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风起时(一)
楚诩没有见到茜茜, 却见到了安安。仿佛是上天注定的相遇,让少年的情思发了芽,可惜安安内敛害羞,不与他多说话, 但安安真的好漂亮啊。
他比安安还小一岁, 才十二岁。楚千嶂见他安安长安安短, 觉得他儿子的喜欢怎么变得这么快。
“你不是说你喜欢茜茜吗?”
“是啊,我也喜欢茜茜。”楚诩捧着脸, 红白玫瑰,真的好难选啊。“爹爹,我就不可以两个都喜欢吗?”
他是真心的啊!
楚千嶂揉了揉儿子的脑袋,“这话你跟你爹说,你爹我顶多当没听见, 要是敢往外说, 打断你的狗腿。你还想享齐人之福了, 你爹与二弟的情谊, 不能断在你这逆子这, 谁也不能见, 在家读书吧你!”
温缜一心搞事业,发展建设如火如荼,广州海港一开,商户四面八方来, 瓷器丝绸茶是大头, 纺织厂出来的布也是, 他们可以低价倾销,直接占了国外市场。
温家的纺织机厂与玻璃厂也遍地开花,价格一低, 需求就又上来了。
开始自由贸易大明版,工业是能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广东的百姓明显感受到了。工资高,物价低,一下子感受到了暴富,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改善,只道是温大人来了,好日就来了,于是温缜第二年就有了说一不二的权力。
他说什么广东百姓都听,他还会粤语,多亲切啊,温大人真不像江南人。这性子就很像他们这边的嘛!
这号召力是恐怖的,于是香港的建设第二年就兴起了,温缜将香港从新安划了出去,在大明景泰五年春,正式给这岛起名为香港,立了文书,划为特区。
成为对外贸易和航运中心,西方的船往这边一停,金钱四面八方向香港与澳门涌来。以一种此时大明不能理解的来钱速度,飞速发展着。
温立看着温缜直接让他成立香港银行,金钱以他不能理解的速度往上升数字,他忍不住捂上心脏,这是什么戏法,他该不会在做梦吧?
温缜对于这样的香港,才是熟悉的,况且这才哪到哪,不过是初期而已。几乎岛上的渔民有一个算一个,原地暴富,温缜在广东,几乎与财神同名了。
这一年温青也二十了,柳蘅二十五了,此时并不像现代有网络,在没电没网的时候,独身是非常非常孤独的,柳蘅又没有其他亲人。
所以她与温青,在一起她不肯,彻底断了她也不愿,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又不舍什么。爱生忧,爱生怖。
眼看着温家水涨船高,柳蘅觉得她与温青该断了。
温青简直天塌了,前几天不还好好的?女人心,海底针,怎么回事?
柳蘅很感谢薛惠林一直以来帮扶照顾她,她喊了那么多年的薛姐姐,突然与人的儿子不清不楚的,柳蘅觉得实在是恩将仇报,她做不出这点事。
何况当年的事,温家人一起相处没意见是因为她是个外人,又是孤女,心怜就没说什么。当朋友合作伙伴,与儿媳妇是两回事,柳蘅不信他们没疙瘩。
她也不想去赌人性。
将心比心,如果她有儿子或兄弟,与杀人犯法的女子搅和在一起,家里又步步跃迁,世上女子尽可选择,她也不能接受对方如此找错对象。
就是因为知道,她才对温青的感情痛苦,他们中间隔着的,绝不是五年而已。
绣与画不分家,柳蘅一直有天赋,厂子里的事总算消停下来,她就躲在屋里,她自己买的宅子。
离工作的地方近,去年就从温府搬了出来,而温青弱冠后,她就想断了二人的关系,免得纠缠不清。
她将最后一笔朱砂点在画中仕女的唇上,搁下笔时,手腕微微发抖。窗外暮色四合,画室里弥漫着松墨与颜料的香气,却掩不住她心头那股挥之不去的苦涩。
“姑娘,温公子在前厅等了半个时辰了。”丫鬟碧竹轻手轻脚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
柳蘅手一顿,墨汁溅在刚完成的画上,仕女姣好的面容顿时污了一点。她盯着那点墨渍,忽然觉得那像极了自己的人生。再精致的伪装,也经不起轻轻一碰。
“让他走,我不见他。”
话音未落,画室的门已被猛地推开。温青立在门口,一身月白长衫,一双凤眼里燃着怒火。碧竹吓得退到角落,柳蘅却只是缓缓将污损的画卷起。
温青大步走来,带起的风掀动案上宣纸,“柳蘅,你躲了我七日,你还要躲到什么时候?”
