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这棋局有多大,我们就做那枚掀翻棋盘的棋子。”
陆寒低头看向她,月光洒在她泛白的唇上,映出她眼底的决绝。
他忽然忆起熔炉旁重叠的影子,忆起双生兵交叠时的震颤。
原来所谓宿命,从来不是上天注定的棋局,而是他们偏要一同走过的道路。
镇外的山风卷起落叶,吹得两人的衣角猎猎作响。
远处传来影无名的冷笑,夹杂着白渊后裔的低语:“很好,他们终于行动了。”
而在更深处的山林里,一座隐蔽的竹屋正升起袅袅炊烟。
屋前的桃树下,摆放着两副尚未完成的棋盘。
第227章 山野童谣响,剑气破晨霜
山雾尚未消散之际,陆寒背负着苏小璃翻越了第三道山梁。
他腰间“问尘”的刀鞘与苏小璃的木剑相互碰撞,发出极为轻微的嗡鸣声。
此乃两人预先约定的警示方式,倘若遭遇追踪,兵器会先于神识察觉危险。
“前方有炊烟。”
苏小璃轻轻拉扯他的衣袖。
她的指尖仍留存着昨夜祠堂碎片的余温,此刻却因山风侵袭而变得冰凉。
陆寒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几间青瓦泥墙的屋子隐匿于松涛之中,檐下悬挂的红辣椒串被风吹得晃动不已,恰似小时候铁匠铺前悬挂的火笼。
他压低声音说道:“村口有一棵老槐树。若树底下有石磨,便说明这是猎户村,村民的警惕性较高。”
话未说完,便看见三个扎着羊角辫的孩童从树后探出头来,其中身着灰布短打的小娃手持一根枯枝当作剑,朝着他们比划着:“外来人!要交买路钱!”
苏小璃蹲下身子,从怀中掏出一块桂花糖:“我们是采药之人,路过此地,讨口水喝。”
小娃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枯枝“当啷”一声掉落在地上,拉着她的袖子往村里跑去:“阿婆煮了红薯粥,香甜可口!”
陆寒落在后面,目光扫视过村口的土地庙。
庙门歪斜,供桌上摆放着半块发馊的馍,香灰里掩埋着半截青铜命牌。
与祠堂房梁上的那种,纹路完全一致。
他指尖微微蜷缩,终究没有去触碰,只是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用晚餐时,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
柴火烧得噼啪作响,烤红薯的甜香与松脂的气味弥漫开来。
苏小璃协助老妇添加柴火,余光瞥见陆寒凝视着火光照不到的阴影处。
那里倚靠着一位裹着黑布头巾的老妇,正用枯枝在地上画着什么。
“剑气起,道心开;问天路,少年来。”
童声突然响起。方才手持枯枝的小娃骑在石磨上,晃动着两条腿哼唱着曲调。
几个孩童随之应和,声音愈发响亮,惊得树上的山雀扑棱棱地飞起。
陆寒手中的陶碗“咔”地裂开一道缝隙。
这首童谣宛如一根细针,正往他的太阳穴里扎。
他忆起祠堂碎片钻进心口之时,耳边那些重叠的呐喊,竟与这曲调有几分相似。
“小石头又胡乱唱歌了。”
抱柴火的妇人笑着拍打小娃的屁股。
“这是我家那口子跑山时听到的,说是百年前的老曲调,谁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
她转身之际,陆寒看见她脖颈处有一片青斑,好似被什么东西啃咬过。
后半夜,陆寒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抄起“问尘”,翻身下床,借着月光看见苏小璃已经穿好外衣,手中紧握着一个铜铃。
那是她检查病人时使用的,铜铃一响,便知有无瘴气。
“村东头三户人家都生病了。高热不退,胡言乱语,身上的青斑正向心口蔓延。”
陆寒摸了摸她的手腕,触手滚烫。
她竟在自己睡着的时候跑遍了半座村子。
药囊摊放在土炕上,苏小璃的手指在古籍上快速移动。
月光透过糊着麻纸的窗棂,映照在“蚀魂瘴”三个字上:“阴毒之气入体,七日攻心,无幽兰冰蕊不能解。”
她的指甲掐进书页,抬头时眼睛亮得吓人:“寒哥,我得去……”
“嘘。”
陆寒突然按住她的嘴。窗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小石头。
这孩子没穿鞋,光脚踩在青石板上,嘴里含糊不清地念叨着什么。
陆寒凑近倾听,脊梁骨猛地一阵发凉。
那竟是用古修文念的剑诀,每个字都像小锤子,敲得他体内的剑意直颤。
“起!”
