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深夜有神秘访客
临清州位于卫河和会通河交汇之地,由此水路出发,北及北平,西抵洛阳,南达杭州。虽是州治,却被称为天下十三省的总路,是个繁华热闹的大码头。
戍守整个东昌府的平山卫,在这里建立了临清千户所,主要是为加强漕运管理,确保运河粮道畅通。
临清千户所的官署就在卫河边上,主官为千户葛燎,下有副千户二人,百户十人,镇抚一人。
唐时镜在薄暮时分迈进了官署大门,几名仆役闻讯赶来。
他在照壁前就摘了巡检的束腰,脱下皂衣一甩,当即有仆役接住。一名仆役近前为他穿上黑底织金的彪纹曳撒,换好冠帽,半跪着束紧了腰带和硬革箭袖。另一名仆役摘下他的普通佩刀,将鸣鸿刀端正系在他腰侧。
走到步廊时,仆役已捧着镜子、铜盆、棉巾、胰子皂,在廊庑门口候着。他往铜盆的热水里倒了半瓶溶解药水,低头搓洗,随后慢慢揭去粘贴在脸上的胶膜。待到用棉巾擦干脸上水渍,他抬起头看镜子,镜面中已换了一张与唐时镜判若两人的脸。
也许骨相轮廓还有那么三四分相似,但五官与气质已属于另一个人——临清千户所镇抚,萧珩,萧楚白。
镜子里映出二十六岁青年的脸。这张脸给人的第一感觉,像风流薄幸,又像心思深沉,是薄情郎与野心家的混合体,眼底烧着不能见天光的暗火。
萧珩无端朝镜子笑了笑,唇角飘荡的情思薄得抓不住,刀锋般的眉梢却始终吊着一缕煞气。
把棉巾往铜盆里一扔,他穿过步廊,大步流星迈入厅堂,朝端坐在首座圈椅上的千户葛燎半跪行礼:“卑职镇抚萧珩,向千户大人复命。”
葛燎年三旬有余,豹眼环髯,一身横练功夫,是个有心眼的武夫模样,见着萧珩倒也和气,说:“起身吧楚白,坐。”
萧珩落座。
葛燎问:“怎么忽然回来,连信都不先递一封,高唐王那边有异动?”
萧珩道:“被抓到尾巴,‘巡检唐时镜’这个身份不能再用了。好在也只是弃了一条尾巴,真实身份没有暴露。”
葛燎听到前半句话时就皱起的眉头,在最后一句话后舒展开来,说:“经营半年多,可惜了。不过也算颇有成绩,在小鲁王那边说得过去。今后办事,再换个身份便是。”
萧珩点头:“卑职暂时把方越留在高唐州,作为联络人。另外,卑职打探到,矿区之乱已从济南府向西蔓延,那些变民陆续逃入高唐州,许知州紧闭城门,派兵驱散。流民无处可去,还会继续向西讨生路,临清州在他们眼中是块安乐地。大人不可不防。”
葛燎也听说眼下山东四府的矿区正在闹民变,但各大卫所还镇压得住,只是响马贼变得更棘手了,几乎是“血铃铛”一枝独秀的局面。
对此他并不很上心,因为蔡知府不急,小鲁王秦湍稳坐聊城,而他更不必担忧。
“我知道了,辛苦你。对了,鲁王府有新任务过来,这事正好交给你去办。”葛燎从怀中抽出密信,递给他。
萧珩上前接过,打开细看后,在一旁桌面的灯盏内烧掉。他抱拳道:“卑职一定竭尽全力。这便动身,前往聊城。”
葛燎越发和气地点点头:“也不急着这一时。你来回奔波辛苦,先好好歇息一夜,明日再坐船出发。”
萧珩走出厅堂时,便有提灯仆役迎上前,送他回官署旁的独门院子。
路上遇到李副千户带着两名百户来见葛燎,萧珩对他也只是抱拳行礼,寒暄一句就走了。
临清千户所也许有人知道,但知道了也不敢声张——副千户是葛燎的左右手,百户们是他身下的牛马,官职最低的镇抚才是他的心腹,而他麾下的千名兵士连鹰犬都算不上,只是耗材。
高唐王府内,秦深接到了秦湍召他去聊城觐见的亲王令。
带队来送令的仍是长史瞿境,笑容可掬地说:“三王爷这是身子大好了,鲁王殿下见到您,一定欣慰得很哪。”
其时秦深正在荷池旁的亭子里,边赏花,边听着倚坐美人靠的歌女弹琵琶,一曲《采莲曲》弹得温柔缱绻。他在乐音中用折扇轻敲桌面,神情仍是冷淡,连带眉宇间的郁气也蒙蒙如阴霾。
“二哥想我,我自当拖家带口前去拜见,怎么忽然提起大婚之事?”
