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爷的原话是学里要么是沈家子弟,要么与沈家沾亲带故,都不是外人。唯独一个蒋敏,也已经是沈家女婿,沈妩年纪还小,因此去家学念书也不算坏规矩。
沈妙自己是个不爱上学的,以己推人,此时看着沈妩的眼神不免带着一丝同情,“祖父也不知怎么想的,非让你跟着那些小子们上学。成日家背些四书五经有什么趣儿,要知道女儿家嫁人,人家最看重的还是德容言功。”
说罢,又给沈妩出主意:“要不你去求求祖母,还是让你和我们一起跟着魏嬷嬷学规矩吧。”
这话倒真是好意。
不过上学对沈妩自己来说却是好事。
她笑着道:“没事,比起学规矩,我倒更喜欢念书。”
说罢,又佯装敬畏的说道:“我可是听说这位魏嬷嬷十分严厉。不然,大姐怎么才学了几日就累病了。”
说到嬷嬷严厉,沈妙还是挺认同的。今日她们学了大半日,魏嬷嬷愣是连口水都没让喝,饭也不让吃饱,说什么每顿吃个七分饱才是养生之道。不然她怎么刚才一来就吃了一碗牛肉羹。
不过,她还是道:“我娘说严师出高徒,魏嬷嬷严厉,也是为我们好。”
说罢,撇了撇嘴,“再说,大姐才不是学规矩累病的呢。”
“那是为什么?”沈妩适时的露出一丝好奇。
沈妙轻咳一声,却是停下不说了。
见她拿架子,沈妩便亲手端了茶盏递过去,讨好的笑道:“四姐姐说了半天,喝口茶润润嗓子。”
沈妙接了茶,喝了一口,这才继续道:“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我连三姐姐都没告诉,你可不许说出去。”
沈妩忙道:“四姐姐放心,我不是那种口风不紧的人,不过是咱们姐妹之间的闲话罢了。”
沈妙这才低声道:“大姐姐不想去选皇子妃,所以才装病。”
“啊?”沈妩不由大吃一惊,“大姐姐是装病?那不是很容易被大夫看出来吗?”
要知道沈姝生病的事老太太十分重视,请了京城最好的药堂大夫上门诊脉。
“倒也不完全是装的。”沈妙继续道,“我听说大姐晚上故意在院子里吹冷风,这才病了。”
只为了不选皇子妃,就这么糟蹋自己的身子?这事大夫人柳氏知不知道?
沈妩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沈妙就道:“真是同人不同命,咱们求也求不来的东西,有人轻易得了却还往外推。”她的语气里含着酸意。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追求,沈妙喜欢的,不一定就是沈姝想要的。
沈妩就道:“其实选皇子妃也不见得是好事吧。以咱们家的门第,大姐十有八九是选不上正妃的,若只得个侧妃,与人为妾,倒不如嫁到大户人家做当家主母来的尊贵。”
沈家如今官职最高的就是沈大伯,是正四品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听起来官位不小,但在那些勋贵世家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如此,沈姝在一众勋贵小姐里也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
沈妙的看法却和她不同,“侧妃怎么了,那可是大皇子,真正的天潢贵胄,皇家的侧妃怎么能和普通人家的妾室相提并论?而且大姐现在做了侧妃,难道还能一辈子是侧妃?”
听到最后一句,沈妩忍不住看了沈妙一眼。想不到她对沈姝还有这样高的期望。不过,这种事哪里是这样容易的。
如此想着,就听沈妙又抱怨道:“大姐也是想不开,殊不知她心高气傲,有些人却擎等着捡便宜呢。”
这话沈妩听得糊涂。
沈妙就冷笑一声道:“你还不知道吧,若不是大伯母先提出让魏嬷嬷教导我们,魏嬷嬷就成三姐姐一个人的了。”
沈妩听着微怔,随即反应过来这话背后的意思。
沈婍也想去选大皇子妃?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这个时代的女孩儿,大多该是与沈妙一样,都向往嫁入皇家。
倒是如沈姝这样抗拒的,才是少数吧。
不过,这样一来柳氏的行为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她这是知道了沈姝的意愿,想成全女儿所以才把魏嬷嬷推出来?还是罔顾沈姝的意愿,且不想沈婍抢了沈姝的机会,所以才将家里所有姑娘都拉进去?
若是后者,自己倒是阴差阳错打乱了她的计划。
如今学规矩的只沈妙和沈婍两人,沈妙终身已定,所以这最后的优势还是沈婍的。
沈妩心里琢磨着,面上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沈妙见了就道:“跟着魏嬷嬷学规矩可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我是没什么机会了,但五妹妹你不一样,难道你就愿意看着便宜让三姐姐一个人占了?”
