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平蜀啊,”成誉猛然间咳嗽起来,红着眼睛道,“李劝星焉能平蜀!”

  ————

  夜里下了场急雨,许是晨起时吹了风,成誉的病情急转直下。他高烧不退,没日没夜地咳嗽,整个人仿佛虚脱了,沉沉昏睡时眉头紧皱,连梦里都不得安宁。

  东府城人心惶惶,四方延请的郎中从前院排到府门,然而到内宅一看,个个都摇头叹息,针砭乏术。

  成誉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睁眼便看到屋里人头攒动。母亲温老夫人守在榻前,眼睛肿胀着,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泪花。

  成肃虽不忍,到底寻了个机会问道:“阿弟,你可有想见的人?”

  成誉怔愣了半晌,眼神在虚空中飘荡,终于默默地点了点头。

  成肃道:“你尽管告诉我,我去将人找来。”

  成誉无声地笑了笑:“阿兄找不见。”

  成肃望着榻上的三弟,俊朗的容颜不知何时已平添华发。而他记忆中的三弟,从垂髫小儿长成翩翩儿郎,始终是意气风发的。照他的预想,他们会携手用兵,西平巴蜀,北定关中,兴复社稷,还于旧都,真正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可如今这一切,岂会如此?

  他咬牙走出小院,厉声道:“二郎呢?二郎怎么还没有回来!”

  庭中的侍从呼啦啦跪了一地,无人敢应声。

  近卫曹方遂道:“第下,彭城路远,二郎君这两日便到。”

  温老夫人听闻吵闹声,出来喝止道:“你着急,你这时候知道着急了?做什么北徐刺史,跑得那么远,一个个兄弟离散,见一面都这么难!就不能让老母省心吗?”

  成肃不吭气,温老夫人却不知想起什么伤心事,竟哽咽起来。

  庭中又一阵鸡飞狗跳。

第199章 继嗣

  成之染长跪榻前,神情凝滞,巍然不动,宛如高台之上的石像,憔悴的侧颜在烛火中明灭。

  徐崇朝伫立良久,招手让三郎襄远过来,道:“去给阿姊倒杯水。”

  成襄远乖顺点头,端着一盏茶走到成之染身旁,劝道:“阿姊,喝点水。”

  成之染木木地接过来,润了润干渴的喉咙,目光在屋中一扫而过。

  成誉虽无子,但一家子侄都在这里了。

  他常年在外为官,年幼的子侄对这位叔父,大都是十分陌生的。他们懵懂又好奇地望着病榻,被傅姆管束着,才没有大吵大闹。

  成之染心中一阵悲凉。她倏忽想起当年母亲去世时,榻前也依稀是这般光景。时光荏苒,兜兜转转,她明明从战火中长成,却依然无助而单薄地面对这一切,脆弱得不堪一击。

  一滴泪珠从眼角滑落,啪嗒一声落到杯盏里。

  成襄远呆呆地望着她,小声道:“阿姊,不哭。”

  ————

  成雍是下半夜赶回府中的。

  夜雨霖铃,声声断肠。他披着蓑衣,浑身仍旧湿透了。

  金陵城宵禁森严,成肃用太尉之印层层叩关,才让这二弟顺利进城。

  窗外风雨大作,凄凄簌簌如同鼙鼓。成誉频频惊悸,半梦半醒,昏昏沉沉,依稀见一个狼狈的身影闯进了内室。

  “阿弟!”成雍扑倒在成誉榻前,忍不住惊呼出声。

  “阿兄,你回来了……”成誉认出他,目光扫过榻前围聚的人群。这都是他的至亲骨肉,是他在世间最后的羁绊。

  成誉突然笑起来,呼吸也陡然急促。他勉力平复下来,一字一句道:“我镇守荆州,西望,欲平蜀,北望,欲平周。如今,都不可得了。若有缺憾,当在于此。”

  成肃不由得动容:“阿弟!”

  成之染潸然,泪水如断线珠子般滚落,打湿了前襟。

  成誉见她落泪,动了动嘴唇,良久才开口,声音已气若游丝。

  “狸奴,说好了不哭的啊。”

  成之染早已泣不成声。

  魏乾宁八年六月,彭城忠武王薨于京邑,时年三十有六。

  ————

  天子闻讯,哀惋久之,追赠司徒,追封郡公。举哀之日,百官会赴,莫不歔欷。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终究寥落了无痕。

  成誉归葬于京门。生前富贵,死后哀荣,都随着黄土长埋地下,天人永绝。

  好事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孀妻宗纫秋身上。

  她并无子嗣,而成誉留下了彭城郡公的爵位。这封爵何去何从,谁也说不准。

  宗纫秋派人给宗棠齐传信,时值江水大涨,宗棠齐一行滞留于寻阳,听闻成誉的死讯,当即马不停蹄地赶回金陵。

  宗纫秋满身缟素,在屋中枯坐。她堂侄宗冶坐立不安,焦躁地来回踱步。

  他虽是宗纫秋晚辈,却比她还要年长几岁,此前在成誉军府中做一名参军。宗氏西上,唯独他留在京中为官,成誉病逝后,也都是他协助宗纫秋操持。

  “阿姑,当真要如此?”

