰也都不是假的。
而且通过林柊对九岁以前的林父,和对之后的司源本人的态度,司源也能看得出来,林柊更认可他,而不是那个天天只知道给儿子洗脑要当个忠仆的蠢爹。
反正都要脱离这个小世界了,司源就用最后一点时间,伸手摸了摸林柊的头发,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轻声说道:“好柊儿!”
然后司源就彻底脱离了这个小世界。
在神魂被系统带着穿梭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最后一眼看到的就是扑到他留下那具尸身上放声大哭的林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