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源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于是他叫系统把他直接送往下一个小世界,就不回天苍界了。
省得回了天苍界得花好长时间整理心情,倒不如一心投入新世界之中,转移注意力。
这一次司源刚一穿越,就看见面前站着一个小厮打扮的年轻男人一脸惊慌的对自己说道:“老爷,大少爷掉进池塘里,已经……已经去了!”
司源迅速反应过来,立马从椅子上站起身说道:“带路!”
司源跟着这个小厮的带路,来到了应该是原主妻子居住的正院,进入屋内,只看见一个美妇人悲伤痛苦的流着眼泪,呆呆的看着床上躺着的一个小小孩子,那个孩子已然没了气息。
司源在这一路走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接收了原主的记忆与原剧情。
原主如今已经年过五十,膝下除了一个十五岁的嫡女,就只有这么一个才四岁的儿子。
不是原主不能生,而是原主的儿子生一个死一个,或者是怀上了却生不下来,如今这仅有的一个四岁儿子也没了。
原主一直很怀疑是自己的妻子不想让庶子继承爵位,所以才对后院的孕妇和孩子下手的,但这次死的是嫡子。
第223章 偏心娘想让我过继弟弟的儿子!
司源看着躺在床上已经没了气息的男童, 脸色阴沉又透着悲痛的气息,他沉声问道:“元哥儿怎么会落水?”
跌坐在儿子尸首旁边的女人终于回过神来了,她悲戚无比的伸手拽着司源的衣角, 哀痛的说道:“老爷, 元哥儿的死肯定不是意外, 老爷一定要为元哥儿报仇啊!”
司源伸手握住女人的手,轻叹一声,说道:“夫人放心, 我不会放过害死元哥儿的凶手的。”
这时,门外传来了多人的脚步声,一个雍容富态的老太太搭着丫鬟的手走了进来,她看也没看一眼躺在床上的元哥儿的尸体,脸上露出浮于表面的悲伤之色, 对司源说道:“老大, 你节哀顺变。如今元哥儿没了, 你膝下无子, 只有芙姐儿一个女儿,为娘之前跟你提的那件事……”
司源看着眼前的这个老太太,她就是原主的亲娘张氏,成国公府的老太君。
原主从成婚至今,已经夭折了好几个儿子了, 没能生下来的胎儿更是不知有多少。
原主不是没查过, 只是每次查到一半都被人扫清了线索,查不到幕后真凶手上。
但司源站在上帝视角, 看到了原剧情, 当然知道害得原主至今无子的罪魁祸首是谁——弟媳李氏。
前一任老成国公与老太太张氏总共有两个嫡子,张氏对老成国公的后院把控相当严密, 除了自己生的两个嫡子之外,再没有异腹之子能够降生,就算这样张氏还能做足了一副贤惠姿态,经营出不错的名声,可想而知张氏是何等心机。
不过张氏也是一个偏心眼,只因嫡长子当年养在婆母膝下,不是她亲自养育长大的,她便极度偏心自己一手养大的嫡次子宁余成。
只不过张氏平日里很少把这份偏心摆在明面上,因为她知道按照嫡长继承制,将来继承成国公府的必然是她的嫡长子,除非嫡长子死了,不然是轮不到她心爱的嫡次子头上的。
张氏再怎么偏心,还不至于对自己的亲生儿子痛下杀手,所以在知道爵位必然是由长子继承,她当然要好好笼络长子。
不过张氏在两个儿子之间,能够把偏心隐藏在暗地里,但在儿媳面前,她就毫不掩饰自己偏心嫡次媳了,毕竟她可以直接说自己是不喜欢嫡长媳本人,两个儿媳妇一个讨她喜欢,一个不讨她喜欢,她还不能表现出偏向吗?
