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谢既言嗓音干涩,似有千言万语哽在喉间。
谢执砚眸色幽深,似笑非笑:“心爱之人,盛家二娘子?”
“我……”谢既言眼中有狼狈,他重重喘息
。
然后也不知是嘲笑自己,还是别的情绪:“我虽废物,兄长未免也太过霸道了。”
屋内空气骤然凝固。
谢执砚冷声一笑,一步步逼近:“你若诚心,我无可置喙。”
“但若抱了别的心思,便是罪该万死!”
谢既言攥紧拳头,才勉强维持一点点体面:“我的确该死啊。”
他笔挺的肩背突然塌下来,惨淡一笑:“兄长若要罚,我认。”
“但我的情绪,却……并不是我能控制的。”
谢执砚深深看了他一眼,眼底似凝着寒冰,深不见底:“好个情难自制,你好自为之。”
话音落下,便不再多言,转身离开颐寿堂。
谢既言望着那道渐行渐远的身影,指尖死死扣着轮椅扶手,烛火猛地一晃。
影子落下,就像锋利的刀刃,落在谢既言背脊上,他捂着心口猛咳许久,才缓过来。
秦氏望着儿子,哭得肝肠寸断:“我可怜的孩子,他分明就是见不得你好。”
谢既言看着双眼通红的母亲,再抬眼看着祖母。
他忽然想到了盛明淑,笑起来很是害羞的女郎,说话声音也小,见面时站在离他很远的位置。
他这样的人,值得喜欢吗?
并不值得。
至于同情的话,他好像也不太需要。
三分相似的面容,虽然让他动容,但是……
谢既言心底长叹一声,他失了双腿,连基本的礼仪都没了吗?
这样做,和畜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既言,你是怎么想的。”
“你兄长很少这样,他并不是莽撞的性子。”
谢既言努力朝老夫人笑了一下:“孙儿有错。”
“孙儿其实并不喜欢明淑。”
“婚事,日后不必再提了。”
秦氏大哭,眼前一黑,差点晕死过去:“你糊涂!”
“你何必在乎他的想法,何必这样糊涂!你有我与你父亲做主,你怕什么!”
“谢执砚是不是威胁你了?”
谢既言看着老夫人和母亲眼底的担心,他突然觉得轻松,唇角一出一点点笑:“兄长并没有威胁我,儿子的确不喜欢明淑。”
“至于之前,恐怕是母亲误会了。”
第47章
辰时初,天光大亮。
盛菩珠自梦中醒来,帐外烛火已熄,唯有一缕淡淡的晨光透过半开的支摘窗,落进屋中,在屏风上投下一道朦胧的影子。
里间静得出奇,盛菩珠拥着锦衾坐起时,发出很轻的动静。
“娘子醒了?”金栗轻手轻脚掀开帐幔,手里捧着一方已经拧干,还带着温度的帕子,“今儿外头霜重,冷帕是用不得了,您且将就用这醒醒神。”
微烫的帕子落在掌心上,盛菩珠慢慢抖开盖在脸上,鼻音有些沉闷问:“昨日夜里,郎君是出去了吗?”
“嗯。”金栗点点头,“我今儿一早听嬷嬷说的,郎君昨夜在娘子睡下没多久就出门去,瞧着像是有急事。”
她想了想又补了句:“老夫人颐寿堂的灯亮了半宿,隐约听见茶盏摔碎的声响,天还没亮透,听涛居的王嬷嬷就匆匆出府去外边请了郎中。”
帕子上热气氤氲,朦胧了眉眼,盛菩珠闻言动作微顿。
谢执砚的性子一向端方沉稳,若非大事,断不会在深夜去打扰家中长辈,能在深夜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她拧着眉,一时间竟猜不透,倒是因为什么事,需得他这般狠绝果断。
盛菩珠踏进颐寿堂时,正听见里头传来茶盏重重搁在案几上的响声。
她走进去,刚转过屏风,就见那道挺拔高大的身影立于花厅前,肩宽背挺,将那儒雅的绯红官袍衬出几分武将的凌厉。
“侄媳给大伯父请安。”盛菩珠垂眸,恭敬行礼。
谢举元听到声音,缓缓转过身,身在武将世家,他作为家中唯一的文臣,多年修身养性蕴出的儒雅气度,算是将自身高大形象带来的压迫感,减去大半。
“三郎媳妇。”谢举元目光微动,深深地看向盛菩珠一眼,眸底是毫不掩饰的锐利。
他终究是要维持身为读书人的体面,就算不满也压下极力克制的怒意,抬手淡淡颔首。
“母亲,既言的婚事儿子会亲自去找盛祭酒商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就算再看重执砚,但他也是晚辈,就算他身为长公主亲子,是陛下的外甥,那也没理由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擅自做主我儿既言的婚事。”
“所以也请母亲三思。”
“儿子告退。”
谢举元面色冷淡,恭敬朝老夫人行过礼后,头也不回离开。
花厅安静,落针可闻。
守在外间的蒋嬷嬷进来,她眼底透着几分古怪,脸上勉强堆出笑:“娘子可用过早膳,今儿小厨房准备了您最喜欢的透花糍。”
盛菩珠摇头拒绝,大清早被莫名其妙落了冷脸,谁还有心思吃点心。
“好孩子,那孽障方才可吓着你了?”
