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权臣成双_分节阅读_第116节
小说作者:又生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53 KB   上传时间:2025-09-07 13:52:48

  是日,京中各大文社在醒园办会。

  园中假山畔、水榭边、回廊下,各派文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流学术。

  林佩坐在主席做点评官,方时镜、杜溪亭及国子监诸学士同坐一席。

  讲场之上,一个来自棠邑的文人在讲韶南之学。

  温迎步履匆匆地从侧廊进来。

  林佩一眼就看到了。

  “大人,出事了。”温迎走到林佩身边,附耳低声道,“钱江湾的五百艘漕船在汛期抢运,遭遇风浪,二十万石军粮悉数沉没。”

  林佩停手,笔尖的墨水在纸上洇开。

  杜溪亭侧身看过来:“可是出什么事了?”

  林佩叹口气,搁笔起身:“今日实在是抽不出空,老杜,你接着主持一下。”

  杜溪亭嘶地一声,抬手拦人:“上个月问你三次,你说今天有空,我们便放在今天举办,结果你坐到一半又要走,别的不说,评语你都还没写完呢。”

  林佩思忖片刻,把书写到一半的评语放到方时镜的桌案上:“师兄,劳烦你帮我写完。”

  杜溪亭道:“诶你。”

  方时镜摇头笑了笑,接过那张纸,压在砚台下面。

  晨起还晴好的日头,过午便叫云絮蚕食大半。

  林佩坐在马车上。

  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

  街上浮着将雨未雨的水气。

  温迎道:“大人,现在去文辉阁吗?”

  林佩扶着额头:“直接去工部。”

第88章 漕运(一)

  马车在工部门前停下。

  正门立即敞开。

  白日, 道路两旁的石灯都亮着。

  屋檐挂的灯笼在雨雾中泛出一圈黄光。

  侍郎何春林引着人往正堂走去。

  林佩道:“何侍郎,先前你因朦胧奏准品降半级,现在升回来了吗?”

  何春林一顿, 赔笑道:“三年之期刚满, 还等着吏部公文呢。”

  林佩道:“是啊, 希望这个节骨眼上别再出事。”

  何春林连连说是。

  正堂悬挂一副清正廉明四字牌匾, 案头堆放着各地送来的奏报。

  董颢躬身行礼:“林相。”

  林佩抬手示意,径直走到案前,拿起那封杭州府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原件。

  董颢身上穿的绯袍很旧, 腰间带扣磨损得几乎无光, 倒衬得他此刻紧绷的面容愈发晦暗。

  林佩道:“你们怎么看这封奏报?”

  董颢道:“林相,下官等认为这道奏报的陈述有蹊跷之处, 首先是钱江湾此时正值小汛,其次是沉船位置过于集中,数百艘竟全数沉在湾口三里之内, 不符合常理。”

  何春林递了一把蒲扇给董颢。

  董颢接过来,边摇边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奏报中称‘漕丁尽殁’却未附伤亡名册, 按制该有七百余人, 岂能无一幸存者作证。”

  林佩让众人坐下:“你的意思是浙东漕运使有所隐瞒。”

  董颢道:“是, 这事由刑部派人去调查比较妥当。”

  林佩道:“如果今年的汛情严重,恐怕不止这二十万石粮食延误,秋收也会受到影响,我看此时就应该做两手准备, 确保漕粮不会短缺。”

  董颢想了想,道:“林相所言有理,除了尽快查清楚钱江湾漕船沉没的原因之外, 还有另一件事要同步做。”

  林佩道:“什么?”

  何春林在屏风上挂起一道漕运地图。

  由南而北的大运河被分为三段。

  大江以南从宁波到常州是为浙东河段,大江以北从常州到淮安为淮扬河段,再往北分别是淮安至临清的会通河、临清至通州的卫河河段和通州至北京的通惠河。

  “浙东河段的供粮如若不足,可以向淮扬一带的富家大户借粮。”董颢道,“这也是工部建议在新漕运法中添加的内容。”

  董颢的言谈间毫无虚饰,看似有一种匠人般的质朴。

  林佩与之共事多年,实际也不知道这人究竟贪了多少。

  温迎坐在旁边越听脸色越沉,想张口说话,又被林佩的眼神挡回来。

  董颢把蒲扇压在膝盖上,用另外一只手锤了锤腰:“该当如何,请林相做决断。”

