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南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巫羽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276 KB   上传时间:2025-01-30 00:26:40

  青南沉默许久,他去过簇地,簇地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不愿承认,但羽原已经是位羽人族的王。

  神明的意志难以揣摩,神赐予羽人族一位久候的王,并带来战争与死亡,羽原不是羽人族想要的睿智、公正,给族人带来希望的王。

  “如同瘟疫般的灾难。”青南低语,他接着往下说,像在自言自语:“远方或许有治疗瘟疫的药方,或许有结束战争的智慧。”

  青宫大觋的手抚摸巫杖,对于听见的话反应很平淡,他的声音苍老而无力:“你越来越像觋鹳,这正是我担心的事。”

  那个对羽人族失望,前往远方寻找智慧,再也没有返回的觋鹳。

  在收获的季节里,没能获得足够的粮食,稻米欠收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

  冬天一到,羽邑的居民便在山林湖泊中寻觅过冬的食物,食物不足也使族群难以壮大。水稻丰收的年景,已经是遥远的传说,漫山遍野寻觅的食物,也只够养活这么些人。

  凋敝的城邑,枯竭的玉矿,没落的手工业,贫瘠的物质,昔日的辉煌早就是前朝旧梦。

  羽原无力在一年之内发动第二次成规模的战争,缺粮;怀夷的对抗十分激烈,秋时的战争没讨到多少好处。

  冬日的羽邑有种静谧的美感,天总是很蓝,河水清澈照影,大人在屋前纺线,在林溪边捡拾石头制作工具,小孩在稻杆堆里玩耍,在林间追逐,连在郭城游荡的小动物也是一副懒洋洋,慢悠悠的样子。

  秋冬过后,春日的暖风开始吹拂,带来潮湿的水汽,青南关上了竹文室的窗户,避免青宫收藏的竹文受潮。

  三个学习竹文的孩子明显长高了一些,在青南与巫鹤的教导下,他们已经能写不少符号,也不再写得歪歪斜斜,每个符号都像模像样。

  青南坐在木案前,仔细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孩子们在竹文室外叽叽喳喳,他们逮到一只小松鼠,正在喂它野果。

  小孩适应能力强,他们已经习惯青宫的生活,也学会在幽深的青宫里寻找小乐趣。

  “觋鹭,巫鹤唤我们过去,我们要去采药!”

  女孩跑到门前,笑语盈盈。

  青南抬起头,做了个去吧的手势。

  外面的喧闹声顿时消失,孩子们一溜烟全都不见了。

  过了好一会儿,青南放下手中的竹文,来到屋外,他看到玄旸曾经的营地开满春花,几个采集食物的少男少女聚在那里闲谈。

  玄旸从羽邑离开时,正是去年初春,两人分别已有一年。

  时光匆匆,那家伙的身影,从未遗忘。

  羽人族不需要旅人,簇地的执钺者羽原如是说。

  你越发像觋鹳,这正是我担心的事,青宫大觋的话犹在耳边。

  去远行,当一位旅人。

  玄旸,我并不是因为想你,我想看看远方。

  羽人族环绕着震泽生活,大地并非只有震泽,与辽阔的天地相比,羽邑何其渺小,再想想那些令人愁苦的,困扰的事,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打开玄旸绘在皮革上的路线图,青南的指腹抚摸皮革上的纹理,轻轻蹭着上面玄旸亲自书写的岱夷符号,思念像潮水般涌来。

第27章

  鱼埠位于怀水中游的北岸, 有一处热闹码头,它是四方族□□汇之所,一座拥有众多居民的大型聚落。

  这年头, 大型聚落往往建有城墙, 鱼埠却只挖了环壕,防范的是野兽, 而非敌人。

  鱼埠的居民中有江皋族人,也有不少羽人族人与岱夷族人。

  三个族群居住在鱼埠的时日已经很久远, 至今没人能说清楚,是哪个部族的人最先抵达鱼埠, 鱼埠应该归谁所有。

  长时间的混居, 让当地居民的建筑样式,衣着装扮、日用器物都有些相通, 也使得他们各自的族群特征越发模糊。

  江皋族有句俗语:像个鱼埠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装扮稀奇古怪,不伦不类,也有做事胡来,为人不靠谱的意思。

  鱼埠在四周邻居看来是个乱糟糟的地方,而这样的地方, 当地人一直过着比较平和的生活。

  夏日到来, 鱼埠码头的船只比往日繁忙, 正值渔汛, 鱼埠的渔夫为肥美的河鱼勤奋劳作,河岸连片的屋舍前有众多织渔网的妇人, 檐下挂着一串串鱼干, 像渔人家庭的勋章。

