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成之染暗中一惊,将宗氏上上下下想了一通,一时间也不知这是哪门子婚事。

  李明时一直默不作声,此时终于开口,低声道:“阿父——”

  见他这般反应,成之染讶然:“是宗十三娘?”

  可是,她一直与宗寄罗书信往来,也时不时为对方和柳元宝捎信。若确有此事,宗寄罗怕是不答应。

  李劝星看了长子一眼,道:“年纪还是算相当,不过那女郎似有些悍勇。”

  这话算得上中肯,成之染张了张口,意欲为宗寄罗辩驳,却发现无话可说。

  李劝星不知想起了什么,目光又落在成之染身上,问道:“大娘子也没定人家罢?”

  成之染登时谨慎起来,却听李劝星又道:“我儿也尚未婚配,大娘子意下如何?”

  徐崇朝席间只顾着添酒夹菜,闷葫芦似的一句话也没说,闻言终于看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成之染。

  成之染咋舌。李明时就坐在近前,早已窘迫得无地自容。她疑心李劝星已经喝醉了,要不然这种话如何能说得出口?

  成肃瞥了李劝星一眼,心里拿不准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示好?还是试探?

  他旋即笑了起来,催促成之染:“狸奴,李公问你话呢。”

  成之染干笑一声,对李劝星道:“第下,我可不是什么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

  李劝星不依不挠:“似这等条条框框,在大娘子身上都不作数。”

  雨声渐歇,隐约间山外惊雷,邈远得如同清梦。成之染正襟危坐,正色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她说得掷地有声,仿佛千军万马呼啸而至,让李劝星愣了愣。半晌,他捻须大笑,道:“成公,生女当如此!”

  长亭下一阵欢笑,李劝星再也没提及此事。风驱急雨,云压轻雷,一池草色,一片蛙声。

  两下里就此别过,李劝星一骑绝尘,径自向京门而去。远望着玄衣猎猎,成肃长叹一声,一言不发。

第198章 金兰

  李劝星打马驰骋数里,头也不回地往前。李明时追得气喘吁吁,大喊道:“阿父,当心啊!”

  前头那一人一马终于停下,李劝星伏在马背上猛咳不止,仿佛要将肺管子咳出来。

  李明时连忙将水袋递过去,李劝星喝了几口,脸色这才好转些。他紧皱眉头,一言不发地兜转马头,缓步沿着官道行进。

  “成三郎固然年月无多,可你阿父我,又比他好到哪里去。”

  他音声萧瑟,夹带着骤雨初歇的寒气,斑白鬓角显得愈加暗淡。

  李明时不敢说话,只听到对方一声叹息,消散于幽幽旷野。

  ————

  回府之后,成之染照例向成誉问安。成誉住处比往日热闹了许多,温老夫人带着家中小辈来看望成誉,说了好一会儿话,才呼啦啦地散去。

  成之染看出成誉似有些疲惫,赶忙上前为他端茶倒水。

  成誉润了润喉咙,抬眸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这话没头没尾的,成之染明白他在问李劝星会面之事,于是事无巨细地复述一番。

  成誉笑了笑:“也是不容易。”

  明明朝堂上分庭抗礼的两人,硬要坐下来把酒言欢,可不是劳心费力,彼此为难?

  成之染失笑:“好在结果还不错,李公带他的人去荆州,何司马出任丹阳尹,算得上井水不犯河水。”

  “井水不犯河水?”成誉凝神不语,歇了一阵子,道,“我曾与李公共事,知道他刚愎自用,最看重功名利禄。你阿父坐镇扬州,他心里定然不服,只是无可奈何罢了。”

  成之染叹道:“他于功业之事颇为用心,若不是急于立功,当初也不会执意要迎击海寇。”

  也因此一败涂地。

  “论武功,李公终究比不得你阿父,”成誉道,“可他有一点远胜于你阿父。”

  “是文治?”

  舞文弄墨这些事,成肃确实是一窍不通。

  成誉微微颔首,道:“你阿父吃亏就吃在这里。大魏那些个清流名门,向来以才学自矜,李公懂得其中的门道,是个风雅人物。谢氏也好,卫氏也罢,举荐他,大抵是看重这些。”

  他眸中难掩忧虑,面色更差了。

  成之染劝道:“阿叔,少想这些罢。”

  成誉闭上了眼睛,沉声道:“李劝星终是大患。”

  成之染替他擦了擦额头,道:“阿叔好生将养,等身子好了,再取回荆州。”

  还会有那一天吗?

