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柏衡呐呐的说不出话来,萧索的跪在一旁,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儿,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若是让老四砸得满脸血,说不定父皇一看他那可怜样,再心软了,他岂不是前功尽弃了?看着眼前父皇暴跳如雷的样子,他觉得他这个大疙瘩算是没白砸。
此时四皇子虽然没被砸中脑袋,但是人也有些蒙圈,“父皇您说什么残害至亲,儿臣冤枉,儿臣几时做过那等事?”
见他还不承认,装起无辜来,皇上扬声道,“福来~将这些东西拿给他看看。”
福来得了陛下的吩咐,将那人偶摆在四皇子面前。
柏允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东窗事发了。可他不能承认,承认了这等谋害手足的大罪他就是皇子也不能全身而退。
于是他惊疑道,“父皇,这些是什么,儿臣不明白。”
“你不明白朕就给你解释解释,这些人偶是老三得到消息,今早从你的隐渊院挖出来的,巫师就出自你麾下,你怎么说。”
“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从没有用巫术陷害过三哥啊!那巫师许是被人收买了要害儿臣。这人偶想要栽赃儿臣只需要买通府里的下人就能埋进去,尤其是自从儿臣解散门客后,儿臣的后院就疏于防范,儿臣也是防不胜防啊!”
皇上一听,老三怎么还把自己饶进去了,这意思是自己害得他府里防备松懈的?心里更不高兴了。
三皇子则意识到这老四是打算死不承认啊。人证物证俱在,可他却长了个诡辩的舌头,三皇子心里着急呐!可他刚刚有爱弟弟的形象让他不能立刻跳出来指摘四弟,急的他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就在他着急上火的时候,只听父皇又发话了,“哦?那我这里还有一份口供,前日你的蛊师因一起偷盗案被官府逮住,审理期间他招认了其他罪行。他说他得了你的命令制了那子母蛊,亲手交给了你。而你母妃刚好就在他制出来没多久被中下了这蛊毒,你说巧不巧。”
他让福来将那罪状呈给四皇子看。四皇子没防备还有这么一出,怪不得谭太师一听自己叫他外公说不敢应承。看着眼前已经签字画押的口供,四皇子面上从容不迫的抬头道,“父皇,当初我的门客都已经被清理出府,至于后面他们去哪儿了,效忠了谁我就不得而知了。”
“这蛊师就住在永庆坊,打量我不知道那里是你的产业?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狡辩?幸赖上天眷顾,你母妃的蛊毒如今已经解了,不然,你当朕还有心情亲自审你,必是让宗人府依律审问。”
谭贵妃的蛊毒竟然解了?她竟没有告诉自己,怪不得这几日见她气色好了很多。果然还是防着自己,没拿他当亲儿。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他可冤枉他养母了。之前谭太师为了她的安全考虑不允她透露一个字,她见四皇子如此有孝心还给她忙前忙后找方子,想说的话都到了嘴边,忍了好几忍才没说。
“父皇,儿臣~儿臣冤枉啊!”
“冤枉?如今人证物证俱在,老臣敢问四皇子你哪里冤枉?那蛊师本就是你的人,由你授命制的子母蛊,最后给贵妃娘娘种下。你说你冤枉,纵你巧舌如簧,举头三尺有神明,况且如今的大魏还不是由你说了算的。”谭太师先一步不忿的怼道。旋即又以头抢地道,“求皇上还贵妃娘娘一份公道。”
他就是要逼陛下为贵妃主持公道,所有这些其实都在谭太师的计划之中。他深知要想抓住四皇子,必须多管齐下,三皇子这个天然的盟友自然不用白不用。只需要借着个由头将蛊师送到三皇子眼皮子底下,借审讯将四皇子的罪行暴露出来,自有三皇子将四皇子的罪证送到皇上这里。而他只需要扮演好苦主就行了。这一切蛊师也功不可没,若不是他,他们焉知四皇子用巫术诅咒三皇子,这才将这一消息不经意间透露给三皇子的暗桩,这才有了今日三皇子告四皇子这一出。他也借机长剑出鞘,剑指他的要害。
皇上见谭太师必要他还贵妃公道,想到谭贵妃作为自己的女人着实可怜了,若是不给她公道,不仅寒了老臣的心,此事传出去朝臣多半要骂他昏聩。他不由长叹一口气,“柏允,朕自问你们兄弟几个里,对你一直不薄,你生母出身低位妃嫔,生下你去世后,朕将谭贵妃指给你当母妃,你为什么要做些这等孽障事?”
