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_分节阅读_第151节
小说作者:九牛一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5 MB   上传时间:2025-09-08 12:59:55

  而皇后呢,她也一直在坐山观虎斗,甚至背后悄悄推波助澜,让他们兄弟间的明争暗斗更加白热化,她希望等到两人斗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将于行推出来。毕竟他现在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而他的两位叔叔已经长成,都有自己的割据势力。

  可是现实并不总顺着人的心意去发展。这天春晖急急的来报,有人去忍冬之前被卖的妓院查她的下落,被他之前布下的暗桩发现,于是赶紧报了上来。

  皇后娘娘听到春晖禀报以后,她的手都在颤抖。谁?到底是谁查到了忍冬?她冥思苦想了半天,突然想起来是不是四皇子?他前不久不就是被发配去守皇陵了。太子妃的棺椁可不就在那,若是被人发现太子妃的棺椁被动过的痕迹,顺藤摸瓜可不就能牵出忍冬来。

  她怎么忘了这一茬了。可四皇子~四皇子他如今相当于被圈禁了,他有这个能力去一查究竟吗?再说已然没有巅峰对决的可能,即便发现了蛛丝马迹,他还会汲汲营营的去查实吗?

  可不管是谁发现了,只要查到忍冬,那她孙儿于行就有暴露的可能。只是查出于行的下落对方必定还要费些波折。因为于行当年是从跑江湖的杂技班子买来的,即便查到了班主,班主也不知自己到底卖给了谁,皇后他们自己当年还是因缘际会才发现了于行。那么能找到于行就看对方的本事了。

  若是皇上发现的,那于行还有安全的可能。若是被三皇子和五皇子任何一方发现,那于行危矣。

  她即刻下令让人去查,到底是哪一方势力在搜寻于行的下落。结果一查发现是三皇子的人。

  原来三皇子将自己的人夹在看管四皇子的人中,预备等风声一过就将四皇子毒死。老四害他人后被人嘲笑多年生不出儿子,即便父皇派他去守皇陵,也难消自己心头之恨。但是还没等三皇子的人给四皇子下毒,就发现了太子妃棺椁有被人撬动的痕迹。好奇心驱使下,他悄悄打开了棺椁。

  众所周知,太子妃是一尸两命,可他发现棺椁里竟没有胎儿的遗骸,他也不敢耽搁,赶紧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三皇子。三皇子知道后哪里还顾得上杀四皇子,他惊觉极有可能世间还有一个人会威胁到他的皇位,于是赶紧派人悄悄彻查此事。

  不过这些是此刻的皇后不知情的。她只知道若是三皇子查,那她孙儿于行就藏不住了。他势必会将于行揪出来。

  该怎么办?现在唯一庆幸的是对方应该还没有发现于行的下落。她虽已派暗卫在于行身边暗中保护,但是这些跟未来铺天盖地的绞杀比起来还远远不够。

  本想鹬蚌相争,等渔翁得利时再将于行推出来。她作为祖母实在不忍心将年纪小小的孩儿卷入天家无情的争斗中来,可是世上难有两全法,如今只有以身入局才能破局。

  于是她赶紧写了一封信,派人即刻昼夜不停送到岳家庄岳知语手中,同时让在那里保护于行的暗卫尽数撤退。

  与此同时,她将看守四皇子的人的背景经历尽数彻查了一遍,意图发现哪个是皇上的暗桩。以他们夫妻几十年她对皇上的了解,他一定不放心,派人时刻监视着四皇子的一举一动。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探查之后真叫她发现了。而这些年自从知道于行的存在后,她也没有少忙活,早早埋伏了不少自己的暗桩。这次派去跟着四皇子守皇陵的就有自己的人。她跟皇上一样,要将四皇子的情况尽数掌控才放心。她让此人假装突然发现太子墓室外围有被人进去的痕迹,并透露给皇上的暗桩。

  这日皇上正在御书房里埋首批阅奏章,桌案上已经积了高高的一摞,他处理完奏章,拿起旁边刚送上来的密信一目十行的读起来,越读面色越凝重。他的思绪纷飞,仿佛回到了太子出事的那一晚,先是眼见他的长子也就是先太子突然溘然长逝,又闻太子妃一尸两命,接连的打击让他痛苦不已。

  这些年日子过去,他以为那些旧事都渐渐远去,他以为他快忘记了。可一封信的到来让往事又历历在目。

  谁去了太子柏元的墓室?莫不是老四恶习不改,又在皇陵行巫蛊之术?他想干什么?想闹得柏元不得安宁,想阻断他的轮回之路?还是想破坏大魏的龙脉?

