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_分节阅读_第252节
小说作者:芒鞋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5-09-03 11:11:49

  “阿耶,阿娘,二娘,走了。”

  “大兄,大嫂,走了...”

  一声声的呼唤,无不寄托着他们对家人的思念,赵铁牛心下动容,忍不住高声喊,“十六郎,堂兄带你回家了,往后再也不用怕咯。”

  十六郎那么好的人,跟管事们厮杀的那晚,他让人把十六郎的尸体挖出来。

  但他和石家仆从葬在一处,尸身腐烂,根本分不出哪个是十六郎。

  最后,只能凭记忆的身材轮廓,选了那具最像十六郎的,可山里蚊蝇骤多,为避免疫病横行,他们没能焚烧十六郎的尸体,而是将他和众多村民葬在了一起。

  他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铁棍在肩头泛着凛冽的光。

  “十六郎,家去了...”

  他一遍又一遍的喊,梨花站在推车上,回头眺望渐渐模糊的草篷,心里涌起股莫名的酸涩。

  走了几里路,雨小了些,但山里树木茂盛,急骤的雨声变成了噗噗声。

  赵铁牛望着蜿蜒成龙的队伍,心情复杂的同梨花说,“三娘,我不喜欢打仗。”

  出村时三千多人,到如今不过两千不到,如果打仗,伤亡更多。

  他说,“我不想杀那些狗官了,我只想我们好好活着。”

  有地种,有粮吃就行了。

  梨花仰头,看他神色惆怅,不由得道,“就怕这世道不放过我们,各州势力盘踞,肯定想吞并其他势力,一旦打起来,咱们很难独善其身的。”

  “那怎么办?”

  梨花想了想,“再怎么乱,总归是谁的人多谁的胜算大,咱有了这些村民的帮助,击退岭南的希望就更大点。”

  “岭南全军压境呢?”赵铁牛问。

  “我寻思着得想办法削弱岭南的兵力。”梨花第一次去荆州就想拉拢村民们共谋大事。

  天地辽阔,已经没有戎州人的容身之所了,既然这样,不如想办法把戎州夺回来。

  不过这件事会很难,可能花上数十年光阴,梨花没有把握能做到,但她有生之年都会为驱逐岭南而努力。

  赵铁牛精神一振,“怎么做?”

  “到栗子林后,先帮着村民们建屋子,然后让部分人留在山里开荒,部分人下山种地。”

  “山下哪儿还有地?”

  “咱们住的山下没有,但益州有啊。”

  这些天,她认真思考过了,一千八百多人,全部待在山里的话,这些粮食没多久就消耗完了,与其到时村民们为争抢粮食乱起来,不如将其分开。

  她和李解说过了,李解赞成她的想法。

  但就怕益州官府察觉。

  她跟赵铁牛说,“我在益州城结识了个婆婆,她是安福镇人,说那儿地广人稀,我准备让村民们去安福镇。”

  益州承诺百姓分发粮种,且不征税,村民们到安福镇后,种出的粮运回来,再用这些粮多买些人,假以时日,她们的人就越来越多。

  自古以来,朝廷扩充军队几乎都靠征兵。

  她们无权无势,只能用粮食拉拢人们为自己效命。

  赵铁牛听得连连点头,“拿益州官府的粮种种咱自己的粮,这个办法好,待会休整时我和大家说说?”

  “暂时别说,我告诉铁牛叔你,是想让你带人去安福镇。”

  赵铁牛一愣,不好意思的摸头,惊觉自己戴着斗笠,伸至半空的手又垂了下去,“我行吗?”

  他除了嗓门大,好像没有其他优点了。

  “行的,铁牛叔,你嗓门大,无论在哪儿,只要听到你的声音就倍感安心,有你跟着,村民们会舒心得多。”

  赵铁牛受不得这种称赞,“行,那我去,什么时候动身?”

  “到栗子林后再说吧。”

  陡峭的山路不利于行,每每经过这种地段,队伍行进的速度就会慢许多。

  不知是不是吃了十多天草药和肉汤的缘故,这次赶路,没怎么死人。

  往西走了约五天,当翻过一座巍峨的大山后,天际现出了明晃晃的光,不同于暴雨天刺眼的闪电,这是温暖耀眼的阳光。

  雨淅淅沥沥的拍打着草木,村民们跑到车前,欢呼着,“雨停了,雨快停了。”

  到山脚,果然没雨了。

  且温度渐渐攀升,村民们终于不再感觉到寒冷了,痛快的脱了蓑衣,奔走相告,“暖和了,暖和了。”

  从寒冷到炎热,从暴雨到晴天,没有人问过他们怎么坚持过来的。

  等到栗子林,看到杂草不浅的茅草屋,脸上的喜悦更是抑制不住,“那儿住着人的。”

  荆州出来,他们没有遇到过任何人,更别提茅草屋了。

  屋子围着树干建的,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只在院里留下了点点斑驳,村民们欣喜若狂的跑过去,“和我家的茅草屋很像,柴篷,茅厕,灶房,堂屋,不不不,一模一样。”