  鱼埠捕鱼为业的居民大多是羽人族, 以他们从事的生业,可以推测当初迁徙的路线, 多半是追逐鱼群,划着渔船沿怀水溯流向西,抵达鱼埠,并在此地定居。

  长时间与自己的族群分离,鱼埠的羽人族装束确实不伦不类,生活习俗上也与故乡迥异,他们从不举办帝君庆典,也不会在成年礼与成亲时戴羽冠。

  青南抵达鱼埠码头时,住河岸的渔人见到他的装束,还纷纷出来围观,感到很新奇呢。

  好在,双方之间还能用羽人族的语言交流,青南得到渔人的礼遇。

  鱼埠人从没听说过青宫之觋,对于羽邑也仅是有耳闻,不过人们向来忌惮巫觋,待青南态度恭谨。

  鱼埠的岱夷族大多从事手工业,他们是制陶好手,江皋族人则多是农人,能种出品质优良的水稻,又擅长酿酒。

  青南在鱼埠的居所靠近制陶区,每日都能看到在河边取陶土的陶匠身影,他们中有男有女,男女的体格差异不大。

  经过交谈,青南知道他们来自怀水下游,猜测出自岱夷族的怀夷部。

  “在鱼埠,大家都是鱼埠人,不在乎以前从哪里来。外面的纷争人们不感兴趣,也不爱打听。”

  青南曾经治疗过一位摔伤手臂的陶匠,陶匠脸上有着爽朗的笑容,他是这么说的。

  “不过,觋鹭问的玄夷城,我还真知道,我伯父去过!”陶匠盘起双腿,轻轻抚摸自己已经换好药的伤臂往下说:“每年夏日会有一艘船从舒渎南下,停泊在鱼埠,舒渎人会用船运来彩陶、鼉皮与大皋城做交易,从大皋城人手中换走玉料。”

  “舒渎?”青南第一次听见这个称呼。

  “就是大凶河东岸一座舒夷人的城。”陶匠摸了摸下巴,继续说:“我也是听我伯父提过,舒渎往北一直走,就是玄夷城。听说玄夷城有世上最好的陶匠,他们烧制的黑陶薄得像蛋壳,轻得像羽毛,那样的陶器,我真想亲眼看看。”

  “你伯父住在哪里,我想见见他。”

  陶匠摇摇头,脸上的笑容这才消失:“已经埋在后山了,哎,觋鹭要是早一年来,肯定能治好他的病。我不想对我们这的角巫说不敬的话,但是角巫有时候灵,有时候不灵。”

  觉得自己说了角巫坏话,心有不安,陶匠不再往下说,他起身行个礼,便就退出青南的屋舍。

  在鱼埠居住的时日不长,青南已经得到当地居民的敬重,他能医治伤病,而且见效很快,有些病人甚至视他为神。

  屋外脚步声靠近,青南从思绪中回过神来,他听见身后传来青露的声音:“觋鹭,我去河岸钓鱼,有渔夫给我一条大鱼,还有一罐鱼酱。前些时日那渔夫家女儿发热啼哭,觋鹭让我赠他些草药,今日从他家路过,便要送我这些东西。”

  青露把背在肩上的鲜鱼卸下,将它搭在屋外的石板上,将鱼酱拿进屋内,他在火塘边坐下,念念有词:“我看这鱼肉质肥美适合炙烤,鱼头用来煮汤,也是鲜美。”

  青露的肤色比在羽邑时黑了许多,举手投足间不再显得拘谨,多了几分恣意。

  “这是……陶匠新送来的陶器吗?”

  青露留意到火塘边出现两个做工精美的灰皮陶壶,而屋中的木架上已经有一排陶器。

  青南只是点下头。

  “鱼埠真是个好地方啊,大家有吃有穿,人人都很大方。”青露发出感慨。

  除去屋外石板上的鲜鱼,院中还挂着数串鱼干,厨房里有好几罐鱼酱、虾酱,稻米装满陶缸,野果堆在屋角,腊肉挂在梁上。

  “鱼埠人不爱与人争斗,如果产生争执,会由族长出面解决。三个部族的三个族长能平和地坐在一起协商,公开处理,让每个人都没有怨言。与我族不同,鱼埠的族长都是由众人推举产生,族长必须公正而无私。鱼埠没有以强欺弱,也不会以众欺少,这正是鱼埠人人富足的原因。”看向屋外往来的人们,无论大人小孩都洋溢笑容,鱼埠人富有而快乐,离开五溪城后,青南再次见到这样的场景,难免喟叹。