谭文静人品贵重,又无子嗣,一心一意待四皇子,多年来自己都看在眼里,怎么也不明白这个儿子脑袋是让驴给踢了不成?害他母妃对他有什么好处?他母妃背后有谭家,他不是一直觊觎皇位吗?孝顺他母妃争取势力都来不及,如何还要害她呢?可人证物证俱在,由不得他不相信。
四皇子听后罕见的没有辩驳,面上浮现出一丝怪异的笑容来,“对我不薄?你让我认谭贵妃当母妃是为我好吗?你让我认贼做母,我还感激你?”
“认贼做母?你这话什么意思?”看这个样子,自己这个儿子对自己意见还挺大,自长子去世后,他往日里对他最上心,最看好他,如今反倒被这个儿子觉得对他不好,着实让人寒心,真是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什么意思?我生母是怎么死的,当年我生母生下我以后产后虚弱无比,谭贵妃染着含麝香的香粉去看我生母,至我生母血崩而亡。打量过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内务府的记录里写的清清楚楚,当年谭贵妃身边的掌事宫女红缨从内务府领过分量不轻的麝香。当年的红缨就是父皇您如今的吴婕妤。”
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他父皇也是好样的,直接睡了谭贵妃身边的那掌事宫女,还给她升了份位,叫他不好抓来审问。
“父皇如果不信,可以提审吴婕妤,以证明儿臣所言非虚。”
他只顾着陈述,压根儿没注意到他父皇脸色比之刚刚又难看了不少。他能有个好脸色?他如今杀了儿子的心都有了。
提审吴婕妤?他这个儿子真是一点儿活路都不给他啊,守着谭太师将这一桩陈年旧事说出来,若是太师寻根究底,就能查出红缨从始至终就是他的人,是他派到谭文静身边给她下药让她失去了生儿育女的资格的。也是因为下的剂量大,弄巧成拙,让柏允的生母血崩而亡。再查下去,追究下去,他就暴露了,他岂不是成了千夫所指?皇上下意识的看向谭太师,发现他脸色未变,心下松了一口气。
谭太师刚刚是听着四皇子一口一个谭贵妃想是这些年没把闺女当母亲,他为女儿心寒不已。沉浸在这种情绪里,所以四皇子后面这几句他还没琢磨到呢。只听着四皇子意思是他生母是他女儿杀的,他的女儿他了解,绝对不屑做这种事。想是四皇子内心肮脏也以为别人跟他一样有害人的心思。
而皇上恨不能立时封了这混账的嘴,若是将他指使红缨给谭贵妃下药的事爆出来,他一国之君威信要置于何地?
这个吴婕妤也不能留了,这几天就要处理了,免得节外生枝。
第279章 罪魁祸首 于是皇上一锤定音道……
于是皇上一锤定音道, “你莫要攀咬你母妃,当年你生母的死因太医院都盖棺定论了,何来加害之说。这么多年养育下来, 你不思回报, 还处心积虑要害你母妃,可谓罪加一等,又残害手足至亲,仅凭这两条朕就可以立时让人活剐了你。”
似是想到了什么,旋即他语气又一转,“在你出生时, 朕给你取了一个允字,淑人君子, 怀允不忘。是希望以后做个大有可为的君子。你的名字里寄托了朕对你的无限期许。可你呢, 你做的这些事配的上朕给你取的名字吗?
如今朕年纪大了,自你大哥去了后, 朕的心就软了, 如何也狠不下心来。就是老二谋反朕也只是将他圈禁。对你也不能厚此薄彼,你以后就去守皇陵吧!去跟咱大魏的列祖列宗忏悔自己的罪孽吧。”
一句话就定下了四皇子的前程,他已经失去了角逐权力金字塔顶端的资格。
四皇子一听面上灰色败一片,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他这些年处心积虑, 忙忙碌碌, 到头来却换来一场空,许还给别人做了嫁衣裳。真是可悲、可笑。
见他坐在那里突然痴痴发笑, 他也不跪了而是站起来有些癫狂的看着御书房的所有人。皇帝被他看得发毛, 赶紧喊道,“来人,将这个不孝子给我拖下去, 押入刑部大牢,择日押解西山。”西山位于都城的西边,乃是大魏皇陵的所在。
三皇子看着四皇子被御前侍卫拖下去,心里爽快极了,他跟老四斗了这么多年,终于将老四斗倒了,除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皇位对他来说已经唾手可得。今日真是比他大婚都畅快!真是大快人心!
