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儿女情(一)
楚千嶂也给他办了宴会, 请了一众好友,温缜在杭州与中举的学子们,前往主考官的府邸拜谢赏拔之恩。
这些事了,他与狄越带着茜茜与楚千嶂告别, 谢过他这些日子的帮忙, 楚千嶂觉得他实在过于客气了, 都是兄弟。还给他准备了千两银票,温缜忙拒绝, 楚千嶂不肯。“二弟,就收了吧,日后你中进士当了官,我也给你送不了了,这次入京, 全当盘缠, 就当是大哥一片心意。”
温缜推脱不得, 便接下了。“如此, 便谢过兄长了。”
他们带着孩子, 就上了马车, 拉着要回去的刘永一道。刘永还是很兴奋,他说话都意气风发,一改以前的不着调。他在马车上握着茜茜的小手,“真是可爱的姑娘, 叔叔给你买的长命锁。”
温缜看着他给茜茜带上, “你不要像个怪叔叔一样, 不得不说,你吓到我女儿了,正常的, 知道你考上解元了。”
刘永嘿嘿的笑了,觉得自己太得意忘形了,又收敛起来。“我这次考得这么好,这一次去黄家提亲,必定稳了。”
温缜都惊了,“提亲?你不是天天死读书,居然还有绯闻?”
“当年我与黄小姐私定情,去黄府提亲,她爹不同意,我又落榜,她等我等到现在,这番去提亲,必定稳了。”他掩不住的喜色。
“哪个黄小姐?”温缜看他意气风发的模样,也替他高兴,先成家,后立业。与其去京城找关系弯弯绕绕的岳家,不如在扶风县与简单的女子组成一个小家庭,免得后面给自己找一堆事。
“是县里黄教谕的女儿。”
温缜恭喜他,“那我就等着吃刘兄的喜酒!”
“借温兄吉言。”
温缜中举的消息比他们返乡的脚步更快传遍了整个县城。官差早就报过喜,当他们的马车缓缓驶入城门口时,早有县衙的差役在城门外列队相迎。为首的师爷拱手笑道,“刘老爷温老爷回来了,知县大人特命我等在此恭候!”
一声老爷差点让温缜没崩住,他才二十二啊!一下子突然超级加辈的感觉。
温缜连忙下车还礼,却见城门内乌泱泱站满了闻讯而来的人。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温举人老爷来啦——”,人群顿时沸腾起来,几个总角小儿蹦跳着在前面引路,将温缜一行簇拥着往温家宅院走去。
温缜的名气在扶风县很大,明明刘永是解元结果反被他的风光盖过了。刘永已经习惯了,就好像在书院,明明他才是第一,却更容易被人忽略。
——
刘永回到家里与家人庆祝后,刘永回到家中,脚步都比往日轻快了几分。他推开房门,从箱笼最底层取出一个锦囊,里面静静躺着一枚褪色的香囊,那是三年前黄小姐给他的信物。
刘永只有一个老母亲,但非常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抓,听了他的话也高兴,“提亲要请媒人的,我去给你请东街的王媒婆!就说我儿刘解元要提亲,她必是高兴的。”
次日清晨,刘永难得对着铜镜仔细束发,连鬓角的碎发都抿得一丝不苟。王媒婆一进门就笑得见牙不见眼,“哎哟刘解元,老身早就说您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黄教谕这回可没话说了吧?”
刘永紧张地理了理衣襟,“嬷嬷,您看我这...”
“俊得很!”
当一行人来到黄府时,黄教谕虽亲自出迎,却仍端着架子,“刘解元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
刘永说出了提亲的请求,他与黄小姐本就有情,这几年他们一个未婚一个未嫁,正是苦尽甘来时。
黄教谕不想得罪他,只叹道,“刘解元,你来晚了,前些日子袁家为袁三公子求娶我女,我已经答应了,好女不许二夫,你请回吧,只当是没缘分。”
晴天霹雳不过如此,刘永人都傻了,“可,可袁三公子是断袖一事无人不知啊?这种人,怎可耽误令女一生?”
