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朝好地主_分节阅读_第1180节
小说作者:木子蓝色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7 MB   上传时间:2025-06-01 10:54:09

  问题是,这次的事情跟上次的事情性质不一样啊。

  太子只是个储君,实际上只是学习政务,并不能直接掌握什么国家权力,因此,皇帝说给他一块地,让他练练手,也给他点收益,大家觉得,这没什么不对。反正那地现在也不是朝廷的,离中原也远,给了就给了。

  可现在皇帝得寸进步了。

  说皇帝也要一块采邑,还一要就把南洋的诸岛差不多都要过去了。

  杨师度摇头叹道。

  “本来吕宋等封地原是张家的,但陛下登基后自己说要收回朝廷直辖,这才多久,半年不到,陛下又要将之设为皇帝采邑。这简直就是朝令夕改啊。而且,上次朝廷收回这睦封地,可也是花了钱的,现在又要拿给皇帝做采邑,我怎么感觉,这是一个套路啊,皇帝在坑朝廷的钱!”

  褚遂良听了哈哈大笑。

  看起来确实像。

  张超上次把张家的封地还给朝廷,打包卖两亿,是分期付款。可现在张超又要把其中好几块封地划给皇帝做采邑,这确实有坑朝廷钱的嫌弃。

  虽然说大家也知道这是个玩笑话,皇帝不缺钱。

  而且张超就算要坑钱,也并不是就不能说的过去。毕竟那些领地原先是张家的,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条下,张超把封地给朝廷,然后卖钱,说的过去。

  张家私产嘛,朝廷是公家的嘛。

  而现在张超说把这几块封地再给皇帝做采邑,似乎也正常。皇帝采邑,这就跟皇帝的宫廷开支一样,应当算是朝廷的开支。

  公是公,私是私。

  “我也想不明白,陛下要那点采邑做什么呢?那么遥远,全是荒岛和土著蛮夷,一年也收不了几两银子税收。”

  “我觉得陛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那采邑私兵。”

  “十万,啧啧啧。”岑文本也不断啧啧有声。

  皇帝还真是敢说,开口就要十万兵额。

  一男爵不过一千兵额,一个亲王也不过一万,太子也不过一万五。

  皇帝却要十万。

  简直就是漫天要价啊。

  最大的问题还是皇帝要兵干嘛?

  宰相们都是聪明人,想的到朝廷兵和私兵的区别,可是皇帝为什么需要一支这么多的私兵呢?

  难道皇帝要重走承乾走过的老路?

  “我觉得不像,估计陛下也只是想多几分保障而已。就算拥有采邑和私兵,也不代表陛下就会做什么。”

  褚遂良道,“但却代表着能做什么。”

  一把剑,悬在头顶的利剑,他能落下,但还没落下,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

  “我觉得这实无必要。”褚遂良很不客气的道。

  皇帝已经是天下之主,如果说皇帝想要增加点收入,弄块采邑收税什么的倒也寻常。可如果皇帝是冲着那私兵去的,这就有些危险的苗头了。

  大家当然相信张超不是疯子。

  可大家担心的是,现在开这个一个头,那以后的皇帝也继承采邑和私兵,那今后的皇帝能保证跟张超一样英明?

  若是以后出了一个昏庸的君王,或者说如承乾如李世民一样的那种想有所作为又有能力的君王,到时他们要收权,要重振皇纲,这怎么办?

  如果大家不同意,他们是不是就要组织自己的私军入京勤王?

  头痛啊。

  马周捏着下巴。

  “陛下漫天要价,那我们就落地还钱,买东西不也还有讨价还价嘛。皇帝采邑,我看可以设立,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反正陛下又没要求在中原设立皇帝采邑,吕宋等几岛,都还是荒的。相信也没多少人会在意的,关键是这个私兵额的问题,十万太多。”

  “要不两万吧!”岑文本道。

  太子是一万五,皇帝两万,也不少了。

  “要我说,采邑地方也太大了。不如就划一个吕宋群岛吧,真给那么多地,陛下肯定也开发不了。”

  内阁里。

  九位宰相你一言我一语,反正大家都觉得皇帝开的条件挺离谱的,你说你要三万多个岛干吗?

  那么多岛,你开发的过来吗?

  就算要圈地弄自留地,可也用不了啊。

  以吕宋群岛为皇帝采邑,采邑兵额两万。

  吕宋群岛其实岛也挺多,大小八千余岛,不过反正都是些荒岛,又不是琉求、海南,甚至连耽罗岛都不如。

  商议许久,算是得出了一个讨价还价的条件。

  “那我去跟陛下请示一下。”马周道。

  御书房。

  张超早料到马周会来。

  “怎么样,内阁谈出一个什么结果来?”

  “吕宋群岛为皇帝采邑,采邑兵额两万。”

  张超笑笑。

  “老马啊,过来坐。”

  “你明白朕为何要这个采邑吗?”

