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285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成之染不是多愁善感的性子,更明白将来的事情多思无益。眼下还有徒何氏大敌在前,城外的麦子长得格外好,不多时就要黄熟,这一季军粮,断不能马虎。

  天公作美,晴檐曝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琪树城外田野上麦浪翻滚,沙沙作响。

  军士都脱了衣甲,赤膊在田中劳作,驰骋沙场的骏马如今拉着大车,毛皮被麦芒划过,时不时打个响鼻。

  收麦如救火。劳作的军士仿佛不知暑热,紧锣密鼓地往来收割,趁着这几日晴天,再仔细晾晒打场。

  军中上下奔忙了旬日,终于赶在阴雨来临前收麦入仓。山原间惊雷滚滚,瓢泼大雨摇荡着琪树城,浩荡游尘都随着泥流席卷而去。

  关陇之地的暴雨,比众人想象中迅猛许多。城外河谷中水浪滔滔,淹到快要与岸脚齐平。滩涂上丛生的苇荡,只露出半截在风中摇曳。

  诸军都躲在城中避雨,在山中伐树的役力也只能停工,好不容易等到雨霁天晴,才陆陆续续回去修治攻具。

  雨后的山路泥泞不堪,新平郡来使却不敢耽搁,快马加鞭送来了消息。

  沈星桥率军与元破寒会合,一鼓作气,接连攻下泾水沿岸的安定、平原、陇东三郡,兵临徒何氏旧都高平城。

  徒何乌维之子徒何赤辞节节败退,如今正据守高平城。

  沈星桥派人给成之染送信,问她可还要继续进兵。

  长安出兵前,她已告知对方驻守陇东诸郡。沈星桥如此发问,似乎不太像他旧日行事。

  成之染并未多想,叮嘱使者道:“不要把徒何氏逼得太紧。网开一面,才能抓到大鱼。”

  那使者领命而去。

  ————

  盛暑之际,城中苦热。诸军将士时常到城外下河,凫水摸鱼,绿荫里消夏。

  军中难得有一阵闲时,柳元宝傍晚归来,从河中捞了几条不知名的肥鱼,在营中烤熟了,鲜美香气飘出二里地。

  成之染身着单衫,与众人围坐火堆旁,看那几条鱼炙烤得滋滋乱响。

  日头已落下,山风一扫白日缠绵的闷热,蝉鸣却依旧聒噪。隐约有那么一瞬间,她仿佛回到许多年前的京门故里,她三叔带着她和柳元宝到河沟里捉鱼,傍晚时在小院里生火,火星飞溅,火苗斑驳,也是如今这一番光景。

  只是那样的日子早已暗淡不可寻,成誉再也不会带着她山中抓野兔、水边割苇草,他早已作为彭城忠武公病逝在荆州刺史任上,化为永夜星河中供人仰望的那一颗。

  柳元宝翻动着烤鱼,动作娴熟,如幼时一般。同样这一双夹持木棍的手,也已经拿起了刀枪。

  她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众人笑闹声消散于夜空,树影在檐下抖动,不时传来几声飞鸮流响,她仿佛听到一声叹息。

  徐崇朝随她回到住处,沉沉静寂中望见了她明亮而出神的眼睛。

  他情不自禁地吻上了这双眼睛,对方并没有躲闪,垂下的长睫拂过他唇边,如同柔软的苇花在风中摇曳。

  京门江岸上连绵不绝的苇荡,洁白而丰盈,一团又一团,将他整个一颗心填满。

  暗夜中的温存恍惚而克制,未卜的前路和既往的风尘,通通被抛诸脑后。成之染想要流泪,又不知为谁而哭,滚落的泪珠隐没在枕席之间,静静地弥散在琪树城的夜里。

  ————

  鸡鸣欲晓,行路迷蒙。浩浩荡荡的人马行进在山路上,惊动草窠中鸟雀,呼啦啦从林端飞起。

  祠部尚书殷适之鞍马劳顿,有些吃不消,可想起怀中的诰命,又只得强打精神。

  似关中这般荒芜之地,他这辈子不想再来第二次。

  抵达琪树城时接近正午,城中听闻祠部尚书到来,都知道非同小可。

  成之染亲率诸将佐出城相迎,见殷适之风尘仆仆,与她父亲相仿的年纪却千里奔波,一时竟有些不忍。

  然而朝廷既然派祠部尚书前来,必然是极为重要的事。

  果然,殷适之上下打量她一番,笑道:“殷某先恭贺节下了。”