于是张氏就借着更喜欢嫡次媳李氏的名义,没少暗中补贴二房。
原主还傻乎乎的以为是自己媳妇不讨亲娘喜欢,连带着自己也对妻子程氏不满。
原主与妻子程氏夫妻感情就这么失和了,除了最开始新婚燕尔的时候感情好生了一个嫡长女宁芙,之后程氏就再无生育。
倒是原主不少的妾室有生孩子,虽然是庶子,但若是将来继承家业爵位,难免会被挑剔出身,被皇帝将爵位降等。
而这个时候原主弟弟宁余成的妻子李氏,在被婆母张氏的偏心中养大了心思,觉得大伯哥没有嫡子,与其让那庶子继承爵位,将来好好的成国公爵位被降等,倒不如让她的儿子过继到原主名下继承爵位。
虽然过继从名分上与二房成了叔婶和侄子关系,但到底血缘关系斩不断,这样李氏也不用担心将来侄子继承爵位之后,自己一家被赶出成国公府了。
为了谋夺爵位,李氏就动手暗中害死了原主的庶子。
因为张氏偏心李氏,将成国公府的管家权交给了嫡次媳李氏,而不是让程氏这个国公夫人管家,这就给了李氏很大的便利,将手伸进了原主的后院里。
但就算如此,这个成国公府真正的主人也是原主,原主真的想查,李氏的手脚未必能瞒得过原主。
可奈何李氏背后有个偏心眼偏到咯吱窝去的张氏,张氏怕嫡次媳李氏的行为曝光之后,长子恨上了次子,把次子赶出成国公府,于是就暗地里帮李氏扫尾了。
张氏掌控成国公府几十年,论势力的根深蒂固,就算是原主这个现任成国公也及不上。
毕竟原主作为男人,更多的心思精力还是放在前院和朝堂之上,而不是放在后院里。而且原主作为标准的古代封建男人,骨子里对女人就有种轻视,并不觉得女人能成什么事,也不在意后院。
完全不清楚自己的后院不仅被弟媳妇伸进手了,还被自己亲娘给掌控了。
反倒是他的原配嫡妻,因为夫妻感情失和,他对妻子程氏并不上心,让程氏对后院掌控力度不足,只能管好自己的正院,其他的就干脆不管了。
随着后院里的庶子一个接一个的夭折,原主更加迁怒妻子程氏作为嫡母没能照顾好孩子,夫妻感情更糟糕了。
张氏刚开始得知李氏对自己亲孙子动手时是很生气的,但李氏胆子已经越来越大了,毕竟她已经知道婆母就算生气也会看在丈夫和儿子的份儿上帮她扫尾,她干嘛还在乎婆母的那点口头警告呢?
而且李氏对张氏表明希望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大伯哥,让二房嫡子继承成国公府爵位,这深深的触动了张氏的心。
张氏本就无比偏心嫡次子,偏心二房,又是个重嫡轻庶的,她最在意最喜欢的还是嫡次子给她生的嫡孙,不喜欢的嫡长子生的那些庶孙在她心里没多少分量,不然也不会那么包庇李氏,对李氏一次又一次的谋害庶孙的行为只是口头警告了。
以张氏对成国公府后院的掌控,她真想从李氏手里保下自己嫡长子的那些庶子们,完全可以做到,但她除了口头警告一下,什么都没做。
显然她自己心底也是希望李氏的想法成真的。
毕竟张氏清楚,如今二房还能住在成国公府,还能有如今的体面,全靠她这个老太婆还活着,等她一死,兄弟俩肯定会分家,她心爱的嫡次子就是一个普通的从四品小官,在京城里根本不算什么,她心爱的嫡孙们更是要沦落为四品小官家的嫡子,以后能有什么好前程?
倘若二房的嫡子被过继到大房名下,将来会继承成国公的爵位,那么她也就不用担心自己死后二房会被赶出去了,毕竟虽然是过继,但血缘关系摆在那里,将来的新任成国公怎么也不可能把亲爹娘赶出府吧?
张氏就默许了李氏的一次次出手,她也暗地里一次次为李氏扫尾,甚至为了更好的掩饰李氏的行为,她还暗中引导长子怀疑是程氏出的手。
毕竟程氏作为嫡妻,不希望将来由庶子继承爵位,她还要看庶子脸色,于是除掉那些庶子,也是很正常的。
原主就这么被挑拨了。
原主心中对程氏隔阂更深了,但原主的想法跟张氏预料的不同。
张氏以为原主会因此厌恶上程氏,彻底夫妻闹崩。
但原主怀疑程氏厌恶程氏是一回事,他突发奇想又愿意跟程氏生嫡子了。
毕竟程氏娘家也不弱,就算看在嫡长女宁芙的面子上他也不可能休妻,他又抓不到程氏谋害庶子的把柄,他就突发奇想,如果他跟程氏生了一个嫡子,确定以后由嫡子继承爵位,那么程氏应该不会再对庶子出手了吧?
于是原主就忍着厌恶经常去正院,至于说程氏年龄不小了,这个时候怀孕生子会不会有危险,对并不爱嫡妻的原主来说,他毫不在意程氏的生死,他只想要个嫡子。
程氏身体健康,没多久就怀孕了,也如愿生下了嫡子元哥儿。
不止是程氏大喜,就连原主也极为高兴,毕竟有嫡子谁还在乎庶子呢?嫡子继承爵位,可是能够原爵继承的。
元哥儿这个嫡子的出生,对大房来说是好事,但对二房却成了噩耗,毕竟有了元哥儿,二房想过继儿子过去占据大房的爵位,那就没机会了。
李氏并不甘心,又找机会对元哥儿动了手,这一次元哥儿落水淹死就是李氏的手笔。
张氏虽然对嫡孙更在意些,比起那些庶孙,元哥儿更得他看重,但到底还是比不上宁余成和李氏生的那几个嫡孙在她心里地位高。
张氏便继续为李氏扫尾了。
嫡子元哥儿的死也没能查出幕后真凶,原主倒是因此打消了对程氏的怀疑,毕竟程氏可能会谋害庶子,但总不可能谋害自己亲子吧?