黄教谕诶了一声,“莫要胡说,都有少年轻狂时,袁三公子也得改邪归正,总该要成亲生子的。”
——
刘永与他争辩,可这个时代的婚姻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他没有办法去抢人家的女儿,他也没有办法放下一切与人私奔,母亲培养他到解元不容易。
他失魂落魄的走出黄府,突然就觉得这个世道真扯淡,大白天也能遇见鬼,他并非一无所有的穷秀才,明明他的未来也是锦绣前程,与人年纪相当,心有灵犀,却娶不到互相有情的姑娘。
他来的时候,有多兴高采烈,走的时候,就有多面色惨白,他看着黄府的院墙,却难进深深庭院与心上人见一面。
此时的黄小姐被锁在闺房出不得,她拍着门,听着丫鬟说刘解元来提亲被拒了,她亦泪流满面,明明一切都柳暗花明了,却是如此结局,怎是如此结局?
黄教谕终是一叹,他也没法,原先是答应好刘永考上举人就让他们成亲,那个时候袁府不是没提亲吗?
那可是袁府,能巴上为什么要嫁女儿给一书生?别说是解元,就算是状元又如何?考上了不过当个小官,能帮黄家什么?
穷是原罪。
他拼命又如何,抵得了人祖辈为官吗?
不过女儿嫁去袁家,他也不能得罪,还是得劝一劝。
他进女儿院子,让人打开门,黄小姐刚刚哭完,黄教谕打卖惨的牌。“女儿啊,袁家咱们也得罪不起,聘礼都收了,约好了,过几日就过门。袁三公子一表人才,此番也考上了举人,前途肯定比那姓刘的好。你又何必想不开,正好绣了嫁衣,不如欢欢喜喜的穿着嫁入高门。”
黄小姐冷眼看他,口口声声为她好,不过是卖女儿得好处!“父亲,你只是教谕,连品级的官都不是,你也知道他是高门,高嫁要吞针,你要女儿吞多少针?他与吴家长子闹得沸沸扬扬,现在还纠缠不清呢!”
“这都是没影的事,你嫁过去,后宅又没有其他女人,袁府人说了,你只要上敬孝顺公婆,为袁三公子生个儿子就好了。”
“要是生不出来呢?”
黄教谕呸呸呸了几声,“说的什么话,怎会生不出来。他喜欢男人也不打紧,他要是没点问题,袁府怎么会娶你呢?你看看父亲辛苦一辈子,也无一人肯提携,你哥哥也是举人,寸步不进,你当妹妹,做女儿的,帮一帮又怎样?又不是让你下嫁贫农,嫁入高门,是多少女子求而不得的事。”
黄小姐惨笑,眼中含泪,“你们自己不行,在这男子世道,还想着我这个在深闺一无所有的女子帮你们,你们要不要脸?爹,女儿不是你过河的船,不是你儿子升官的路,我是个活生生的人啊,我也是你养了十几年的人,怎明知是火坑还要将我往里推啊?”
黄教谕被骂得脸色铁青,声色俱厉,“行了,不要不识好歹,这么好的亲事,哪是什么火坑!你一个女儿家,婚嫁之事,本就是父母做主,一个云英未嫁的女儿,与人有私,知不知道廉耻怎么写!被人知道,定将你浸猪笼!”
黄小姐冷眼看他,那眼中是他丑恶的嘴脸,廉耻二字,她爹确实不知道怎么写。黄教谕受不得这样的眼光,婚日在即,又不好发作,只得拂袖而去。
——
温缜并不知道这事,回家之后,温立就买了一堆东西,他们两个马车回了村里,要祭祖要请客,村里人对他中举议论纷纷好几天了。
他耳边道贺声,恭维声,声声入耳,他只觉得吵闹,笑到最后都假笑不下去了。终于结束后立马带着狄越回扶风县,让温立自己去善后去。
狄越笑着说他享不了人间富贵,温缜摆手,“享不了,真享不了。以后老了,我要去个没人认识的地,清清静静的过完余生,真的是头疼。”
狄越坐他身边,“咱们还这么年轻,说什么老不老的。到时候说不准你又变了想法,人还是不要太笃定的好。”
温缜抱着他,他们体温相融,“果然,只要不是夏天,抱着人还是很解压的。”
狄越哼了一声,说的是人话吗?“放开!不想理你。”
“我就不放!就不放!”
他们过了几天没有收到刘永的请帖,却收到了袁家的请帖,袁家家仆来送,温缜将过看到名字惊呆了,不是,袁三都gay成那样了,黄家这不是推女儿进火坑吗?
他吓的关上请帖,再打开,人都懵了,“你们少爷什么时候成亲?”