  村里的房屋格局都差不多,泥鳅他们撒腿跑过去,一把推开竹篱笆的院门,“这是三娘帮我们建的屋,三娘说了,你们选块喜欢的地,她会请人教大家建屋子,哪怕在山里,也有自己的家。”

  泥鳅欢快的跑向檐廊,推开略显单薄的木门道,“咱们在这儿安家,然后开荒,明年就能收获粮食了。”

  院子里长出了杂草,可能树荫遮挡的缘故,草很浅,村民们怕弄脏院子,没敢往里去,而是伸着脖子往屋里张望。

  和牛家村的茅屋不同,这间茅草屋打开门虽然不怎么亮堂,但没有堆高的柴和躺着的人。

  里面空空的,几缕光飘进去,卷起几丝灰尘来。

  尽管许久无人居住,但一眼望过去,仍觉得

  亲切。

  村民们不由得问梨花,“咱们真的在这儿建村吗?”

  梨花站在牛车上,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嘹亮,“是的,天气好时,从这儿往南望,能望到戎州的山峦,我给这儿取名望乡村,就是想你们过来的。”

  望乡村...

  村民们咀嚼着这三个字,不由得跑向南边眺目远望。

  天空湛蓝,白云飘在期间,天际处,一簇簇墨绿色的山峰伫立在尽头。

  “那儿吗?”村民们争先恐后的往前挤,指着远处问道。

  梨花点头,“嗯,终有一日我们会回去的。”

  村民们深信不疑。

  深陷困境,是梨花救了他们,他们相信她说到就能做到。

  “我们在山里开荒种地就行了吗?”

  “有的人在这儿开荒,有的人得去其他地方种地,咱们人多,有粮食才能活下去。”梨花说,“待会我会让铁牛叔挨个询问大家的意思,想留下的就留下,想走的就随他走。”

  梨花说,“戎州暂时不能回去,想要粮食,只能借益州的土地种。”

  一千八百多人,教官话费劲,所以留在山里的暂时不用学官话。

  梨花简明扼要的解释了番眼下的处境,然后让赵铁牛仔细和大家说。

  村民们知道这儿是归处,纷纷割了草垫地上坐着,认真听起来。

  泥鳅他们去后面打了水,在院里架釜烧水,烟雾弥漫,村民们时不时偏头看一眼,脸上带着满足。

  梨花则叫人先回去报信,顺便让族里做些干粮来。

  这些天,她们顿顿吃烤熟的黍米,或直接吃,或泡水吃,吃得嘴里已经没味了。

  闻五叫了两个小兵先走了,梨花去院里帮忙打下手。

  泥鳅从屋里抱了半捆晒干的野菜,“三娘,咱晌午吃这个怎么样?”

  这个野菜煮熟后咸咸的,有味儿,梨花说,“我舀些黍米丢里面混着煮。”

  荆州大雨,路上她们没煮过饭,走出荆州地界后,找了些野菜吃,这个时节的野菜有点老了,嚼着费牙,看到这个,梨花忍不住说,“剁碎了煮。”

  一千多人的粥,从白天熬到晚上。

  知道这是梨花的地界,村民们吃过晚饭就肆无忌惮的躺在地上睡觉,觉着冷了就抓过蓑衣披在身上。

  若日赶路,今晚是最轻松的。

  赵铁牛不识字,他询问村民的意思,李解就负责记录。

  因纸笔不足,李解也只能记个大概,比如按照姓氏,每个姓氏想随赵铁牛走的有多少人。

  第二天清晨,李解把册子给梨花,“想和铁牛叔去益州种地的共一千二百人,九百个汉子,三百多个妇人,三娘,这么多人去安福镇,益州官府肯定会起疑的吧。”

  “没事,村长不是天天都在地里巡逻的,四百人冒充荆州人混进去,五百人冒充益州人,剩下的三百人藏起来,帮着干活就行了。”

  人多了,村长怎么可能挨个挨个数?

  即使村长想统计人数,三百人藏起来就行了。

  李解担心,“铁牛叔做得好吗?要不我去吧。”

  “你要去接应我大伯,他寻到岭南人的踪迹后,你就带着闻五他们前往...”梨花眼里闪过杀意,“杀了他们,然后把附近的粮食收了。”

  和岭南人打交道更为凶险,换成赵铁牛的话,人没靠近就惊动对方了。

  李解道,“成。”

  “人少就动手杀,人多就藏起来。”

  “我知道怎么做的,那我们何时动身?”

  “闻五他们回来后,你把李家兄弟带回村交给堂伯,让他们兄弟打铁,然后你们就去戎州。”说着,梨花捂嘴凑到他耳朵边,“我阿奶的棺材里藏了火折子,你给大伯拿一根或者两根...”

  赵广昌没有吃过苦,这次戎州之行,不知道能否挺得住。

  但梨花做到承诺赵广昌的就行了。

  李解记下,问她,“你不回村?”

  “我在这儿守着村民们建屋子,李解,望乡村建成后,往后咱们会有更多的村子...”梨花说,“我想亲眼看着它们怎么建成的。”

  李解也喜欢大家齐心协力建屋子的过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2页  当前第2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2/4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地主家没有余粮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