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徽帝半信半疑。
容九淋抓住了关键,趁机反诘:“既然字迹已永远消失,又怎知这些不是你刷了一层生石灰水的白纸,拿来胡说八道,愚弄陛下?”
的确有这可能性。延徽帝望向叶阳辞。
叶阳辞从容地笑笑:“容相莫慌,我能知晓其中窍门,自然是有实证。这些信纸我嗅过,其中一张几乎没有石灰味,却与其他密信放在一处,且放在最上面。我推测这是卢敬星收到的最后一封密信,还未来得及阅读,就案发被捕,死于牢狱。陛下不妨拿这张信纸现场做个验证,便知臣所言真假。”
延徽帝拿起最上面的那张信纸,嗅了嗅,命宫人取生石灰水过来。
片刻后,工具取到,宫人以新毛笔蘸取生石灰水,小心涂抹在纸面上,蓝绿色字迹果然逐渐显形,清晰可辨。
叶阳辞提醒:“陛下快看,迟一会儿,这字迹就彻底消失了。”
延徽帝拿起信纸浏览,面上怒容堆积,随后将纸张拍在御案上,朝容九淋喝道:“这是你的笔迹!”
容九淋上前一瞥,急道:“虽也是台阁体,但这并非臣所书写,陛下明鉴啊。”
延徽帝冷哼:“台阁体姿媚匀整,正是因你大力提倡,朝堂上人人竞相摹习。你以为这样就能藏叶于林,但你的笔迹,朕熟视多年,难道会不认得?
“你在信上叮嘱卢敬星,除魏湾分关之外,其他几个钞关的藏银先不转移搬动。让他务必顶住压力,待到风头过去,你自会想办法将他摘出来。好,好个百官之首,麟阁丞相!”
容九淋冷汗浆出,欲哭无泪地哀告:“陛下,臣真的没写这封信!这是叶阳辞伪造的,栽赃于臣……”
延徽帝指着叶阳辞:“密信是他栽赃,难道卢敬星那么大个儿子,也是他凭空变出来栽赃给你的?你不做亏心事,作甚要派护院去卢府暗杀卢临兆?”
那是因为这个狡猾似鬼的叶阳辞,把韩鹿鸣掉包成卢临兆,设了个险恶圈套让我跳!我真没对卢临兆下手,甚至之前都不清楚卢敬星还有个外室子,我想杀的其实是韩鹿鸣!
——但这话能说吗?容九淋尝到了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的滋味。
叶阳辞朝他露出了一丝微不可察的诮笑,继续禀道:“臣可否继续说?”
“说!”
“今年花朝节的刺驾案,也少不了容相的推波助澜。臣在柔仪殿的花盆内发现的盒子,内中所装恶物,便是他带进宫来,交给八皇子的。目的在于利用八皇子,诅咒陛下。八皇子受其蛊惑,神智昏聩之下,做出了杀父弑君的举动,虽大逆不道,但背后挑唆之人才更加罪大恶极。”
延徽帝明知这盒子内的连体鼠尸并非巫蛊,而是容九淋从精研院里偷带出来的效验鼠,得知真相的小八这才决定牺牲皇后,联合小九殊死一搏——但这话能说吗?
也只能将错就错,默认叶阳辞的巫蛊之说了。
叶阳辞说:“最后一桩巫蛊案,臣请指挥奉宸卫搜查容府的宁大人来禀明。”
延徽帝颔首。宁却尘上前两步,禀道:“臣与叶阳大人带队前往容府,在一座封闭的阁楼内,搜查出煞神像、草人、闹香、七星灯等厌胜法器,均已做证据保存。另外,楼中数百册藏书,大部分书页上都绘制了符咒,显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臣有理由相信,容府长期在阁楼内豢养术士,又做了个与陛下等身的草人,贴了写着陛下年庚八字的黄符,其诅咒之恶毒,令人发指。”
延徽帝先是一愣,似乎没想到自己借坡下驴,用以掩盖内情的巫蛊之说,竟然是真的?原来容九淋挑拨皇子谋逆尚嫌不足,还要双管齐下,以巫蛊诅咒来谋害朕,简直丧心病狂!