高兴之余,他突然意识到因为一时太过高兴,他竟忘了给老四求情。甭管父皇背地里怎样,明面上他可是极为重视天家亲情的。刚刚四弟被父皇扔了一个茶盏他都能挺身而出,如今被父皇发配去驻守皇陵,名曰守皇陵实际上就是终身监禁在皇陵了,他竟然没有求情,眼见四弟已经被拖下去。他现在求情会不会有点假?
于是他两眼一闭向前栽去,只听“咚”的一声,众人循声望去。就见三皇子栽倒在地。因为是向前栽倒的,头好巧不巧磕在刚刚陛下因生气杂碎的茶盏上,瞬间头上血流如注,而他本人双眼紧闭似是昏过去了。
皇上一看赶紧宣太医前来诊治,这个出血量若是不及时救治,恐有生命危险。
至于三皇子为什么会突然晕倒,这个还用问吗,一定是刚刚替四皇子受了罚,又看到四皇子被罚心痛不已,双重打击下人才会突然晕厥的。
还是三皇子仁义啊,四皇子那样害他,他还如此重情重义。
而躺在地上的三皇子,他这回是真晕了,他疼晕的。他栽下去的时候也没注意到前面有个碎瓷片,他只知道自己后面是个石柱子,他要是往后栽倒,后脑勺肯定被拍平了,所以电石火花间果断选择往前摔最保险。可真摔下去,他才发现前面竟有碎瓷片,他被那瓷片生生扎进头皮上,他疼得灵魂都在尖叫~在哀嚎~被他生生忍住了。若是忍不住就前功尽弃了。就这样忍着忍着,假晕变真晕了~真是乐极生悲。
等他醒来,在宫中休养几天才回到皇子府中。回到府里后府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各路人马纷纷借着看望三皇子伤病的由头献殷勤。
为什么呢,只要是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来这位若是不出意外就是储君的人选了。毕竟如今能即位的人选只有三皇子跟五皇子。两人又一母同胞,自来长幼有序,三皇子即位实属实至名归。
三皇子府门前门庭若市,马车一直绵延到府外二里地之外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皇子的处境。
他此时身处天牢,来天牢探监的人竟是一个都没有。俗话说人走茶凉不是没有道理的,世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眼见皇上已经弃了四皇子,此时去探监是上赶着给皇上添堵吗?是公然跟皇上唱反调啊!是嫌自己的仕途太顺畅了想尝尝命途多舛四个字的真切含义!
所以无人探监也是是正常的。只是四皇子没想到的是连他的皇子妃都没来。其实也非是四皇子妃一点旧情都不念,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可是四皇子犯的罪足可以将他们这个小家一起拉下地狱,但是皇上只罚了四皇子一个人去守皇陵,并没有让他们跟随,也没有夺了她皇子妃和皇孙的头衔和食禄。这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她为了儿子如何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跟父皇唱反调,唯恐祸及儿子。
就在四皇子日盼夜盼没盼到人,彻底绝望后,忽然有一天,牢房的锁竟然被打开了。他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可等他撇眼过去竟然发现牢房的门竟然真的开了。走进来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母妃谭贵妃。
此刻她身穿一身黑衣,头上只插着一支样式简单的玉簪。虽然穿着普通,但是柏允一眼就看出她的气色比上次见的又好了很多,倒是人还没有胖起来,下巴还有些尖。
他张了张干涩的唇,迟疑了一下,终是喊了一声“母妃”。
谭贵妃沉默的走了进来,面上看不出什么波澜。尤其她的眼神悲喜无波,只定定的看着眼前的四皇子。
尤记得当年送来的时候还是个襁褓中的孩子,瘦瘦小小一只,抱在怀里还没只猫儿大,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他已经成家生子。自己病重的时候还欣慰他长大了,知道心疼她了。如今只觉讽刺无比。
若不是父亲与自己说明她都不知道这孩子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恨意,难为他还装着孝敬装着关心装了这么对年。自己真是自叹弗如,若换做自己真是装不出来。
她没有应他,既然在心里从没有承认她这个母妃,她有什么好应得。
她轻启朱唇,“当年你被抱回来时才猫儿一般大,那时候你太小了,喝奶又急,总是被呛到,我担心奶娘不经心,日日守着奶娘给你喂完奶后,我再接过来拍拍才放心。时间可真是不禁过,感觉才没多久的功夫,你已经长大都做父亲了。
这些年~难为你了,叫我母妃叫的辛苦吧~难为你年岁不大就学会了‘卧薪尝胆’”,说完也不等他回应,继续说道,“你查你生母的死因,种种证据都指向了我,我也不为自己辩驳。而且在你看来我是有动机的,我就像那个生不出孩子要拿别人的孩子来固宠的女人。
真是可惜啊,柏允~二十载的时光都不能让一个人真正了解另一个人!”