  “似乎明白一点。”

  张超点头,“朕有时也很犹豫,也是想着如何让这大华朝长久延续下去,也长久的安稳下去。你熟读历史,也应当知道,长治久安是繁华富庶的根本,而要长治久安,关键是什么?是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的基础。”

  “什么最稳?三足鼎立最稳,比什么四只脚五只脚都立的稳。朝廷、诸侯,还有皇帝,朕以为这就是大华帝国的三只脚。”

  张超以三足鼎做比喻。

  皇权、责任内阁制以及议会。

  这三者其实代表的正是皇帝、朝廷和诸侯。

  现在皇帝和朝廷的关系有些太模糊,尤其是宪法之后,皇帝将大权交给内阁,确实变的较虚。现在他是开国之君,当然不虚,但以后,可能皇权就会很虚。

  皇权太盛不是好事,但太虚肯定也不行。

  需要平衡。

  平衡如果被打破,就会危险。

  所以现在张超寻求的还是让这个结构更加稳固。

  太子采邑,是为了让太子地位更安稳,也是给太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也是增强皇权保证。

  现在他又提出皇帝采邑,其实出发点也是一样的。

  “老马,就以吕宋作为皇帝采邑,另外兵额改为一万八吧。”张超出人意料的主动退了一步。

  直接答应了四群岛减为一个群岛,并连兵额也减到了一万八。

  “老马,朕的诚意也拿出来了,朕的出发点你也明白,所以呢,这就是底限了,你想办法去谈,并且谈成。”

  马周点了点头,“臣一定尽力促成!”

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

  “首相,请恕某直言,你这样太没原则了。”

  翰林院中,虞士南看到内阁递来的这皇帝采邑折,不由的摇头。内阁责任制,这内阁首相更是执掌内阁,代天子执政,这天下都挑在他肩上,怎么能什么事情都对皇帝唯唯诺诺呢。

  “某倒觉得皇帝采邑并无不妥之处,现在翰林院里诸位大学士们不过是担忧皇权会因为这采邑再次扩张。但实际上细思之,这种担忧却绝对是毫无必要的。一万八千采邑兵,又能如何?”

  “天下诸侯数以千计,每人最少也有一千兵额。甚至各诸侯也还有自己授封的骑士,骑士们也有自己的采邑。”

  马周来翰林院前是早有准备的,肯定会有人反对,但他也肯定会想办法让这采邑通过。

  “皇帝采邑并不在近畿,也不在中原,而是在遥远的南洋吕宋,那里对朝廷来说,太过遥远的海外。甚至虽然收归朝廷直辖,可朝廷都还没有计划对那里开发,在朝廷手里,也许再过二十年,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若交给陛下,以皇帝的私库去开发吕宋,相信会比等朝廷投入开发更快更好,对朝廷来说,税赋能增加,吕宋也开发了。而对陛下对皇室来说,也是增加了一个收入来源,又非与民争利,这岂不是双赢的好事?”

  马周态度很好,笑着对学士们道。

  天下有封地的诸侯五千多呢,皇族才多少,不过百。

  现在皇帝要让太子和皇帝都有一块额外的私人采邑,当然算不了什么。

  “陛下还是很有诚意的,一万八千私兵而已,也一样是要受到朝廷管束的。非朝廷的调令,也不能出境,这个皇帝采邑,大家就视为朝廷多了一个诸侯就行了。”

  “哪能这么算呢?”孔颍达道。

  “那你要想太复杂,其实也是没必要的嘛。郑学士、孙学士、崔学士你们说呢?”

  郑善果、孙伏伽、崔干,这三位学士都是皇帝的姻亲,马周相信他们应当愿意帮他说话的。

  郑善果笑了笑。

  官场起起伏伏,大起也大落过。

  如今也终于进入翰林院,成为学士,列入宰辅,郑善果的经验是更丰富的。

  皇帝有什么想法,其实都很明摆着。

  这个皇帝采邑,对现在的皇帝来说,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但对以后的皇帝来说,也许就会很重要。

  许多学士们反对,是担心皇权会又慢慢的要突破限制。

  他们怕是的是这种想法,皇权要扩张,势力要打破大华开国时皇帝与诸侯、大臣们的约法,打破宪法,最终结果可能是失衡和动乱。

  “吕宋为皇帝采邑,采邑私兵一万八,我觉得这个可以接受。只要明确协定,皇帝采邑,与诸侯封地一样受宪法和朝廷约束,那么皇帝采邑还是很安全的。”

  孔颍达有些动容,神色略为松动。

  “以后不会又还有什么公主采邑、皇后采邑、贵妃采邑什么的吧?”虞士南问。

  要是皇帝以后没完没了,那谁也受不了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7页  当前第11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0/1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朝好地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