他盯着容九淋,怒极反笑,笑容森寒刻毒:“容相还有何狡辩,难道要说这几百册满是符咒的藏书,也是叶阳辞一夜之间画上去的?”
“是韩鹿鸣!是被我挽留府中做客的韩鹿鸣画的!他才是那个行厌胜之术的人!”
袁松此刻终于确定了风向,是东风压倒西风,绝无翻转了,便抛出了最后一击:“陛下容禀,奴婢配合叶阳大人调查时,在城门口遇上了韩鹿鸣。他说奉恩师饮溪先生之命来觐见陛下,路上因病耽搁,今日方至京城。试问刚刚踏足城门的韩公子,又如何在容府做客,耗费大量时间,画出数百册的符咒呢?可见容相满嘴谎言,欺君罔上,不足为信。”
容九淋一阵阵眩晕,此刻终于明白是被叶阳辞与韩鹿鸣联手做了局。
他知道延徽帝已完全相信了叶阳辞与宁却尘、袁松的举证,无论自己再怎么辩白,也无济于事。
死期临头,容九淋绝望而不甘地怒吼一声,如剥去衣冠的拟人的野兽,扑向罪魁祸首。他死也要拉个垫背的,哪怕只剩下一口牙,也要将对方的喉管咬穿。
叶阳辞惊道:“哎呀!”被扯住衣袍后方才反应过来,用力一挣,衣袖“刺啦”撕裂。他失衡摔在延徽帝脚下,丧服也散了架,麻布劈头盖脸地罩着,十分狼狈,也十分凄婉。
他说:“陛下救臣。”
延徽帝离得近,不等宁却尘拔刀,抬脚便是一踹。他盛怒之下,爆发出惊人的力道,将容九淋踹得翻滚在地。
“御前动武,是要弑君吗?”他厉喝,“来人,将容九淋拿下!押入天牢,严加看管,待朕圣旨下达,立刻绑缚刑场,明正典刑!”
一群如狼似虎的奉宸卫闻声涌入殿中,将失智般哀嚎着“我冤枉,我有口难辩!叶阳辞你是个恶鬼,你该下十八层地狱……”的容九淋硬生生拖下去了。
叶阳辞在散乱的丧服内蜷成一团,不像恶鬼,像受惊的可怜鬼。
延徽帝几乎都要不忍目睹了,转头吩咐宫人:“给叶阳学士拿件素服过来……不要斩衰,生麻布太粗糙了,磨得肉疼。”
叶阳辞叩谢圣恩后,随宫人转到内殿去更换素服。须臾出来,恍惚是个乌眉黑眼、雪肤红唇的白衣仙人。
延徽帝用参茶浇熄了大半怒火,见他好似雪狮子成精,怒火不知觉又消了几分,感慨:“还是猫好啊!猫比人简单、忠诚,只需好吃好喝地养着,就把你当爹,还会不时衔只鸟来回报你。”
叶阳辞腹诽:你哪个儿子没把你当爹?可你把人家当儿子吗?种因得果。你还是跟猫过去吧,别祸祸家人与江山社稷了。
嘴里附和道:“难怪陛下爱猫,是以猫鉴人,以小见大。容九淋辜负圣恩,一切后果都是他咎由自取,还请陛下保重龙体,不值得为逆臣生气伤身。”
延徽帝放下茶盏,正眼端详了他一番,像是下了个决意,说道:“叶阳辞,你查案有功,为大岳拔除了国蠹。朕欲擢升你为吏部尚书,兼任假相,暂代容九淋之职,你意下如何?”
叶阳辞拱手而拜:“陛下圣恩,臣感激涕零!然而臣资历尚浅,忝居天官高位,想必不能服众,还请陛下三思。”
延徽帝也不坚持,又问:“那你觉得,去哪个位置更合适?”
