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柊挥了挥手,允了。
温嘉荣步履匆匆的离开了忠义王府。
他一走,林柊就看着司源笑道:“爹,你可真促狭,明明发现了温嘉荣对‘温公公’这个称呼不喜欢,还总是这么喊他。”
原来林柊看似没察觉到两人之间的暗流涌动,其实早就发现了,只是在默不作声的配合着司源的一时兴趣,可谓是实力宠爹了。
司源看着林柊那调侃的表情,伸手拍了一下便宜儿子的肩膀,笑着说道:“既然知道为父是故意的,你怎么也配合为父?温嘉荣不是你的下属么?”
林柊神色淡淡的道:“什么下属,不过是一把曾经想背叛但没背叛成功的刀而已。他现在还有利用价值,我就留着他,但说是我看重的下属,倒也算不上。”
于家父子被温嘉荣带走这件事,在林柊这里算是过不去了。
他虽然认可了温嘉荣的价值,也愿意继续用温嘉荣,但他知道温嘉荣是曾有背叛之心的,可以用但不可以信任。
林柊只把温嘉荣当成一把解决自己不好解决的麻烦的利刃,随时可以舍弃,与他那些心爱的忠心耿耿的下属爱卿们可没得比。
起码林柊对自己看重的下属,那是能做到嘘寒问暖、抵足而眠、肉麻问好、操心终身大事的,对温嘉荣,他才不会有这么在乎呢。
司源见林柊心里都有数,也不再多说什么,换了一个话题:“我来京的路上已经听说了,许多人都盯上了你的后院,你打算什么时候娶妻生子?”
林柊现在其实还挺年轻的,但在古代也算大龄剩男了,一直拖着没成亲,也多亏了司源是个开明的老父亲从来不催他,他也专心搞造反事业不想成亲。
林柊的造反过程太顺利了,就没遇到过什么需要靠联姻度过难关的时候,于是也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林柊有点羞赧的说道:“本来我不娶妻,是想着起兵之后可能会遇到困难,我可以拿正妻之位去联姻,换取其他势力的支持,但没想到……”
没想到其他势力没一个能打的,全都是辣鸡,直接让他顺风顺水的打到了京城,做好了联姻心理准备的林柊压根就没遇到可供他联姻的人选。
第220章 我才不当忠仆呢!
司源对林柊原本想拿自己正妻之位当联姻筹码的行为不置可否, 虽然他觉得用联姻方式增强自身势力就是自身实力不够强,但不得不承认,在实力没有强到可以镇压一切的时候, 强强联合的联姻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林柊为了大业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 也有这种觉悟, 司源自然不会置喙什么。
现在不需要林柊拿婚事当筹码了,司源就问道:“那你有心仪的人选吗?先选把人选好,之后直接娶皇后吧。”
新朝建立之后, 帝后大婚,大赦天下,也能招揽一波人心。
林柊微微一笑,说道:“爹,暂时还不急, 先观望观望, 一国之后, 当然要选最忠于儿子的。”
如果是之前为了联姻, 他就要通过给出正妻之位来拉拢妻子背后的势力,让其效忠于他。但如今他不必联姻了,他当然就想选一个忠臣家的女儿作为皇后,这样才能夫妻同心,不必防备着日后的枕边人。
司源点了点头, 说道:“你心里有数, 自己做主便好,选定了人, 便告知为父一声即可。”
他是个开明的父亲, 从不干涉儿女的婚姻选择,反正日子过得好还是不好, 都是他们自己过日子,与他这个老父亲没什么关系。
司源作为林柊的亲父,他入京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皇帝派大皇子亲自来忠义王府请司源入宫觐见。
林柊心中不满,这皇帝也就剩个名头了,他说对方是皇帝,对方才能继续挂着皇帝的名头,实际上皇帝相当于被他软禁在皇宫里,这样一个阶下囚也配召见他爹?
林柊直接把大皇子给赶走了:“他想见我爹,就亲自来拜见。召见?他也配召见我爹?”