  成之染不解其意,将使者一行迎到中军大帐,殷适之取出了圣旨。

  成之染长跪听旨,殷适之嗓音不急不徐,老迈之中带着几分憔悴的沙哑。

  她听得分明,天子要为她晋爵,由县侯升为郡公。

  凭借她北伐之功,这封赏并不令人意外。

  诸将佐为她开怀,成之染却没有接旨,迟疑道:“圣朝以孝治天下,我岂能与父亲同列?”

  殷适之身为祠部尚书,这道理不会不知道。他只是笑了笑,道:“朝廷无乱命,第下领旨便是。个中情状,礼毕容禀。”

  成之染心下一沉,架不住众人规劝,恭恭敬敬地领旨谢恩。

  眼见她收了印绶,殷适之将人扶起,颇有些感慨:“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尚书方才所言……”成之染胸中沉闷,饶是不想问下去,也不得不开口道,“还请解惑。”

  殷适之手捻着须髯,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他说道:“太尉已受相国、梁公、九锡之命,定都于彭城。”

  梁国公超脱于百官之上,因此身为成肃之女,她位居郡公,也不算逾矩。

  成之染默然良久。怪不得她父亲不肯离开彭城,原来是这般打算。他是什么时候有这个心思?是回到彭城时,是攻克长安时,还是早在洛阳时?

  众人见她似乎并没有多少喜色,不由得担心。

  成之染手捧着锦帛织就的册书,指尖传来温润的凉意。她安抚似的笑了笑,对殷适之道:“今上恩德,下臣无以为报。只是下臣受之有愧,请今上收回成命。待攻灭徒何乌维,再谢罪御前。”

  殷适之大惊:“第下,不可啊!”

  然而成之染拿定的主意,旁人是说不动的。

  殷适之哭笑不得,只得将印绶收回。此番碰壁,他无意在琪树城久留,任凭诸将佐百般挽留,只休整了一宿,又匆匆回京复命。

  成之染将人送走,炎炎烈日下遍体寒凉。她父亲终究还是晋封为梁公,她祖母从庐陵郡公太夫人升为梁公太妃,或许会很高兴罢。

  没有人会以为成肃德不配位,即使是她挑剔的目光,也不得不承认他实至名归。

  只是这梁公之命……

  成之染苦笑。

  他本可以做梁王,如今却只做梁公。或许心中也还是有所戒惧。

  她突然迫切地想回到父亲身边,亲口问问他,这梁公,到底有几分深意?

第321章 坚城

  乾宁十三年秋七月,长安,大雷雨,有黄光竟天,照地状如金。

  成襄远在未央宫前殿,但见绮窗外有如鞭影参差,铮铮然似是虎啸龙吟,和衣拥被,彻夜未眠。

  天刚蒙蒙亮,骤雨初歇。徐望朝在殿外叩门。

  成襄远回过神来,想起今日要到宫署拜会岑获嘉。磨磨蹭蹭了许久,才满面倦容地出现在门口。

  徐望朝吃了一惊,问道:“昨夜没睡好?”