叶阳辞想了想,一脸郑重地说:“户部。臣自信在管理财政赋税上还有些本事,哪位大人不服,来与我对赌一年一地之税课增收。”
延徽帝失笑:“山东珠玉在前,谁敢与你对赌?也罢,新任的户部尚书是容九淋的党羽,朕用得不顺手,干脆趁此机会换掉。”
他向袁松招招手:“来,拟旨。”
“宁却尘说你是只会生金蛋的鸡,”袁太监在搜肚刮肠地写,延徽帝漫不经心地道,“叶阳辞,你就好好地为朕兴利增课、拓殖生财。朕不会杀鸡取卵,你放心。”
叶阳辞低头掩去眸中冷意:“谢陛下隆恩,臣必鞠躬尽瘁。”
第144章 他就是枭雄本身
延徽三十年的二月底,大岳朝堂上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阁相容九淋的倒台。
两年前的盗银案重启卷宗,补充证据,将容九淋也判定为主谋。今年的刺驾案,他是蛊惑皇子的教唆犯。巫蛊案中,他更是豢养方士、布置法器,以厌胜之术诅咒君王,大逆不道,当诛九族。
叶阳辞亲手所书的判词一出,满朝文武震惊不已。
震惊过后,是对局势变天的隐隐恐惧。恐惧之下,人人都想说些什么,为自己鼓气、撇清、牟利、趁机报复,以及重新站队。
按理说本该是一片喧嚣的场面,朝堂上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户部不敢说话。去年刚上任的尚书又被延徽帝罢免了,内廷有消息流出,新任尚书的人选,圣上属意叶阳辞。无论是不是,他们这一部都是城门失火的重灾区,主官三年两换,属官们也朝不保夕,还是闭嘴的好。
吏部更不敢说话。连尚书兼阁相都被诛了九族,旌旗砍倒,党羽被拔,吏部哀鸿遍野,此时谁为容九淋发声,谁就是附逆。
兵部尚书不说话,麾下也随之沉默是金。因着谈家上位的左侍郎周郁观,以为自己这下终于有了当意见领袖的机会,却被尚书程重山一指头摁下:大战方息,各卫损兵折将,亟待休养,而户部拖欠的粮饷尚未到位。周侍郎这么急着出风头,是想得罪新任户部尚书,自己去筹钱发将士抚恤金?还是希望触怒陛下,连带着厌恶疏远谈家?周郁观当即不敢再上蹿下跳。
礼部不说话是怕殃及池鱼。他们除了掌管国家五礼、科举、邦交,也负责管理宗教。大岳律规定,除佛教、道教、罗马公教、回回教,其余皆为必须取缔的邪教。而京城天子脚下,竟查出方术之士横流,大行厌胜,将相府也做了巫巢,礼部如何没有疏忽职守之罪?现下叶阳辞的判词不提他们,陛下也似忽略了一般,他们不心怀庆幸,难道还上赶着找骂?
刑部有一肚子的牢骚想发。但这三个案子,无不是事关国运的重案,他们一个也没接手,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不被延徽帝信任。在其位,不被授其职,这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活多活重时,心里固然骂骂咧咧,但这种骂是有底气的牢骚;而被架空时的心生抱怨,就很难说得清是抱怨还是恐慌了。思来想去,刑部尚书卓炼决定多观望,少开口。
工部不说话。地位本就是六部最低的一个,尚书与侍郎还有些分量,侍郎以下全无存在感,甚至背后被冠以“营造贱役”之污名。拿一样的俸禄,顶着最多的白眼,干最杂的活儿,谁愿意多生事端?
要说平日里最会生事端的,便是言官了。
刺驾案与巫蛊案的审理,完全避开了大理寺与御史台,按理说这长长的一卷判词出来,他们得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审判,鸡蛋里也要挑骨头的。
但“大司宪”东方凌,这位身材瘦小、强项又诙谐的御史大夫只说了一句话:叶阳辞是个好小子。
“大司寇”大理寺卿齐珉术更简洁,只撂下一个词:法不阿贵。
于是言官们也熄了火。
整个朝堂万马齐喑足足一整日,终于陆陆续续发出鸣赞之声,颂陛下圣明,赞叶阳学士睿略,骂曾经万人之上的阁相十恶不赦。
皇权、相权、台谏之权,从来互相倚恃,又互相限制。
在这一场斗争中,士大夫们似乎意识到,他们与皇帝博弈的底气在科举上升、在礼教制度、在舆场清誉、在家族资源,若以上四项皆不占上风,那么皇帝完全可以借着律法与道义的两把屠刀,将他们一个一个斩落马背。
而如今这把刀,正操在异军突起的叶阳辞手上。
更可怕的是,叶阳辞没有短板,无论出身、资历、功绩、才能、口碑……都无懈可击。
只除了与奉宸卫萧珩的风流韵事。
但私情不上台面。它上不了台,也就意味着旁人在台上也说不得,说了自己同样不体面。两个单身汉,又无妻族利益争端,旁人除了私下嚼嚼舌根,还真成不了什么攻击利器。
正因如此,第二件大事——叶阳辞被一纸圣旨擢升为户部尚书,也就显得顺理成章,甚至是相当克制了。
你看,他就升个“地官”,都没去争“天官”,更不攀一人之下的麟阁相位。况且平心而论,谁能比“万家生钱叶阳辞”,更适合担任户部尚书?