这话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皇帝留了,大皇子听了都有种兔死狐悲的难堪。
大皇子心知如今整个京城都落入林柊的掌控中,他们这些皇室中人表面上看是自由的,实际上身边监视者不知凡几,逃也逃不掉,夺权也夺不到,就跟被软禁了一样。
林柊说的这番话也是事实,只是他终于不乐意再给皇帝面子了,揭开了那层遮羞布。
大皇子心中惶恐不安,生怕林柊这话传出去后,进一步打击皇帝的声望,让皇帝彻底没了一点面子。
现在因为林柊还愿意做表面功夫,表面尊敬皇帝,所以皇帝在京城还有那么一点点威望,可若是林柊这话一旦传出去,只怕有很多人会揣测林柊的心思,觉得林柊要对皇帝动手了,从而自作聪明的代替林柊提前对皇室动手。
皇帝和他们这些皇子们的日子只会更难过,甚至还可能性命不保。
于是大皇子难堪的退出忠义王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悄悄把自己身边跟着的几个侍从给杀了。
哪怕这几个侍从基本都是他的心腹,但大皇子心底并不完全信任他们,这关系到自己未来待遇和小命的事情上,他是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大皇子将侍从杀掉之后,就只剩下他自己和林柊这两个当事人,以及当时林柊说这话时林柊身边的人知道对话内容了。
大皇子只能保证自己这边不会泄露对话内容,却不敢保证林柊那边也不会泄露,但他却是不能什么都不做,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大皇子在处理掉自己身边的侍从之后,就第一时间入宫,跟皇帝汇报此事的详细经过和自己的处理方式。
皇帝听完之后,心中又是惊怒又是惶恐,他为了对林柊示好才特意召见林柊之父入宫,就是想讨好林柊的父亲,毕竟据说林柊乃是一位大孝子,对其父之言相当愿意听从。
所以皇帝就想通过影响司源,来影响林柊的决定。
为了表示自己的尊重,皇帝还特意派了最能代表自己的皇长子亲自前去放低身段的邀请司源入宫,在大皇子出发之前,皇帝还百般叮嘱他姿态要放低一些,千万不能恶了林柊之父。
他一个皇帝请一个人来皇宫做客,都把姿态放低到这种地步了,这还是邀请,并非是普通的召见,林柊居然连这点面子都不肯给他,直接把大皇子赶出府,实在太过分了!
可是皇帝除了此时惊怒的在心中痛骂林柊太过分了不给他面子之外,连放在明面上说一句林柊的坏话都不敢。
虽然宫殿里看似只有他和大皇子两个人,但皇帝并不敢确定周围有没有林柊派来监视他的人,他怕自己在私底下与大皇子抱怨林柊之后,会被林柊记恨上。
毕竟他的性命如今都拿捏在林柊的手上,皇宫里的所有侍卫都换成了林家军的兵将,他毫无翻盘的希望,只能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林柊的仁慈之上。
皇帝叹了一口气,用难过悲哀的眼神看着大皇子,然后嘴上说道:“大皇子言语无状,先是冒犯忠义王,后又御前失仪,着褫夺爵位,圈禁于府邸!”
大皇子神色一震,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父皇,这是要用他来消弭林柊的怒火啊。
然而与自己父皇那悲哀的眼神对视上之后,大皇子也绝望的垂下头,他也知道此事无可转圜了。
除了拿他来消弭林柊的怒火,皇帝还能怎么办?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能缓和的办法。
甚至大皇子心里都不确定,自己被褫夺王爵圈禁于府中,能不能让林柊消气。
他从自己沦为牺牲品的愤怒中回过神来之后,又格外希望自己的牺牲能让林柊不再计较此事,不然他只怕是要丢了性命。
虽然这件事的主导者是皇帝,可谁叫皇帝身份特殊,林柊不可能因为一时怒火就随便杀了皇帝,那么要出气就只能拿跑腿的大皇子出气了,不能随便杀皇帝,但随便杀了一个皇子还是没什么麻烦的。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大皇子乖乖的领旨谢恩,他也知道自己父皇这旨意也有保全他的意思。
大皇子突然被圈禁,其他皇子们都吓了一大跳。
虽然因为林柊占据了京城,改朝换代近在眼前,他们这些皇子们身上的王爵已经不值钱了,但有总比没有好,毕竟这不是还没有正式改朝换代吗?
就算改朝换代了,前朝的王爷只要乖乖归顺,在新朝说不定也能得了个爵位呢。若是普通光头皇子,哪天悄无声息的死了也没人在意。
所以皇子们还是很在意自己身上的王爵的,听闻他们之中最受皇帝器重的大哥竟然被皇帝褫夺王爵圈禁于府,大为震惊和惶恐,纷纷暗中打探消息。
只是大皇子及时杀死自己身边侍从的行为的确是将林柊怒气之下说的那番话瞒了下来,这些打探消息的人,就只打探到大皇子去了一趟忠义王府,出来之后就入宫觐见皇帝,不知怎的触怒了皇帝,被皇帝以言语无状冒犯忠义王又御前失仪为由圈禁了。
这让所有人心中产生各种猜测,冒犯忠义王?大皇子究竟是怎么冒犯的忠义王?