“后天。”
“这么快?”温缜不知道该说什么,所幸放弃。
他带着狄越去刘家村找刘永,刘母看到他们很高兴,“找阿永啊?他在的在的,你们进来吧。”
刘永翻着书写着文章,温缜进去了他也浑然不觉。温缜看他这么拼命,“这不是才考完吗?怎么了?”
刘永不想说话,他现在把自己时间排得很满,满到分不出心神想其他,“我还得准备春闱,免得春闱掉链子。”
“你与黄小姐……”
刘永打断他,“好了,不必再说此事,我很忙,你们走吧,恕不远送。”
温缜看他这样也不好过,上次还是正得意时,“你要是真这么在意,可以去争取啊,去找袁三把话说明白。”
刘永搁下书看向他,看着他的天真,他以前不在意,如今却很嫉妒这人不论捅出什么事来都有无形的人为他兜底。
“说什么?是他能拒绝反抗家里,是黄小姐可以反抗礼教,还是我能踩袁侍郎的面子?温缜,你以为所有人与你一样,一直有贵人相助吗?你以为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可以豁出一切与人拼个鱼死网破吗?你当然可以飘飘然的说着大道理,干着反抗的事,仿佛这世间一切都为你开道,那是你有这命,我没有!少给我说这些东西,我听够了,不想再听!”
第61章 儿女情(二)
温缜看他道心破损的样, 觉得这可不是小事,刘永如果因这事走入歧途,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以后他为了前途不择手段, 那受伤的是他治下的百姓啊。黑化可不好玩, 尤其是官员, 别到时候来个胜天半子,这就很恼火了。
温缜觉得刘永受的打击太大, 可这世道不该是这样,这不是黑暗的东晋啊,不该有梁祝的悲剧。刘永前途摆在这,黄教谕偏偏还是拒绝他,要是另一个也是个良人也能理解。问题是那就不是个东西啊, 虽然他们也与袁三认识, 就是因为了解, 才知道那是什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了, 当朋友没什么问题, 这种人当他妻子很要命啊。
看看他的德行就知道了, 他爹娘也知道,所以门当户对都不敢找,选了半年选了黄家。这种差了好几个阶级的人家,真有什么事, 都不敢找上门来, 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与这种人生儿育女这不完了吗, 对面甚至不喜欢女人,他连个双性恋都不是。袁家挑个生育工具,黄家把女儿奉上, 捧这臭脚图什么啊?
温缜觉得,一切还是有办法的,不是还有三天吗?他也没生气,等刘永平复下来,他们没生活在嘉靖时期,还没到阶级彻底固化的时候。袁侍郎估计也不知道黄家与刘永的关系,没道理得罪一个有前途的少年人啊。
“刘永,你别钻牛角尖,一切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不试着反抗一下,难道要看着黄小姐进火坑吗?我们不是在你身边吗,人心齐,泰山移,怕什么?你都是解元了,他们还能徇私舞弊不成,明年京城的科举是于大人主持啊,怕什么袁侍郎?”
温缜觉得这就是信息差,如果袁家没得利,反而得到了麻烦,刘永也失去了很多,这些包括理想,包括爱情与以后的路,黄小姐失去了一切,那肯定有人吃了好处,用所有人的悲剧为他的私利买单。
如果自暴自弃,岂不是如了那人的意?
凭什么蝇营狗苟的人可以这么理直气壮的汲汲营营?这世间的公理正义还是有的,不去奔波,不去反抗,当然没人管,自救者天助,都不试着捞自己一把,怎么知道不行呢?
温缜看着红着眼眶的刘永,他握住了刘永的肩,“你与黄小姐的事我们回县里,先去看看到底什么情况,肯定有挽回的余地的,还有三天。刘永,只要你们占理,那些没理的,就会让路,他们不让,咱们把他们打瘸了就知道让了,你又不是强抢民女。”
刘永看着温缜,对上对方清正的眼睛,他怔了怔,这些日子的恨意与扭曲在他心中拧巴,又在他心中解开。“好,可我要怎么做?”
温缜想了想,“我先让黄小姐与你见一面,如果你们是真心的,她真的喜欢你,这事就好办。如果她同意了袁家的婚事,这事就算了。一切都得解释清楚,在心里留个结算怎么回事?咱们为人堂堂正正,只要努力过,就没有遗憾。”
刘永点了点头,他是一个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是停留在书籍上,他还没有踏入官场,并不是很懂里面的弯弯绕绕。他其实对自己解元的身份都还没有了解清楚里面的权力,还是作为小民一样,惧怕权力与高官,不敢惹事。
这与刘永的经历有关,他没有父亲,是寡母将他带大的,女子在这个世界上更难,就一味地要求他不要惹事,他们谁都惹不起,这才造成了,刘永不敢去争取,甚至不敢去找袁三对质,朋友妻不可欺,怎么能抢他的妻子?
