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芒鞋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5-09-03 11:11:49

  “习惯啊,这儿凉快,适合开荒。”

  “你家开出几亩地了?”

  “我家没开始开荒呢,屋子还没建好,估计要再等几天。”

  

第71章

  山谷的夜晚有点凉,山风呼呼呼的,宛若猛兽的呼啸,胆小的孩子们害怕,天边露出鱼肚白了才睡着。

  奔波了太久,心里始终没有着落,眼下安顿下来,疲惫汹涌而来,大家伙睡醒已经快傍晚了。

  晚霞绯红,蝉鸣高昂,恍惚以为回到了近溪村。

  梨花揉着眼睛坐起,就看小吴氏抱着箩筐从溪边回来,笑盈盈和她道,“好久没睡过好觉了,你叔伯他们睡得太香了,我和你菊花婶就没叫醒他们。”

  男女分席而睡,赵大壮他们睡在外侧,许是刚醒,起床的动作慢吞吞的。

  听到媳妇的话,赵大壮不自在的挠头,“不知咋就睡了这么久。”

  小吴氏放下箩筐,拿出里面的碗,笑容不减,“孙大郎说他们进山谷那晚也睡得特别久,左右耽搁不了多少活,想睡就睡吧。”

  这些日子,丈夫要照顾家里,又要分担族里的活,人瘦了一大圈,说不心疼是假的,她把碗给菊花,“牛骨汤已经炖好了,喝了就干活去吧。”

  菊花盛了一大碗飘着油珠的汤,嘴角咧起了褶子,“是啊,等房屋建成,地开出来种上庄稼咱就能松口气了。”

  汉子们陆陆续续起床,活都安排好了,他们就着汤嚼完菽乳饼就自顾扛着锄头干活去了。

  梨花肚子不饿,要了半竹筒汤,山谷温度不高,一天过去,竹筒没有异味儿,她喝了一口汤,找老太太的身影,“我阿奶呢?”

  “溪边洗衣服呢。”小吴氏负责递碗,解释道,“三婶说山谷潮湿,汗湿的衣服不尽早洗出来晾着会发霉,所以醒来就抱着衣服往溪边去了。”

  树木交错,梨花踮起脚仍看不到溪边的情景,问小吴氏,“四奶奶呢?”

  小吴氏往朝北望了望,“带着孩子们砍竹子去了,族里孩子多,怕他们掉下悬崖,她说编竹篱笆将缺口堵住。”

  老吴氏闲不住,在家就从早忙到晚,这一路跟老太太较劲,卯足劲搓草编草鞋,其他家的草鞋破了没有换的,而她家除了孩子都有备用的鞋子。

  想着,她心疼婆婆道,“三娘,得空了你劝你四奶奶别忧心,咱们这么多人,什么事都能做好的。”

  “还有灶间的活也不用她盯着了。”

  梨花给让几个老太太监督她们煮饭分饭,初始她们估不准量,慢慢就有数了,饼多少,饭多少,汤多少,没有惹出过怨言,小吴氏自认做得不错,说道,“现在安稳了,我只盼她身体无恙,多活几年。”

  “我会跟四奶奶说的。”

  老吴氏要强,丢不下手里的活,这点和老太太很像,明明儿媳能做的事,总怕儿媳做不好,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她先去找老吴氏。

  竹子已经砍好了,她正握着刀剔竹叶,动作认真,但时不时会抬头瞄两眼竹林里抓虫子的孩子,“跑慢点,别绊着了,多田,你看着他们,不能让他们往缺口跑啊...”

  说话时,手里的刀并没停。

  村里的男女都会这种削竹篾编篱笆,这玩意简单,不需要技巧,梨花踩上绿竹,喊了声四奶奶。

  老吴氏抬起眸,浑浊的眼不像前几日急躁,眼里满是慈祥,“你怎么来了?”

  “四爷爷怕你累着,让你回去呢。”

  老吴氏怔住,“你四爷爷又说话了?”

  老伴儿的嗓音不像出村那会清晰,发音时,喉咙像堵了许多小石头,声音钝钝的,许是察觉自己声音不好听,老伴儿并不怎么说话。

  梨花走上前,屈膝蹲下,“对啊,堂奶奶和山英婆都受了伤,四爷爷担心你。”

  进山的路不好走,加上那会焦急逃命,她在树上撞了好几下,手臂小腿也被藤蔓划伤了,不过老吴氏能忍,安慰梨花道,“你和他说我没事。”

  儿子和侄子要挖石梯,挖地基,要砍树要劈木头,不忙个两三月怕是没得歇,编篱笆这种事就不麻烦他们了,老吴氏看着面前的梨花,“你受伤了没?”