他身上的沉水香扑面而来,那是柳蘅去年亲手为他调的。如今这香气却像刀子,剐得她五脏六腑都疼。她别过脸去看窗外那株西府海棠,去年此时,他们还在这花树下共赏饮酒。
“温公子请回吧。”她声音比想象中平静,“厂里近日接的订单多,实在抽不开身。”
她欲离开,温青拉住了他手,他掌心滚烫。
“放开。”她挣了挣,腕上两支细玉镯撞出清脆声响。
温青反而握得更紧:“今日不说清楚,我绝不放手。”他眼底赤红,像是许久未眠,“前日你还为我煮醒酒汤,怎么转眼就...”
“那晚你醉了,我也醉了。”柳蘅说着抬高声音,“醉话岂能当真?”
房里霎时死寂。
他后退两步,喉结滚动,“你是怕我娘知道,怕流言蜚语,说什么诛心之言。我这就去与我娘说,我要娶你,我只娶你。”
柳蘅忙拉住他,“你不要抽风,你以为薛姐姐不知道我们的事吗?你瞒得过她吗?她知道,她不理会,这一年她都对我冷淡着,我不想因为你,让我与温家关系就这么僵了,他们不会同意的。”
“我爹娘会同意的,不同意我们也成婚,我搬来你府上就是。”
也许是少年过于真实,日子过于孤寂,柳蘅看着他赤热的眼神,怔了怔,她应了下来,是他执意要留的。
温青回家说出口的时候,将一切都戳破,家里反应都很平静,无他,他们拖的时间太长了。去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今年他闹着要成亲,就没新鲜感了。
他们把震惊——激烈反对——叛逆——逐出家门——这个时间给混过去了,再劲爆的新闻,是去年的,都不劲爆了,还有一种瓜都不新鲜了的感觉。
薛惠林最开始知道的时候是非常生气的,过了几天气消了就眼不见为净,到了后面干脆吃瓜看戏。
看这俩自己要闹到什么时候。
如今温青说出来,家里静得诡异,最后薛惠林才说,“这事,你要谢你二叔,既然你们自己一个愿嫁一个愿娶,就把礼节给走了,你是长子,三媒六聘不能落。”
温青愣了愣,然后狂喜,他都没去找柳蘅,他以为是温缜帮了他,他马不停蹄的跑去谢二叔了。
温缜看着兴奋的他,缓缓打了个问号?他干啥了?他啥也没说啊。
狄越对上他的眼睛,一时也没反应过来,等温青走了后,他才回过味来。“大概是你也年少轻狂过,然后断了感情,下一段就与我在一起了,你大嫂怕温青也走了弯路,人这一辈子,能有几段感情?”
温缜被狄越这么一提醒,觉得也是,这么说来,温青谢得没毛病。
有温缜荒唐在前,温青好歹是异性恋不是?还是属于世人眼里正常感情的。
“得圆满就好,不说这些了,我得到沈宴的消息,今上有子了。”
朱祁钰有了自己的儿子,风平浪静的朝堂开始起风了,将会风起云涌掀起大浪,一切都是变局。
温缜觉得,他得尽早入京了,他要去风暴中心,才能清晰得看见前路。
狄越不太明白,“陛下年轻,有子不是很正常吗?”
朱祁钰才不到三十啊!
温缜摇摇头,“天家有子,岂与外人一样?不过太子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太子是朱见深,如今的他,与大他十六岁的万氏相依为命。
温缜将广东的商路扩展,第一批来的暴富,就乡亲带乡亲,将人带来了,湖广的闲散人口,向广东聚拢。
基建与公共设施,就大力施展了,修水利,疏运河,修路,人一多,就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
他是春风得意了,湖南湖北的巡抚天都塌了,温缜欺人太甚!竟敢挖他们子民?他们上奏弹劾 ,温缜脸皮厚,顶住了骂声。过得好谁愿意背井离乡,是你们不行xx
到了第二年,巡抚只得派衙役拦截移民队伍,与百姓画饼,被逼跟着卷扶持商户,给农人发福利,人再少他们就要疯了。
温缜只得停了一切外来人口福利,免得真玩大了,这样一来,外出的,留乡的,湖广百姓都挺满意。
温缜给出的政绩一年比一年吓人,周边省份在哭嚎,再让他在地方上干,他们就干不下去了!
