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_分节阅读_第253节
小说作者:芒鞋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5-09-03 11:11:49

  没有猜忌,没有排挤,大家一条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静又充实。

  他说,“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嗯。”

  李解知道梨花是个成大事的,在巷子里遇到难民调戏她的那晚,她脸上没有露出半分惊惧或慌张,这种平静,赵家任何人都不曾有。

  梨花肯定能带着大家在乱世活下去。

  两人说着话,突然,西边传来响亮的呐喊,“三娘,三娘,你在哪儿哟...”

  老太太杵着拐,脚底生风的从树背后出来,一直喊梨花。

  梨花惊喜的转身,“阿奶,在这儿呢。”

  “三娘...”

  “十九娘...”

  除了族里人,树村和富水村的人也来了,他们挑着箩筐,背着背篓,脸上汗涔涔的,但笑容十分灿烂,“闻五说你们没干粮了,咱火急火燎烤了些饼,熬了些粥过来。”

  村民们看到突然冒出的人,竟惊喜又害怕。

  他们说着戎州话,神采奕奕的,村民们慢慢向梨花靠拢,“三娘,是你的家人吗?”

  “是戎州出来的乡亲,益州官府不让咱们进城,咱们就进了山,在山里建了屋,开垦了田地种粮,上上个月,去年中的小麦收割了,这个时候,该是收割稻谷的时候了。”

  戎州的稻谷脱粒后是白米,米香味更足。

  这不,待叫嚷嚷的人们走近,他们就闻到香喷喷的白米粥了。

  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纷纷跑上前去,“是白米粥吗?打老家出来我就没再吃过白米的味道了,乡亲们,你们是来给我们送饭的吗?”

  赵大壮要在村里主持秋收事宜,这次来的是赵二壮,他的嗓门不如赵铁牛洪亮,却也中气十足,“知道你们舟车劳顿,我们特意熬了些软和的粥,你们坐着,我们给你们盛粥。”

  知道赵家人做事规矩,村民们急忙盘腿坐下。

  一瞬间,乌泱泱的脑袋矮了一大截。

  赵二壮愣了愣。

  平日在村里喊吃饭,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往前挤,常常要三婶吆喝好几回才能老实排队,而面前的这些村民,他什么都没说呢,他们已经乖乖坐好了。

  他扯了扯嗓子,回头喊人揭开桶盖盛粥。

  族里人煮粥,都会往粥里添野菜,野菜下水后,颜色脏兮兮的,但

  这次不同,老太太知道梨花以后要用这些人,煮粥时,只往里加了猪油和盐巴。

  粥煮得烂,但比族里人吃的要浓稠。

  赵二壮从闻五嘴里听说了大家没有碗,出门时挑了一箩筐,他让人给大家分碗,然后握着木勺,一人一勺。

  粥已经没什么热气了,但村民们端着碗,闭眼轻轻品尝起来。

  有点咸,还有点油腥子,别提多好吃了。

  吃惯了白米粥,荆州的黍米吃着怎么也不习惯,他们问赵二壮,“地里的收成好吗?”

  “第一年种庄稼,收成还不错,明年就不好说了,你们在荆州受苦了,来这儿就好了,这儿有栗子,寒冬不会饿死的。”赵二壮没有赵大壮会说话,也不懂怎么安慰人,只说,“三娘会把你们的事情安排好了,知道你们没有屋子住,让我们扛着家伙来帮忙了。”

  “劳烦你们呢。”

  “都是戎州人,用不着客气的,刚进山那会,我们也两眼抓瞎,建屋子的手艺也是跟老手艺人学的。”

  现在族里人每个人都会建屋子了,不仅这样,搭草篷凿石铺路也特别擅长,赵二壮鼓励村民,“建屋子听着难,实则简单得很,过不久你们就明白了。”

  

第157章

  村里这次来了三十九人。

  以老太太为首的妇人是来给乡亲们煮饭的,以赵二壮为首的劳壮力则是扛着锄头刀具教大家砍树建屋的。

  栗子树高大笔直,挡风又遮阴,地基浅浅挖个一尺左右就行了。

  村民们吃饭时,族里人就先挥着锄除周围的草。

  老太太指挥侄媳妇们砌灶,然后神秘兮兮的把梨花拉到栗子树背后,从兜里摸出两个剥了壳的鸡蛋。

  “你堂伯给你补身子的...”

  说着,她探出头,偷偷给梨花望风,“小心别让你铁牛叔他们看到了,赶紧吃。”

  “我不饿。”梨花不是会委屈自己的,棺材里囤了吃食,每次饿了她就会找机会吃两口,所以这趟只是累了点,她说,“阿奶,你收着,我想吃了找你要。”

  “这玩意存不了几天。”老太太伸着脖子,鸡蛋一直往梨花手里塞,“快吃。”

  梨花先收起,问她,“山里下雨了吗?”

  “你们走后下过两场雨,雨量不大,田里都没积水。”老太太找了圈没找着赵铁牛,正要松口气,突然瞥到抹熟悉的侧影,蹙眉,“你大伯他们回来了?”