大家将视线放在了林柊的身上。
林柊若无其事,没有丝毫的表示,仿佛完全不知道大皇子被皇帝圈禁这件事一样。
见林柊这副态度,众人也猜到其中必有隐情,涉及到了皇帝和林柊,也就没多少人敢大胆的继续往下查。
大皇子也很幸运,他及时处死身边侍从,保住了自己想要保守的秘密。
因为林柊一怒之下说的那番话,除了大皇子这个当事人和事后被大皇子告知的皇帝之外,就只有林柊和他手下的人知道。
林柊在怒火过去之后,理智回笼,当然不会主动把自己这番话对外宣扬,而林柊身边伺候的人,一个个早已被调.教得很好,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们在林柊身边伺候,难免会知道许多机密,但他们早已学会了怎么当一个聋哑人。
所以林柊身边的人也没一个人敢把消息往外传的,大皇子和皇帝想保守的这个秘密,也就没有流传出去。
林柊一副将事情揭过去的态度,让皇帝和大皇子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本来皇帝都打算如果圈禁了大皇子,林柊还没消气的话,就忍痛舍弃掉大皇子的性命来给林柊出了这口气,现在不用杀子,就再好不过了。
大皇子也有种死里逃生,逃过一劫的庆幸。
而作为这次漩涡中心的司源,完全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毕竟林柊也没有把大皇子上门邀请他去皇宫见皇帝这件事告诉他。
在林柊看来,皇帝派个大皇子来就想召见自己父亲,简直就是对司源的不敬,自己把人打发走,收拾一顿就可以了,不必拿这种让人生气的时候来打扰司源。
司源也在王府里过上了退休养花的悠闲日子,连神识都懒得展开,一心参悟着这个世界的天地法则,并不理会俗事。
林柊在此事之后,对皇帝是越来越步步紧逼了,原先还会做做样子,现在是直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时常不给皇帝面子。
第221章 我才不当忠仆呢!
林柊刚入景时还会顾虑一下皇帝的身份, 毕竟本朝统治天下两百年,数代皇帝积攒下来的正统威望,暂时不是林柊能随便挑衅的。
但随着林柊彻底掌控了京城, 对外征战也屡屡获胜, 整个天下眼看着就要被完全打下来, 从此跟他姓林了。
林柊对皇帝的忌惮也就日渐消散,他的僭越之处越来越多,态度也越发猖狂。
这是林柊在试探, 试探究竟还有多少保皇党站在皇帝那边。
不过眼看着林柊越来越嚣张,越来越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多次朝会时口出狂言让皇帝下不来台,而满朝文武几乎无一人开口为皇帝说话。
林柊心里就差不多有数了,或许这些文武百官有对皇帝忠心的, 但这点忠心不多, 大概就是在心里嘀咕嘀咕他对皇帝不敬之类的话, 来表一表那点忠心, 万万不敢把话说出口的。
既然如此,林柊便觉得是时候正式登基,改朝换代了。
反正也没人敢在明面上为皇帝说话,他还忌惮什么呢?
跟着林柊一路走来的那些从龙功臣们在听懂林柊暗示的意思之后,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了。
虽然入京之后大家都觉得自家主公登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毕竟还没登基,事情还没尘埃落定就可能有变数, 那么他们当然不能完全放心。
现在终于时机到了。
方圆第一个机灵的站出来对林柊行跪拜大礼:“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陛下登基乃是民心所向, 天命所钟啊!”
其他人也都跟着表态表忠心,直接开始喊‘陛下’或者‘皇上’了。
林柊稍微有些飘了,不过想到整个天下还剩一个镇北侯没被打下来,自己这个时候就飘了也不合适。
于是他说道:“朕希望在登基大典之前,能收到镇北侯被俘虏,天下一统的好消息。”
林柊压根没把镇北侯放在眼里,最开始镇北侯能有那么多戏份,全是因为他当时在蛰伏期,不便对镇北侯出手,才采取了借刀杀人的方式。
如今他都几乎将整个天下打下来了,就剩一个在偏远北地的镇北侯因为距离远好处少所以被留到最后收拾,林柊怎么会把镇北侯放在眼里呢?
镇北侯能苟延残喘到现在,可不是靠兵强马壮,纯粹就是靠北地偏远,以及曾经大旱几年受到太大的摧残,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林柊才一直没盯上他。
但整个天下都快要统一了,就像一副拼图就剩最后一块边角没拼上了,哪怕这个边角又穷又偏远,打下来也需要好多年辛苦治理,林柊也要把这块边角的拼图给打下来,图个圆满。
林柊的大将军林武二话不说就应道:“还请陛下放心,最迟不过二月,北地即可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