  想到这里,他就头痛欲裂,这个老四,真是屡教不改,狗改不了吃屎。去守皇陵都不消停!

  他立刻让福来宣锦衣卫指挥使章君屹觐见,让他彻查此事,他倒要看看老四在太子墓室又干了什么勾当!再说皇陵乃是大魏的龙脉所在,万不能让老四胡作非为!

第281章 惊闻秘辛 章君屹作为皇上的心……

  章君屹作为皇上的心腹, 接到这个任务后他就跟部下马不停蹄的赶往都城西山下的皇陵。

  为掩人耳目,他们只能选在夜里悄悄进入皇陵。待找到太子的墓室果然发现墓室门有被人动过的痕迹。等他们进去墓室内发现太子的棺木并没有被人动过,倒是太子妃的棺木上有明显被人撬开的痕迹。

  不先动太子的棺木竟然要动太子妃的?章君屹心里疑惑不已, 若是使用巫蛊之术, 最应该动的不应该是太子的尸身吗?

  他心里疑惑,行动上也不迟疑,让两个部下将太子妃棺椁上的棺盖抬开。在这之前他已经得了陛下的同意,开棺验尸在民风淳朴的大魏可是少有的。但是若是为大魏龙脉计,也只得如此。

  等棺盖被抬开,借着昏暗的烛灯, 章君屹看过去发现时隔这么多年,太子妃竟没有变成一具枯骨而是呈现干尸的样子。他让仵作上前验尸, 同时开始细细打量周遭。

  细致如他, 他很快发现了被掀开的棺盖内里布满了划痕,这些痕迹凌乱不已, 怎么会有这么多划痕呢?

  正思绪间, 只听一声急促的叫声响起,“大人~大人~太子妃娘娘~她~”下面的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惊吓直接失音了。

  “她怎么了?”章君屹见唐仵作话都说不成句了追问道。

  仵作唐兆这些年跟着他也是见了世面的,如今这副见了鬼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头回子验尸呢!

  “她生了~”

  “什么她生了?”章君屹听不明白他什么意思。

  半响浑身像是被突然电到一样, 打了一个哆嗦, 他似是领会到了对方的意思, 头皮发麻的问道“她生了~鬼胎?!”

  唐兆听了哭笑不得的道,“不是, 太子妃娘娘生下孩子后才去的。”他指了一处道, “您看,这是随胎儿生产产下的紫车河,证明太子妃娘娘死前已经生产了。”章君屹顺着他的手势看过去, 发现太子妃下身有一滩荷叶状的黑色物质。

  “论理孩子若是死了应该有遗骸,可是这棺木里只有太子妃娘娘的。您说奇怪不奇怪。”

  章君屹听到这里感觉自己头好似被劈了一样,那孩子~孩子去哪儿了?总不会人间蒸发了吧!

  “你赶紧的细细查验所有细节,一点儿也不能有错漏,回头你可能得跟我一起去面圣了。”面圣?这个词对唐兆来说真是新鲜。满大魏里,仵作能面圣的他前面应该没人了吧!

  知道兹事体大,他也不敢大意了,赶紧一点点的查验开来,不敢错漏了一处。逼仄的空间,紧张的心情,让他汗流浃背,待查验完毕已经半个时辰过去了。他出来后整个人跟从水里拔出来的似的,浑身都湿透了。

  别看这会儿下半夜了,大家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能不打鸡血吗?突然发现有一种可能,那种可能都不敢宣之于口,大半夜把每个人的心都绷的紧紧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哪里还能睡得着觉。

  回去唐兆就赶紧将他勘验的情况写了出来,由章大人带着去上报了。果然跟章大人猜的不差,陛下果然即刻宣了他。

  站在巍峨的宫殿前,他的腿都有点打摆子。他深呼吸了一口气,跟在一个面善的公公身后走进入了宫殿。

  宫殿上坐着的是穿着黄袍的九五至尊,只见对方正直直的向他看来,只一眼吓得他立时低下头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高呼万岁听候皇上的发问。

  皇上此刻面上有些潮红,他因为激动声音都带着些许颤抖,

  “唐仵作,朕问你,你说太子妃死前生了皇嗣是真的吗?”

