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老王妃对陈家给出嫁的姑奶奶送丫鬟这事,便是不大乐意的。还特地寻了人来告诫她,要她将新进的丫鬟管束好,免得生出乱子。
想到婆母,陈阅姝面上的笑意微微凝结,没有再说话。
周绍用着饭,倒一时想起了那夜在竹林中偶遇的那抹纤细丽影。
她那样消瘦,是因为不习惯,如今正院灶房里多了做北菜的灶娘,她大抵也能吃上几口罢。
念头闪过,他神情变得有些不自在,也低头用饭,不再说话。
夫妻俩便在寂静无声的氛围里用完了这顿饭,可两人却早已习惯,没人为此尴尬。
……
一连几日的饭菜都得了夫人或是小公子那里的赞誉,青娆在院子里渐渐也有了些声望,二等以下的丫鬟们见了她恭敬了许多,一等里头,除却板着脸的扶柳,其余人也都会和她笑谈几句。
这一日一早,青娆收捡好了几样礼物,去找黛眉告假。
“……原是我表叔,来了这许久,倒一直无暇去见,不免失礼。若是姐姐准许,我想下晌时候去拜会,不会耽误晚饭,不知是否妥当?”
黛眉就审视了她几眼,见她大大方方,面上带笑,便也满意地颔首。
她进了正院,夫人面上毫无波澜,其实早把她查了个底掉,自然也晓得了胡万春是她的表叔。
只是见她进府这么久也未曾去拜见,黛眉还以为她心虚,想背地里同胡万春暗暗串联生事,如今她将亲戚关系摆在了明面上,倒叫她放心了。
“去罢,早去早回便是。”黛眉点了头,还从头上取了一对金花给她,道:“替我给胡万春娘子童氏带个好,前阵子她闺女满月我没空去,这东西便当做我补的贺礼。”
青娆一听,这两家倒像是有些往来的样子,眸色深了深。
但黛眉这话也算是给她提了醒,胡家的幼女刚出生不久,她倒是不晓得,先前只准备了给胡万春长子的见面礼。
她叹口气,虽说从前有情分在,毕竟是离得远了,连胡家家里添丁进口他们庄家也不知晓。
且她进府这么久,胡万春也没递消息过来,可见也有他的为难之处。
今日去拜访,倒不知是如何光景。
心中虽有疑虑,青娆还是重新备好了礼物,用完了午食,便拎着东西往下人房里的胡家去。
-----------------------
作者有话说:晚安~今天周末被拉去加班了,没时间写多少,明天尽量多更!
第33章 "夫人指了你去伺候"
青娆初来乍到,随意试探下,只打听到胡万春如今是在承务处当副管事,旁的倒是一概不知。
只是光凭这一点,便能猜出胡家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外院的小管事,在旁人看来多风光。可偏偏胡万春是夫人的陪房,而夫人最倚重的黛眉又嫁了承务处的管事……若承务处能为夫人所用,又何须叫大丫鬟嫁过去?
即便实在是黛眉与那管事两情相悦,夫人也大可以将他换个差事,好过如今手下势力里两人都在承务处当差。
更何况,照青娆观察看来,黛眉对陈阅姝忠心耿耿,恐怕不会因为心悦哪个管事误了陈阅姝的事。这样一算,胡万春的位置就更尴尬了。
她心里有成算,所以纵然胡家这些日子没人来寻她,她仍旧带了不薄的礼物去探望。
国公府的仆役群房在府里的东北角,离众星拱月的正院距离不近。青娆没有从外院走,而是过了东边的大穿堂,途径孟姨娘的栖月院,七拐八折,沿着青石板的夹道一路向北,到了仆役群居之地。
国公府的家生子不少,但能在府里谋得好差事的毕竟是少数,故而虽是白日,仆役群房里也有不少人家在走动闲话,洗衣劈柴。
见着青娆这生面孔,倚在门边嗑瓜子的年轻妇人就上下打量着,声音尖细:“姑娘这是找谁家呢?”
不说青娆生得漂亮,端看她浑身穿的戴的,就知道是主子身边服侍的人。这国公府里,谁不想进院子一飞冲天,年轻妇人目光审视,态度却是客气的。
青娆也不以为忤,含笑道:“姐姐可知道,胡万春家住在哪儿?我是他家的亲戚。”
妇人怔了怔,指了指靠北的那一家,哧哧地笑道:“住那儿呢。只是他家媳妇刚出月子,不晓得愿不愿意招待你嘞。”
光听这话说的,便晓得童氏在这院里风评不算好。来了亲戚,外头的人还想着童氏不一定会招待。
青娆面色不动,笑着谢过,忽视了众人看热闹的目光,拎着礼物敲响了那一家的门。
童氏正在院子里指挥着大儿子晒衣裳,听见敲门声眉头一皱,示意儿子去开门。
胡乐生应了声哎,就忙不迭去看是谁。若是左邻右舍爱嚼舌的婆子,他娘可不耐烦去应付。
等开了门,见到一个漂亮得如画里走出来的姐姐,胡乐生一愣。
“是谁啊?”童氏见他迟迟没关门,也没将人带进来,便扬着嗓子问。
十岁的胡乐生这才不好意思道:“姐姐您找谁?”