  关于荆州的事儿,荆州没说太多。

  她不知梨花碰到赵广昌的事儿。

  梨花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眼,元氏抱着赵漾,频频抬头领往前边看。

  约莫在估算自己什么时候能喝到粥。

  梨花道,“大伯去戎州打探消息了,大伯母和四郎无处可去,我就让她们回来了。”

  “那石家人呢?”

  “石家人撺掇难民闹事,事发后被管事打死了,阿奶...”梨花收好鸡蛋,轻轻晃老太太的胳膊,“我还碰到山英婆婆她们了,堂叔和堂弟们都没了。”

  老太太回眸,眼里闪过震惊,“都让管事杀了?”

  梨花简短的说了下经过,最后道,“山英婆婆是我让人杀了的。”

  老太太直起身,看着已有自己眼角高的孙女,搂过她拍了拍,“杀了就杀了,自她狂妄自大的吹嘘你堂叔的大好前程,贬低咱永远是泥腿子时阿奶就猜到有这日了。”

  梨花不是滥杀无辜的人,突然动了杀心,必是山英婆做错了事。

  她宽慰梨花,“这世道,善良是要吃大亏的,阿奶宁肯你心肠硬点也别做那好人...”

  梨花听得心里一暖,“我知道的,阿奶,你这些日子可好?”

  老太太的口齿大不如从前,有些字含糊得很。

  语速也别往日慢得多。

  “阿奶好着呢,族里人好养活,煮什么吃什么,上个月你堂伯让大家伙自己洗自己的碗筷,灶房清闲了许多,偶尔,阿奶还跟你四奶奶赶着牛吃草呢...”

  “阿耶呢?”

  “他就忙了,除了打猎,还挖草药,你不是给了他一本医书吗?根据医书的描述,他挖了许多草药回来...”老太太双手杵着打磨光滑的拐杖,慈祥道,“谷里蚊虫多,他挖了好几种驱蚊草回来种谷里...”

  说起谷里的变化,老太太像打开话匣子似的,“益州兵不是围着榕树建了茅屋吗?你古阿婶她们也效仿茅屋的格局,建了五十几间屋子呢...”

  “隐山村到树村的道路围墙也在建了,约莫再过半个月就能完工...”老太太很久没说过这么多话了,嗓子有点干,扯了扯嗓子,继续道,“永乐村和林山村的稻谷已经收了,据你堂伯说,大概有十几石粮...”

  永乐村的稻谷没认真施肥除草,能收获上千粮,已经不错了。

  老太太说,“你堂伯说不能让你事事都操心,山里的农事,他会安排好,你只管忙外头的事儿就行。”

  赵大壮是老村长教出来的,不贪功,不骛远,脚踏实地得很,她道,“有你堂伯,你不用担心村里。”

  梨花点头。

  如果不是信任赵大壮,她就不会把村里的事儿交给赵大壮了。

  祖孙两说着话,突然,赵铁牛钻了出来,“三婶...”

  这一嗓门,差点没把老太太送去鬼门关,回过神后,老太太挥起拐杖打他,“你要吓死我啊。”

  “这不怕三婶你耳朵背吗?”赵铁牛悻悻的摸了摸后脑勺。

  老太太一拐杖拍在他身上,“谁耳朵背?”

  “我...”赵铁牛认错,“我耳聋,我耳聋。”

  老太太收回拐杖,一副痛心疾首的瞪着他,“我看你怎么变得油嘴滑舌了呢?”

  “哪能啊...”赵铁牛挺了挺胸膛,“我以前也这样啊。”

  “.......”老太太翻白眼,侧目问梨花,“你铁牛叔在荆州遇到什么事了?”

  整个人大变了样。

  梨花凑过去,贴着老太太的耳朵嘀咕了几句。

  老太太鄙夷的看着赵铁牛,“不过当个村长,至于得意成这样?”

  赵铁牛带人去安福镇,他就是村长,能不得意吗?他回老太太的话,“三婶,你不知道,我爹娘在世最盼的就是我能出人头地了。”

  想到什么,他拉起梨花的手,“三娘,你回村后,记得让你婶子去祠堂祭拜祭拜我爹娘,告诉他们我当上村长了。”

  梨花忍俊不禁,“行。”

  去安福镇,不走益州城的话就只有从西面那座山绕行。

  因人数众多,赵铁牛选择走山路。

  启程的前一晚,梨花教他怎么应对安福镇的情况,赵铁牛听得特别认真。

  不止他,要去安福镇的村民也围了过来。

  罚四也在其中,堂兄说他年轻,多跟着赵家人出去见见世面,当李解问他要不要去益州种地时,他毫不犹豫就说了要。

  罚家只有他和堂兄两个人了,他多种些粮食,堂兄的日子就好过些。

  听梨花说起那位婆子的长相时,他举手问道,“她向村长揭发我们怎么办?”

  这种事在荆州屡见不鲜。

  梨花说,“你们人多,她家又有孩子,应该不敢出卖你们的,你们如果害怕,就挑茅屋稀少的村子住,离她们远点...”

  没有当地人,露馅的概率更大。

  罚四沉默片刻,答道,“我听二村长的,二村长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梨花是大村长,赵铁牛是二村长,听了罚四的话,赵铁牛满脸堆笑,“那咱们先去,等去了再做打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2页  当前第2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3/4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地主家没有余粮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