无人异议。
与前年延徽帝示意宁却尘举荐叶阳辞为户部尚书时,整个朝堂的物议沸腾、竞相攻讦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叶阳辞用两年时间,百万赋银,三桩大案,牢牢把住了朝堂之“势”。
“叶阳大人怎么就这么会当官呢?”韩鹿鸣拈着棋子,唉声叹气,“晚生只要一想到要与衮衮诸公打交道,就头疼欲裂。本来晚生立誓绝不入仕,此番形势所逼,就算为了大人,也得赶鸭子上架了。”
叶阳辞轻笑一声:“衮衮诸公都是人。你不要想着是和衙门、六部、朝堂、宫廷这些庞然巨物打交道,你只要想着是和一个一个‘人’打交道,与你一样有血有肉、有贪有嗔的人。自然就会了。”
韩鹿鸣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还是摇头:“宦海凶险,今后,还请大人多多照拂了,韩鹿鸣胸无大志,唯吾主马首是瞻。”
叶阳辞含笑落子:“茸客这是自谦,还是揶揄我呢。能扳倒容九淋,全赖茸客出谋划策,设局陷敌于绝境。我是真没想到,你从踏进城门,被容九淋拦住带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给他挖坑了——”
被囚禁于阁楼的两个月,韩鹿鸣表面上无奈绝食,暗中花费大量时间心血,将楼中尘封的藏书画上厌胜符咒。
他若能脱困,这便是能为他所用的复仇利器;他若不幸亡命于此,也能为容府埋下一颗不知何时会爆炸的诡雷。
雷雨夜被叶阳兄妹救出容府后,他僦居裴府,调养身体的同时也没闲着,与叶阳辞合议了“三案交错”之计,以自身为诱饵,引容九淋上钩,又利用帝与相各自心底不能见光的秘密,让他们一个被步步牵着鼻子走,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卢府后园的独居书生不是卢临兆,就是韩鹿鸣本人。
当年盗银案发,卢敬星一家伏法,卢临兆闻风而逃,哪里还敢在京城露面?就算他真敢回京,对叶阳辞而言,收服他需要宝贵的时间,而不知深浅底细之人,仓促之间也绝不能委以重用。
于是叶阳辞想到了萧珩那一手惟妙惟肖的易容术。
他打动萧珩,只需一句话:“唐巡检,要不要同去打秋风?”
萧珩梦回夏津,冷脸道:“叶阳大人如今是何等身家地位,还需要卑职陪着去打秋风?”
叶阳辞走近几步,压低了嗓音:“你想升官,我也想升官,我们都想升官。”
萧珩明知他在打感情牌,明知答应他会显得自己更被动,却难以抗拒,无论是重温旧梦的感觉,还是高位大权的诱惑。
他在这一刻恨不得将叶阳辞攮死,好让自己从这段无望的单恋中彻底解脱出来,可到底舍不得,也打不过。最终还是如他们初见时那般,扯了扯嘴角,露出个未成形的笑:“何时,何处?”
叶阳辞将萧珩带到连夜布置好的卢府后园,根据打探到的卢临兆的容貌,将韩鹿鸣化了个七八成像,足够用了。
所以才能骗过容府护院首领那般的高手的眼力,因为对方踩点时看到的正脸,与动手之前所见的背影,就是同一个人。
柔仪殿花盆铜盒内的连体双鼠,是叶阳辞夜探精研院时带走的,本想暂时养着作为证据,但韩鹿鸣提议用在此处能发挥最大效果。
延圭墨上的刻字寄语,也是叶阳辞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