  “没。”

  赵大壮背着她,李解举着火把,脚下的路清清楚楚的。

  “那就好。”老吴氏说,“你四爷爷不定啥时能好,诸多事还得靠你。”

  说着,她又往竹林瞥了眼,确认孩子们安全才继续说道,“我瞧不起你阿耶无所事事,但不得不承认,他把你教得很好,你四爷爷经常夸你呢。”

  夸之余还忍不住惋惜,惋惜梨花不是男儿,否则赵家会成为青葵县的名门望族。

  她没读过书,不懂什么是名门望族,但老伴儿对梨花赞不绝口,必是极其信任她的,“四奶奶年纪大了,但手脚还能动,哪儿需要四奶奶帮忙的尽管说。”

  说到这,不忘踩一脚自家嫂子,“四奶奶不像你阿奶,整天板着个脸使唤你大伯他们。”

  梨花忍俊不禁,“我阿奶很勤快的,这一路,又缝衣服又缝口鼻巾...”

  老吴氏撇嘴,“不就想显摆她的针线活吗?不是我吹牛,我要像她悠闲,我的针线活肯定比她好。”

  “......”妯娌两的关系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善的,梨花揭过这个话题,轻声细语道,“过两日我就请曾爷爷过来帮忙量地基尺寸,四奶奶你看你喜欢哪块地,到时先划你们的。”

  想到即将有自己的房屋,老吴氏喜不自胜,指着竹林旁边的地说,“那块怎么样?”

  “成。”

  为避免造成哄抢地基的画面,吃过晚饭,梨花就召集大家谈话,往日族里议事是去祠堂,有且只有当家人去,梨花不是这样,她让大家围成圈坐着,她站在中间,身侧是烧得旺的火堆。

  “四爷爷为族里操碎了心,建屋的地由他家先选...”她指着夜风里啪啪作响的竹林,“四奶奶选了竹林旁当中的地,前后还有位置,大家可以选...”

  梨花停顿了下,徐徐道,“总共十六户,每户人家选一个地儿,若有重合的,抓阄决定...”

  几个老太太坐在最里侧,火光照得她们眉眼生亮,老太太率先开口,“我选那边...”

  她指着小溪方向,“有两棵桃树的那边...”

  桃树是她们从外面移栽进来的,离小溪十来米距离,在竹林的西南边,梨花点头,“成,我家建在那儿。”

  然后是二堂爷,族里就他跟老村长两兄弟了,他要挨着老村长,接着是老秦氏和山英婆,两家人选了更南的位置,估计想跟亲家住近一点。

  每户的选择不同,没有出现重合的事儿,选地的事儿落定,接下来就是建屋了。

  她挑了十五个憨厚老实的人向曾老头学手艺,十六家的屋子就交给他们,对此,老太太频频向梨花眨眼睛,偷偷指赵广昌,这世道,有手艺的人都不会混得差,纵使老太太不满长子的种种行径,可妯娌家的三壮在其中,她怕被老吴氏比了下去,只能便宜长子。

  对此,梨花视若无睹,等人散了后,老太太不高兴了,睡觉时,翻来覆去的踢衣服。

  夜间凉,老太太身上盖着衣

  服,她一踢,梨花就得替她盖。

  几次后,老太太闷闷不乐的开口,“三娘,你怎么这样啊,你大伯再气人,毕竟是咱家的人,你让他学门手艺,将来能帮咱干活不是?”

  竹席铺在树下,月光倾泻下来,影影绰绰的,梨花望着头顶摇曳的树叶,瞌睡渐起,却也耐心解释,“大伯学了不就意味着元家学了?”

  晚饭前,她特意去了趟曾家请曾老头教叔伯们怎么挖地基和建屋子,并给了半斗米作为报酬,因她昨天去过,今天再去没有惹人注意,报酬这事也只有她和曾家知道。

  她不说是不想小溪对面的其他几家知道。

  一家人尚且有不一样的心思,何况不是一家人了,那几家明面看着和睦,实则关系怎么样还得往后看。

  感觉老太太没了声,梨花继续道,“哪怕大伯不教元家,元家让大伯帮忙起屋子他还能拒绝?”