  “回陛下的话,千真万确。小人敢以身价性命担保,太子妃娘娘乃是生产之后才过世的。棺木中发现的紫车河乃是胎儿出生后再排出体外的。如今棺中有这个,就证明太子妃娘娘应是诞下了皇嗣。只是小人在棺内没有发现其他遗骸。

  至于过世的原因也不是难产而亡,据小人勘验,乃是在棺木内窒息而死。”

  “哦?何以见得?”

  唐仵作深吸一口气,开始娓娓道来,“这么多年过去太子妃娘娘应该只剩下一具枯骨了,但是并没有,而是呈现干尸状态,这是生前将棺木内的空气消耗干净导致的,是窒息在棺木中而亡。

  而佐证就是她的躯体扭曲,嘴巴大张,双手十指指甲脱落,脚趾甲也有脱落,而棺木内遍布划痕,棺材内挂的布也被撕烂。证明她死前在极度窒息下有强烈的挣扎痕迹。”

  皇上听的云里雾里,他记得太子妃明明就是难产而死,而仵作勘验的结果却是太子妃生了,孩子不知去向。最蹊跷的是,听仵作的意思,太子妃竟是被活埋而死,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况在他眼皮子底下,谁敢活埋太子妃?

  他怎么也想不通,待仵作唐兆下去后,他命指挥使章君屹将当年在太子妃身边伺候的人都彻查一遍,看看有什么猫腻。

  果然一查发现当晚伺候太子妃的一个名叫忍冬的宫女离奇失踪了。因为当时正值太子跟太子妃双双离世,宫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各处都乱哄哄的,一个小小的宫女失踪自然无人问津。

  这么看宫女忍冬就是这件事的突破口。他让章君屹务必尽快彻查此事。他记得当年那件事之后,他有一段时间经常做一些光怪陆离的梦。梦里有个小男孩叫他皇爷爷,让他来救他。

  如今想起来仿佛印证了当年那场惨绝人寰事件的背后还悄然发生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他急于想知道,想了解,那凭空消失的孩子去哪里了,是死是活,他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章君屹也确实没让他失望,不过半个月,他就将那消失了十年的忍冬带到了他面前。

  那忍冬看着三十岁上下,身形瘦弱,一副道姑打扮,一见皇上就泪水涟涟的跪下。皇上一看她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一定是知情的。果不其然,她也没隐瞒就将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原来当年太子妃是生子脱力后晕厥过去,呈现一种假死状态。当时正值太子突然暴毙,见太子妃也离世阖该一起下葬。所以太子妃就仓促间被移入棺木之中。

  后来太子妃在棺木中醒来产子刚巧被她的贴身宫女忍冬发现。当时正值太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暗害了去,太子妃觉得孩子在宫中无法平安长大,就托孤给忍冬,让她无论如何将孩子带离这个是非之地。那夜刚好下了一场大雨,将宫中的水与宫外的河水联通起来,就这样,忍冬将孩子放入篮子中顺着水流凫水出了皇城。

  “既然太子妃醒了,为什么后来还死在棺木中?”

  “娘娘产后虚弱,又不会凫水,怕奴婢带着小主子再照顾她万一被人发现了就走不了了。于是她让奴婢~让奴婢将棺木合上,她说这样也好,她去陪着太子,太子在黄泉路上也不寂寞。”说完她放声大哭,这些年每每想起当年那一幕,她就心疼的无以复加。被皇后娘娘派人解救后,她先是在一处别院里养伤,身体好了以后她就藏在西山皇陵附近的白水道院为娘娘念经祈福,祈祷神明助娘娘早登仙境。

  竟是自戕?