内阁仿佛在看鬼一样看着他交的赋税,第三年的数字,是湖广其他地方的总和,还是他拨款大兴土木后的数字。
有这么一人在,确实太为难其他巡抚了,他实在太得民心了。
内阁议事堂,烛火摇曳。
王文盯着手中广东送来的赋税奏报,指尖微微发颤:“……这数目,抵得上半个江南了。”
陈循冷笑:“温缜在广东三年,湖广人口被他挖走十万,江西、福建的商税也跟着跌了三成。再让他这么折腾下去,其他巡抚怕是要联名上血书了。”
高谷捋须沉吟:“此人确有经世之才,只是手段太狠。广东原本不过边陲瘴疠之地,如今竟成财税重镇……”
最可怕的是,不过三年而已!再多些时日,那还了得?!
于谦看着他们,这些人不肯调人入京,在地方上又烫手:“既如此,中央缺人,何不调他入京?”
满堂一静。
王文顿了顿,“于少保的意思是……”
“户部侍郎年龄大了,可以荣养晚年,升他为户部侍郎,主管天下钱粮。”于谦目光锐利,“一来,可借他之才整顿国库;二来,将他调离地方,免得继续祸害邻省。”
陈循嗤笑:“怕只怕,他进了户部,第一件事就是查我们的账。”
温缜什么德性,他们又不是不知道,但还能怎么办?
第130章 风起时(二)
温缜感叹自己这辈子真是官运亨通, 这么快就与袁三的爹平起平坐了,他收到圣旨就准备收拾收拾回京。
这边他的名声比重庆还响,百姓为他建生祠,后面的官员想动他的根基难着呢。温缜让温立一家去香港住, 将所有产业往香港转移。
楚千嶂也跟着转, 除了杭州产业, 其他的他选择跟着温家转,一道搬去香港, 大树底下好乘凉。
温缜实在是个有远见的人,为此抱大腿的还有崔四姑娘,她也不纠结崔家的产业了,因为她发现,她的产业以一种可怕的速度在赚钱。她现在有点怕崔家想融她的产业, 海贸是她最擅长的, 她又站上风口, 活脱脱大资本家新贵。
温家办的银行, 有他们几个的钱存进来, 都能运转起来了。作为新晋的大少奶奶, 柳蘅开始接手银行,刚开始很吃力,慢慢就好了,她在广州的分行也管理得不错, 温缜提拔一些办事效率高的女子学了数学, 进了银行。
本来这时代女子管家管账是必学的, 所以工作起来也丝毫不费事。三分之二的员工是女子,这样柳蘅更能管束,香港一座荒岛发展起来, 温家有绝对的话语权。
这就够了,温缜还准备过些年就退下来,去那养老,温家肯定将他的房子安排得妥当。
香港的房子,直接用西方建筑,地方小,来几个能跑马的大府邸其他人怎么住?怎么发展?
所以钢筋水泥前两年就用上了,他让西方的建筑工人做一遍,工人们学一遍就会了,为了美观用上西式建筑审美。
不过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如今的香港,审美中西结合。不过这六百年前,脱离荒岛已经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审美也得先富了才有钱烧。
茜茜已经十三了,长高不少,也晒黑不少,温缜收到圣旨就不让她去军营了,他们要回京城了。
安安看她黑了些,老心疼了,年底逼着她涂涂抹抹,个把月就养回来了。茜茜长得像温缜,继承了父母的颜值基因,她眉目长开,美得张扬又飒爽。
安安已经十六,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她是江南美人,眉眼自带温婉,鼻若悬胆,唇似樱实,其貌之殊丽,虽丹青圣手亦难摹其万一。
这次回京,他们将安安也带上,薛惠林看着这样的安安,对茜茜交待,“安安也到了相看的年纪,可这边没什么底蕴深厚的人家,打听到的她都不肯,来提亲的门槛都踩烂了她也不应,估计是没看上。楚家也问,楚诩那孩子我就挺喜欢的,她非拒了,说不喜欢,不合适。京城贵人多,长得好的书生也多,说不定缘分到了,她就看上什么人了,到时候你给安安把把关,家世不要紧,长相人品更要紧。”
茜茜吃着伯母投喂的点心,用力点头,她岂能亏待安安。“伯母你就放心吧,我肯定给安安找个如意郎君,他要是敢欺负安安,我打断他狗腿!”
茜茜觉得安安就是没长大,对情情爱爱没兴趣,虽然她比安安还小,但她上辈子都活了二十多年。
着什么急,等缘分到了就好了,伯母说的她很认同,长相很重要,要是长得看到他就烦,那还怎么守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