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820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每天读读书、讨论一些国家大事,就是看着别人忙活。

  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这天下班,邱广安找到陈景恪,东拉西扯说了很多。

  什么我老了,真想再年轻几岁。

  还文绉绉的扯了几句,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不知道家乡的人还记不记得他云云。

  陈景恪哪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直接说道:

  “你是想继续干,还是想退?”

  邱广安毫不犹豫的道:“致仕。”

  陈景恪好奇的道:“就这么干脆?一点都不留恋?”

  邱广安哂笑道:“说的好像我留恋就能继续留任一样。”

  然后他正色道:“朝廷规定,内阁学士五年一届,非有大事最多连任一届。”

  “我满打满算正好做了十年,也是时候退了。”

  “要不然呐,下面的人就该骂我老不修了。”

  陈景恪斜睨道:“你这老头真是狡诈,致仕也要给自己脸上贴一层金。”

  内阁学士最多担任十年,这个规定早就制定好了,但一直没有施行。

  因为之前符合这个标准的,只有两个人。

  李善长和徐达。

  他俩身份特殊,朝廷也需要他俩站在前面扛大旗,为变革站台。

  所以他俩一直当了十好几年,前两年才致仕。

  后面担任内阁学士时间最长的,就是邱广安了。

  今年正好满十年。

  事实上,满朝文武都在盯着他,包括同为内阁学士的其他人。

  看他是退还是不退。

  如果不退,那内阁学士任期两届的规定就等于没有。

  如此一来,其他内阁学士就高兴了,因为他们也可以多担任几年。

  好不容易才登顶,谁想放弃权力啊。

  如果他按照规定退了,那下面的人就高兴了。

  一人最多担任十年,其他人的机会就变多了。

  总之,他退不退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情,也事关权力交替的大事。

  他自己主动致仕,那就是以身作则,把这个规矩给落实了。

  可以说,临了也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添上了耀眼的一笔。

  以后不论谁提起此事,都得称赞一声。

  所以,陈景恪才会说,他在用此事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当然是玩笑话,不过他能主动致仕,陈景恪还是非常高兴的。

  规矩就是他制定的,自然一直在想着怎么落实。

  可是该如何劝说邱广安致仕?

  毕竟是自己的铁杆盟友,这么多年兢兢业业。

  就这么给人劝退了,他实在过意不去。

  哪想到,邱广安竟然主动提出致仕,而且还强调了是按照规矩致仕。

  这让陈景恪既感动又佩服。

  在大明的体制内,内阁学士已经是人臣的巅峰了,说放弃就放弃,实在需要莫大的魄力。

  作为盟友,他也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真正的善始善终。

  陈景恪也没有挽留他,而是陪着他缅怀了一下过去辉煌的时光,对他的仕途生涯表示了认可。

  最后问道:“对接替你的人,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邱广安起身,拍了拍屁股上并不存在的灰,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

  “那就是陛下和你的事情喽,别想再让我当牛做马。”

  陈景恪更是佩服,退休之前举荐别人,是个留人情的最佳时机。

  如果他举荐的人真的坐上这个位置,那这份人情可就大了去了。

  尤其是目前,接替他的人选其实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本来就已经是明牌了。

  现任户部尚书裴有为。

  朱标核心班子成员,又有算学研究院的背景,建章初年担任户部尚书,至今已经五六年。

  不论能力还是资历,都是足够的。

  关键是,朱雄英和陈景恪对其都非常满意。

  邱广安都不用做什么,只需要提一下他的名字,就能白捡一份人情。

  他竟然就这么放弃了。

  是真的活透彻了啊。

  之后陈景恪就找到朱雄英,将此事与他说了一下。

  朱雄英很是高兴,说道:“这邱尚书很识趣啊,那我也不能太小气。”

  于是,隔天就加封其为光禄大夫、太师。

  这个政治信号非常明显,所有人都明白封三公意味着什么。

  群臣无不感到惊讶,没想到邱广安就这么退了?

  邱广安也立即上书请辞。

  而且他请辞的理由,还不是什么乞骸骨啊之类的套话。

  而是直接点明,我退是因为圣皇和太上皇立下的规矩。

  这就相当于将此事摆在了明面上。

  以后谁也别想装糊涂,假装不知道这个规矩。

  总之,邱广安得到了他想要的,并且平稳落地。

  朱雄英又封赏了他一些钱财,并恩荫其一子孙出仕,此事终于落下帷幕。

  紧接着朱雄英又任命裴有为为新的内阁学士。

  这个任命完全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倒是没有引起什么反对的声音。

  裴有为别看职务高,年龄其实并不大,今年也才五十一岁。

  这个年龄自然不算年轻,可在朝中一众阁部大佬里面,妥妥的小年轻。

  以这个年纪出任内阁学士,可想而知他有多高兴。

  然而就在他刚刚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一件大事就迎头压了过来。

  这天陈景恪拿出了一个议题,让七位内阁学士回去思考,然后提交一份策论给他。

  朝廷设立官僚,是为了管理人还是为了管理事,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几位内阁学士面面相觑。

  虽然陈景恪经常给大家开小灶,但这般直接让他们写策论还是第一次。

  这是真把自己当老师了。

  没想到,读了大半辈子书,做了大半辈子官,都当上内阁学士了,还要被人布置作业。

  七人心里都觉得挺怪异的。

  不过更多的还是严肃,陈景恪一反常态,必然有大动作。

  看这个命题,莫非是要对官职动手?

  新皇登基两年,终于要开始变革了吗?

  新皇会变革,这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的问题。

  连老朱和朱标都这么干了,更受陈景恪影响的朱雄英不可能无动于衷。

  现在之所以没动,不过是刚刚登基。

  一来让全国上上下下熟悉他的存在,二来抚平老朱打压理学造成的动荡。

  现在目的达到了,开始变革就很正常了。

  本来大家以为,这次能平稳个五六年,没想到才两年就要来了。

  众人心中不禁有些沉甸甸的,变革就是对执政者最大的考验。

  谁不想安安稳稳的当几年大学士,然后平稳退休?

  可惜,这注定是奢望。

  有识之士都清楚,大明的变革远未完成。

  甚至可以说,洪武、建章两朝不过是打了个基础,开了个头。

  真正的大变革还在后面。

  现在终于要开始了。

  大家早就有心理准备,也就没什么人反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8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0/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