温缜觉得,他带着刘永掀一回桌子,也比他困在权力的牢笼里好,有的时候将自己封闭起来,接受到的全是负面信息,久而久之,人就变了,会变的比自己厌恶的人更加贪婪,当初怎么怨恨,得势的时候就会怎么发泄。
这种冤冤相报,是一个轮回,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好友走上了一条歪路,普通人三观尽碎也只是自保求存,不再付诸善心。但是拥有权力的人三观尽碎,失去大义与理想,被黑暗吞噬,他们的未来,会留着许多人的鲜血。
哪怕他们最终得到了恶报,鲜血就不存在了吗?死了的人能复活吗?
况且他始终觉得,两人这么多年的感情都熬过来了,真不至于各自婚嫁。几乎走得长远的,在婚嫁上,其实都是糟糠之妻,毕竟到了京城,中了进士。如果跟当时的官员掺和,那个时候要嫁女儿的,基本都是结党营私,他们的女婿可不好当。
高官清白的,就一老妻,妾室基本没有,除非妻子40而未育,他们腰杆子挺得也直,骂人都骂得理直气壮。
如果在京城与人搅和,又没有背景,又受人提携,很容易被岳家逼着去做事,每个捷径背后都标着价码。一步错步步错,犯了一个小错,授人于柄就会被人威胁着去犯一个大错,事态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再不受自己控制了。
袁三考上了举人,在榜尾,袁家怕他断袖的名声,影响他的前程,又怕他这个德行,在京城被人做局,所以急忙地给他定下,清白简单的姑娘。
由于比较急,可能并没有查背后的事情,袁三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这要是以后被人报复了,他们都不知道是哪里开始得罪的人,大家都在红尘里渡劫,还是少给自己的人生添点乱吧。
他们回了县里,刘永暂时住他这,温缜让狄越去黄府接黄小姐出来一趟,总该先把另一个主角的态度了解清楚。
——
黄府里黄溪亭寻死觅活,黄家也怕出事,让几个丫鬟在房里盯着她,生怕她真出事,不然婚结不成,还结仇,他们都把刘永得罪了,不能一次得罪两。
于是黄教谕让妻子李氏去上演苦肉计,李氏便在黄溪亭的闺房里哭,哭得撕心裂肺,开始了道德绑架,“亭儿,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咱们家去什么宴会都低人一头,难道你想父母一辈子都过着低人一等的日子吗?一辈子无品无级,只能靠书生的孝敬银吗?”
黄溪亭并不是柔弱女子,三年前她能抗住压力,不是让家里磋圆捏扁的人。“这还不够吗?家里不是有奴仆照顾吗?县太爷的衣服都打补丁,母亲穿过破衣吗?贪欲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你们恨不得将女儿变成摇钱树,需要什么,来摇一摇就好了。”
教谕可不是什么穷差事,每年收到的孝敬银都不少,可人的贪欲没有底线,六年前花了所有的存银给儿子打点关系,成了举人,再往上就没那个实力与钱财了,举人在大明能当什么官?只能当吏,当师爷,扶风县,甚至江南还没有位子,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怕那么多官吏下马,空出来的位置,其他的人早就顶上去了,多得是有权势或被欣赏的学子,是沦不到黄家人的。
所以当袁家来问他女儿有没有与人定过亲,他全部否认,绝无与人定过亲,一直在深闺,读书管账。
黄教谕想不择手段的巴上袁家,可女儿不配合,他甚至恨上女儿的不识好歹,袁三少喜欢男人怎么了?生个儿子家产不就是自己儿子的吗?他要不喜欢男人,这种好事还轮得到黄家吗?轮得到她头上吗?
李氏哭着,眼泪一直淌,黄溪亭看母亲这样子也很难受,她的柔弱死死绑住她,要将她拖入地狱。“母亲,不是女儿不听你们的,终身大事非等闲,女子在这世道有多难你不知道吗?我进了袁家,袁少爷又不喜欢女人,他们没分家,那么大家族,其他几房来阴私害我,我有苦说的出吗?到时候哑巴吞黄莲,那是儿的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