原主把自己的那些政敌都纳入嫌疑人怀疑范围内,却始终没怀疑自己的亲娘和弟弟弟媳。
毕竟在原主看来他们都是亲人,亲人怎么会害他的儿子呢?
后来年岁渐老,原主也不再寄希望再生一个儿子了,毕竟年龄大了,再生儿子也可能等不到儿子成年,就答应亲娘的提议,过继了二弟的嫡次子宁池。
后来也的确如李氏张氏所希望的那样,宁池哪怕被过继到大房,心里惦记着的依旧是自己的亲爹亲娘,原主和程氏在宁池心里始终是隔着一层的大伯和大伯母,是外人。
第224章 偏心娘想让我过继弟弟的儿子!
原主还活着的时候还好, 毕竟成国公府全靠原主支撑着,他才是整个宁家的当家人。
但可惜的是,原主在几年后就被二房算计身死了。
只因当今六皇子夺嫡需要成国公府的支持, 原主是个坚定的保皇党, 不肯投靠任何一个皇子, 于是六皇子就暗中拉拢了二房,唆使二房谋害原主,让宁池继承成国公爵位以及宁家在军中的人脉。
虽然原主死后, 成国公府新的当家人宁池太年轻,可能会支撑不起宁家,就算摆明车马的支持六皇子,也可能支持力度没那么大。
但六皇子觉得与其让死倔死倔的原主一直不肯投靠他,倒不如让原主去死, 宁池上位, 宁池就算无法完全继承宁家的人脉资源, 他顶着成国公的名头投入他麾下, 也能带来不小的好处。
原主就这么死在了毫不设防的亲人手里。
原主死后,原主的妻女自然也就任人宰割了。
程氏还好,起码还是宁池名义上的母亲,宁池为了名声也不会对程氏多苛刻。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有张氏这个祖母帮他苛待程氏, 根本用不着他亲自出手对程氏做什么, 程氏的日子就已经够不好过了。
程氏的女儿宁芙也很倒霉,本来已经在议亲了, 结果因为父亲去世要守孝三年, 不得不耽误下来,耽搁了花期。
偏偏这三年孝期里, 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原本六皇子作为夺嫡的热门人选,宁家二房很乐意投靠他,甚至为了表示诚意,还跟六皇子暗中定好了,让宁池的嫡亲妹妹宁蓉嫁给六皇子当侧妃。
只是因为原主死后,宁蓉作为侄女也是要守孝的,不能议亲,才没公开此事。
但在孝期中,六皇子竟然在夺嫡中输给了三皇子,三皇子被皇帝立为了太子,六皇子的势力被皇帝打压,已经可以宣告他夺嫡失败了,并且还得罪死了下一任皇帝。
可是宁家如今已经上了六皇子这艘要沉的贼船了怎么办?
不过好在因为守孝,成国公府要关起门来守孝,拒绝一切宴会往来,所以宁家要是强行不承认自己投靠了六皇子,也不是不行。
只是会得罪死六皇子那边。
宁家二房也不敢得罪死六皇子,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六皇子再怎么被打压,收拾一个宁家还是没问题的,毕竟此时的宁家不是原主在世时还算显赫的成国公府了。
原主一死,下一代又没多大本事,空有爵位,人脉关系都没梳理清楚,怎么可能抗得过六皇子的反击报复呢?
但宁余成和李氏又舍不得把嫡亲的女儿宁蓉嫁给六皇子当侧妃,当初定下这门亲事的时候,是看好六皇子将来能夺嫡成功,能当太子,能当下一任皇帝,他们希望宁蓉将来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妃娘娘。
如今六皇子败给了三皇子,他们夫妻俩就不想把宁蓉嫁给一个失败者,将来说不定还要陪着六皇子一起被圈禁。
他们更想要宁蓉出孝期之后去参加三皇子登基后的选秀,入宫当皇妃。
可是悔婚又是要得罪死六皇子的事情,他们不敢,于是就想到了让宁芙去顶锅。
毕竟当初订下这门婚事时,只说将宁池的嫡亲妹妹嫁给六皇子当侧妃,并未说明这个妹妹是宁蓉还是宁芙。
如果从血缘关系上来讲,这个嫡亲妹妹当然是二房的嫡长女宁蓉。
可要是从族谱上记载的关系来讲,这个嫡亲妹妹就是大房的嫡长女宁芙了。
于是二房就钻了这么一个空子,逼着宁芙嫁给六皇子。
整个成国公府,除了母亲程氏不愿意她嫁给六皇子之外,她的祖母、过继来的弟弟宁池、二叔二婶,全都逼她嫁过去。
宁芙根本无力抗衡,只能被迫嫁给六皇子当侧妃。
不过在司源接收到的原剧情中,女主就是二房的宁蓉,但大房的宁芙也是混了个反派女配的身份的。
因为宁芙嫁给六皇子之后,并未就此自暴自弃,任由六皇子作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