  皇上的身子摇晃了一下,以手撑桌勉力稳住身形,“她竟然对朕不信任至此?”可想到害长子死的真凶至今都没能揪出来绳之以法,又无形之中给了他一巴掌。太子妃这么做似乎又情有可原了。

  “她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他问出了那个他最想知道的问题。

  “是男孩,娘娘嘱托好了,叫于行。”

  是男孩啊。皇上一瞬间就明白了太子妃的苦衷,太子妃不仅忌惮那幕后的黑手,就是那些长成的皇叔们只怕也对太孙虎视眈眈。可他会有他这个皇祖父还有皇后这个皇祖母,足可以护他平安长大,为什么非要让孩子流落宫外。

  皇上始终不明白一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即便皇上能护太孙平安长大,可长大之后呢,他的未来只有继位才有活路。而作为父母,只希望孩子一生平安喜乐。

  “那孩子呢,他现在在哪里,还不速速把他领来。”

  忍冬咬了咬唇才忐忑的将自己离开京城后的遭遇说了出来。等听到她说自己跟他的皇孙都被人贩子拐卖了,他撑在桌子上的手青筋毕露。那边忍冬没注意陛下此时情绪的波动,只继续说道她被拐卖到妓院后,受尽折磨后幸被一位恩客赎出来,那位恩客得时疫死后她就出家在白水道观当了尼姑。至于于行的下落她也不得而知。这些说辞都是春晖公公教她的,目的是不要暴露皇后娘娘。

  等忍冬说完,皇上怔怔的看向前方,目光没有焦距,他在想落入人贩子手里,那孩子会有什么好结果,他都不敢想他那么小的年纪会经历什么可怖的事情。到底是亲孙子,想到这里,他的心口就觉得疼痛难忍,他下意识的捂住胸口。

  章君屹一看皇上面色苍白,捂着胸口,似乎有些不适,他赶紧关切道,“陛下~”

  皇上这才回过神来,面上痛苦,眼神伤感又带着希冀的看向章君屹,“君屹,朕命你立刻派人给朕将太孙找回来,就是将大魏翻个底朝天也一定要将那孩儿救出来!”他对长子有无法言说的愧疚,而今听闻他唯一的骨血还在人间,他想好好的弥补一二。那孩子必定遭了老罪了,他别无所求,只希望他还活着,能活着就行~

  “是,臣领旨。蒙陛下器重,臣万死不辞。”

  就这样章君屹领命而去,而忍冬因为丢失太孙,也是犯了大罪,被押入秘牢里,在太孙找到之前任何人不得接触。此事事关皇家秘辛,容不得走漏半点风声,生恐有人浑水摸鱼,对太孙不利。

  而同一时间,岳知语也收到都城那边的来信,他皱着眉头读了起来~

第282章 和盘托出 要问岳知语最烦什么……

  要问岳知语最烦什么, 他如今最烦的就是收到都城的密信。回回子看信费老鼻子劲了,不是在油里浸泡就是在火上烤烤才能显露出字迹。关键里面哪有什么重要内容,不过是那皇城里的老太太想孙子了, 满纸都是对孙儿的关心, 问他最近身体怎么样,学业怎么样,长高了吗?大老远的巴巴的来信,搞的神神秘秘的,就为了问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这也未免太兴师动众,劳民生财了吧!岳知语可极不认可她这个行为。

  这回也不例外, 需要用煮过的松枝水淋在这种特质的纸张上,两相作用, 才能显露出字迹。他撇撇嘴展开信, 他猜这回左不过又是些老生常谈的内容。待他皱着眉头读下去,越读眉头皱得越紧, 读到最后拿信的手都是哆嗦的。

  看完信他就腿脚无力的一屁股坐下来, 如丧考批般瘫软在太师椅上。缓了好一会儿他还是有些手足无措。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呢!