  “真好啊。”青露由衷赞叹。

  要是羽邑也能像鱼埠这样由族长来治理就好了。

  我在青宫长大,似乎不该这么想。

  从羽邑前往鱼埠,一路上的见闻使青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原来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鱼埠人的生活中没有掌握神权的大觋,也不需要拥有军事权力的执钺者。

  仲夏,舒渎的船抵达鱼埠,那是艘大船,有高高的船头,宽而平的船身,运载十数名青壮与及众多用于交易的物品。

  船上一位男子的装扮最为出众,三十岁出头,身材高大,身披岱夷斗篷,肩背弓箭,腰挂骨雕筒,极可能是岱夷族的武士。

  这人威严且尊贵,项颈是成串的海贝,手指上套着玉韘。

  鱼埠人聚集在码头,围观舒渎人的船与及船上的人,议论纷纷,有人问船上的一名老船夫:“怎么不见舒历?那人又是谁?”

  老船夫说:“舒历老了,不想再出远门,这位是我们族中的武士,我们都叫他獐牙。”

  “獐牙”,看来这是岱夷族对族中武士的敬称。

  青南想起麂子总是称呼玄旸为:獐牙大哥。

  一群鱼埠的孩子攀爬舒渎人的船,他们调皮又胆大,甚至围着“獐牙”打量,有人去扯他的岱夷斗篷,有人攀爬他笔直的腰身,有人摆弄他弓弦上挂的流苏。

  “獐牙”拎起捣蛋的孩子们,将他们轻轻掷到船尾,仿佛是在丢一只只小鸡,扔得又准又远,力道拿捏得很好。

  船尾堆着不少新割的芦苇,应该是用来编织器物的材料。

  孩子们还想回来骚扰“獐牙”,觉得很好玩,立即就被其他船夫与他们的父母拦堵,大人看得出来,这名又高又壮的大汉绝不能招惹。

  熟悉的岱夷斗篷,挂在腰间的骨雕筒,甚至不离身背在身后的弓箭,都使青南想起玄旸,还有那同样耳熟的称谓:“獐牙”。

  青南仰起头打量对方,对方扫视四周的人群,目光也落在青南身上,脸罩面具,头戴羽冠的人不常见,这幅装束确实比较显眼。

  自从舒渎的船抵达鱼埠,鱼埠就像在过节那样热闹,仿佛所有的居民都聚集在码头,鱼埠人纷纷拿出家里的物品,布匹、美酒、鱼酱、腌制的果子,想要从舒渎人那里换来远方的稀罕物。

  物以稀为贵,远方的物品,哪怕是一块圆润的滑石,一颗绿松石珠,一个海贝,都弥足珍贵,将稀罕物品佩戴在身上,能使自己更受人欢迎。

  “喂,巫祝,你有东西和我们交换吗?”

  “獐牙”招手,使用的是江皋族人的语言,他从青南的奇怪装束确认身份,巫觋常常戴面具,身穿奇装异服。

  穿丝质长袍,佩戴美玉,身份应该很尊贵,绝不是普通巫祝。

  “我有一件物品,你应该认识。”青南上前,用江皋族语回复。

  “什么物品?”

  青南解开腰间挂的袋子,从里边取出玄旸的象牙雕筒。

  当象牙雕筒呈现在眼前时,“獐牙”一改轻慢的态度,露出诧异的表情。

  “白宗。”

  “獐牙”只看视一眼,立即说出这件器物的名称,“獐牙”重新将青南从头到脚打量一遍,很笃定:“你不属于岱夷族的任何部族,谁给你这东西?”

  “玄夷城的玄旸。”青南将白宗收起来,他不想引人注目,刚刚有两个站在“獐牙”身边的船夫看到白宗,那表情说是惊讶,不如说是震惊。

  “獐牙”已经从惊讶中恢复过来,他淡淡地说:“果然是他的白宗,会将白宗给异乡人也只有他了。”

  “我要去玄夷城。”青南直截了当。

  “我的船能载你去舒渎,从舒渎去玄夷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途。”对方又一次打量青南,他没有再流露出惊讶的表情,不代表内心很淡定:“你是玄旸的朋友,到舒渎后,可以去见我们的君长,舒渎君会派人送你去玄夷城。”

  “我名叫舒翼,怎么称呼你?”

  “觋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