瞿境道:“您都二十三了,还没立妃,殿下身为您的亲兄长,能不上心嘛,一直都在封地里给您精挑细选着呢。这不,正好趁这个机会,您带两位女眷和小王子同去,一来慰藉鲁王妃膝下空虚,二来也给自己定一个称心可意的正妃。您这边一选定,殿下就把名牒上报宗人府,朝廷批准后就可以举行大婚了,多好。”
秦深一脸淡淡的死气,无可无不可:“好啊。明日就出发。”
随侍的高唐王府左直史吓一跳,为难地劝道:“王爷,这迢迢数百里的,不管是走陆路还是水路,仪仗、护卫、仆役、物资……可都得做准备啊,何况还要带着女眷与小王子,更是要照顾周到。”
秦深问:“要准备多久?”
左直史答:“再怎么紧赶慢赶,也得七日后才能出发。”
秦深望向瞿境:“他说要七日,瞿长史你看呢?”
瞿境只好说:“应该的,应该的,下官便等上七日,与三王爷一同出发。”
秦深反问:“本王是二十三岁,还是三岁?怕走丢了,需要瞿长史护送是吗?”
“绝非此意……只是听说近来邻府不太平,下官想着路上多一分守卫也好。”
“那瞿长史就带队与本王府上侍卫打一架,打赢了就证明本王守卫薄弱,需要你们护送。”
瞿境没辙,转念想:他堂堂一位郡王,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倘若出尔反尔,不但公然违逆了亲王,会受到律法处罚,也将成为朝堂上下的笑柄。这位高唐王虽然半死不活叫人捉摸不透,但也从未有过荒唐离谱之举,如果催逼太过,连这点面子都不给,怕适得其反。
于是他拿了主意,拱手道:“是下官想着鲁王一脉能早日相聚,心急了。这样,三王爷尽管准备,下官先回聊城,一路布下临时驿站,肃清闲人,以免滋扰。不知您准备走陆路,还是水路?”
秦深想了想,说:“虽然水路快一些,但还是走陆路吧。本王那小崽子晕船,一路吐到聊城的话,小命都要吐没了,搞不好大婚之前还得先办丧事。”
他说话不忌讳生死,把“自己的儿子”也狠狠倒霉了一番,倒叫瞿境不好再劝他走水路,应下后便告辞了。
姜阔把瞿长史的队伍送出高唐城,回头来找秦深复命,说:“王爷真要带着二位夫人和小世子去鲁王府?那不只是鸿门宴,而是张网以待的蜘蛛洞啊!”
秦深道:“我如何不知。但明面上不去,就是抗命,二哥本人不能直接拿我如何,只需一封奏章送去朝廷,就给了皇上发落我的借口。”
“皇上总不能因为王爷不愿奉召去鲁王府,就褫夺您的爵位吧。”
“但他可以撤我的封地。如今我是别城郡王,还能有几分腾挪空间,倘若撤了封地,就得与亲王同居一城。你们这些王府属官和侍卫也会被一并撤掉,那时我才是真正的身陷囹圄!二哥屡次催逼,不就是打的这个主意么?”
姜阔把刀柄捏得咯吱响,咬牙道:“这是要慢慢勒死猎物。一点点收缩颈绳的过程,想必小鲁王很享受吧!”
秦深闭了一下眼,旋即睁开:“他也这么说过。”
“他?”姜阔想了想,“叶阳大人?”
秦深问:“驿道修好了吗?”
“还没有,应该快了吧。”
“你备好轻便马车,悄悄去趟夏津,请他过府一叙。”
姜阔应了声,正要走,秦深又叫住他:“等等……还是我自己过去。”
叶阳辞把方越下入县衙牢房,吩咐牢子好生看管,别苛待了,但也别让他太舒服。
方越醒来后就开始骂娘,于是嘴里被塞了布团。李檀在叶阳辞的授意下去看他:“再胡说八道,你那上司唐时镜也要一起倒霉。”
方越双手被反绑,嘴里唔唔有声。李檀拔了布团,听见他问:“唐巡检没事吧?一点误会下的言语冒犯,不是都解释清楚了吗,知县大人何至于此!”
还在装呢。李檀心里想笑,板着个嫩脸说:“唐时镜叛逃啦!逃走前还对郭四象和捕快们放冷箭,差点弄出人命。你是他的心腹,大人没杀你,只把你关着待审,已经是宽宏大量了。”
方越抽了口冷气,心道:镇抚大人这是怎么被看出破绽的?还是说,只是唐时镜这个身份坏了,并未暴露他真实身份?
李檀见他不嚷嚷了,也就不再塞布团,临走前警告:“老实待着!否则把你舌头割了,脚筋挑断。”
方越在他背后啐了一口:“小小年纪这么心狠嘴坏,迟早遭天谴。”
李檀出了牢房,直奔议事厅找主人复命,谁知叶阳辞已离开。他又从县衙寻到知县宅邸,见后门敞开,一辆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门外。
深夜没有点灯,车厢下来的几个人披着带风帽的斗篷,在叶阳辞的带领下静悄悄地穿过庭院,走上回廊,进入主屋。
李檀好奇地上前,对叶阳辞轻声说:“主人,小的都办妥了。”
叶阳辞点头,叮嘱他一句:“今夜你所见,与谁都不要说。”李檀猛点头:“主人放心,小的知道轻重。”叶阳辞揉了揉他的脑袋:“虽然你比罗摩活泼话多,但我是看着你长大的,知道你的本性。”
李檀眼眶发红,牵着他的衣袖摇了摇,是幼时撒娇的情态。叶阳辞笑了笑,让他先在廊下候着,不准任何人来打扰。
第30章 男男授受不亲?