小石头突然抬手。一道淡蓝色的剑气从他掌心窜出,撞在墙上,将半块土坯削成齑粉。
满屋子的人都被惊醒了,老妇举着油灯冲了进来,灯芯在她颤抖的手中忽明忽暗。
陆寒这才看清,她就是白天在阴影里画字的黑布老妇,此刻脸上哪有半分老态,眼底翻涌着的,是化神期修士才有的凌厉。
“黑水婆婆?”
苏小璃脱口而出。
她曾在药王谷典籍里见过记载。
百年前有一位散修婆婆,专门护佑有缘孩童,手段狠辣如同黑水浸骨。
老妇没有理会她,盯着小石头泛着青光的掌心,声音如同砂纸擦过石板:“藏了十年,还是暴露了。”
她转头看向陆寒。
“你体内的剑意,和这娃梦里喊的‘太初剑经’,同出一源。”
陆寒喉头发紧。
他能够感觉到,小石头所发出的那道微弱剑气,正顺着他的呼吸向体内钻去,似在寻觅某种依托。
此时,“问尘”刀突然震鸣,刀鞘上的云纹泛起金光,将那道剑气包裹住,缓缓送回小石头的掌心。
“阿婆,疼。”
小石头扁着嘴,几欲落泪。
黑水婆婆的眼神刹那间变得柔和,将他抱起,轻声哄慰。
转身之际,她朝陆寒抛来一个小布包,说道:“村后迷谷有幽兰冰蕊,带着这孩子前去。他的剑气,能够破除瘴气。”
窗外传来夜枭的啼鸣声,比昨夜更为接近。
陆寒下意识地摸了摸心口,那里的剑纹正微微发烫,仿佛在催促他即刻启程。
苏小璃已然收拾好药囊,将木剑别在腰间。
月光洒落在她紧抿的唇上,与昨夜祠堂外的模样相互重叠。
“天一亮便出发。”
她将最后几味药材塞进包袱,说道:“我查阅过,迷谷入口有蚀魂瘴守护,正好借此一试小石头的剑气。”
陆寒点了点头。
他望向窗外的山影,那里一片漆黑,宛如一头蛰伏的野兽。
然而,当他转头看向苏小璃时,却觉得那些阴影似乎也并非那么可怖。
至少,他们并非棋局中的棋子,而是执棋之人。
篝火早已熄灭,余烬中的红薯还剩下半块,散发着焦香之气。
小石头在黑水婆婆的怀中已然入睡,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陆寒轻抚他的小脑袋,指尖触碰到一片温热的汗水。
这孩子,怕是要跟随他们踏上一段并不安稳的路途了。
后半夜的山风裹挟着松涛声灌进屋子,吹得桌上的古籍书页哗哗作响。
最后一页上,“归墟”两个字被月光映照得发亮,宛如在等待着什么人踏月而至。
晨雾尚未消散之时,陆寒背着药囊走在前方,苏小璃牵着小石头的手跟在侧后方。
迷谷入口被藤蔓交织成网状,腐叶的气息混合着若有若无的腥甜气味。
这正是蚀魂瘴的先兆。
苏小璃腰间的铜铃轻轻颤动,她另一只手紧握着古籍残页,指节泛白,说道:“瘴气会迷惑人的五感,每走三步就要敲响一次铜铃。”
小石头突然拉了拉陆寒的衣角,说道:“哥哥,这里有好多灰色的虫子,正往阿姐鼻子里钻。”
他的童音清脆响亮,陆寒心中一凛。
普通孩童又怎能看见瘴气的具象呢?
他反手按住苏小璃的后颈,将她拉向自己身侧,说道:“小璃,用木剑挑开藤蔓。”
“嗤——”
木剑刚触及藤蔓,腐叶突然翻动,无数半透明的瘴气虫从叶底钻出,如同一团灰雾般裹住苏小璃的手腕。
她闷哼一声,腕间的青斑瞬间蔓延至手肘。
陆寒抽出“问尘”刀横劈过去,刀鞘上的云纹金光陡然暴涨,瘴气虫触碰到光芒便四散而逃。