  宗纫秋沉默地点了点头。

  宗棠齐一行到时,屋中并没有其他侍从。宗纫秋缄口不言,宗冶只得硬着头皮道:“我阿姑说,要出家做比丘尼。”

  众人都始料未及,宗棠齐惊得起身,道:“阿妹,这是何道理!”

  宗纫秋眼睛肿成了桃仁,偏过头去不说话。

  宗冶替她解释道:“我阿姑尘缘已了,往后余生,无所牵挂了。”

  宗棠齐难以置信:“怎么就没有牵挂了?我们一家人,难道不是牵挂吗?”

  宗纫秋紧抿双唇,忍不住小声啜泣。

  宗寄罗连忙上前劝她。

  宗棠齐想了又想,道:“阿妹,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听他这么问,宗纫秋不知想到了什么,一时间泪如雨下。

  宗棠齐觉得不对劲:“怎么,成三郎待你不好?”

  宗寄罗在江陵时,特意留心过,成誉对她阿姑称得上温和体贴,至少在她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于是忍不住为成誉辩白。

  宗棠齐半信半疑,对宗纫秋道:“你若有委屈,说出来便是。”

  宗纫秋竟有些茫然,不知道从何说起,只是摇头道:“三郎并无亏欠,只是我命薄,这泼天富贵,到底是无福消受罢了。”

  女子的心思总是细腻,丈夫在自己身上有几分用心,她大抵是能觉察的。可人间夫妇,又怎能企求事事圆满。

  宗棠齐思忖一番,道:“阿妹,你还年轻,往后日子长着呢。”

  宗纫秋垂眸不语。

  “与其到庙里修行,不如,与成家离绝罢。”

  宗棠齐语出惊人,宗纫秋一下变了脸色:“阿兄何出此言!”

  “此处无牵绊,别处未必就没有。我总会为你某个好出路。”

  宗冶迟疑道:“阿叔,万一得罪了成家……”

  “是我当初执意与成氏结亲,如今让你阿姑为难,也是我之过,”宗棠齐很是平静,“至于成家那边,我自会解释。”

  宗纫秋将手中帕子绞紧,许久都一言不发。宗寄罗以为她心里动摇,惘然道:“阿姑……”

  宗纫秋仰头,认真地望着宗棠齐,道:“不必了,阿兄。我宁肯留在成家。”

  宗棠齐蹙眉:“你这又是何苦?”

  宗纫秋咬了咬唇,道:“这门婚事虽是阿兄的安排,我也从未后悔过。”

  宗棠齐了然,然而知晓她心中余情未了,仍不免叹息。

  半晌,他缓缓开口:“三郎君膝下无子,你有何计较?”

  ————

  成誉并未留下一儿半女,照例要从一干子侄中过继。然而这人选,让成家上下头疼得很。

  大郎昭远为成肃长子,二郎修远为成雍长子,自然没有出继的道理。温老夫人看中了三郎襄远,成肃却不肯答应,两人一时间争执不下。

  温老夫人疑心他要将庐陵世子之位留给襄远,不由得为昭远不平。旁人虽不敢明言,望向昭远兄弟的目光,却是带着揣度的。

  成之染听得厌烦,道:“三叔这爵位贵重,不如给二叔那边。”

  温老夫人明白她意思,成肃已然是庐陵郡公,他的儿子若出继袭爵,未免过于煊赫了。

  成雍拿不定主意,桓夫人对此倒是很欢喜,道:“四郎如今九岁了,正是懂事的年纪,平日里也能多帮衬弟妹。”

  成雍质疑道:“四郎长到这么大,从小没跟弟妹见过面,如此生分,怎能做得了母子?”

  府中最小的七郎思远也已经四岁,况且五郎、六郎、七郎都是成肃的子嗣,左思右想竟挑不出合适的人选。

  见众人垂头丧气,成雍又慢吞吞道:“其实,我在彭城时,也有个孩子,才几个月大……”

  成之染讶然,旋即想到她二叔素来不是个安稳的,心中虽不喜,到底强忍着没有表露出来。然而桓夫人一听便火了:“在彭城?你又在外面沾花惹草!”

  成雍正要为自己分辩,桓夫人听不得,当即便跟他吵闹起来。

  成雍挂不住面子,争辩了几句,索性道:“这孩子来得也巧,说不定就是为三郎而生的。”

  听他话里的意思,竟要让那孩子出继,桓夫人气得面色铁青,指着鼻子骂道:“我看你真是老糊涂了!三郎出生入死,就留下这么个爵位,你竟要便宜了那个杂种!什么不三不四的人肚子里爬出来的东西,他也配!”

  成雍被骂得哑口无言,求助地望向母亲和兄长。温老夫人一想到她幼子卧病在床时,次子正寻欢作乐,也不愿给他好脸色看。

  成肃顾忌着桓夫人,瞪了成雍一眼,问道:“孩子在何处?”

  成雍小心道:“前几天刚到,就在城西宅子里。”

  “带回府,”成肃道,“至于何去何从,让宗娘子决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