  成誉看了她一眼,笑而不语。

  ————

  李劝星风光赴任,走了没几天,左卫将军赵兹方到东府求见成肃。

  赵兹方身处宫禁,与朝臣往来最是谨慎。上次来东府,还是为了赵蘅芜的事。

  成之染顿觉古怪,事后向成肃打听,原来李劝星临行之前,派人邀请赵兹方做他的军府长史。

  赵兹方大吃一惊,将两人新仇旧帐数算了一番,惶恐得夜不能寐。他辗转几日,心里实在是不敢答应,可又怕一口回绝将对方激怒,只得慌忙来向成肃讨主意。

  成肃不以为这是多大的事,让他别接李劝星这茬。赵兹方得了成肃允诺,这才心有余悸地回去。

  成之染把这事当作笑话,漫不经心地将给成誉听。

  成誉半晌没吭声,许久才虚弱地笑笑,道:“赵郎也是个明白人。”

  李劝星未必真心要将对方收入军府,只是逼迫对方在他与成肃之间抉择。

  成之染叹气:“这又是何苦?若是我,断不会如此相逼。”

  成誉道:“这便是你与李公的不同。”

  成之染犹自沉思,道:“单凭徐家这一节,赵将军也不会站到李公那边。”

  “你这么相信徐家?”

  成之染说不出所以然。

  成誉道:“你父亲与李公都是徐大将军旧部,对徐家而言并无亲疏远近。阿蛮固然做了你阿父义子,可他与李氏之间,未必没有旧谊。”

  他说的没错。徐崇朝与李明时,称得上故友。

  见成之染迟疑,成誉接着道:“宣武军中的瓜葛,远比你意想的复杂。反倒是无干人等,堪当大任。”

  成之染蹙眉:“阿叔意思是……”

  “如元郎,如岑郎。”

  这两人也是他所信重的。

  成誉很少说这么多话,成之染仔细一想,竟有些交代后事的意味,不由得脊背发凉。

  她含糊应着,道:“这里边弯弯绕绕,阿叔将来自己去掰扯,我可不管这么多。”

  成誉微微笑了笑,再没有说什么。

  ————

  盛夏溽暑,日甚一日,于病中的成誉而言,更是难熬。药房将草药煎好,细细筛过了送到院中,成之染手摇着蒲扇,一心要汤药快些晾凉。

  宗纫秋总劝她将这等小事交给下人,成之染不肯,生怕汤药凉了热了,又让她三叔不舒坦。

  叔侄二人正闲话,外间通传的丫鬟进来,道:“西府的宗将军来了,人正在后堂,想见见夫人。”

  宗纫秋神色一振,连忙整理了钗裙去往前院。成之染晾好了汤药,进屋服侍成誉喝下,便听到外间一阵嘈杂,原来是成肃与宗棠齐过来了。

  宗棠齐见到成誉,一时间百感交集。他在江陵时遇到成誉,对方正是意气风发的时节,如今才数年不见,重逢时竟是这般境地。

  随他前来的宗寄罗见状,连忙将成之染拉到一旁。她问这问那,焦急道:“去岁在荆州,不是还好好的么?”

  成之染不知该如何解释,眼眶霎时便红了。

  宗寄罗望着宗纫秋,伤感道:“我阿叔转任南郡太守,明日将赶赴荆州。我随他前去,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

  成之染怔然。宗棠齐出任南郡太守,在荆州治下,便是与李劝星一道了。她想起李劝星所说的两家婚事,不由得心头一沉。

  “我怎么能去荆州,留姑母一人照料三郎君,如何能让人放心?”宗寄罗越说越难过,“我该早些来看看,我该早些来看看的……”

  成之染劝道:“你阿兄不是在京中做事?随他留下来,可好?”

  宗凛是宗棠齐军中左膀右臂,人是跟定了,宗寄罗知道她说的是胞兄宗治,不由得迟疑了一番。她目光望向宗棠齐,低声道:“我阿叔想去荆州,在荆州,毕竟离蜀中更近。”

  “那你呢?”

  “我……我自然跟着阿叔。”

  两人一时间缄默无言。

  半晌,宗寄罗摩挲着腰间长剑,闷闷道:“狸奴,我命该如此。”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她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自嘲地笑笑,道:“安成郡公已到荆州赴任了,前些日子他与我家议亲未成,到时候相会,总感觉有些奇怪。”

  成之染勾唇:“李家那儿郎,不成也罢。”

  宗寄罗眼睛亮了亮,旋即暗下去,踌躇了半晌,道:“狸奴,你若是见到柳三郎,替我告个别。”

  成之染顿觉伤感:“你……”

  宗寄罗叹道:“往后到荆州,连信也写不成了,让他一切安好罢。”

  宗棠齐一行旋即西上远行,让宗纫秋平添了几分愁绪。她随成誉在荆州,与姑孰相距千里,如今回到了金陵,本以为往来便利,谁想到宗棠齐又远去荆州。

  造化弄人,她只能暗自感怀。

  宗纫秋的心绪,成誉已无力体恤。他胸口憋着一股气,睁眼望着头顶的帷幕,惨淡道:“姻亲一场,竟不如赵家。”

  成之染明白他的意思,忍不住为宗氏分辩:“说不定,宗将军是为了平蜀,才到荆州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