  想到这个老太太就来气,“算了,不让他去,那你二伯呢?”

  “二伯惯会阳奉阴违,学手艺的时候偷奸耍滑怎么办?”梨花提了提身上的帷帐,慢慢闭上眼,“其他事也就罢了,屋子可马虎不得。”

  老太太更气,“你说咱家人也不少,咋就没有能扶上墙的呢?”

  好像把老三也骂了,老太太改口道,“好在你阿耶不像他们。”

  

第72章

  梨花猜到她会这般说,笑道,“阿耶性子随您...”

  老太太高兴,笑逐颜开的说,“可不是吗?你阿耶实诚,钱花到哪儿都会与我交个底,知道我爱吃软和的食物,到哪儿都不忘给我买点回家,你大伯他们呢?整天只顾着自己,哪儿会管我喜欢什么?”

  族人眼里,老三不学无术还败家,但在她眼里,老三是极其孝顺的娃儿。

  提到赵广安,她的语气温柔下来,“外人都说阿奶骄纵你阿耶,殊不知换成她们,没准更偏心...”

  这话不是胡说,赵广安和赵广昌差好几岁,赵广昌叛逆时,赵广安恰好是爱撒娇的年纪,肯定更讨人欢心,哪怕他混账了两年,但那时阿翁过世,孤独的老太太心无所依,就赵广安对她嘘寒问暖,所以自然宠他。

  更重要的是,赵广安不撒谎,有啥都跟老太太说,比起另外两个遮遮掩掩的儿子,老太太没道理不喜欢他。

  梨花说,“外人不知晓咱家的情况...”

  “是啊,你阿耶太洒脱,无论那些人说得多难听他都不辩解。”老太太哼哼,“你大伯他们就没这个心性,谁要背后说他坏话,他能记恨你一辈子。”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即使赵广安臭名远扬,老太太看他哪儿都好,离得不远的老吴氏竟有点怀疑自己对侄子的态度了,问边上睡着的儿媳,“广安真这般好?”

  小吴氏快睡着了,听到这话,眼皮动了下,“好吧,否则怎么教得出三娘这样的姑娘?”

  毕竟,梨花是赵广安一手带大的。

  老吴氏沉默,是啊,赵广安要一无是处,不可能教出如此聪慧过人的孩子,可赵广安斗鸡败家是不争的事实,想到什么,老吴氏灵光一闪,晃着儿媳胳膊小声道,“你说,会不会是广安的长处就是教孩子啊?”

  小吴氏脑袋昏昏沉沉的,声音难掩疲惫,“或许吧。”

  “那让他们教教四郎他们如何?”

  他进门三年不到就生了两个儿子,而先嫁过来的老太太好几年才怀上,是以大壮比赵广昌大,长孙也在两年前成了亲,只是大房还没孙子,而长孙脾性已经长成不好改,因此选择几岁大的娃更合适。

  小吴氏翻身,抬眉看了眼婆婆,迟疑道,“堂弟怕是不乐意。”

  “为何?”

  “堂弟喜欢女娃啊。”

  赵广安有儿有女却偏爱梨花,必是重女轻男的人,如何会教男娃?

  老吴氏恍然大悟,“那让宝珠她们跟着他学?”

  小吴氏觉得悬,赵广安性子散漫,做事想一出是一出的,梨花能有现在的性情,多半是说书先生的缘故,宝珠是她差点死掉生下来的,可不敢随意让外人来教。

  她说,“堂弟忙得很,怕是没空。”

  老吴氏不以为然,“他整天瞎晃悠,没看他忙啊。”

  都知他是个游手好闲的,没人指望他干多少活,他只要照顾好牛,不给大家伙添乱就成,教孩子对他来说简单得很,她道,“明天我和他说说,他要是答应,宝珠几姐妹都去。”

  夜里安静,周围人的呼吸声清晰入耳,老吴氏怕她们听去然后捷足先登,当即翻身坐起,“不行,我现在就找他说去。”

  起身时,忽然有两张脸凑过来,高凸的颧骨黝黑的眼,吓得老吴氏差点尖叫出声,嗓门不自觉提高了,“干啥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2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4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地主家没有余粮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