叶阳辞进了屋,反手关上门。主屋内灯光明亮,照出高唐王秦深与两位穿戴斗篷的女子身影,其中一名女子臂弯里还抱着个熟睡的幼童。
不等秦深出言介绍,叶阳辞就整理衣冠,正色行礼:“夏津知县叶阳辞,拜见二位鲁王妃。”
先鲁王秦榴于辽北战场牺牲后,承袭鲁王爵位的是长子秦浔,秦浔病故后,次子秦湍才再次承袭了鲁王位。
世人都称秦榴为“先鲁王”或“秦大帅”,称现任鲁王秦湍为“小鲁王”,而中间的那位前鲁王秦浔明明袭爵时间最长,却仿佛昙花一现,因为不太光彩的死因被人忽视了。
但此刻,叶阳辞口中的“鲁王妃”,指的是秦浔的王妃,在场之人都心领神会。
两位女子掀开斗篷风帽,露出真容。
个儿高的那位瞧着年纪略长,约摸二十七八,生得端庄窈窕,长眉如画。个儿稍矮的那位年约二十四五,生得健美英气,怀抱三岁幼童也毫不费力。
秦深从后者手中接过熟睡的幼童,放在罗汉榻上,随手搭了张毯子。那孩子生得讨喜,虎头虎脑,脸颊红润,看起来就是被精心养育着的模样。
两位女子双双回礼。个儿高的说:“妾身安练茹,这是舍妹安伽蓝,我们姐妹是前鲁王秦浔的次妃。榻上的孩子名叫秦炎开,是我们夫君遗留下的唯一血脉。”
数月前的王府书房里,叶阳辞躲在博古架后面,听见过这两位王妃的声音,也隐约瞥见过她们的身影,如今正式会面,一时有点不知该说什么。
秦深自一进屋就在关注他的神情,及时开口:“截云,我这次带两位嫂嫂和侄儿来夏津,是想把他们临时托付给你照看。”
意料之中。叶阳辞知道事关秦湍,但不确定有些阴谋内情是否能在两位女眷面前说,于是很干脆地点头应允:“好,我会尽力照顾好两位王妃与小世子。”
“这就答应了?也不多问问缘由?”倒是安伽蓝有些意外,睁圆了眼看叶阳辞。
安练茹似乎觉得有点尴尬,偷偷扯了一下妹妹的袖子。
这个小动作叫叶阳辞一下子放松下来。他对姐妹俩认真解释道:“下官与王爷有几分交情,也互相帮过忙,这件事不过举手之劳。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何必问缘由。”
安伽蓝性格更开朗些,笑着回他:“那就要叨扰叶阳大人一阵子了。不过你放心,我和姐姐都很待得住,不该去的地方绝不踏足。我们也知道涧川不容易,相信总会有云开见月明的那一日。”
之前他听见姐妹俩私下称呼秦深“三王爷”“叔叔”,如今几个月过去,已经唤上表字了,看来也是逐渐熟络,感情渐深。叶阳辞忍不住微笑,说:“既如此,二位王妃也唤我截云就好。”
安伽蓝说:“好啊,那你也管我们叫嫂嫂?”
秦深挑了挑眉。
安练茹轻咳一声:“妹妹,初次见面,不可造次。”转而对叶阳辞说,“我们姐妹之前久居山林,礼仪荒疏,还请见谅。不过你放心,我这妹妹虽然活泼了点,其实不太扰人。叶阳大人若是觉得她话多,可以不搭理,她自会找事做。”
叶阳辞笑道:“王妃过谦了。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也真不必那么客气。”
“是吧,我就说不要那么客气,怪别扭的。”安伽蓝说,“这样,我们叫你截云,你叫她大安姐,叫我小安姐,不挺好的?我们以前住在猎户家时,他们家弟弟也这么叫的。”
安练茹无奈地看她一眼,彻底放弃礼仪矫正了。
秦深道:“我也觉得可以。”
于是叶阳辞顺水推舟,改口唤道:“大安姐,小安姐。”
安伽蓝笑嘻嘻地“哎”了声,又说:“走得急,没给截云准备见面礼,待姐姐们商量一下,日后补上。”
叶阳辞道:“那我也想想,送小世子一份见面礼。”
安练茹这下也笑了,因着鹅蛋圆脸、眉心红痣,自带了些慈眉善目的韵味:“夜深了,我们姐妹不宜再打扰,自去休息。”安伽蓝走到床榻旁,抱起小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