老夫人倚在软榻上,眼下透着青色,精神瞧着不太好,眼中失落难掩,叹气道:“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昨日夜里三郎寻我,直接驳回了既言和盛家的亲事。”
盛菩珠表情明显一愣:“昨日夜里?”
老夫人叹了口气:“嗯。”
“你伯娘当场被气病了,既言自从伤了腿,性子变得寡淡,他倒是顺着兄长的意思说与你二妹妹不合适,婚事日后不必再提。”
盛菩珠怎么也想不到,能让谢执砚这般雷厉风行的,竟然是因为谢既言的婚事。
看了这靖国公府长房和二房之间的矛盾,恐怕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
两人口头相看作罢,盛菩珠并没觉得有多可惜,反倒莫名其妙松了一口气。
“罢了,既言明显是认同他兄长的提议,两家的婚事我们只当没发生过,要麻烦你,找机会和家里说一声。”
老夫人声音幽幽:“明淑性子好,是万里挑一的女郎,只是既言没有那个福气。”
盛菩珠略一沉吟,抬眸时,眼中已有了决断。
她朝老夫人行一礼,轻声道:“祖母,孙媳想回趟明德侯府。”
“也好。”老夫人笑着点头,“你能现在回去与长辈说清楚,那最妥当不过。”
“议事厅里的事你不必操心,难得回去就在家中多住几日,总归国公府的一切事情有我顾着,你且放心多陪陪家中长辈。”
盛菩珠是知轻重的,她笑着点头,温声道:“孙媳在家中用过午膳,等晌午就回。”
明德侯府前厅。
盛菩珠端坐在黄花梨木圈椅上,手边放着点心和热茶,都是平时她爱吃的。
“怎么突然回来了。”盛老夫人问。
盛菩珠笑了笑,声音轻柔:“孙女今日回来,是因为二妹妹那日相看的事。”
“怎么说?”盛二夫人庄氏有些紧张问。
盛菩珠暗暗吸口气,反而先看向坐在一旁的盛明淑:“二妹妹心里是怎么想的?”
“谢氏五郎君,妹妹真的喜欢?”
盛明淑微愣,垂了头,声若蚊呐:“我……我也不知道。”
她紧紧扯着手里的帕子,半晌又继续补充道:“我只是因为他行动不便,所以感觉不太怕他。”
“除了这,就没有了吗?”盛菩珠平静问。
盛明淑摇头。
“祖母,婶娘。”盛菩珠很郑重道,“我觉得二妹妹的性子,并不适合嫁入谢氏。”
“昨夜我与三郎提了一句,三郎也觉得不太妥当。”
“而且二妹妹对于谢既言,最多不过是因为他残疾的怜惜,两人性子差异实在过大。”
话已至此,众人自然听得出是什么意思。
盛二夫人感到失落,她本想着长女嫁进去,和家中长姐成了妯娌,至少事事有长姐顾着,那位谢氏郎君虽称不上十全十美,但总归日子和美是没问题的。
比起庄氏的失落,盛明淑像是突然松了一口气,苍白的小脸也多了几分血色。
她说不上来是什么心情,但至少
那个像山一样沉在她肩膀上的压力没了。
盛老夫人眼神不露声色落在盛明淑身上,半晌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日后就不提了。”
“明淑才十七,不急的。”
庄氏欲言又止,但对上女儿含笑的一双鹿眼,她怔愣许久,无奈道:“罢了,婚事不急,我与你阿耶不会逼你。”
“嫁不嫁人,比起你的健康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就算留在家中,你嫂嫂和善,兄长上进,总归不会让你受一星半点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