  皇后来信说她发现三皇子已经在追查于行的行踪了,查到只是时间问题。

  从来只有千日做贼的, 断没有千日防贼的。只有将于行的存在暴露给皇上, 将于行推到万众瞩目下, 才免遭被追杀的厄运。她也是没有办法了。他让岳知语做好准备,皇上的人随时会寻来。她未免自己被暴露, 从而引起皇上的忌惮, 只能先撤走了暗卫。

  她要岳知语将于行的身世提前告知他,免得孩子到时候闹出什么来惹得皇上厌弃。要知道于行一旦暴露,皇上就是他的护身符, 他必得赢得皇上的青睐,才能在波云诡谲的储位之争中占下一席之地。

  可皇后说的轻巧,对岳知语来说让他说无异于是对他凌迟。都说男人成熟的晚,岳知语更甚,四十多岁才安于在家,生出慈父心肠,而于行恰巧就是这个时间来到岳知语身边。

  他对他何止视如己出,甚至比对自己那几个亲生的都上心。这样悉心照顾了多年,护他茁壮成长,是心肝儿肉般的存在。

  如今他要残忍的告诉他,他不是这个家的孩子,他其实是父母双亡的。哪怕是天家的孩子又怎样,依然改变不了没有父母的事实,还要一个孩子背井离乡到都城去奉承那未曾谋面过的祖父,这让他如何开这个口?

  他难受的一宿没合眼,可时间不等人,算算日子从都城来的信路上最快也要十多天。如今过去了这些天,不知道皇上查到哪一步了。不管他查到哪里了,他必须在他的人赶来之前劝好于行。

  这天于行刚好到了书院沐休的日子。于行争气,前年就从私塾考上了岳麓书院。进入书院以后就不能天天归家了。这也难不倒岳知语这位牵肠挂肚的老父亲。因为书院离着家近,岳知语三不五时的就溜达过去,从不空手,带的好吃的东西就没有重过样。惹得于行的同窗都艳羡不已。

  虽然有父亲隔三差五的来书院投喂,到了书院沐休的时候于行还是归心似箭的往家里奔,跟着他一起的是书院的同窗吕承平,也就是城门官吕兆吉的儿子小石头。

  吕承平跟于行一般大,两人一静一动性格也互补,他们不仅是同窗亦是好友。而吕承平当年是被沈望秋托付给岳知语了。所以这些年只要岳麓书院沐休,吕承平就随于行一起回岳家村居住。岳家也不是那苛责孩子的人家,不仅给他安排单独的房间,四时的衣物也都比照着于行的来,没见这才几年,当初那个瘦首的小猴儿已然变成了一个墩实的小少年了,到底是武将家出来的孩子,跟在于行后面,腿也迈的跟风火轮一样~

  离着家门还有一段路哩,家里后灶房飘出的肉香已经勾的两小只哈喇子直流了。两人呲溜咽了咽口水,下意识的又加快了步伐~到了家里果然一家子老老少少就等着小哥儿俩了。

  见孩子回来了,于行跟吕承平立时就被林氏一左一右拉着去洗手,已然十岁的小少年了,林氏依然改不了手把手的习惯。岳知语不悦的摇摇头,真是慈母多败儿。

  等林氏陪孩子们洗完手落座,最后一道菌菇鸡丁汤也做好了被端上桌来。祖父岳勇毅先夹一筷子菜,大家就开始拇指大动吃起来。

  于行也在埋头狂吃,书院的伙食也不是不好,他就是想吃家里的味道。都不用他去夹菜,他爹岳知语已经精准的将他想吃的菜捣到他碗里了。有时候他只是抬眼看了一眼一道菜,他爹已经心意相通的又夹了过来。导致他一碗饭米饭吃完了菜还冒尖呢!

  于行看自己都扒完一碗饭了,他爹的饭还没怎么动呢,不由出声劝道,“爹,你也吃啊,不用管我,我自己夹就行。”

  岳知语这才反应过来~得~又夹多了,他夹着原本要给于行的菜放到自己碗上,讪讪的道,“哎,我也在吃呢!”

  林氏看到相公那殷勤布菜的样子,不由撇撇嘴,总是背后教妻~说什么慈母多败儿。他自己呢也不遑多让,菜就差喂到嘴里了。对于行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带灯。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她看错了,刚刚相公怎么眼圈有些红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