她此刻眼神悠远,是在看他又不是在看他,透过他仿佛看向许久的以前,“我在你这般大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今生不可能自己的骨肉了。不是因为我找到了有人害我的证据,而是我出身谭家,就注定了我不能生。外戚势力过大,再生下一个孩子该有人睡不着觉了~
其实这样也很好,我本来也不想生孩子,我在这牢笼里一日日熬着就行了,何苦还要再生一个孩儿,让他吃我吃过的苦?
可是啊,我无子倒是一身轻了,有人身上的担子就重了,他需要我家族在朝廷上的支持,该如何才能为其驱策呢,还得用一把金锁锁住啊。
这次锁住我的是我的良知,我的感情,是天长日久的陪伴下来滋生的母爱,是一个母亲不忍孩子日后无人支持前路坎坷的担忧。你说我会去主动给自己套上这把金锁吗?”
她的意思很明显,她没有害人的动机。而有那害人动机的人指向了一个他从来没怀疑过的人。
只听她清冷的声音又在耳畔响起,“你大概不知道吧,红缨也就是现在的吴婕妤前儿个已经去世了,失足落水,你说巧不巧。尤记得当年因她茶点做的好,陛下见我爱吃将她从勤政园指来服侍我。我的宫人锦绣原是负责为新入宫的宫女验明正身和教养宫女,后来才跟着锦瑟一起来服侍我。她有一样本事,是不是处子之身只从对方的仪态和走路姿势就能看出来。”
她什么都没说,又仿佛什么都说了,柏允立时就明白了,红缨来伺候谭贵妃时,已然被破瓜,宫里只有一个男人,还是红缨服侍过的,那个跟她有染的男人是谁不言而喻。原来~原来她早就是父皇的人了。
“柏允,去守皇陵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死人可比活人好伺候多了,离开这座没有人情味的牢笼,外面哪里都是广阔的天地。权力不能让一个人真正的快乐,只会让你活成‘寡人’,只有自由和轻松才会。”
这是她的肺腑之言,若是可以她恨不能立时离开这里,去皇陵也好啊。大魏的老祖宗们可会选址了,选的地方背靠高山前面是一片秀水,风景美如画,是一处极好的隐世所在。
她为什么要来这里?一来是想让他想开,这是非之地,去守皇陵远离权力争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她直觉未来的权力角逐里依然有惨烈的厮杀。哪怕是一母同胞的三皇子跟五皇子,作为生母都有自己的喜好,她了解贤妃,她更喜欢五皇子,而三皇子已然有自己的势力。就是他们母子间都不会消停,会有一场拉锯,更何况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朝政。
二来她不允许那罪魁祸首全身而退。凭他做的多少缺德事,这屎盆子必须自己接住了。
直到谭贵妃走了,四皇子还呆愣在当场。什么意思?谭贵妃身上涂着含麝香的香粉去见自己的生母。麝香是红缨去内务府领来的。而红缨又是父皇的人。原来~原来是父皇让人下药害母妃无子,而他的生母无形之中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寻根究底,罪魁祸首竟是他的好父皇!怪不得父皇那日坚称自己生母是死于产后血崩。而且突然勃然大怒,他肯定在当场就想明白了前因后果,甚至在他生母当年出事的时候就知道了是自己弄巧成拙牵连无辜了。父皇会不会还觉得他生母死的恰到好处,刚好抱给母妃一个孩子,用以捆住她,让她背后的势力为他驱策。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突然发疯一样仰头癫狂大笑,真是最是无情帝王家呀!他生在这样的家里真是可悲、可叹,而唯一对他投入真情,给他母爱的母妃也被自己迫害,终是推远了~
第280章 皇陵寻迹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 可能看似风平浪静的一天却暗藏汹涌。四皇子就是这样在看似普通的一天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被一脚无情的踢出了权利角逐的竞技场。
在大家看来这场争斗最大的赢家就是贤妃了。因为不管是三皇子即位还是五皇子即位,虽然皇后会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但是贤妃作为皇上的生母也会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因为是皇上生母这种天然的优势, 圣母皇太后含金量就高了。别看都是皇太后, 圣母皇太后在后宫中的话语权隐隐压过前者。