青娆笑着打量他,算着岁数,应该就是表叔的长子乐生了。她莞尔一笑:“我叫庄青娆,是你表姐,表叔可在家里?”
姓庄?胡乐生倒是想了起来,他是长子,家里的事情基本门清,他还知道前几日爹爹似乎就是为了姓庄的亲戚和娘吵了一架呢。
想到这儿,他脸色有点发白,退开几步,小跑着回去跟他娘低声回话。
童氏脸色也有些变化,没想到她拦着相公不理不睬,庄家的侄女会自己寻上门来。人都来了,总不好不叫人进门,让左邻右舍说闲话。于是便理理衣襟,前去将人迎进来。
青娆笑着跟她进去,将礼物放在了堂屋里,笑着和她福礼:“您就是表婶吧?”
童氏年约三十,细长脸,身着粗布对襟褂子,头上戴了一只素银簪子,相对于院子里那些得脸的仆妇,通身上下算得上朴素,半点不像个管事娘子。
她眼尾细长,看人时便自带了种刻薄意味,管不得外头的人都传她脾气差。
童氏余光扫过青娆带的礼物。两匹素面细绸,一根玲珑金簪,一对银镯并着半匣子狼毫笔。
她微微吸了口气,心里有些震惊。这些东西价值不菲,寻常走亲戚,实在贵重了些。
“听闻表叔家里新添了个妹妹,临出门匆匆忙忙寻了对银镯,样式有些旧了,婶婶若是不喜欢,改日拿去外头融了重做就是。”
听得这话,更是个十全十美周全人,童氏的神情变得有些赧然。
这礼物,将他们全家都考虑了进去,他家是仆役,不能科举考功名,可这狼毫笔也是金贵的,国公府里识字的男仆不少,乐生将来想寻个好差事,少不了要花大功夫学练字。
于是对着大儿子道:“你去寻寻你爹,若是午间没什么差事,便叫他回来见见你姐姐。”
胡乐生忙不迭点头,见他娘今日没对客人生气,心里松了许多。
童氏便亲自起身给青娆倒了茶水:“自家炒的粗茶,比不得你在主子身边用的茶好,只是你走了一路,拿来解渴正好。”
青娆便知道胡家人已经知道她到了正院里边伺候。也是,当日她去承务处并没有瞒人,胡万春再是没体面,到底是里头的管事,听闻了也是正常。
她原有些不解,可忽然上门拜访见到了胡家真实的一面,看这通屋里都没摆什么值钱的东西,便晓得胡家的日子不好过。
童氏与她寒暄几句,多是问庄家夫妇的近况和青玉的婚事,得知庄禀义没有过继儿子,而是选择了给长女招赘,她不由笑了起来:“表哥表嫂一向看得开,如此倒好,免得给家里招来白眼狼。”
前些年,还有人鼓动他们家将儿子过继给庄家呢。倒不是为了成全他们,全然是为了让庄禀义往这条道上走,别考虑招赘呢。
可童氏自己只生了一个儿子,为了这一胎养了许久才养好身子,哪里肯将儿子送给别人?