  林佩道:“我觉得你说的没有错,就分两条路走,一是刑部派官员到地方探查实情,敦促地方弥补漏洞,追究责任,二是由官府出面向淮扬一带的大户借粮,避开浙东河段汛期。”

  董颢道:“好,请尽快发文刑部,我这边今天就可以去找于尚书商榷。”

  林佩做完决策,与温迎离开工部。

  千步廊笼罩在蒙蒙烟雨之中。

  温迎打开纸伞。

  林佩道:“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温迎浅叹:“唉,三百艘船,十二万石粮食,看他们那事不关己的样子。”

  林佩道:“既然敢提议让刑部派人去查,说明沉船和他们没什么干系,背后另有原因。”

  温迎道:“可我看董颢也没有安什么好心,先是让查案拖延时间,后又要找淮扬大户借粮,这哪一件不是得罪地方的事?想不得罪地方就得缓行,可等到年末要是没把一百万石漕粮运达,朝堂之上他和陆相一唱一和就能说成是我们修订漕运法的过错。”

  雨渐渐下大。

  伞角挂下一串串水帘。

  林佩笑了笑,心平气和地伸出手去:“人在看不清全貌的时候是很容易为眼前发生的事带偏方向,但如果占有高势,其实未必要捋清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水从指缝间滴落,在白玉石道上化作一朵涟漪。

  林佩道:“你说刚才那滴水哪儿去了?”

  温迎苦笑:“这谁能知道。”

  林佩道:“我知道,你跟我来。”

  他们走过护城河上的石桥。

  林佩停下脚步,指向栏杆旁边的一排排水兽。

  湍急的水流倾泻而下,在河面溅洒出雪白的浪花。

  可当视线向远处眺望,护城河的河面依然保持平静,只是泛着些许细微的波澜。

  温迎似有所悟:“这滴水逃不过这道水流,这道水流也逃不过这条河。”

  “它低任它低,它高任它高。”林佩道,“只要我们把排水口造好,就不必再去纠结一滴水该去向何方,反正都要汇流入河。”

  *

  是夜回府,林佩让仆人把后园的门关上,联系老骆在密室相见。

  ——“相爷,这趟是什么差事?”

  老骆站在甬道中,黑衣笠帽的高挑身姿挡着光。

  林佩的神情掩在阴影中:“你帮我送一封信去南京兵部,交到明轩的手中。”

  老骆接过信,转眼消失在夜色中。

  *

  朝廷对钱江湾漕船沉没的涉案人员没有任何包庇纵容,案子查清,第一刀就见了血。

  尧恩派得力之人到杭州府调查始末,先打捞沉船,找到几处人为造成的缺口,再严查途经港口,获悉是漕运司底下的一帮小吏背后所为。

  带头举事的叫周世昌,其家族在当地小有名望。

  因新法将此地支运正式改为直运,不再征调民力运粮,所以官府取消了以往的“农时银”补贴,断了这帮人的财路。周世昌暗中联络粮长、漕丁,在关键河段制造“事故”干扰漕帮兑运——或凿沉漕船,或煽动怠工,致使漕粮延误。

  就在朝野上下都觉得以林佩之慎重会先弄清其背后势力再定罪时,刑部一道判书下达地方,杭州府衙当即按律处死了周世昌及其八名同伙。

  一刀下去,人头落地。

  起初各方势力来不及反应,公文照常运转,奏章里也未掀起半分波澜。可随着周世昌等人的血迹渐渐被雨水冲刷干净,某些人咂摸出异样。

  ——“都说杀鸡儆猴,可这猴该不会是南方世族吧?”

  微妙的事接踵而至,朝廷在向淮扬大户借粮之时遇到了比往年大得多的阻力。

  工部衙门窗棂半开,蝉鸣聒噪传进房中。

  “林相,各州县竭尽全力劝说,只筹措到不到两万石粮。”董颢唉声叹气,“实在不行就强征吧,谁都知道夏收之后那些富户的粮仓是满的。”

  “不能强征。”林佩站在漕运路线图前,背着手,袖口露出一截清瘦的腕骨,“不满足新漕运法规定的条件便不能强征,希望你们以后提都不要提。”

  董颢道:“那要不要和陆相商量一下,今年供给平辽总督府的一百万石的数改少些?”

  林佩换了一下手,坚持己见道:“不必,差二十万石还不至于补不齐,等到秋季总能借到,这件事我可以做担保。”

  二人前后站着。

  林佩的影子压在董颢的肩膀上。

  董颢低下头,含糊地回答道:“好吧,下官照你的意思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1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权臣成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