  成襄远不好意思说自己害怕打雷,含糊着应了一声。

  徐望朝琢磨过来,无奈道:“叱卢将军亲率三千兵马戍守未央宫,我也一直在殿外夜值。若有什么事,喊我们一声便是了。”

  成襄远似是心绪低落,徐望朝鲜少见他这般神情,心中便有些打鼓。

  一路行进到宫署前,成襄远终于开口,声音闷闷的:“我心里不安。”

  徐望朝猜他还从夜里雷暴中惊魂未定,好生安抚了一阵,对方才渐渐收敛了忧思。

  可是一见到岑获嘉,成襄远那些不自在都被面前的老者看得门清。

  岑获嘉猜出了三分,暗笑这少年仍旧是稚子心性,远离故国,独守宫城,说不定还有些想家了。

  他身为秦州刺史,督统宇文氏旧地诸郡县之事,首当其中便是招怀流民。对于十余年雍州刺史而言,秦州军民庶务虽驳杂,多加用心倒也能得心应手。

  只是他年纪大了,很多事力不从心。好在成襄远聪明好学,许多事一点就通,数月来替他谋划打理,让他不由得刮目相看。

  成襄远眼下固然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可他背后的东府正如日中天,他的父亲已封为国公。不消有许多时日,这少年亦是朝堂之上难以忽视的璀璨新星。

  与岑获嘉议政,渐次冲散了脑海中关于昨夜雷雨的震怖。成襄远听闻对方通晓天文,好奇道:“昨夜那雷暴骇人,可有什么说法?”

  徐望朝笑道:“岂止是雷暴,三郎不曾出门看,下半夜金光竟天,委实是壮观。”

  岑获嘉略一沉吟,道:“天象所示,必有所应,非人力所能及。老朽愚陋,怎好在诸君面前胡言。”

  成襄远默默地想,不论如何,但愿他阿姊一切顺利。

  他这样想着,当日便收到琪树城送来的消息。

  成之染从琪树城发兵北上,向统万城进发了。

  信使奉命到长安传令,她此去山河旷远,前路难辨,归期不定,秦州诸事,均由刺史统辖。务要严守泾水一带,防止徒何氏围魏救赵突袭长安。倘若有不决之事,则请示朝廷。

  成襄远怔然,他的阿姊,就这样走了。与琪树城相隔的数百里已让他有如天堑,更何况一去千里,在徒何氏老巢与对方搏斗。

  他心中空荡荡的,喃喃道:“也不知何日能回来……”

  岑获嘉不语,他也没有答案。

  ————

  成之染统领大军,浩浩荡荡从琪树城开拔北上。绵延山岭纵横数百里,蜿蜒山路辗转于其间。

  这条路原本是徒何乌维为南下之便修筑的,芟平山谷,开通此道,如今反而被北上人马派上了用场。

  诸军步骑并进,高寂之率数千甲骑为前锋,桓不为率数千步兵为后继,裴子初率数千步兵护送攻具,柳元宝则率领千余名精骑为斥候。

  山道上荒无人烟,城邑零落,民户稀疏。沿途几座重镇见大军前来,或凭险作守,或望风款附,或弃城而逃,成之染率兵攻城略地,一路行进到白玉山南的因城,已到了白露时节。

  凉风时至,鸿雁南飞,崇山峻岭越发陡峭,四境也越发荒寒。

  成之染唤来因城的耆老一问,前方越过白玉山,往统万城去,还有数百里之遥。照这样再走下去,少说还要走大半个月。

  天时转冷,秋风萧瑟,成之染在城头打了个冷颤,望着远处绵延不尽的山岭,不由得发愁。

  大军以重车载送粮草辎重,在山间行进实在缓慢。她召集诸将佐合计,决心先行率数千轻骑北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统万城。

  杜黍道:“往日去统万城,节下也看到了,那城池异常坚固,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攻破。骑兵不善于攻城,倘若到时候战事拖延,我军连粮草都没有,孤军深入,如何了得!”

  高寂之颔首:“我军步卒远多于甲骑,攻城亦不能没有攻具,还是一并北进为上。

  成之染摇了摇头,道:“杜参军有件事说的没错,统万城确是金城汤池。倘若徒何乌维婴城固守,我步骑大军在城外进退维谷,一旦粮草耗尽,又该如何是好?”

  杜黍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节下这又是何意?难道骑兵便可以攻城不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2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5/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