沈妩佯装听不懂她的意思。
沈秒就嗔道:“你好好想想吧,可别辜负了我掏心掏肺给你说的这些话。这有时候该争的就要争,不然有你后悔的时候。”说罢就起身告辞。
沈妩亲自送她出了门才折回。
玉管就奇怪道:“姑娘和四姑娘什么时候这样好了?”四姑娘竟连这种隐秘消息也来告诉自家姑娘。
沈妩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心里想着沈妙和沈婍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龃龉。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显见沈妙和沈婍这对好姐妹,因为某些事有矛盾了。而自己和沈婍素来不对付,因此沈妙可不就来交好自己了么。
不过,近来也没有听说这两人为什么事起过争执啊。
事实上,沈妙和沈婍之间还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有时候人与人的关系疏远,不一定是因为发生了矛盾,还有嫉妒和不平衡。
沈妙从前与沈婍交好,是因为她们两人的身份地位相当,至少沈妙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自从蒋家的亲事出现后,两人之间的差距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首要的就是在家里的地位。
从头到尾,蒋家的亲事,老太爷心里考虑的第一人选都是沈妙,而沈婍却被老太太保护的密不透风。
反倒是沈妩,要不是三叔出手,老太爷选的人就是她了。
所以,这件事上她和沈妩可谓是同病相怜。
对沈婍从始至终都处境超然,如此让沈妙心里如何不失衡?
其次,沈妙的亲事已经定下了,将来她的苦日子是看得见的。
无外乎就是年轻的时候赔上嫁妆,跟着夫君吃苦受累,若蒋敏争气且记恩,将来她许是还有苦尽甘来的一天,若蒋敏是个忘恩负义的,到时她可就真成糟糠之妻了。
反观沈婍,二房嫡长女,老太太的心头肉,将来必是要嫁入高门大户的。
自己为家计有操不完的心,而沈婍却能锦衣玉食,沈妙又怎么可能不嫉妒。
因此,在察觉沈婍意图取代沈姝选皇子妃时,沈妙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破坏。
她得不到的东西,沈婍凭什么能得到。
而如今,有资格和能力与沈婍相争的就只有沈妩。
拉拢沈妩,扶持她,不仅对沈妙自己有好处,还能压制沈婍,可谓一举两得。
第31章 窑厂干股 因着沈妙的有意交好,沈妩和……
因着沈妙的有意交好,沈妩和沈妙的关系肉眼可见的亲密起来。
如此,倒衬得沈婍被排挤了似的。
沈妩虽不知沈妙打什么主意,但她都不欲掺和进两人的矛盾中。因此平日什么事都尽量带上沈婍,三人一起行动。
沈妙每每看着沈妩,眼神里透着哀怨。
倒是沈婍的态度有些出乎意料,对于沈妙有意无意的针对,她不仅不生气,反而十分包容。
不仅如此,她对待沈妩的态度也一改之前的高高在上,反而表现的十分爱护。
如此反常,连云筝都发现了,私下里与沈妩道:“我怎么觉得沈婍说话做事越来越像沈姝了。”
沈妩想想最近沈婍的行止做派,还真是如此。
看她这般表现,难道沈妙说的是真的,沈婍真的想顶替沈姝选皇子妃?
沈妩心里琢磨着,打定主意不听沈妙的劝说,去跟魏嬷嬷学什么规矩。
不过她不想去,有人却非要她去。
这日,沈妩去安氏屋里,正巧遇到柳氏来找安氏,为的就是她学规矩的事。
“………机会难得,书什么时候都能念,可魏嬷嬷错过就错过了。”
说罢,见安氏还是没有答应,便又道:“三弟妹不知道,这位魏嬷嬷的来头可不小,原是伺候太后的,太后仙逝才得圣恩出宫。若不是我娘家大嫂与魏嬷嬷的妹子有些交情,可是请不来的。”
安氏诧异,没想到魏嬷嬷还伺候过太后。
“若是咱家的姑娘能跟着魏嬷嬷学一学,日后议亲也是一份底气。弟妹也该知道,那些高门贵胄最是看中这些的。”柳氏继续劝道。
柳氏说的的确吸引人。若是沈妩自己没有那些本事,安氏说不定就答应了。
如今嘛,她自然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自然也就不把柳氏说的这些好处放在心上。
于是,她佯装为难道:“大嫂,您也知道是老太爷亲自发话让妩儿去念书的。我们怎么好违背?”
“不若我亲自找父亲说一说,到底姑娘家的前程重要。”柳氏沉吟片刻道。
安氏也不拒绝,只含糊道:“还是要看父亲的意思。”
柳氏自以为此事说定,便提出告辞。
安氏留了她几句,才亲自送出门去。
回来之后,对沈妩道:“我怎么觉得你大伯母今儿来的古怪。”
虽说是打着关心侄女儿的幌子,但未免太过热情了。
沈妩想起之前沈妙透露的消息,便与安氏说了。
安氏听着却并不显意外。
“娘难道早就知道了?”沈妩好奇。
安氏道:“我之前虽然不知道,不过以沈婍的性子,会动心思也不奇怪。倒是沈姝,没想到她会心生反抗。”
沈妩就将自己给沈妙分析过的沈姝大概率做不了正妃的话说给了安氏听。
“大伯母一直将大姐姐当高门宗妇培养,大姐的性情看似温和,实则自有沈家长女的骄傲,与人为妾,虽是皇家,但到底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