且她性子泼辣了些,却也知道当家的当年受了姨母万妈妈不少恩情,她不是那等肖想别人家产的人。
闻言,青娆面上的笑意便深了深。她发现表婶是个妙人,直来直去的性子也有好处。
于是等胡万春头上冒汗地小跑着回来,便见他预想中可能会争执的媳妇和表侄女相谈甚欢,甚至还聊起时兴的花样子来了,像是谈得来的小姐妹似的。
胡万春就擦了擦额角的汗,慢慢站直了身子,轻咳一声,佯作体面地走了进来:“青娆,你来啦。”
可这一番小动作可没逃过童氏和青娆的眼睛,童氏松了口气,白了他一眼,正要说什么,却听见东边的屋里有孩子的哭闹声,她忙道:“你招待招待青娆,我去看看妞妞。”
妞妞想必就是胡家刚满月的小女儿,应是还没有起大名。
“表叔家里添丁进口,这可是大喜事。怎么也不去信给我爹娘,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胡万春皮肤偏黑,生得一副老实模样,闻言面色就有些黯然,嘴上却道:“不过是个丫头片子,不算什么大事。”可眼神却不住地往那头看,可见对这个幼女也是颇为宠爱的。
青娆默然。既然这样,不再和庄家多来往,大概是觉得心里没底气吧。她爹同她说起时,还以为胡家作为陈阅姝的陪房,在国公府定然有几分体面,可看今日的光景,却不是那样。
听见那头的哭声小下去,胡万春才回神,注意到桌上青娆送的礼物。
他一惊,就要推回去:“送这多东西做甚么,你刚来府上,正是处处要用钱的时候……”
青娆就笑:“表叔莫要担心了,我如今在正院当差,虽只是在灶房做活,但夫人给的是一等的例,吃穿尽够了。先前在陈府四姑娘身边伺候,也攒了不少银钱。今日咱们亲戚许久不见面,全当是侄女的一点孝心。”
胡万春默然,半晌才喃喃道:“在灶房也好,虽然辛苦些,可日日都是安心的。”
青娆那日初进府到承务处,他就知晓了。后来,他使了人去打听情况,便晓得青娆在正院里不受待见,连吃穿都成问题,他有心接济,或是出手帮忙一二,可回家和媳妇商量,媳妇却骂他自身难保还想着接济别人。
他在承务处当差,一直都是个副管事,多年不见寸进。如今夫人身边的黛眉娘子嫁了承务处管事关海冬,府里懂得眉眼高低的更是晓得他在夫人那里怕是不得体面,再加上有个强势的二管事在,他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童氏刚生了幼女,可他连给童氏补身子的银钱都不凑手,日后养儿养女花销更大,他的长子胡乐生原本已经到了该进府伺候的年纪,可打点的银子花出去,却许久都听不见响……
他自己也不是不着急,可想起从前庄家姨母待他的好,和他来襄州府时意气风发与表哥说自己必然会混出个名头的誓言,想起表哥的女儿在正院里受苦,他就内疚得不得了。
今日侄女自己寻上门来了,却带了厚礼,半点不见介怀,他心里就更愧疚了。
“……表叔不中用,在府里没什么体面,先前许多事情也没帮上你的忙。只是咱们两家是骨肉血亲,你日后遇上难事,尽管来寻,表叔和你表弟绝不会推辞。”
青娆觑着他的神色,明白了他是真心实意的,心下也是微暖。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表叔家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先前没伸出援手,心里也有顾忌,毕竟,亲戚再亲,也比不过自己的小家。
能有这句话,她今日上门就不算白跑一趟。
更何况,比起银钱,她如今更缺的是对这府里的认知——正院上下与国公府的管事、仆役,都是盘根错节的关系,唯独她因为是后来者,许多事不能也不敢去打听。
胡万春这门亲戚,虽然没有多的实权,但只要能帮她补齐心里的图块儿,叫她日后不再那么被动,便是帮了天大的忙了。
*
青娆从胡家出来时,已经到了小灶房快开火的时辰。童氏本来想留她用饭,听她身上有差事,只好作罢,却让胡万春一路送她出了仆役群房。
她加快脚步回去,脑子里想着今日的见闻。
童氏原本是大厨房的仆妇,只是到如今年岁还没混成管事,只是在厨房里切菜洗菜,给管事娘子打下手。管事娘子待她还成,见她身子还没养好,便让她在家里休息一段时日,她的差事还给她留着。
胡万春见到了黛眉托他带来的贺礼后,神色就更黯然了,和她隐晦提起了往事。
原来胡家当日随着国公爷开府后,夫人就一心想把他安插在承务处,可他年纪轻不知事,当时得罪了管事常庚,便一路不得重用,等常庚走了,他成了副管事,却仍旧在他之下——
常庚的娘原先在老王妃身边近身伺候,最是得脸,跟着国公爷到了西府后,也很快被提拔成了副总管,分管的七司里,正好就有承务处。
他性子骄矜,又极为记仇,这些年都将胡万春压得死死的,陈阅姝作为国公夫人,不好和下头的人打别头,也怕为此惹了老王妃不高兴不值得,见胡万春自个儿久久立不起来,便将他放弃了。黛眉出嫁,便是最好的印证。
有了关管事这个助力,正院那头就更不拿正眼瞧胡万春了。童氏产女,黛眉也推脱事忙没来参礼,过了许久想起来了,今日才托青娆补上一份贺礼。可见,上下级之间如今只剩面子情了。
故而胡家此刻只有胡万春在府里当差,长子胡乐生想进府,竟也是千难万难。如今家里愈发捉襟见肘,所以先前才没心思照拂青娆。
虽是如此,青娆倒是从胡万春口中听闻了不少府里的旧事、姻亲关系和襄州府与国公府素有往来的人家,受益匪浅。
回到正院时,正赶上开火,青娆便忙不迭地放下手里的东西去灶房——胡家如今虽不阔绰,可童氏是个勤快人,眼见这亲戚并不是上门来打秋风的,待人就诚挚了些,送了她不少自家做的腌菜和肉做回礼,不算名贵,做起来却也是要花不少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