而作为众人艳羡对象的贤妃自从知道四皇子被从皇位的人选中黜落后她高兴的脸上眉梢都是喜意。
连她自己有没想到她一个江南普通官家女子最后竟然能当上太后。当初那些贵女个个出身都比她高又如何,谁让她能生而且会生呢,能一气儿生了俩儿子。而且这两个中至少有一个未来是皇帝没跑了,另一个最少也是亲王了。
往日里那谭贵妃不是瞧不上自己吗,还有皇后不是不见自己吗,如今看谁还敢小瞧了她去。她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以后可以在这宫中横着走了~
小门小户里出来的,一朝得势确实有些得意忘形了, 又加上周围都是奉承的声音, 她就愈发膨胀了,处理起事情来就有些过于苛责了。
前段时间番邦献来了一个绝色美人儿, 因为哪哪儿都合皇上心意, 侍寝以后被赐了贵人的位分。
这位纯贵人可是皇上的新宠,自打得了这位美人,皇上召其他妃嫔侍寝的次数也少了。至于贤妃这种已经生育了两个孩子又年老色衰侍寝的次数更是少的可怜。
她心里不痛快自然找这位纯贵人的麻烦, 若是还跟往日一样借着个筏子训斥几句出出气倒也罢了, 她这回看到那美人绝色的脸, 被刺激的不行,直接将皇上这位小心肝打得屁股开了花, 这样还如何侍寝。
皇上生气归生气, 可贤妃的理由颇为冠冕堂皇,说那纯贵人用魅术勾引皇上,甚至还从纯贵人的屋子里翻出了证据。证据这种东西对贤妃这种盘踞宫中多年的人可不就是说来就来嘛。
皇上对后宫的伎俩也了如指掌, 毕竟从小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长大,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是贤妃在使性子了。
可他如今即便看不惯贤妃,也不能轻易处置了她。他唯二的两个皇位继承人皆是她所出,他不为贤妃想,看在两个儿子的面子上也不能落贤妃的脸面。于是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后宫的众妃嫔都是人精,最是见微知著,看皇上的态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从此以后皆唯贤妃马首是瞻,连皇后娘娘都要避其锋芒了。
这样的纵容和恭维下,贤妃愈加猖狂。而与此同时,三皇子也在朝中狂揽势力。那些原先忠于四皇子的势力,以及中立观望的朝臣都是三皇子拉拢的对象。
许是四皇子请巫师做的阵法真的被破坏了,四皇子出事后不过半载,三皇子妃就给他添了个嫡子,这让三皇子继位之路上最让人诟病的地方不攻自破了。自此以后效忠他的各种势力如过江之鲤般前赴后继的涌来。
而五皇子毕竟年岁轻,根基浅,自然不如三皇子得人追随。要说五皇子也是个人才,他自知自己不如哥哥能拉拢人心,于是他就剑走偏锋,与哥哥狂揽势力相反,他表现的低调谦逊很多。他深知这种谦逊、低调、不结党营私正是他父皇喜欢的。
而且他去贤妃那跑得更勤快了。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虽说是句俚语,但自有它的道理在。没见贤妃对五皇子明显更亲昵许多嘛!
两位同胞兄弟之间明里暗里交手不断。而皇帝的态度更加让人捉摸不透,他并没有表现出更属意哪位皇子,而是对他们一碗水端平,大有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实际上皇上一点儿都不想抉择,私心里,皇位他谁都不想给。如果可以,他想永远坐在这龙椅之上。要说属意哪位皇子,认真说起来,他最属意他的长子。他的长子柏元是他最满意的孩子,无论是人品还是学问,或是胸襟都是为帝的上上之选。
只可惜~只可惜当年他在民间的盛名直逼他这个父皇,让他如鲠在喉,脊背生寒,寝食难安,继而做出了让他抱憾终身的事来,他撤掉了保护长子的暗卫,也间接导致他被暗害了去。
没了长子,谁都一样。而帝王都喜欢平衡之术,四子犯了错,如今只剩下老三跟老五。他如今虽看老三不顺眼,觉得他太过凌厉,毫不收敛自己的野心,明目张胆的收拢各方势力,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能动他。一旦动了这种微妙的平衡就打破了。不过他心里的天平已然偏向了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